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邱则有专利侵权诉讼

邱则有专利侵权诉讼

发布时间:2021-02-07 03:56:36

『壹』 邱则有的战术保护

早在此前的2001年,巨星公司就组建了知识产权研发部和法律部。由知识产权研发部负责对研究成果进行清查,并申请了大量的专利对研究成果进行保护。由法律部负责公司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相关事宜。另外,公司内设巨星材料开发中心和巨星结构研究中心,有16人专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保持科研成果的不断创新。 据该公司法律部主任胡琦介绍,他们采用不同战术对新技术方案进行保护。
其中一种称为防御型专利的申请,是通过检索后,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其他人所申请的专利进行防范而申请的专利,目的是防止该专利人对公司进行制约。主要方式是围绕该专利进行外围专利申请,形成一个严密的范围圈将其包围起来。如果该专利人企图用该项专利对公司进行约束,则可以用外围专利来限制其权利的发挥,或者以外围专利与其进行交叉许可,从而增加了谈判的筹码,进而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
另一种称为进攻型的专利申请,主要指对产品和核心技术进行申请专利保护,在申请时采用比较完善的多方案保护。一般采用两种做法,一是围绕该基本专利不断地进行研究开发,申请众多外围专利,利用这些外围专利进一步覆盖该技术领域,形成专利网;二是为了避免竞争对手围绕他们的基本专利申请外围专利,从而导致其技术发展的限制,采取在专利申请中或者其他途径主动公开一些与该基本专利相关但又不要申请专利的技术内容,限制竞争对手在该领域继续做文章。
通过五年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巨星公司共申请发明专利15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88项,外观设计专利1000项。其中,已授权的发明专利91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外观设计专利190项。形成空心楼盖领域从产品、制造方法,生产工具或模具,施工方法甚至外观设计一个完整的专利网络。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国空心楼盖专利池和产业联盟的设想慢慢成形。胡琦称,目前尚未发现一项有实用价值的空心楼盖技术能越出他们编制的专利网。
湖南省知识产权领域的著名律师黄辉明评价,相对于国内专利保护维权意识普遍尚待提高的情况,邱则有和巨星公司的做法无疑是超前的,而其成功的操作更是为国内需要进行专利保护和维权的实体树立了一个典范。
而邱则有领导的巨星公司的技术创新并没有因创建“专利池”和产业联盟而耽搁了。
到目前为止,巨星公司已开发成功5代材料产品和集成技术。目前,已形成产业的有第一代材料产品——GBF高强薄壁管材和现浇砼空心无梁楼盖结构技术,正在实施产业化已投入市场试用的第二代材料产品——GBF加劲肋管材和现浇砼双向肋空心结构技术和第三代材料产品——GBF蜂巢芯模材料和集成技术。
在邱的不断努力下,巨星公司还承担了十余项国家863计划课题,部门和地方的攻关项目和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以及相应的材料标准和应用技术标准。目前已取得多项高科技成果,并在公司的东方红工业园产业基地实施,已形成年产200万米的高强薄壁管材生产线和年产50万平米的模壳材料生产线,并在全国26个分(子)公司及办事处建成23条不同规模的生产线。国家863计划课题的管盒材料已在全国形成年产800万米的生产能力,并在全国建筑结构工程中应用2500万平方米。
目前,邱则有控股和参股的公司共有29家之多,其名下所属企业年总产值已达4.8亿元。

『贰』 邱则有至2016年10月申请专利量几件

您好来,您想查询的邱则有源申请专利相关专利信息可以进入该网页进行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电子申请注册用户:每日更新的注册用户的案件基本信息、费用信息、审查信息(提供图形文件的查阅、下载)、公布公告信息、专利授权证书信息;
2、公众用户:每周更新的公众用户(申请人、专利权利人、代理机构等)的案件基本信息、审查信息、公布公告信息。
多国发明专利审查信息查询: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日本特许厅、韩国特许厅、美国专利商标局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及审查信息。

『叁』 邱则有的创业故事

长沙巨星轻型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则有,和如今很多企业老板一样,对专利权几乎一无所知。6年过去了。2007年10月16日,天马大酒店,湖南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培训会在此召开。在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龚世益和近百家知名企业负责人参与的大会上,邱则有和他的“群狼战术”一再被讲述与传说。
1又赢了三起官司:
“又赢了3起官司,到今天为止,还没有收到对方的上诉状副本。”10月17日上午,在邱则有的办公室里,他轻描淡写地说。
在此背后的一组数据是:曾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邱则有启动了39件专利诉讼官司,39场诉讼无一败诉。邱则有因此获得了专利赔偿1000余万元,同时,他的名字在业界广为流传。
2006年7月19日,新疆自治区某中级人民法院走进几位湖南商人,领头的正是邱则有。他们向该法院提交了起诉状,状告新疆某知名建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建材公司”)在工地施工时,使用的空心薄壁管等产品,侵犯了邱则有的专利权。
原来,早在2005年5月,邱则有所在公司的工作人员,发现新疆建材公司在阿克苏、乌鲁木齐等地的工地上,使用了邱则有的专利技术所生产的空心薄壁管等产品。工作人员马上向新疆建材公司提出了质疑,但是新疆建材公司置之不理。随后,工作人员还发现新疆建材公司将侵权产品销往外地。这些产品给邱则有所在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于是,邱则有向法院提交了包括专利说明书、公证书在内的相关证据。2006年6月19日、2007年6月13日,法院两次开庭审理了此案,法官几乎认可了巨星公司的全部证据。随后,法院于2007年9月20日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新疆建材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27万余元。
2“群狼战术”屡战屡胜:
“赢官司背后有很多技巧,我把核心技巧总结了一下,称之为‘群狼战术’。”邱则有告诉记者。“如今,很多专利权人认为专利维权困难,他们怨政府,怨社会,还怨我们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整天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谈起他的专利诉讼技巧,邱则有颇感得意。他对“群狼战术”的妙处有深刻认识与阐析,他认为专利维权,不能光凭一个专利来维权,要用十个甚至几十个专利来维权,最多的一次,邱则有曾用26个专利来维权。“一个不服再来一个,看你能躲过几个专利。”邱则有说。对于“群狼战术”的效果,邱则有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古时候作战,乱箭齐发之时,再厉害的大将也难免阵前身亡。”这与邱则有的“群狼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群狼战术” 还可达到“打官司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奇效。
邱则有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用20个专利分别起诉对方,对方必将缴械投降。因为用20个专利分别起诉,对方只要应诉,不管是胜是负,首先将要支出近1000万元的费用。“我一审诉讼费大概只要花30万元,而对方请律师所花费的代理费大约就要200万元,二审诉讼费用对方还要花几百万元。另外,对方必将同时启动专利无效程序,20个专利又要100万元,无效程序结束后,对方还得到中院或高院打行政诉讼,这样一来还得要几百万元。专利诉讼还没打完,对方就已经付出了大量的费用,与其这样,他还不如老老实实交专利许可费!这样合算得多。”邱则有说。
“养肥了再杀”,这曾经是国外“6C联盟”对付中国DVD企业的专利策略。如今,邱则有把这一策略,作为‘群狼战术’的先期准备。在发现侵权现象后,邱则有不一定立即启动诉讼程序,而是向对方发出律师函。“专利诉讼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专利只是一把悬在对手头上的利剑,不轻易砍下去。”但是,诉讼环境一旦成熟,邱则有立刻施出“群狼战术”,律师函突然变成起诉状,突如其来的打击往往迅速让对手甘拜下风,缴械投降。

『肆』 专利运营权人及专利

专利运营定义包括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的定义我认为就是专利的运用。在商业实践中把专利用起来,获得一个相应的效果,包括促进了企业的市场销量和营业利润。这是专利的根本目的,因为专利就是促进企业的盈利,可以说这是个根本问题。狭义的专利运营,类似地产中介一种中间商。我们一般所说专利运营是指专利权人和专利买家的中间商,以收取中介费或是低买高卖的模式。狭义的专利运营概念与具体的产品市场无关,是单纯的把专利当做一种独立产品买卖,做这个卖场的中间方就是专利运营,也叫专利运营商。周延鹏出的《智慧财产:全球营销获利圣经》一书指出,要把知识产权当做一种独立财产卖出,同时讲了实施中注意哪些问题及采用哪些环节。而我讲的专利运营实际是广义的专利运营,广义的专利运营具体如下主题:1、第一大玩法---专利流氓我刚开始接触专利流氓时,我认为这是我该做的,他能快速变现。但在接触更多的时候发现,专利流氓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中国专利流氓只会被打击或者被关起来。下面讲下专利流氓的定义,专利流氓一般指的NPE叫实施实体,实施实体会拿到专利权,但是它不会靠这个专利技术造产品去卖,它是通过诉讼手段,让实际生产产品的企业提供专利许可费。在美国专利诉讼平均赔偿额为500万美元,律师费在100万美元。美国这种诉讼玩法在中国无法实现的,中国的专利诉讼平均赔偿额是美国的1/500,也就是1万美元。因此根本无法玩专利流氓,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上根本不值得做专利流氓。同时中国的法院、行政机关、媒体、氛围对专利流氓的持不认可的态度,这样专利流氓在中国的发展就会受到各种打压。中国零几年做普通手机时就已经有开始尝试专利流氓,当时谢文武用自己的专利告海尔生产的一种手机,最后的结果谢文武败诉;2012年蔡耀华起诉苹果,最终也以败诉而告终。这些案例表明,法院对非运营实体的运营是不支持的。同时告诉大家,做专利流氓第一会挨骂;第二是不一定赢;第三是即使赢了也就赔偿8万元;第四是很有可能复审委系统、法院系统直接把你专利干掉。因此我认为专利流氓在中国是玩不了。2、第二大玩法---产业中介第一种模式产业中介就是把专利权人手里闲置的专利转让给需要专利的企业,然后收取中介费用。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做这个事情,这种现在毕竟也有了一些成功案例。第二种模式是我们专利运营的正常模式。以美国高智为主,其模式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筛选发明家,寻找好技术,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和自己的人员,将技术申请专利,申请专利前会找些专利买家评价技术需求。在买家有需求时,将严格要求专利质量,同时进行专利布局,最后将专利卖给买家。这种模式下限定这个技术是否好,是否会有买家买,关于专利运营的因素我会在十大因素中讲。第三种模式是上海盛知华做的是比较成功的,盛知华的模式与以上模式基本相似,其根本是涉及特定产业,同时其总经理在美国做过大学技术转移,在美国这种模式已经成熟。美国专利运营做的好在于其技术转移市场非常完善,美国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设置有技术授权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简称OTL),用来转自己学校的专利技术产业化卖给外面公司。这也使得盛知华模式设置上受的很大启发。现阶段中国大专院校专利属于国有资产,所以中国大专院校专利很难实现运营。这种体制的限制最后肯定是会被打破的,这种专利运营肯定是会有人运营成功的。第四种模式是七星天,虽然他们没有过多成功案例,但他们的根基很好。他们主要合伙人是美国的专利律师,对专利撰写、申请、有效性、侵权诉讼方面水平较高。而专利代理人、专利律师、专利权人做专利运营是不靠谱的,因为他们更注重某一个环节,而且他们在市面和人脉上没有那么广泛。七星天的模式就是通过好的技术点,进行全球专利布局,这些业务与专利代理机构所做业务都有雷同。3、第三大玩法---资本运作、股权增值把专利当做一种股权的附加值进行运营。例如华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它们与广东的新四板合作,加入运营中心将专利权和股权打包,用专利权定价机制给专利进行评分,这样有更多专利的企业,其股价将更高。把专利权当做股权的一部分来卖,可能会有更大的可能让专利增值。以往专利以独立产品出现没有人愿意买,但是将专利打包结合股权,用户买的就不是专利本身,而是整个公司的股权和公司所有的经运营情况捆绑。4、第四大玩法---竞争手段以邱则有为代表,邱则有将空心楼盖板的各种模具,申请专利最后授权专利2000多件,然后进行诉讼,在100多个诉讼中90%胜诉。这种模式中制造出这些能够授权的专利也是一种能力,做出这些专利后就更容易去打官司,因为在竞争对手的产品中总有一种落入2000多个授权专利保护中。这种专利布局就会涉及到专利的等同原则的规避,要做好这一点也很难把握。5、第五大玩法---产业保障产业保障以我的自身的优势,拥有很多客户,我肯定不会拿几个专利去卖给别人,也不可能去诉讼别人,我会选择和客户合作,对客户的专利进行完善的布局,然后选择入股客户公司或者选择专利权共有,客户只需要出技术,我们出专利申请的人力、物力、和提高专利申请的可能性,双方共赢这个专利的利益。主要以产品在市场的销量赚多少钱来布局,专利来控制市场。这就是专利对产业保障的作用,这种模式的期限较长,涉及的方面较多。但好处是成本较低,成功率较高。因此在专利运营我们只能参与一个环节,而不要妄想全过程参与,毕竟存在诸多壁垒。我认为做产业保障是专利运营最有可能成功的模式。6、专利运营的三大基本因素首先技术创新程度,了解行业内这个技术是否是有用的技术,大部分专利申请是一个很小的改进,而不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发明,专利是否创新要以行业内的专家为准。其次专利布局的完善程度就不说了。最后专利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的预估,这是一个比较难做的点,因为很难预估产品的火爆程度,我认为只能通过销售人员或者行业内的一些老板进行市场评估。如果产品没有市场,在专利布局在完善的情况下也是无用功。7、专利运营的三大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对于企业的,企业本身申请专利就是使用的,因此专利运营的内部因素就很重要。首先看企业对专利运营投入多少钱;然后看老板对专利的重视程度;最后看有没有真正懂专利的人来做专利运营。8、专利运营的四大司法因素第一个司法保护程度,主要指的是等同原则的执行范围问题;第二产品体积有多大和产品的单价有多大,例如大型机械需要购置一台机械做证据保全,从而提高专利诉讼的成本,这种大型机械既不值得做专利运营,而药、手机、网络更适合做专利运营;第三是方法专利还是产品专利,对专利代理人来讲写专利尽量写产品专利,少些方法专利,因为在侵权取证中方法专利很难取证;第四取证和鉴定难度与成本。

『伍』 邱则有的专利维权之路

邱则有似乎在进行研究时就预计到了这一技术巨大的市场空间。1996年,他和曾当过国企负责人的妻子双双下海,在长沙创办了第一家以无梁楼盖技术为支撑的高科技企业——长沙巨星轻质建材有限公司(长沙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但是,同时也有不少人盯住了他手中的这块大肥肉。 当时,邱则有的专利保护意识还不太强,为了不使其技术成果被人窃取,他将空心楼盖的相关建材全部放在监狱生产。“我当时只晓得用商业秘密的形式来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结果还是百密一疏。”邱则有感叹说,有人通过他公司的一个员工窃取其高强薄壁管中的一种生产技术,并马上申请了专利。
我也是吃一堑长一智。”邱则有说,他马上查阅了大量有关专利保护,专利申请方面的资料,并向相关专家请教。1999年,他将自己的空心楼盖技术成果,涵盖了新材料制造技术,新结构体系技术,施工技术三个科学范围21项自主发明,全部申请了专利。当时有9项获国家专利局批准,形成一个专利体系。
在进行专利保护的同时,邱则有也大力开展了其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工作。他先采用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别人合作,从建材生产到施工给予技术指导。在2000年6月时,就已获得价值数千万元的股份。但与此同时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
先是有大量厂商纷纷仿制邱的空心楼盖的系列建材,并为了同邱则有及其合作伙伴展开竞争,抢占市场,他们大肆压价。而在价格压低的同时,那些不法厂商自然降低产品质量档次,粗制滥造,以至于采用了这些不法厂商的空心楼盖建材的几幢建筑发生了倒塌事故。一时整个建材市场一片哗然,人们开始质疑这种空心楼盖技术的可靠性。邱则有和他的合作伙伴自然也牵连到其中,整个空心楼盖市场面临崩溃的危险。
邱和他的合作伙伴一边保证他们生产的建材的质量和供应,同时也在全国各地展开了一系列的专利维权诉讼,开始了“肃清市场”的行动。
从2003年8月开始,邱则有先后在湖南、重庆、广西、厦门、安徽等九个省市,针对30多个侵权者启动了38件专利侵权诉讼和6件诉前禁令,所有案件或胜诉或赔偿或和解。
湘潭某企业生产的一种建材产品的技术特征全部落入了邱则有专利的保护范畴,邱则有采用了“围剿战术”,对这家企业同时启动了5个专利诉讼。对方来长沙探听虚实,邱则有拿出一专利证书,然后挑出一项项侵权事实说给他们听,总共有11项,换句话说,总共可以打11个官司。两次开庭后,这家企业要求和解,甘愿让出绝对控股权。
仅在2004年,邱则有的专利维权诉讼即获赔偿1000多万。现在湖南市场已无侵权厂家,市场情况也得到改善。一些大的施工单位均表明,若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现浇砼空心楼盖技术,均使用巨星产品,不侵犯巨星公司和邱则有的专利权。

『陆』 企业专利名称变更流程及注意事项

主要有以下这几种方法
1)专利转让与许可,有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偏偏就是缺少专利,有可能花几万块甚至几十万去买本专业领域内的专利。然而,对于专利权人来说,碰到这种企业的几率太小。有过20万买一个实用新型的案例,但说实话,这明显是钱多人傻。专利转让最大的问题在于,需要专利的人与专利权人之间一来是互相联系不上,二来是互相不信任。联系不上指的是,用什么途径发表自己希望卖掉的专利呢,虽然网上很多专利交易平台,可惜需求量并不大,即便需求量很大,专利购买人也只需要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专利,这样的瞎猫很难碰上死耗子。二来是,专利是否有用,需要专业的专利代理人判定,专利不能当作一篇普通的技术文档,一件专利的价值,并不在于它公开了多么国际领先的技术,而在于它的保护范围,保护范围的判定,绝对不是一个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判断出来的。而且不仅仅是保护范围的问题,还涉及到后续专利能够继续申请,以及专利权的稳定性问题。不稳定的专利,保护范围大也没用,很容易就会失效。
(2)用专利创业,把专利变成实际的产品或者服务,靠把产品和服务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体现专利的价值。专利的作用体现在排斥其他竞争对手进入这个产业。这一点,可以参照中国专利第一人邱则有的做法,他以个人名义足足有2000件授权的发明专利,4000件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他的专利并不是多么高科技的行业,而是普普通通的盖楼的空心砖。
(3)专利资助政策,制造批量垃圾专利依赖政府资助赚钱。这只能赚一点小钱,而且必须是自己很懂专利才能批量制造没什么用,却能授权的专利。这还一般要求自己要具有所在城市的具有较高金额的专利资助政策才行。
(4)专利诉讼,这个不太好打,难度大,收益不高,拖延时间太久太久,而且可能没收益。这主要是因为一般个人申请都是只申请实用新型,即便申请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也一般是仅仅申请了一件发明专利。在中国普遍专利撰写水平还不高的条件下,一件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一般是很小的,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保护作用。使用实用新型专利,被告会提出无效,拖延一年多。使用发明专利,难说专利保护范围是否有用。即便判决侵权,法定的酌情赔偿在1万以上100万以下,一般来说五六万而已,杯水车薪,完全负担不起一年耗费的精力和律师费。当然,侵权赔偿也可能很高,现有判例中,一件实用新型最终判决赔偿1.3亿元人民币。这种情况可遇而不可求。

『柒』 专利运营权人及专利

专利运营定义包括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的定义我认为就是专利的运用。在商业实践中把专利用起来,获得一个相应的效果,包括促进了企业的市场销量和营业利润。这是专利的根本目的,因为专利就是促进企业的盈利,可以说这是个根本问题。 狭义的专利运营,类似地产中介一种中间商。我们一般所说专利运营是指专利权人和专利买家的中间商,以收取中介费或是低买高卖的模式。狭义的专利运营概念与具体的产品市场无关,是单纯的把专利当做一种独立产品买卖,做这个卖场的中间方就是专利运营,也叫专利运营商。周延鹏出的《智慧财产:全球营销获利圣经》一书指出,要把知识产权当做一种独立财产卖出,同时讲了实施中注意哪些问题及采用哪些环节。而我讲的专利运营实际是广义的专利运营,广义的专利运营具体如下主题: 1、第一大玩法---专利流氓 我刚开始接触专利流氓时,我认为这是我该做的,他能快速变现。但在接触更多的时候发现,专利流氓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中国专利流氓只会被打击或者被关起来。下面讲下专利流氓的定义,专利流氓一般指的NPE叫实施实体,实施实体会拿到专利权,但是它不会靠这个专利技术造产品去卖,它是通过诉讼手段,让实际生产产品的企业提供专利许可费。在美国专利诉讼平均赔偿额为500万美元,律师费在100万美元。美国这种诉讼玩法在中国无法实现的,中国的专利诉讼平均赔偿额是美国的1/500,也就是1万美元。因此根本无法玩专利流氓,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上根本不值得做专利流氓。同时中国的法院、行政机关、媒体、氛围对专利流氓的持不认可的态度,这样专利流氓在中国的发展就会受到各种打压。中国零几年做普通手机时就已经有开始尝试专利流氓,当时谢文武用自己的专利告海尔生产的一种手机,最后的结果谢文武败诉;2012年蔡耀华起诉苹果,最终也以败诉而告终。这些案例表明,法院对非运营实体的运营是不支持的。同时告诉大家,做专利流氓第一会挨骂;第二是不一定赢;第三是即使赢了也就赔偿8万元;第四是很有可能复审委系统、法院系统直接把你专利干掉。因此我认为专利流氓在中国是玩不了。 2、第二大玩法---产业中介 第一种模式产业中介就是把专利权人手里闲置的专利转让给需要专利的企业,然后收取中介费用。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做这个事情,这种现在毕竟也有了一些成功案例。 第二种模式是我们专利运营的正常模式。以美国高智为主,其模式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筛选发明家,寻找好技术,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和自己的人员,将技术申请专利,申请专利前会找些专利买家评价技术需求。在买家有需求时,将严格要求专利质量,同时进行专利布局,最后将专利卖给买家。这种模式下限定这个技术是否好,是否会有买家买,关于专利运营的因素我会在十大因素中讲。 第三种模式是上海盛知华做的是比较成功的,盛知华的模式与以上模式基本相似,其根本是涉及特定产业,同时其总经理在美国做过大学技术转移,在美国这种模式已经成熟。美国专利运营做的好在于其技术转移市场非常完善,美国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设置有技术授权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简称OTL),用来转自己学校的专利技术产业化卖给外面公司。这也使得盛知华模式设置上受的很大启发。现阶段中国大专院校专利属于国有资产,所以中国大专院校专利很难实现运营。这种体制的限制最后肯定是会被打破的,这种专利运营肯定是会有人运营成功的。 第四种模式是七星天,虽然他们没有过多成功案例,但他们的根基很好。他们主要合伙人是美国的专利律师,对专利撰写、申请、有效性、侵权诉讼方面水平较高。而专利代理人、专利律师、专利权人做专利运营是不靠谱的,因为他们更注重某一个环节,而且他们在市面和人脉上没有那么广泛。七星天的模式就是通过好的技术点,进行全球专利布局,这些业务与专利代理机构所做业务都有雷同。 3、第三大玩法---资本运作、股权增值 把专利当做一种股权的附加值进行运营。例如华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它们与广东的新四板合作,加入运营中心将专利权和股权打包,用专利权定价机制给专利进行评分,这样有更多专利的企业,其股价将更高。把专利权当做股权的一部分来卖,可能会有更大的可能让专利增值。以往专利以独立产品出现没有人愿意买,但是将专利打包结合股权,用户买的就不是专利本身,而是整个公司的股权和公司所有的经运营情况捆绑。 4、第四大玩法---竞争手段 以邱则有为代表,邱则有将空心楼盖板的各种模具,申请专利最后授权专利2000多件,然后进行诉讼,在100多个诉讼中90%胜诉。这种模式中制造出这些能够授权的专利也是一种能力,做出这些专利后就更容易去打官司,因为在竞争对手的产品中总有一种落入2000多个授权专利保护中。这种专利布局就会涉及到专利的等同原则的规避,要做好这一点也很难把握。 5、第五大玩法---产业保障 产业保障以我的自身的优势,拥有很多客户,我肯定不会拿几个专利去卖给别人,也不可能去诉讼别人,我会选择和客户合作,对客户的专利进行完善的布局,然后选择入股客户公司或者选择专利权共有,客户只需要出技术,我们出专利申请的人力、物力、和提高专利申请的可能性,双方共赢这个专利的利益。主要以产品在市场的销量赚多少钱来布局,专利来控制市场。这就是专利对产业保障的作用,这种模式的期限较长,涉及的方面较多。但好处是成本较低,成功率较高。因此在专利运营我们只能参与一个环节,而不要妄想全过程参与,毕竟存在诸多壁垒。我认为做产业保障是专利运营最有可能成功的模式。 6、专利运营的三大基本因素 首先技术创新程度,了解行业内这个技术是否是有用的技术,大部分专利申请是一个很小的改进,而不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发明,专利是否创新要以行业内的专家为准。其次专利布局的完善程度就不说了。最后专利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的预估,这是一个比较难做的点,因为很难预估产品的火爆程度,我认为只能通过销售人员或者行业内的一些老板进行市场评估。如果产品没有市场,在专利布局在完善的情况下也是无用功。 7、专利运营的三大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对于企业的,企业本身申请专利就是使用的,因此专利运营的内部因素就很重要。首先看企业对专利运营投入多少钱;然后看老板对专利的重视程度;最后看有没有真正懂专利的人来做专利运营。 8、专利运营的四大司法因素 第一个司法保护程度,主要指的是等同原则的执行范围问题;第二产品体积有多大和产品的单价有多大,例如大型机械需要购置一台机械做证据保全,从而提高专利诉讼的成本,这种大型机械既不值得做专利运营,而药、手机、网络更适合做专利运营;第三是方法专利还是产品专利,对专利代理人来讲写专利尽量写产品专利,少些方法专利,因为在侵权取证中方法专利很难取证;第四取证和鉴定难度与成本。

阅读全文

与邱则有专利侵权诉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