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勞務派遣公司能異地經營么
可以外地經營。
多數工廠是不跟外地勞務公司簽訂用工合同的,因為一方面對於一些社保公積金的問題,他們自認不能起到一個很好的監督功能而可能損害他們員工的利益,長遠來說,不利於他們的工廠招工和名譽。
所以很多工廠不承認外地發票。而且就一個工廠所在城市而言,大大小小的勞務公司就有幾百家,也實在不需要做異地派遣。當然也有些用工缺口比較大的廠子,只是這種願意做異地派遣的廠子通常來講在當地是不大好招工的,企業條件也就可想而知。
(1)異地勞務派遣糾紛擴展閱讀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同時,經營勞務派遣公司的門檻也相應提高,其注冊資本從現行的50萬元提高到了200萬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對派遣單位的相關規定
第五章特別規定
第二節勞務派遣
第五十七條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五十萬元。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
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㈡ 勞務派遣工在異地工作不能使用異地醫療保險可不可以勞動仲裁不
所謂的勞務派遣勞動力租賃,即勞動力租賃,由派遣機構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並支付報酬專,把勞動者派向屬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 而勞務派遣工指的就是被派遣的勞動者。
採取勞務派遣有兩大的好處,一是讓國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突破用工編制的限制,二是為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管理、社會保險辦理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降低管理成本。勞動者的工資、社會保險待遇,實際上等於也是由用人單位承擔的,它們支付的費用當中,包括這筆開支和勞務派遣公司的服務費。
㈢ 可以在工作地的勞動部門投訴異地的勞務派遣公司嗎
什麼概念那抄
你是勞務派遣公司從A地推薦到B地公司上班的吧,如果是:
1、確定你現在和誰簽訂勞動合同(即發生勞動關系)
2、如果是與B地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在當地勞動部門投訴B地公司
3、如果是與A地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而又不在B地——這就屬於異地派遣,異地派遣派遣公司需在異地當地勞動部門進行勞務派遣經營備案,同樣可以在你所在勞動部門進行投訴——這是真正的勞務派遣公司
4、如果A地勞務派遣公司並沒有與你簽訂勞動合同,僅僅是招聘推薦你至B地公司工作,這不屬於勞務派遣業務,那你的勞動關系還是B地公司,投訴吧
不知道說的是否清楚,希望能幫到你
㈣ 異地勞務派遣發生工傷怎麼算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准執行。按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准享受工傷待遇也有法可依。。
㈤ 跨地區的勞務派遣糾紛,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監察大隊能管嗎
用人單位注冊地的監察機構有監管義務。
㈥ 異地勞務派遣,但未在用工單位所在地繳納社保,勞動者可以理賠嗎
可以理賠,就是復雜點。
要求單位向兩地社保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㈦ 勞務派遣公司員工異地受傷由哪個地方勞動部門認定工傷
派遣公司是用人單位,應當由派遣公司承擔工傷保險責任。派遣公司參加了工傷保險的,在參保地申請認定;沒有參保的,在受傷地申請工傷認定。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
人社部發〔2016〕29號
七、用人單位注冊地與生產經營地不在同一統籌地區的,原則上應在注冊地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未在注冊地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可由用人單位在生產經營地為其參加工傷保險。
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應根據《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參加工傷保險。建築施工企業按項目參保的,應在施工項目所在地參加工傷保險。
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後,在參保地進行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並按照參保地的規定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應當在生產經營地進行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並按照生產經營地的規定依法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