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民的名义》被诉抄袭周梅森怎么回应的
《人民的名义》被诉抄袭周梅森回应:“查实一部奖10万”
热播剧《人民的名义》被诉,以抄袭的名义。
作家刘三田(笔名南嫫)认为,这与自己7年前发表的长篇小说《暗箱》雷同,因此将编剧周梅森及制片单位等8被告,诉至法院,并索赔1800万。
“有人说我想钱想疯了,水军私信里骂得都很难听。可是要不起诉,我觉得对不起自己。”刘三田说。
“这部作品纯属我个人创作,我阅读的范围、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不知道《暗箱》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周梅森回应,作品如抄袭,查实一部奖10万。
▲周梅森在电脑前工作
被诉抄袭的消息在网上流出后,周梅森异常气愤。
他正进行《人民的名义》第二部的创作,刚写了不到一万字。因为这起舆论风波,他停止创作,已聘请律师介入此事。“欢迎全国和世界各地读者—起审视我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向法院举报我任何作品的“抄袭”问题,只要一家法院做出“抄袭”裁决,本人除接受法律处罚外,另重奖举报者十万元”。
大家都拭目以待,看看真相是什么。
② 《人民的名义》到底是谁抄了谁
《人民的名义》引两方互指侵权到底是谁抄了谁?
1月16日消息,2017年3月,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在电视上播出,随即引发观众追捧。不过去年11月这部作品被诉侵犯作家刘三田长篇小说《暗箱》著作权,让《人民的名义》版权问题受到关注。日前,周梅森决定另案起诉刘三田。
《人民的名义》图书封面。
“任何案件都有或胜或败的可能。假如因为《暗箱》的小说早于《人民的名义》出版、很多桥段相似,就判定周梅森败诉,那么我们用同样的逻辑同样的事实在北京起诉她,我们一定赢。这样他们(指刘三田一方)的胜诉就毫无意义。”他说。
不过李学政同时表示,作品是来源于生活的,大家的生活是一样的,小说的素材也就会有相似之处。“就像清朝的宫斗剧,很多也是相似的。”他还强调,希望问题在法律范围内得到解决。
对此,作家刘三田日前也在其微博中转发了一则标题为《<人民的名义>作者周梅森反击了!<暗箱>是否存在大量抄袭?》的文章。她同时表示,“理不辩不明,让我们通过诉讼还原真相”。
③ 人民的名义哪些情节被诉侵权
作者抄李霞起诉称,其根据自袭身长期的检察工作经历,于2008年6月开始创作小说《生死捍卫》,2010年11月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④ 《人民的名义》为何引起纠纷
PPTV起诉
上海来聚力传媒技源术有限公司(PPTV)认为其享有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遭侵权,将北京魔力互动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索赔50万元。目前,海淀法院已经受理此案。
PPTV诉求
原告认为,被告行为违反了《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且直接影响了涉案影视作品的在线点播量,给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起诉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并支付原告为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支出50万元。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⑤ 《人民的名义》为何再被诉抄袭
因为涉嫌抄袭家李霞的《生死捍卫》。
据北京西城法院消息,因认为小说《人民的名义》涉嫌抄袭自己创作的《生死捍卫》,作家李霞将该书作者周梅森和出版该书的北京某集团有限公司起诉至西城法院,要求周梅森赔偿90万元,出版社赔偿20万元,并公开赔礼、消除影响。
此案目2017年11月,作家刘三田(笔名南嫫)就曾以《人民的名义》涉嫌抄
(5)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扩展阅读
《人民的名义》被诉法院认定作者未抄袭
在该案中,李霞称作家周梅森创作的《人民的名义》抄袭自己的小说《生死捍卫》,并向周梅森索赔80万元,向出版社索赔20万元。
最终的法院判决书显示,两部小说在表达上不构成实质性相同或相似,《人民的名义》不构成对《生死捍卫》的抄袭,李霞关于周梅森、北京出版集团侵犯其著作权的主张不能成立。
2018年12月12日,“周梅森《人民的名义》著作权纠纷案通气会”在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举办。周梅森委托诉讼代理人、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金杰律师回顾了应诉的过程,并就案件进行了分析。
金杰律师指出,在庭审现场经过四次交换意见、比对小说,就原告方主张侵权的所有内容一一进行对比,认定《生死捍卫》与《人民的名义》在人物设置、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方面,完全不相似,没有可比性。
因此《人民的名义》不构成对《生死捍卫》的抄袭,李霞关于周梅森北京出版集团侵犯其著作权的主张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