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孩子上戶口為姓糾紛的

孩子上戶口為姓糾紛的

發布時間:2020-12-29 20:46:02

A. 小孩上在女方家上戶口可以按男方姓嗎

可以,根據《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父母在子女出生後,可以協商以誰的姓作為子女的姓氏。這樣突出了父母對子女姓氏決定權的平等,進一步體現了男女平等和夫妻家庭地位平等的原則。

2014年11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明文規定:「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該立法解釋採用「列舉+一般條款」的形式,明確在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子女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的三種情形。

(1)孩子上戶口為姓糾紛的擴展閱讀:

案例:小孩到底該跟誰姓?莫讓姓氏毀掉美滿家庭

「我同意離婚,但是我堅決不同意孩子跟你爸姓」。「孩子出生前我們不是商量好如果是女兒就跟你姓,如果是兒子就跟我爸姓嗎,等生第二個孩子就跟你姓。」這一對話就發生在近日江蘇省太倉市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離婚糾紛案中。

劉東和王麗夫婦倆都是家裡的獨子,在今年的3月份王麗懷孕了,家裡人都非常高興。但是沒多久,家人便因小孩的姓氏開始了爭吵。

王麗的父親老張得知女兒懷孕後,便找到小夫妻倆商量說如果是兒子可不可以跟他姓張,因為老張是上門女婿,女兒王麗跟了媽媽的姓,老張希望外孫能跟自己的姓,所謂「三代還宗」。當時劉東礙於老丈人的面子就沒有拒絕,也就先同意了,但是心裡總覺得有疙瘩,夫妻間也因為這個問題產生了裂痕。

等到孩子出生後,孩子的姓氏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由於心理有怨氣,劉東就常找借口不回家,也不去和王麗辦理孩子的出生證,孩子一直都沒有起名字,也沒有上戶口,夫妻倆的矛盾日漸加劇。一怒之下,王麗起訴到法院要求離婚。

法官在了解情況後,努力做雙方的工作,希望不要因為一個姓氏的問題就拆散了一個家庭,但雙方在孩子姓氏問題上堅決互不讓步。

女方表示不惜離婚也要孩子跟自己父親的姓,男方則表示如果孩子跟女方的姓他還能理解,但跟岳父的姓他無法理解,也不願意出撫養費。雙方各持己見,雙方父母為傳宗接代亦不顧惜小兩口的家庭,要求子女離婚,這段婚姻終究未能挽回。

B. 孩子上母親戶口,就一定要和母親姓嗎

不需要,我們這邊就沒這個說法。
打個比方,我們這有戶人孩子父母的戶口都沒有在一起,結婚的時候沒去辦理,後來孩子父親去世了,孩子就牽到母親戶口了,這和跟誰姓沒有關系。

C. 如果父母離婚了,孩子還沒有上戶口!以後孩子上戶口的時候孩子跟誰姓

可以,現在小孩子上戶口的時候只用帶上單親的身份證明和小孩的出生證明就可以了,各地區的政策不一樣,你可以去咨詢下你們那裡的政策,不過應該都差不多的。

D. 孩子上戶口時隨了父姓但是想要改為母姓~在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可以改為母姓么·都需要什麼程序

姓名,是公民用以表明自己,從而與其他公民相區別的符號。姓名權,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其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身權,是公民一項重要的人格權。

盡管姓名只是一個符號,但對於五千年文明的國度,這個符號被賦予很多的含意,許多人把它與血緣繼承關系、撫養關系等聯系在了一起。於是乎,離婚後變更子女姓氏引起的糾紛不斷見諸媒體,一些案件長期纏訟得不到解決。子女姓氏問題在夫妻關系存續中一般不會發生糾紛,多是離婚後父母雙方不能達成協議,子女年幼尚無表示自己意志的能力,於是就引發了不少關於子女姓氏之爭的訴訟。

背景資料——姓名權是一項人格權

姓名權,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其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身權,是公民一項重要的人格權。

姓名權包括命名權、使用權和變更權。命名權,是指公民有權決定自己的姓名。每一個公民都有權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決定自己的姓名,任何人無權干涉。

一般情況下,我國公民出生後進行戶籍登記時,可由父母協商確定子女的姓名。子女長大到有識別能力時,還可以自己選擇姓氏,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如果子女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則還可以自行決定姓父母的姓氏之外的姓,並可更名。

無論子女處在哪個成長階段,父與母之間在行使子女姓名權的問題上始終是平等的。而在司法實踐中,有關子女姓名權的糾紛往往是在離異父母間產生的,特別是在姓氏的問題上。當前更改子女姓名的主要是離婚後的女性,具體情況有三種:

一是認為自己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對未成年子女負有管理、監護的權利,包括更改子女的姓名。

二是男方不盡撫養義務,給女方和子女造成生活、教育等一系列困難。女方認為已經斷絕一切關系了,索性就更改子女的姓名。

三是婚姻存在時矛盾深厚,女性離婚後受到社會、精神等方面巨大的壓力,為擺脫精神上的痛苦而更改子女姓名。

其實,子女是父母雙方的,我國頒布實施的新《婚姻法》明確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子女無論隨父或隨母姓,都改變不了子女與父母的血緣和撫養關系。那種認為子女必須隨父姓的觀念是極端錯誤的,而以子女更改姓名為由,不盡撫養義務則更是違法的。

E. 孩子未上戶口,離婚後法院判決書上沒有明確關於姓的問題,孩子能改姓嗎

我國《婚姻法》第16條規定是這樣的: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一般而言,子女出生後,其姓名是經父母雙方協商一致後確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變更,也應由父母雙方協商一致。父母離婚,任何一方無權擅自更改孩子的姓名。

最高人民法院在1981年8月14日[81]法民字第11號《關於變更子女姓氏問題的復涵》中明確指出:「夫妻雙方離婚後,未徵得另一方同意,單方面決定將子女姓名予變更,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對於單方面決定子女姓名的當事人,人民法院應當說服其恢復子女原來的姓名。」

最高人民法院《意見》第19條的規定雖然針對的是父或母單方將子女姓氏改為繼父或繼母姓氏這樣一個具體情況,但它所依據和確立的是一個基本原則:父或母無權單方面變更子女姓氏為第三人姓氏。依據該原則,這種單方面變更子女姓氏的行為是無效的,行為人所承擔的民事責任是恢復原狀,即恢復子女的原有姓氏。


(5)孩子上戶口為姓糾紛的擴展閱讀:

姓名變更權,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變自己姓或名的權利,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都是允許的,只不過需要到戶籍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改名權就是指自然人按照法律規定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也稱為姓名變更權。其含義為,自然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不受其他限制。

這種變更姓名的行為,雖然僅依單方意思表示就可以生效,但是不經過公示,不得對抗第三人。登記姓名的變更,也必須經過登記,非法變更登記程序不生效力。

F. 給孩子上戶口不和父母姓能上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中未對子女姓氏進行規定,具體應當咨詢當地公安機關,以長沙市為例,嬰兒可以隨父姓或隨母姓,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規定:
第三條 戶口登記工作,由各級公安機關主管。
城市和設有公安派出所的鎮,以公安派出所管轄區為戶口管轄區;鄉和不設公安派出所的鎮,以鄉、鎮管轄區為戶口管轄區。鄉、鎮人民委員會和公安派出所為戶口登記機關。
居住在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內部和公共宿舍的戶口,由各單位指定專人,協助戶口登記機關辦理戶口登記;分散居住的戶口,由戶口登記機關直接辦理戶口登記。
居住在軍事機關和軍人宿舍的非現役軍人的戶口,由各單位指定專人,協助戶口登記機關辦理戶口登記。
農業、漁業、鹽業、林業、牧畜業、手工業等生產合作社的戶口,由合作社指定專人,協助戶口登記機關辦理戶口登記。合作社以外的戶口,由戶口登記機關直接辦理戶口登記。
第四條 戶口登記機關應當設立戶口登記簿。
城市、水上和設有公安派出所的鎮,應當每戶發給一本戶口簿。
農村以合作社為單位發給戶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戶口不發給戶口簿。
戶口登記簿和戶口簿登記的事項,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第五條 戶口登記以戶為單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處的立為一戶,以主管人為戶主。單身居住的自立一戶,以本人為戶主。居住在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內部和公共宿舍的戶口共立一戶或者分別立戶。戶主負責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申報戶口登記。
第六條 公民應當在經常居住的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一個公民只能在一個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
第七條 嬰兒出生後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嬰兒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
棄嬰,由收養人或者育嬰機關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

根據《長沙市常住戶口登記管理規定》:
二、出生登記
(一)登記對象
限未滿3周歲的未登記常住戶口的嬰、幼兒(以下簡稱「嬰兒」,含非婚生育和超計劃生育)。3周歲以上人員申報登記常住戶口的按「戶口補登」規定辦理。
(二)落戶原則
1、新生嬰兒登記常住戶口,按隨父隨母自願選擇原則,由父親或母親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登記戶口。
2、嬰兒父母一方為出國(境)人員、軍人、外國人等在國內無常住戶口人員或高等院校學生集體戶口的,由另一方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登記戶口。
3、嬰兒父母雙方均為出國(境)人員、軍人等在國內無常住戶口人員或高等院校學生集體戶口的,由嬰兒祖(外祖)父母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登記戶口。嬰兒父、母雙方均為軍人的,也可在部隊集體戶所在地或在父母擁有住宅房屋所有權的房產所在地派出所登記戶口。
4、收養未登記常住戶口的嬰兒,由收養人或收養機構所在地派出所登記戶口。
(三)申報材料
公民在申報出生戶口登記時,應提交申請表,並根據不同情況提交相應的申報材料:
1、在國內出生的嬰兒:提交《出生醫學證明》和父母雙方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結婚證。
父母系現役軍人的,提交軍人身份證件。父母系出國(境)人員,在國內無常住戶口的,提交中國護照。父母一方系外國人的,提交外國護照。系非婚生育無法提交父母雙方身份證件及結婚證的,提交一方的戶口簿、身份證。將嬰兒落戶在祖(外祖)父母戶口所在地的,提交祖(外祖)父母的戶口簿、身份證以及祖孫關系證明。
對沒有獲得《出生醫學證明》的嬰兒,可憑公安機關(或具有鑒定資質的醫療機構)出具的DNA親子關系鑒定書,或者接生證明和村(居)委會證明等相關證明,經社區民警實地調查核實後為其辦理出生登記。
2、在國(境)外出生的嬰兒:國外出生的提交國外醫療機構出具的出生證明及具有翻譯資質的翻譯機構出具的出生證明翻譯件、嬰兒回國時持用的中國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父母雙方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或回國時持用的中國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結婚證。
香港、澳門出生的提交港澳醫療機構出具的出生證明、經港澳公證部門公證的自願放棄該子女港澳永久居民身份的聲明及公證書、父母雙方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如父母一方為港澳居民的,提交港澳身份證件)及結婚證。
台灣出生的提交台灣醫療機構出具的出生證明、父母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如父母一方是台灣戶籍居民的,還須提交台灣戶籍部門出具的該子女未取得台灣戶籍的證明)及結婚證。
父母一方系外國人的,應當提交外國護照。系非婚生育無法提交父母雙方身份證件及結婚證的,提交一方的戶口簿、身份證。將嬰兒落戶在祖(外祖)父母戶口所在地的,提交祖(外祖)父母的戶口簿、身份證以及祖孫關系證明。
3、公民個人依法收養未登記常住戶口的嬰兒(對於公民不符合收養相關規定,未能依法辦理收養登記而私自收留的棄嬰,應由社會福利機構申報登記集體戶口):民政部門出具的《收養證》和收養人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
4、社會福利機構收養社會棄嬰:社會福利機構或公安派出所出具的相關證明材料。
對於本規定第二-(三)-1和2規定的情況,派出所在辦理出生登記時應協助查驗生育證或者社會撫養費徵收票據,沒有生育證或社會撫養費徵收票據的,也應當依法為其辦理嬰兒出生登記,但應在30日內通報所在鄉鎮或者街道計生辦。對於父母一方為外國人的,派出所應當協助查驗其是否持有有效中國簽證(未入境的除外),屬非法入境或非法居留人員的,應當依法為其辦理嬰兒出生登記,但應將情況立即報所屬分區縣市局出入境部門依法處理。
(四)受理審批機關及辦理程序時限
新生嬰兒戶口登記由新生嬰兒父親、母親或其他監護人提交申請,由落戶地派出所受理並登記,材料齊全的當場辦結。
收養嬰兒戶口登記由收養人或收養機構所在地派出所受理,分區縣市局審批後派出所登記,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辦結(派出所自受理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報分區縣市局,分區縣市局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審批)。
(五)登記事項相關要求
1、姓名:嬰兒可以隨父姓或隨母姓,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嬰兒只能登記一個姓名,姓名登記項目應當使用規范漢字填寫。人名用字應使用《通用規范漢字表》中的字。對申請人在申報出生登記時欲變更姓名(不按《出生醫學證明》記載的姓名)登記的,由戶口登記機關按照《出生醫學證明》記載的「姓名」辦理出生登記後再按照有關規定為其辦理姓名變更手續,將《出生醫學證明》記載的新生兒姓名登記為曾用名。
2、性別:填寫「男」或「女」。
3、民族:民族應根據嬰兒父母的民族記載進行登記,如果嬰兒父母不是同一民族的,可根據父母的意願,在兩種不同的民族中選定一個民族。
4、出生日期:按照公歷,用阿拉伯數字填寫嬰兒出生的具體時間(具體到時、分)。
5、出生地、籍貫:出生地、籍貫均指市、縣級行政區劃。嬰兒的出生地登記,應當以嬰兒出生醫院或出生時所在的市、縣級行政區劃進行登記。
籍貫原則上應填寫嬰兒祖父的居住地。不能確定祖父居住地的,隨父親籍貫而確定,不能確定父親籍貫的填寫嬰兒出生地。
6、監護人:填寫嬰兒父親、母親等監護人的姓名。
7、監護關系:按監護人與新生嬰兒的血親關系或收養關系寫明具體稱謂,如「父親」、「母親」等。
8、住址:填寫本戶常住戶口所在地住所的詳細地址。
9、公民身份號碼:由人口信息管理系統根據戶口登記機關所在地行政區劃代碼、嬰兒出生日期、性別等項目自動生成,同時,戶口登記機關應對生成號碼在省級和部級人口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檢索,確保號碼的唯一性。
10、登記時日記載:在「何時何因由何地遷來本市(縣)」欄內註明「某年某月某日因出生(補報往年出生)登記」。
11、收養嬰兒有關登記項目:收養嬰兒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等項目,根據嬰兒具體情況認定。收養嬰兒的出生地、籍貫不詳的,以收養人或收養機構所在地為其出生地,以收養人籍貫或收養機構所在地為其籍貫。
參考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政府,http://www.yuhua.gov.cn/bsfw/zdbsfw/hkbl/flfg_13700/201411/t20141113_684059.htm

G. 孩子上戶口時姓可以隨便取嗎

可以 一般都是隨父母姓氏
如果另外 隨便就需要當地村委、派出所同意
具體方法可以問公安局戶政科

閱讀全文

與孩子上戶口為姓糾紛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