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有效處理林權林地糾紛,在處理是的相關政策和法律依據有那些。
你好來,首先要搞清楚權屬糾紛自雙方當事人,有以下幾種情況由相關政府進行確權:1、如果是同一集體內部個人與個人或個人與本集體的權屬糾紛,當事人應向當地鄉鎮政府提出確權申請,由當地鄉鎮政府負責調解,調解達不成協議的,由鄉鎮政府作出確權決定;2、如果是同一鄉鎮內集體與集體發生的權屬糾紛,當事人(需是法定代表人)向當地鄉鎮政府提出確權申請,當地鄉鎮政府組織調解達不成協議的,由當地鄉鎮政府提出調處意見呈報縣級人民政府進行確權;3、同一縣(區)內跨鄉鎮發生的集體與集體的權屬糾紛案件,由當事人直接向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確權申請,然後由縣級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調處,縣級有關主管職能部門在規定時間內提出處理意見報縣級人民政府進行確權;4、其他的跨縣、跨市、跨省的案件,向當地縣級人民政府申請,由有處理許可權的人民政府進行確權。
處理林地林木權屬糾紛的有關法律依據:《土地法》第十六條、《森林法》第十七條、《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林業部令第10號)以各省市自治區出台的有關處理權屬糾紛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等。
2. 林權糾紛處理辦法
一、收集證據,尤其是當時口頭協議的當事人以及見證人的證言。
二、調查村委回會與外地承包人之間的流答轉合同是否違法。如是否召開了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是否經過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如是2010年3月1日以後簽訂的合同,還必須徵求村民是否要求評估以及必須有林權證才能流轉等等,詳見《河南省森林資源流轉管理辦法》。
三、向信陽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四、要求村委會履行合同,支付分成,如不履行可以合同糾紛向當地法院起訴。
3. 如何調處林木林地權屬糾紛
《森林法》第十七條規定,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內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容政府依法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爭議,由當地縣級或者鄉級人民政府依法處理。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解決之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
調處林木林地權屬糾紛要堅持「分級負責、就地解決」和「協商為主、裁決為輔」的原則。
4. 求問處理林權爭議的依據有哪些
各地要結合工作實際,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林版權糾紛調處工作權機制,本著尊重歷史、尊重事實、互諒互讓、依法依規的原則,通過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辦法,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具體處理林權爭議,應按照《森林法》和國家林業局發 布的《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的規定: 一是當事人應當主動、互諒、互讓地協商解決。
經協商依法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在協議書及附圖上簽字或者蓋章,並報所在地林權爭議調處機構或林權管理 機構備案;經協商不能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提交《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申請書》向林權爭議調處機構或林權管理機構申請處理。 二是林權爭議經林權爭議調處機構或林權管理機構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在協議書上簽名或者蓋章,並由調解人員署名,加蓋林權爭議調處機構或林權管理機構印章,報同級人民政府或者林業主管部門備案。 三是林權爭議經林權爭議調處機構或林權管理機構調解未達成協議的,林權爭議調處機構或林權管理機構應當製作處理意見書,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決定。 四是當事人對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權爭議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 林權糾紛處理
首先,對方要想爭有兩條途徑:一,訴訟;二,申請行政裁決;訴訟也好裁決也罷,內都適用誰主容張誰舉證的原則,即他說是他的不行需要提供證據證明。
其次,據你陳述的事實你已經合法取得林權證,即林權證上登記的權利人是你。根據《物權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林權的權利人已林權證及政府相關部門的記載為准,據此可以證明你就是權利人。
最後,如前所述,對方只有提供證據證明林權證記載有誤的證據才可能推翻你是林權所有人,故而你現在只需要靜觀其變,見招拆招,不要杞人憂天。
6. 林權糾紛的調處辦法有哪些
林權糾紛的處理方式
1、當事人協商解決。經協商未達成協議或當事人一方不願專協商解決的,屬按照《森林法》規定,向有處理權的政府林權爭議處理機構申請處理。
2、林權爭議的行政處理。林權糾紛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有權要求政府出面解決。在正式履行行政處理程序後,由林權爭議處理機構先行調解,調解達成一致意見,形成協議,雙方當事人簽字,由調處機構報同級人民政府備案。經調解未達成協議的,林權爭議處理機構應當做出處理意見書,由人民政府做出決定。
3、林權爭議的司法處理。《森林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做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政府起訴,」由法院做出最終裁決。
《行政復議法》第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對行政機關做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林權當事人對政府關於林權爭議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是解決林權爭議的必經程序。
7. 林權糾紛處理決定書怎麼寫
一、處理依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授權林業部依法頒發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證書,是處理林權爭議的依據。 二、處理程序 (一)當事人協商調處程序。所謂當事人協商解決是指,山林糾紛產生後,當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主動使用自己的權利,向糾紛的對方提出解決爭議的建議,以求得糾紛的協商解決。 (二)行政解決程序。山林糾紛當事人反復協商未能得到解決,當事人依法報請縣政府調處山林糾紛辦公室處理,縣政府依法作出處理的,稱行政解決程序。 1、申請申請人向縣調處山林糾紛辦公室提交《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申請書》。申請書包括以下內容:①當事人的姓名、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②爭議的現狀,包括爭議面積、林木蓄積、爭議地所在的行政區域位置、四至和附圖;③爭議的事由,包括發生爭議的時間、原因;④當事人的協商意見。 縣調處山糾辦公室在接到《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申請書》後,應當及時組織辦理。 2、受理縣調處山糾辦公室接到當事人請求調處山林糾紛的申訴或者申請後,應首先審查是否屬於山林糾紛和是否符合行政解決的條件,決定是否接受申訴或者申請,並通知當事人。如果不符合條件的,則通知當事人按有關規定辦理;如果符合的,由縣政府調處山林糾紛辦公室作出受理決定,即接受當事人請求,組織處理,並通知雙方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提出山林權屬的有關證明材料等。 3、調查核實,收取憑證。 4、組織協商調解。 5、裁決。山林糾紛當事人在縣政府調處山林糾紛辦公室的調解下未達成協議並無繼續調解必要的,由主持調解的縣政府調處山糾辦公室依據林業政策、法規的規定,作出處理決定,製作決定書,分送有關當事人,並註明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三、處理范圍 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政府依法處理。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爭議,由當地縣級或鎮級人民政府依法處理(按分級負責制,一般由鎮級人民政府處理)。 四、收費處理林權爭議工作中所需的測量、鑒定、制圖、立界樁等費用,由爭議各方當事人共同承擔。
8. 單位之間發生林權糾紛由什麼部門調解
森林法:
第十七條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
9. 林權糾紛調處申請書
林權來糾紛調處申請表基本情況姓源 名性 別職 務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法人證書號碼住址或地址糾紛現狀糾紛面積公頃(畝)林木蓄積(或株數)糾紛所在地縣 鄉 村 組 小地名糾紛地塊四至東南西北附圖情況糾紛事由(包括時間、原因、過程等)當事人的 申請請求當事人的 協商意見備 注 申請人(簽名): 申請時間: 年 月 日
10. 處理林權爭議的程序如何規定
各地要復結合工作實際,按照屬地管理制、分級負責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林權糾紛調處工作機制,本著尊重歷史、尊重事實、互諒互讓、依法依規的原則,通過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辦法,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具體處理林權爭議,應按照《森林法》和國家林業局發 布的《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的規定: 一是當事人應當主動、互諒、互讓地協商解決。經協商依法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在協議書及附圖上簽字或者蓋章,並報所在地林權爭議調處機構或林權管理 機構備案;經協商不能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提交《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申請書》向林權爭議調處機構或林權管理機構申請處理。 二是林權爭議經林權爭議調處機構或林權管理機構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在協議書上簽名或者蓋章,並由調解人員署名,加蓋林權爭議調處機構或林權管理機構印章,報同級人民政府或者林業主管部門備案。 三是林權爭議經林權爭議調處機構或林權管理機構調解未達成協議的,林權爭議調處機構或林權管理機構應當製作處理意見書,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決定。 四是當事人對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權爭議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