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闻侵权主要有哪些现象,请以现实中的案例加以说明
新闻侵权是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对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著作权的侵害。
名誉是指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形象、性格等方面的社会评价。新闻以虚假或攻击性的内容指责公民有不道德或违法行为,损害其名声,就构成对该公民的名誉权的侵害。未经本人同意,新闻对个人私生活的报道,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
新闻单位没有征得稿件作者同意,擅自删改文字内容而造成差错,或改变表达方式发表,也属侵权行为。同时,报刊私自将稿件转交其他报刊发表而又没有征得作者同意,也是一种侵权行为。
(1)居民楼用地红线侵权案例扩展阅读:
叶挺家属起诉侵权者案宣判的重大意义
28日上午,叶挺将军家属起诉西安摩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名誉侵权一案一审公开宣判。该公司旗下的“暴走漫画”曾发布含有侮辱烈士内容的短视频,篡改叶挺在狱中写就的《囚歌》并加入低俗语句,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法院判决摩摩公司公开道歉,并向原告支付精神抚慰金10万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以来,由英烈家属为原告起诉侵权者的第一案,这一判决充分昭示了国家惩治侵犯英烈名誉行为的坚强决心。
彪炳史册的英雄事迹标注了战火年代的时代坐标,镌刻在民族丰碑的基石底座,具有广泛的社会道德认同。英烈的形象和荣誉,既是后辈儿孙的宝贵财富,更是凝聚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之源。我们必须营造全社会尊崇英烈的良好氛围,树立英烈名誉不容侵犯的正确意识。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长期处于和平年代、远离硝烟炮火,一些人对英烈的敬仰逐渐“褪色”;甚至有人心怀恶意,诋毁攻击英雄,美化侵略历史、发表辱华言论,挑战了人类道德底线,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一些网红、“大V”以戏说、娱乐为幌子,以动漫、段子、综艺等形式调侃英烈,混淆了文艺创作和侮辱诽谤的界线。暴走漫画此前也以“习惯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去表达观点和态度”作为辩解,但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文艺作品的戏说、虚构不可逾越道德的红线;调侃戏谑更不能以误导青少年作为代价。挖空心思制作恶趣味内容,其心心念念的还是流量和金钱,自家生意盈利不少,伤害的却是全民族的共同情感。诋毁先烈、质疑历史,归根结底还是泛娱乐化和历史虚无主义在作祟。
英烈的名誉与历史的清白,需要全社会自发守护,更需要亮出法律的牙齿予以捍卫。近年来,从法院依法保护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等英雄的名誉权,到“精日”分子因不良言行被行拘,勇于向亵渎历史的行为亮剑,彰显了法律的正义与庄严。
今年5月1日,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为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行为敲响警钟;随着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件的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建立,起诉主体从亲属扩大至检察机关,让此类行为难钻法律漏洞,有效保护了英烈的形象,体现了以法律捍卫历史的高度共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从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到烈士纪念日,再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个个国家纪念日,推动着勿忘历史、崇尚英雄的活动汇聚成潮。
在第五个烈士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纪念祭扫、主题学习、红色旅游、制作动画等各类活动在全国各地铺展开来。
这也提示我们:树立正确英雄观、民族观和历史观,既要靠法律树起保护英烈权益的铜墙铁壁,更要通过教科书、宣传片、影视剧等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播历史,形成崇尚英雄的良好风气。
㈡ 他人我用地红线内建房是侵权吗
既然在你的用地红线范围内,那么该土地的使用权就应当归你,他人在该土地上建房,既属于违法用地行为,也侵犯了你的土地使用权。
㈢ 在小区红线内的商铺占用小区公共用地进行经营,违法吗
擅自占用的,当然是违法的。
公摊面积属于全体业主共同所有,享有共同占有专、使用、收益属的权利。无论第三方对于公摊面积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使用,都应当经过全体业主的同意。
其中的业主,虽然有份,但不能独占,且不得侵犯其他业主的权益。
㈣ 住房遮光补偿问题案例
楼主,实话说目前没有关于阳光权赔偿的统一标准,但是各地法院都有相关赔付案例,具体你可以找房屋所在地当地律师咨询和聘其诉讼。
找些相关资料你看看吧,或许有帮助。
北京的阳光权纠纷曾规定一次性赔偿800-2000元,长沙赔过110元/平方米,天津赔过120元/平方米,荆州则给5户居民每人每天补贴了1.12元的电费。
『北京律师协会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委员陈旭』不同的地区大家有不同的判法,大家有自由裁量,所以从立法上来讲的确有这个问题,有没有一个非常科学准确的数字就是说因为我影响到你采光了,客观上给我造成其他潜在的不能量化的损失怎么来弥补。还有些市民觉得,光是赔偿没什么意义,怎么才能消除侵害才是最重要的。专家建议物权法虽已颁布,但关于阳光权的具体侵权责任应在今后出台的实施细则中加以明确。
沈阳市出台《沈阳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
从今年1月1日开始,每平方米最多补偿可达700元
铁西区兴顺街287号和297号居民楼阳光被挡,有16户居民起诉到法院讨要阳光权。但是,一审时他们因为没有提交挡光鉴定报告,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采光权损害的依据是什么?究竟该如何赔?按什么标准赔?本报曾在去年2月23日对此案例予以关注。今年1月3日,记者获悉:居民们在二审时打赢了官司,他们按房屋的贬损价值获得了赔偿。
房屋挡光
居民讨要阳光权
2001年10月,辽宁金鹏房屋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金鹏公司)在铁西区兴顺街287号和297号居民楼东侧开发建设三幢“沈阳工业大学博士楼”。从大楼开始打地基时起,两栋楼的居民就担起心,新建的楼会不会挡我们的光啊?等大楼快建好时,居民们发现,朝东房屋的阳光越来越少了。在一次次与开发公司和大学交涉后,事情最终有了转机。
2002年8月21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和沈阳工业大学联合下发通知,通知住户到金鹏公司与协调小组共同商讨挡光补偿事宜。居民于孝仁说:“他们给出了具体的挡光补偿标准,即按朝东的每个窗户计算,6楼顶楼住户补偿2000元,往下每层楼加1000元,与博士楼西山正对的窗户另外补偿3000元。”这样算来,一家最多补偿也不会超过1万元,很多家都要了补偿款。
但还是有16户居民没有妥协,而是寻求法律途径讨要阳光权。
遭遇败诉
因不提供挡光鉴定
2004年4月28日,受铁西区人民法院委托,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对起诉的居民的住宅居室实际日照采光时间进行了鉴定。
当年6月8日,鉴定结果出来,最少的一户采光时间仅为5分钟。但居民们对鉴定结果都不满意。279号楼143户的陈女士说:“我们家的阳光连一分钟都没有,怎么能算出有35分钟呢?计算采光时间应该从满屋都有阳光的时间计算。”279号楼243户的肖景政说:“给我们测量的采光时间是116分钟,我们不能接受。听说采光权赔偿是按2小时标准赔偿,那样的话,可能就只赔偿我们4分钟的损失了。可是我们的损失大了,我要求赔偿4万元。”于孝仁则称:“我要求赔偿我的补钙营养费、房屋使用权贬值损失、电费等,合计10万余元。”
由于这些居民对于以上事实并没有拿出有力证据,因此在2005年12月31日,铁西区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决驳回他们的诉讼请求。
获得赔偿
依据房屋贬损价值
随后,肖景政和其他住户都提出了上诉。2006年12月,法院二审时,他们无奈地提出将此前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的鉴定报告作为证据,并申请对因挡光而导致的房屋贬值进行鉴定。经市法院委托,辽宁新十方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针对房屋贬值作出估价报告。其中鉴定结论中,肖景政的房屋因挡光而造成的价值减损为16125元——这也成了法院判决赔偿的最终依据。
市法院认为,居民肖景政的居室在大寒日实际日照采光时间为116分钟,低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所规定的满足2小时的日照采光时间,三幢博士楼已对肖景政房屋构成挡光。该鉴定报告虽然不是新证据,但是考虑到挡光的事实确实存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的规定,法院对于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出具的鉴定结论予以采纳,判决辽宁金鹏房屋开发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赔偿肖景政因挡光而造成的房屋贬值损失16125元;其他日照采光时间不足2小时的居民也都获得了赔偿。
最新说法
每平方米最多赔700元
市法院民二庭的关云光法官说:过去由于法律法规对采光权侵害的赔偿规定太笼统,因此,侵害采光权、通风权要求赔偿损失的案件,在法律上遇到的难点很多。仅从审判角度,按什么标准赔就是一个大难题。住宅楼被遮挡阳光和阻碍通风的现状,究竟对住户身体产生多大的影响,谁也说不准,而且各家人口不同,年龄不一样,怎么赔偿因缺少阳光的身体损害?法官在裁判中一般会根据房屋实际贬损价值进行判决。
不过,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市对挡光补偿有了明确的标准。新出台的《沈阳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规定,确因用地条件限制,新建建筑遮挡周边原有住宅,达不到大寒日2小时标准的,在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前,建设单位可与被遮挡户协商,按市场评估价格进行货币购买住宅或房屋换住安置。如协商不成的,建设单位与被挡光居民可按不同区域级别、不同遮挡时间进行划分,给予每平方米260元——700元不等的一次性经济补偿。也就是说,从现在起,要是您家百平方米的住宅被挡光,那么最多可获得7万元的经济补偿。 本报记者 周贤忠
(沈阳日报)
㈤ 国土资源局的两家分界决议,能不能当证据,起诉邻居越红线侵权
完全可以作为证据。国土资源局的决议认定具有法律效力。
一【主管机关的书面决议内具有法律效容力】
国土资源局属于国家土地主管机关,对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的认定具有法律效力。只要土地分界准确、认定合法,其出具的决议书具有重要的证据意义。
二【《民诉法》规定的证据范围】
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㈥ 地下室部分在用地红线之内;但超出建筑控制线。这符合规范吗
地下室是可以超出建筑红线的(在用地红线内),同时回答一下一楼的内相关问题,首先地下室距容道路红线距离不小于埋深的0.7倍,同时最小距离不小于3米,二者取大者(这个看各地具体城市技术条例)
按照规范要求,您这种情况的地下室是不可以超出红线的。不仅如此,要看是什么建筑,因为对具体的建筑,地下范围距离红线的尺寸也有要求。比如高层建筑的地下,至少要有5米的距离。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
——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
规划用地红线是不能超的,要距离用地红线5m,留足地下室开挖放坡的空间,可以超建筑退红线
㈦ 规划用地红线的相关规定
用地红线和建筑控制线不是一回事,个别构件可以伸出红线,相关规定见: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4.2 建筑突出物
4.2.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
——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
——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
——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4.2.2 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
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
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
3)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
4)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
2 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3 建筑突出物与建筑本身应有牢固的结合。
4 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直接排泄雨水、空调冷凝水及从其他设施排出的废水。
4.2.3 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红线范围内另行划定建筑控制线时,建筑物的基底不应超出建筑控制线,突出建筑控制线的建筑突出物和附属设施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
4.2.4 属于公益上有需要而不影响交通及消防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公共电话亭、公共交通候车亭、治安岗等公共设施及临时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可突人道路红线建造。
4.2.5 骑楼、过街楼和沿道路红线的悬挑建筑建造不应影响交通及消防的安全;在有顶盖的公共空间下不应设置直接排气的空调机、排气扇等设施或排出有害气体的通风系统。
㈧ 房产证上的宗地图上的红线是区域划分线吗
应该是的,是用地红线,也是相应的区域划分线。
㈨ 什么是用地红线
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版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权。
与建筑红线相比,用地红线词义明显宽泛。只要是在所属用地红线内的施工,都不受外界的影响(噪音、粉尘方面的污染除外)。
举例:
如果建筑远离城市或道路,建筑竖向(不包括地上一层)可以不受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的约束,建筑可以做成倒锥形的结构,下小上大的形式,是解决用地面积紧张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