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简诉消防对举报投诉,违反消防法规进行检查时,检查程序有哪些
第十七条来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自到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应当及时受理、登记,并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下列时限,对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实地核查:
(一)对举报投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以及擅自停用消防设施的,应当在接到举报投诉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核查;
(二)对举报投诉本款第一项以外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在接到举报投诉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
核查后,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依法处理。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告知举报投诉人;无法告知的,应当在受理登记中注明。
㈡ 消防投诉已受理多长时间处理就是消防队已认可属于消防隐患,
按照下面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下列时限,对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实地核查:
(一)对举报投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以及擅自停用消防设施的,应当在接到举报投诉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核查;
(二)对举报投诉本款第一项以外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在接到举报投诉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
核查后,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依法处理。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告知举报投诉人;无法告知的,应当在受理登记中注明。
第十九条 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发现的依法应当责令立即改正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当场制作、送达责令立即改正通知书,并依法予以处罚;对依法应当责令限期改正的,应当自检查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制作、送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并依法予以处罚。
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当场改正完毕,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可以口头责令改正,并在检查记录上注明。
第二十条 对依法责令限期改正的,应当根据改正违法行为的难易程度合理确定改正期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责令限期改正期限届满或者收到当事人的复查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查。对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
㈢ 消防不合格怎么举报,打什么电话号码
消防不合格举报途径:
1、写信给当地公安消防大队或支队;
2、 电话拨打 96119(全国统一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
3、在省级的公安消防总队的 互联网网页 上的“办事直通车”点击后在举报投诉栏目中进行举报反映;
4、当然直接人到当地消防大队(支队)进行反映也可以。
(3)消防核查投诉扩展阅读:
《公安部关于修改<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决定》修订)第二章 消防监督检查的形式和内容中第六条规定,消防监督检查的形式有:
1、对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2、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
3、对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核查;
4、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5、根据需要进行的其他消防监督检查。
第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本地区火灾规律、特点等消防安全需要组织监督抽查;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或者期间,应当组织监督抽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在监督抽查的单位数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一次。
第八条 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并提交下列材料:
1、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3、依法取得的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的法律文件复印件;
4、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场所平面布置图;
5、员工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和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取得的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依照《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不需要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的公众聚集场所申请消防安全检查的,还应当提交场所室内装修消防设计施工图、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装修材料防火性能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消防安全检查的申请,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有关规定受理。
㈣ 消防投诉,举报最快什么时候会处理
举报消防隐患,可拨打96119。举报最快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96119为全国性火灾隐患及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电话,于2011年11月9日正式开通。
96119投诉中心受理流程是
1. 受理
接警员记录火灾隐患地点、细节及举报人个人信息等,如举报三合一场所,还需提供身份证信息。
2.转办
根据火灾隐患地点,接警员将案件信息转至所属辖区防火大队,再由防火大队转至属地派出所分管消防工作民警,责任落实至个人。
3. 实地核查
监督检查人员实地核查火灾隐患场所及问题,确认举报信息是否属实。为保护举报人隐私,实地核查期间无需举报人在场。举报信息属实后,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4. 整改
根据处理内容,街镇及相关单位在整改期内针对火灾隐患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联合执法。
5. 办结
监督检查人员根据整改结果,对案件进行查处结案,并反馈至96119举报投诉中心。
6. 反馈结果
96119投诉中心会在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案件办结后3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投诉人。
(4)消防核查投诉扩展阅读:
消防隐患可以投诉火灾隐患范围,主要有以下12种:
1. 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2. 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3. 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4. 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5. 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设置影响逃生、灭火救援障碍物的;
6.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未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的;
7. 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
8. 在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期间,进行电气焊、油漆粉刷等具有火灾危险的施工、维修作业的;
9.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无证上岗的;
10. 建设工程安装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
11. 未经消防行政许可,建设工程擅自施工或投用,公众聚集场所擅自开业使用的;
12. 其他火灾隐患和违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行为的。
网络-96119
㈤ 消防投诉一般多久受理
举报消防隐患,可拨打96119。举报最快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96119为全国性火灾隐患及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电话,于2011年11月9日正式开通。
96119投诉中心受理流程是
1. 受理
接警员记录火灾隐患地点、细节及举报人个人信息等,如举报三合一场所,还需提供身份证信息。
2.转办
根据火灾隐患地点,接警员将案件信息转至所属辖区防火大队,再由防火大队转至属地派出所分管消防工作民警,责任落实至个人。
3. 实地核查
监督检查人员实地核查火灾隐患场所及问题,确认举报信息是否属实。为保护举报人隐私,实地核查期间无需举报人在场。举报信息属实后,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4. 整改
根据处理内容,街镇及相关单位在整改期内针对火灾隐患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联合执法。
5. 办结
监督检查人员根据整改结果,对案件进行查处结案,并反馈至96119举报投诉中心。
6. 反馈结果
96119投诉中心会在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案件办结后3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投诉人。
(5)消防核查投诉扩展阅读:
消防隐患可以投诉火灾隐患范围,主要有以下12种:
1. 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2. 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3. 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4. 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5. 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设置影响逃生、灭火救援障碍物的;
6.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未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的;
7. 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
8. 在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期间,进行电气焊、油漆粉刷等具有火灾危险的施工、维修作业的;
9.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无证上岗的;
10. 建设工程安装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
11. 未经消防行政许可,建设工程擅自施工或投用,公众聚集场所擅自开业使用的;
12. 其他火灾隐患和违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行为的。
㈥ 消防安全举报电话是多少
消防安全举报电话是“96119”。
“96119”投诉举报热线是由消防部门安排专人值守专,消防部门接到市民的投诉属举报后会针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细致查证,严格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
2011年11月9日,北京市消防局正式开通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96119。据悉,消防部门正在制定具体的奖励办法,市民举报突出、重大隐患有望获得高额奖金。
96119接警席就设在119指挥中心里,只有两个席位,有专人24小时值守。据悉,2012年96119将扩充到4个席位。
消防部门的职责:
1、 积极参加消防训练和演习,提高防火能力。
2、 熟悉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3、 熟悉学校电源、水源、消防重点部位及消防器材的分布情况。
4、 一旦发生火险、火灾事故,应积极参加扑救。
5、 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报告防火责任人,并采取可行的临时措施。
6、 协助二、三级防火责任人对本部门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与检查。
㈦ 如何举报消防隐患
可用手机拨打全国统一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96119”进行举报。
“96119”投诉举报热线是由消防部门安排专人值守,消防部门接到市民的投诉举报后会针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细致查证,严格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
96119投诉中心受理流程
1. 受理
接警员记录火灾隐患地点、细节及举报人个人信息等,如举报三合一场所,还需提供身份证信息。
2.转办
根据火灾隐患地点,接警员将案件信息转至所属辖区防火大队,再由防火大队转至属地派出所分管消防工作民警,责任落实至个人。
3. 实地核查
监督检查人员实地核查火灾隐患场所及问题,确认举报信息是否属实。为保护举报人隐私,实地核查期间无需举报人在场。举报信息属实后,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4. 整改
根据处理内容,街镇及相关单位在整改期内针对火灾隐患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联合执法。
5. 办结
监督检查人员根据整改结果,对案件进行查处结案,并反馈至96119举报投诉中心。
6. 反馈结果
96119投诉中心会在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案件办结后3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投诉人。
(7)消防核查投诉扩展阅读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区域内发生的下列火灾隐患可以进行举报:
1、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生产、储存其他物品的企业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的;
2、单位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擅自拆除、停用的;
3、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堵塞、封闭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的。
㈧ 消防不合格怎么举报
消防不合格举报途径:
1、写信给当地公安消防大队或支队;
2、 电话拨打 96119(全国统一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
3、在省级的公安消防总队的 互联网网页 上的“办事直通车”点击后在举报投诉栏目中进行举报反映;
4、当然直接人到当地消防大队(支队)进行反映也可以。
(8)消防核查投诉扩展阅读:
《公安部关于修改<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决定》修订)第二章 消防监督检查的形式和内容中第六条规定,消防监督检查的形式有:
1、对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2、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
3、对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核查;
4、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5、根据需要进行的其他消防监督检查。
第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本地区火灾规律、特点等消防安全需要组织监督抽查;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或者期间,应当组织监督抽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在监督抽查的单位数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一次。
第八条 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并提交下列材料:
1、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3、依法取得的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的法律文件复印件;
4、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场所平面布置图;
5、员工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和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取得的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依照《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不需要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的公众聚集场所申请消防安全检查的,还应当提交场所室内装修消防设计施工图、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装修材料防火性能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消防安全检查的申请,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有关规定受理。
㈨ 我想举报消防隐患,在网上怎么举报
可用手机拨打全国统一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进行举报。
“96119”投诉举报热线是由消防部门安排专人值守,消防部门接到市民的投诉举报后会针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细致查证,严格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
96119投诉中心受理流程
1. 受理
接警员记录火灾隐患地点、细节及举报人个人信息等,如举报三合一场所,还需提供身份证信息。
2.转办
根据火灾隐患地点,接警员将案件信息转至所属辖区防火大队,再由防火大队转至属地派出所分管消防工作民警,责任落实至个人。
3. 实地核查
监督检查人员实地核查火灾隐患场所及问题,确认举报信息是否属实。为保护举报人隐私,实地核查期间无需举报人在场。举报信息属实后,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4. 整改
根据处理内容,街镇及相关单位在整改期内针对火灾隐患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联合执法。
5. 办结
监督检查人员根据整改结果,对案件进行查处结案,并反馈至96119举报投诉中心。
6. 反馈结果
96119投诉中心会在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案件办结后3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投诉人。
(9)消防核查投诉扩展阅读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区域内发生的下列火灾隐患可以进行举报:
1、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生产、储存其他物品的企业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的;
2、单位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擅自拆除、停用的;
3、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堵塞、封闭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