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違約起訴一審如果不支持再以侵權起訴這樣可否,法律允許何時變更選擇及變更多少次
債權人復依照合同法第一百制二十二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時作出選擇後,在一審開庭以前又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對方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經審查異議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
根據該司法解釋結合我國合同法規定,變更訴求應當在一審開庭前。但是實務中也有一審敗訴後以侵權之訴再起訴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例。
目前尚無司法解釋對該行為有禁止性規定。因此理論上違約之訴敗訴後,是可以再提起侵權之訴的。只是不能即要求承擔違約責任 又要求承擔侵權責任。
變更只能變更一次。
⑵ 是侵權還是違約,若可以起訴,案由是什麼
當事人可以自復由選擇,既可以提起侵制權之訴,也可以提起違約之訴。
1、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⑶ 一審起訴違約二審可以變更為侵權嗎
本應訴侵權卻訴了違約,二審不能變更訴由,這屬於另外一種法律關系。
但如版果一審被駁回後想另以權侵權起訴,實踐中往往可能出現因一事不再理而不被法院受理的風險。【所以一般最好不要訴錯】
另外,如果該案屬於違約和侵權的責任競合,如果違約這種無過錯訴訟都不能勝訴,那麼想以侵權為由起訴而獲勝,難度更大,因為侵權之訴的證據要求和證明程度要較違約責任更高。
⑷ 侵權之訴和違約之訴是否可以在一個訴訟中同時進行
侵權之復訴和違約之訴是不能在同制一個訴訟提起的,這兩個訴訟是屬於訴訟的競合。若是這種情況下,一般的人都是起訴侵權之訴,因為侵權之訴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能獲得更多的利益,但是侵權之訴的舉證責任和違約之訴的舉證責任是不同的,侵權之訴的舉證責任主要在原告,而違約之訴只要原告提出被告有違約的話,被告就負有更多的責任,被告要舉證他沒有違約。
總的來說說,這兩者是不能在一個訴訟同時提起的。
⑸ 按違約而不是侵權提起訴訟的,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違約行為,給對方造回成人身答損害的,受損害方有權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當事人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應當在侵權訴訟的同時提出,但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司法實踐中,一般有存在傷殘或者死亡的人身損害才予以精神損害賠償。同時,若當事人以違約之訴主張精神損害或在侵權之訴中沒有提出精神賠償而後又以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和受理。
⑹ 原告以侵權為由提起訴訟,敗訴,可否以違約為由重新提起訴訟,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嗎
這屬於違約和侵權競合的問題,只能擇一,一旦起訴進入法院程序並判決了,再起訴就違反了一事不再理的原則。
例外情形:起訴後撤訴,後又重新以另外一種法律關系起訴。
⑺ 一個合同中並存一個違約行為和一個侵權行為,如何訴訟
在這情況下最好打侵權違約官司。
⑻ 侵權之訴與違約之訴可以合並起訴嗎
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不能在一起訴訟中同時適用,對於法律沒有規定,當事人事先也回沒有明確答約定的情況下出現侵權責任競合的究竟行使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還是行使違約損害賠償請求權或其他請求權,應當按照請求權人有利於自己了利益的選擇為之。
《合同法》第122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當然對於合同之外的第三人如果受到侵害。我國《民法通則》第122條也允許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的受害人向與其沒有合同關系的產品製造人提起侵權之訴。這說明了合同之外的當事人,向合同的參加者提起訴訟,只能提起侵權之訴而不能提起違約之訴。
⑼ 先訴侵權敗訴,再訴違約,不違反責任競合擇一起訴原則
加害給付中,受害人不是只能在侵權和違約中選擇一個嗎,選擇了其中一個即使被駁回訴訟請求也不能再以另一個理由進行起訴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