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勞動合同法咨詢電話號碼是多少
可以直接撥打「12333」這個電話號碼。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下發過《關於繼續使用全國性公益服務號碼12370與12333的通知》(人社信息函[2009]35號),明確12333用於向社會公眾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
目前「12333智詢通」已覆蓋了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勞動關系、勞動報酬、職工福利等10大類政策信息。
主要為社會公眾提供就業、社會保險、人事、人才、工資收入分配和勞動關系等領域的政策咨詢、信息查詢、辦事指南和投訴舉報等公共服務。
(1)勞動合同糾紛電話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Ⅱ 有勞動糾紛打什麼電話
一、有勞動糾紛打人復力資制源社會保障系統全國統一咨詢服務專用號碼為12333,12333主要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業務咨詢、政務公開、投訴舉報、社保賬戶查詢等服務。
全國目前大部分城市已開通了12333服務號碼,其中80%以上設立了咨詢服務機構。可以電話咨詢投訴。
二、此外勞動糾紛最好到所在地仲裁委員會舉報。
勞動爭議,是指勞動關系的當事人之間因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和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的糾紛,即勞動者與所在單位之間因勞動關系中的權利義務而發生的糾紛。根據爭議涉及的權利義務的具體內容,可將其分為以下幾類: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2)勞動合同糾紛電話擴展閱讀:
勞動糾紛處理原則
1)在查清的基礎上,依法處理勞動爭議原則。
2)當事人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
3)著重調解勞動爭議原則。
4)及時處理勞動爭議的原則。
Ⅲ 勞動合同糾紛
勞同合同糾紛其實非常很容易就處理的直接去法院只要誰的證據充分誰的證據有效那麼誰就是勝訴的一方
Ⅳ 我們和公司發生勞動合同糾紛,向哪個部門去投訴解決
1、協商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2、調解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3、仲裁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願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後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4、訴訟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後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願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法方面的法律。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