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投訴郵政局的電話

投訴郵政局的電話

發布時間:2021-01-11 12:58:06

A. 郵政總局快遞投訴電話多少

1、EMS郵政特快專遞客服投訴電話是:11183,

普通郵政快遞投訴電話是:11185.

(1)投訴郵政局的電話擴展閱讀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xpress Mail Service,經國務院批准,於2010年6月由中國郵政集團聯合各省郵政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國有股份制公司。

EMS分為航空和陸運兩種,郵遞方式多樣,方便快捷。業務首重規定為20元。2012年9月,郵政EMS部分城市電商件8元起,收費調低。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局官網

B. 中國郵政管理局投訴電話是多少

中國郵政投訴電話就是客服電話。

郵政管理局的客服、投訴電話是12305,還需加所在地的區號。

C. 中國郵管局投訴電話

郵政業消費者申訴專用電話為「」(省會區號-12305)。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或者登陸國家郵政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網站申訴,也可以採用微信、書信或者傳真形式申訴。

消費者向市(地)郵政管理局提出申訴的方式,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消費者申訴受理范圍:

(一)郵政企業經營的郵政業務服務質量問題,具體包括:郵件(信件、包裹、印刷品)寄遞,報刊訂閱、零售、投遞,郵政匯兌,集郵票品預訂、銷售,其他依託郵政網路辦理的業務(不包括郵政儲蓄);

(二)經營快遞業務企業的快遞業務服務質量問題。

(3)投訴郵政局的電話擴展閱讀:

消費者申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申訴事項屬於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消費者申訴受理范圍;

(二)申訴人是與申訴事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寄件人或者收件人以及寄件人、收件人的委託人);

(三)有明確的被申訴人和具體的事實根據;

(四)申訴事項向郵政企業、快遞企業投訴後7日內未得到答復或者對企業處理和答復不滿意,或者郵政企業、快遞企業投訴渠道不暢通,投訴無人受理;

(五)未就同一事項向郵政管理部門進行過申訴,或者已申訴過的事項有新增內容;

(六)申訴事項發生於與郵政企業、快遞企業產生服務爭議或者交寄郵件、快件之日起一年之內;

(七)申訴事項未經人民法院、仲裁機構受理或者處理。

國家郵政局申述網站-郵政業消費者申訴處理辦法

D. 郵政管理局投訴電話是多少

郵政管理局投訴電話是12305。

12305,是郵政業消費者申訴專用特服號碼。根據專《郵政業消費者申訴處理辦法》,消屬費者對郵政業服務質量問題,應首先向郵政業經營者進行投訴。對企業處理結果不滿意或在規定的時限內企業未予答復的,可通過「12305」特服電話向當地郵政管理局或國家郵政局提出申訴。

「12305」採取人工方式受理消費者申訴,受理時間為每個工作日的8:30-17:30(因時差原因,新疆為10:00-19:00,西藏為9:00-18:30)。雙休日、法定節假日採取錄音電話方式受理。

(4)投訴郵政局的電話擴展閱讀

不在12305申訴受理機構受理范圍之列:

一、請求事項不屬於申訴范圍的;

二、沒有事實根據,證據明顯不足或理由明顯不成立的;

三、缺少有效聯系信息的;

四、申訴人與被申訴人已經達成和解協議並執行的;

五、申訴受理機構已經就申訴事項進行過調解並出具調解意見書的;

六、超出申訴時限提出申訴的。

E. 郵政總局投訴其它快遞電話是多少

郵政總局的投訴電話是010-12305。

F. 我要投訴中國郵政快遞,請問找什麼部門投訴電話

可以向郵政管理局投訴或撥打12305電話投訴。

根據《郵政業消費者申訴處理辦法》規定:

第六條郵政業消費者申訴專用電話為「12305」(省會區號-12305)。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或者登陸國家郵政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網站申訴,也可以採用微信、書信或者傳真形式申訴。

消費者向市(地)郵政管理局提出申訴的方式,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第七條在受理消費者申訴的工作時間,郵政業消費者申訴中心應當有專人值守「12305」申訴電話,保證消費者申訴渠道暢通。

各級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本單位門戶網站公示受理消費者申訴的工作時間。如「12305」申訴電話因故暫停,還應當公示暫停原因、暫停時間和應急措施。

(6)投訴郵政局的電話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郵政業消費者申訴處理辦法》規定:

第八條消費者申訴受理范圍:

(一)郵政企業經營的郵政業務服務質量問題,具體包括:郵件(信件、包裹、印刷品)寄遞,報刊訂閱、零售、投遞,郵政匯兌,集郵票品預訂、銷售,其他依託郵政網路辦理的業務(不包括郵政儲蓄);

(二)經營快遞業務企業的快遞業務服務質量問題。

第九條消費者申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申訴事項屬於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消費者申訴受理范圍;

(二)申訴人是與申訴事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寄件人或者收件人以及寄件人、收件人的委託人);

(三)有明確的被申訴人和具體的事實根據;

(四)申訴事項向郵政企業、快遞企業投訴後7日內未得到答復或者對企業處理和答復不滿意,或者郵政企業、快遞企業投訴渠道不暢通,投訴無人受理;

(五)未就同一事項向郵政管理部門進行過申訴,或者已申訴過的事項有新增內容;

(六)申訴事項發生於與郵政企業、快遞企業產生服務爭議或者交寄郵件、快件之日起一年之內;

(七)申訴事項未經人民法院、仲裁機構受理或者處理。

G. 郵管局投訴電話是多少

郵政管理局的客服、投訴電話是12305,你還需加所在地的區號。
1、郵政管理局與郵政公司(原稱版「郵政局」)是兩權個完全不同的單位。郵政管理局是市(州、盟)以上郵政類業務(包括快遞市場)的行政監管部門,最早出現於2006年。
2、郵政公司(原稱「郵政局」)是郵件寄遞(生產)單位。郵政管理局是中央直屬機構,國家公務員行政編制(納入每年中央直屬國家公務員考試);郵政公司是國有企業組織。
3、從行政隸屬關系來說,同級郵政管理局是郵政公司的同級監督部門,是快遞企業的監管部門。
4、國家郵政管理局屬於副部級國家局,省(區、市)郵政管理局屬於正廳級(或副廳級)行政機構,市(州、盟)郵政管理局屬於副處級(副省級城市或指標內城市為正處級)行政機構。目前全國共有31個省級郵政管理局和332個市級郵政管理局以及25個郵政監管派出機構。
5、在我國郵政體制並改革前,我國郵政系統是政企不分,政企為一家,統稱郵政局,局下面還有郵政分局、郵政所、郵政代辦處等。

H. 如何撥打郵政投訴電話

郵政投訴舉報電話來:自010-8832321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國家郵政局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國家郵政局政府信息公開監督機構舉報、投訴。

具體方法如下:

①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點擊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網站。



(8)投訴郵政局的電話擴展閱讀

咨詢、反映、申訴渠道

①國家郵政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電話為010-88323014。

②郵政業消費者申訴途徑。

郵政業消費者申訴網站:郵政業消費者申訴網站。

郵政業消費者申訴電話:消費者所在地省會區號+12305。

③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本機關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受理單位:國家郵政局;

行政復議申請方式:書面申請或者口頭申請;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北禮士路甲8號;


I. 國家郵政局投訴電話是多少

郵政業消費者申訴專用電話為「12305」(省會區號-12305)。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或者登陸國家郵政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網站申訴,也可以採用微信、書信或者傳真形式申訴。消費者向市(地)郵政管理局提出申訴的方式,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在受理消費者申訴的工作時間,郵政業消費者申訴中心應當有專人值守「12305」申訴電話,保證消費者申訴渠道暢通各級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本單位門戶網站公示受理消費者申訴的工作時間。如「12305」申訴電話因故暫停,還應當公示暫停原因、暫停時間和應急措施。

(9)投訴郵政局的電話擴展閱讀

消費者申訴受理范圍:

1、郵政企業經營的郵政業務服務質量問題,具體包括:郵件(信件、包裹、印刷品)寄遞,報刊訂閱、零售、投遞,郵政匯兌,集郵票品預訂、銷售,其他依託郵政網路辦理的業務(不包括郵政儲蓄);

2、經營快遞業務企業的快遞業務服務質量問題。

申訴事項屬於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消費申訴人是與申訴事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寄件人或者收件人以及寄件人、收件人的委託人)有明確的被申訴人和具體的事實根據;申訴事項向郵政企業、快遞企業投訴後7日內未得到答復或者對企業處理和答復不滿意,或者郵政企業、快遞企業投訴渠道不暢通,投訴無人受理。

閱讀全文

與投訴郵政局的電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