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全用葯的案例
2005年2月15日,美國法庭判定,開槍射殺祖父母並放火燒房毀滅證據的少年克里斯托弗·皮特曼有罪,並對其處以30年有期徒刑。
克里斯托弗用鳥槍弒殺祖父母時只有12歲,那是2001年9月的事情。而這起案件之所以在美國備受關注,並不僅僅是因為兇犯的年輕與殘忍,更主要的是,克里斯托弗從被捕起就聲稱是自己服用的抗抑鬱葯「左洛復」導致他失去理智。而這一情節,使得美國多年來對抗抑鬱葯的爭論再起烽煙,再次將抗抑鬱葯物的安全問題推到了法庭、制葯巨頭和消費者的面前。
克里斯托弗自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分分合合之中。2001年,當母親再次離開的時候,絕望的他離家出走並試圖自殺,隨後被送進一家精神病醫院並開始服用抗抑鬱葯物,靠葯物控制情緒。據克里斯托弗祖父的家人描述,服葯後,克里斯托弗開始顯得煩躁不安,有時還對著自己的皮膚自言自語,而這些症狀據一些醫生認為是服用「左洛復」後的副作用。不久,血案就發生了。
克里斯托弗所服用的由輝瑞公司生產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左洛復」成為案件審理的關鍵。因為案件發生的時候,正是美國科學界和葯品監管部門開始衡量抗抑鬱葯物對青少年心理可能造成的副作用的時候。正如《紐約時報》的報道所說:「法庭辯論同科學思考以及家庭悲劇糾纏在了一起。反對抗抑鬱葯物的團體和人士與輝瑞制葯分別站到了被告和檢察官的身後。一時間,法律人士、醫學專家和社會活動者都在法庭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隨後,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命令「左洛復」及其他抗抑鬱葯的生產商必須在葯品標簽上註明「會增加兒童自殺風險」的警示語。但這一規定顯然與反對抗抑鬱葯物人士的願望大相徑庭,加上「左洛復」的生產商是財大氣粗的輝瑞制葯,有關其抗抑鬱葯品有「誘殺」嫌疑的訴狀從來沒有贏過,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因此蒙上了管理葯品不力的名聲。
克里斯托弗被定罪後,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宣布,將建立新的葯物安全委員會,改善市場上對葯品安全的監督狀況。支持慎用抗抑鬱症葯的專家認為,家長們需要更加准確、詳細的信息使自己既能醫治好孩子的抑鬱症,又能防止葯物導致孩子自殺或殺人情況的發生。支持者還建議,應當為家長們編寫一本有關孩子們服用抗抑鬱症葯的小冊子,該冊子能說明孩子是否適合服用該葯、提示家長孩子們自殺的徵兆等等。
正如克里斯托弗的家人在判決後提醒人們警惕葯物安全問題所說的那樣:「每一個父母在給自己的孩子服用精神科葯物的時候都得小心行事,因為我們的悲劇在將來很可能就會發生在你們身上。」 2004年春晚,華彩驚世的「千手觀音」給億萬華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之所以帶給人們震撼,不僅僅是因為舞蹈本身的華美,更在於參加這個舞蹈表演的全部都是聾啞演員。這些聾啞演員中,絕大大部分都是由葯物導致的耳聾。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員一共有十八位,十八位都是因為葯物致聾。
在這18位聾啞演員中,絕大部分都又是都是在兩歲前後,因為發燒時使用抗生素導致的耳聾。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員姜馨田:發高燒三十九度多,當時很小,媽媽帶去醫院打針,過敏導致了耳聾。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員劉艷:一歲半致聾的,是慶大黴素導致耳神經失聰。
葯物導致的耳聾多為感音性神經聾,也就是說葯物損傷的是聽覺神經,聽覺器官並沒有受到傷害。
感音性神經聾,聽力損失是70分貝到120分貝。專家指出,對於這樣的孩子,通過配戴助聽器就可以幫助恢復一部分的聽力。
而重度感音性神經聾,聽力損失一般都在100分貝以上。對於這種程度的耳聾,恢復聽力的唯一途徑就是安裝人工耳蝸。
中國聾兒康復中心副主任陳振聲中國聾兒康復中心副主任陳振聲:到目前為止,人工耳蝸和助聽器應該說能夠解決百分之九十一以上的,或者說百分之九十的耳聾都可以從中得到益處。
人工耳蝸分為體內和體外兩個部分,需要通過外科手安裝。因為人工耳蝸屬於高科技產品,所以價格比較貴,一般需要花費二十萬元以上。
孩子的語言發育最佳時期是在兩到四周歲,在助聽器或人工耳蝸的幫助下,聾兒還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來逐漸區分各種聲音。能聽懂聲音後,聾兒才能夠模仿語言,學習說話。經過嚴格訓練,藉助於助聽器或人工耳蝸,聾兒都可以恢復一般的聽說功能,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樣學習生活。
藉助於助聽器或人工耳蝸,因葯物而導致耳聾的孩子們重新又回到了有聲的世界,雖然這種回歸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個有聲的世界和正常人的世界依然有所差別。不幸已經發生,我們只能選擇面對,而對於不幸發生的原因,我們卻總是那麼心有不甘:如果醫生用葯的時候能夠慎重一些,避免使用耳毒性葯物;如果家長平時能多學習一些嬰幼兒用葯的知識,隨時觀察孩子的成長表現,及時發現異常反應,為治療多爭取一些時間;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夠更廣泛地宣傳用葯安全,用葯禁忌……也許,因葯致聾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② 醫患糾紛典型案例評析的目錄
第一章醫療糾紛中的法律適用問題
案例1何玉國訴某醫院案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與民法通則的關系
案例2蔣某訴嘉興市某醫院醫療損害賠償案
——醫院誤診引發的繼續治療費用應否賠償
案例3林某某訴深圳市某醫院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
——醫療單位延誤診斷的侵權賠償責任
案例4湯亞輝訴達川地區某醫院醫療損害賠償案
——是否可以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患者權益
案例5劉亞芳因輸血傳染丙肝醫療糾紛案
——在輸血醫療糾紛中可否適用產品侵權責任
案例6毛某與無證游醫吳某醫療損害糾紛案
——無證游醫由於過錯造成患者損害不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案例7孫某某訴某市計生指導站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事故,應如何適用法律確定損害賠償
案例8劉某某訴李某某及天津市某醫院將硝酸銀當麻醉劑滴入耳內造成鼓膜和面部灼傷賠償案
——退休醫生的非職務行為不能構成醫療事故
案例9張某訴南京某醫院醫療廣告欺詐案
——醫院利用虛假廣告欺騙患者應承擔相應責任
案例10王某訴江某醫療損害賠償案
——醫生使用私配葯物須擔「雙責」
第二章醫療糾紛中的舉證責任與歸責原則
第三章醫院耒盡注意義務的醫療糾紛
第四章未構成醫療事故的責任
第五章醫療糾紛中的鑒定問題
第六章醫療糾紛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第七章醫療糾紛中侵權行為的認定
第八章人身損害賠償
第九章美容引起的醫療糾紛
第十章醫療合同引發的醫療糾紛
第十一章醫療損害賠償的范圍和計算
第十二章醫療糾紛中的刑事責任
③ 醫療糾紛案例論文2000字左右
也許能在(法學)這類的文獻上參考學習下,都是免費查閱的
④ 典型醫療事故案例及分析!(要求有具體的案例及分,最好是當今的熱點醫療糾紛)
腦癱患兒訴上海某醫院醫療事故賠償案案件簡介原告張某之母於2006年10月4日(雙胞胎待產)急診入院,凌晨3:45醫生告知B超單檢查顯示胎兒的胎心和胎動並未異常後,被安排在產房待產區。但原告胎膜早破,羊水外流長達6個多小時,被告(醫院)未採取任何具體治療及檢查措施。原告於同日上午9:30出生,醫生告知,原告重度缺氧,在兒科病房的暖箱中搶救有所改變出院,但於2008年原告查出腦癱,原告家人於2009年2月將在被告處的病例調出後才知,原告的病情是由被告造成。2009年3月原告將被告上海某醫院訴至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就此醫療事故承擔賠償責任。 案件解析作為本案原告的代理律師,自接受委託後,我們認真聽取當事人的陳述,進行調查取證,就該案件的主要法律事實與證據,從專業知識角度以分析,並做出相應的方案,在該案件中主要爭議有:一、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被告方提出本案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我們認為被告對此法律概念和適用存在理解錯誤,依據《民法通則》和《意見》等相關法律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即應從權利人能夠行使請求時開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8條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因此本案訴訟時效應從2009年2月在被告處調出病例,確定的病情是由被告造成時開始計算。二、被告是否存在醫療過錯被告對原告在出生過程中是否構成醫療事故,一直持否定態度。在審理過程中,我們申請法院委託司法鑒定,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委託上海市虹口區醫學會就被告對原告的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其醫療行為與現狀有無因果關系及本案病例是否構成醫療事故,被告對原告的診療是否存在過錯進行鑒定,上海市虹口區醫學會鑒定結論為不構醫療事故。面對這樣的鑒定結論,無疑是一個沉痛的打擊。本案要想取得賠償,這個鑒定結論是關鍵,律師和原告都不服這樣的鑒定結論。我們重新申請鑒定,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接受了申請,並委託上海市醫學會就被告對原告的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其醫療行為與現狀有無因果關系及本案病例是否構成醫療事故,被告對原告的診療是否存在過錯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原告與被告的醫療爭議構成醫療事故。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第四條,《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本病例構成二級乙等醫療事故,醫方承擔主要責任。 判決結論 原告訴被告上海某醫院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楊浦區人民法院認定該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支持了我方原告的所有訴訟請求,判決如下:一、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醫療費人民幣5090.40元;二、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住院伙食補助費人民幣280元;三、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住院陪護費人民幣1515.50元;四、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護理費人民幣201,600元;五、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殘疾用具費人民幣280元;六、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交通費人民幣210元;七、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24,441.48元;八、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殘疾生活補助費人民幣244,414.80元;九、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律師費人民幣3500元。 法律依據 一、《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准計算:(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計算。(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准計算。(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准計算,憑據支付。(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八條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⑤ 醫葯行業經典案例有哪些
案例 某企業上市了一個復合維生素補充產品,而當時在這一市場上,競爭已非常充分,善存、施爾康等品牌產品占據著絕大多數市場份額。 於是,該企業首先尋找現存市場的空白點。經過調查研究,最終他們沒有將目標市場定位於所有人群,而是選擇少年兒童作為其目標使用人群,把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的父母們作為其目標購買人群,市場定位非常精準。 緊緊圍繞自己的目標市場,該企業採取了一系列細節管理措施。在前期推廣中,他們首先推出一套與產品同名的大型兒童益智競技游戲節目,這個節目由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策劃,在全國各電視台播出,為該產品市場運作打響了第一槍。同時,其卡通篇廣告在各電視台動畫片等兒童節目時間播出,充分獲得了孩子對產品的認知度。接下來,他們研究發現,在產品口味設計上,復合維生素產品的一個很大的不足是口味欠缺,特別是兒童類產品。針對這一情況,該企業推出含鈣型和果味型兩種口味的復合維生素補充產品——含鈣型加入可可粉,具有小孩子喜歡的巧克力味,而果味型則有一點酸甜。與其他一些復合維生素產品相比,該企業產品迎合孩子的口味偏好,改變以往維生素作為葯的口感,這極有利於提高兒童主動補充維生素的積極性。在包裝上,針對兒童市場,他們採用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而且顏色鮮艷,產品名稱文字也採用活潑可愛的美術字。另外,他們還對該產品包裝的開啟方式做了特殊處理,可以防止小孩子自己開瓶服用,這樣能保證家長存放方便和孩子服葯安全。在終端陳列上,該企業利用自身的包裝特點,做足文章:在一些大型超市的入口,他們設計出產品包裝形狀的腳印形地貼,引導消費者參觀產品陳列櫃台。在產品推廣上,該企業設立咨詢熱線,收集整理消費者情況資料,定期編制和郵寄維生素知識小冊子,設立維生素知識網站,組織專家進行營養知識講座、義診,並定期到相關人群聚集的場合進行促銷活動。 採取這一系列措施後,該產品一上市,其銷售額在前三個月便實現翻三番,且此後一直保持著穩步增長的良好勢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