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超市纠纷
如果你有证据证明超市确实拿了你的1300元,可以要求超市返还,超市如果不返还,可以起诉至法院,理由是受到胁迫被迫同意的赔偿。
当然你要有超市报警后被追究盗窃行为的思想准备。
② 和个体超市发生纠纷找哪个部门投诉
购物问题找消费者协会
③ 作为超市的管理人员,和顾客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做
首先把客人安排到办公室或者其他没人的地方,不要影响其他顾客!倒杯水,安抚顾客的情绪,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客人情绪激动时不要发生争执了,再给顾客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④ 超市涉及的法律内是什么
超市经营中几个常见性的法律问题有:
一、 注意供货商的产品质量问题。
对于商场和超市来说,与商品的供应商签订好供货合同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产品质量的确定,对消费者要求的处理时间、方法,有关费用的承担,对商场或超市的损失赔偿等,都需要在有关的合同中做出明确的约定,以预防纠纷,并保证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二、是产品责任问题
在经营中除了严格把握产品的质量外,对于一些没有产品质量保证的产品,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企业资信情况的考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需要签订好有关的合同。对于一些新的供应厂家或新的产品,让厂家支付一定金额的质量保证金也是一个可取的办法。
三、侵权产品问题
在商场或超市的经营中,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一是与产品的供应商就这方面的问题做出明确的约定,由供应厂商做出相应的承诺;二是严格规定产品的准入制度;三是严格审核有关的权利标识和证明;四是他人提出侵害权利通知时,应当及时落实处理。
四、欺诈经营责任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需要注意的是:1、有一个诚信经营的观念,规范管理;2、严格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进行经营活动;3、在有关的广告宣传中,遵守广告法律规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纠纷和责任,同时也是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的需要。
五、商品售后服务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需要对有关厂商售后服务的条件和能力、时间的安排、配件的供应、具体的程序、费用的承担等在供货合同中做出明确的约定,并进行实际的落实。
六、产品召回问题
这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注意产品的市场准入,如必要的产品质量检测、有关的标准认证等;2、在合同中对以下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有关问题的处理程序、检测方法及费用的承担、超市损失的承担、赔偿消费者最终费用的承担、对于国家有关部门处理决定的执行、有关行政处理的责任的承担、产品的处理中应向消费者退回款的支付等等事项;3、依法及时处理有关的问题,做好消费者的工作,避免消费者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将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⑤ 超市员工与超市间的纠纷
可以向超市抄所在地的劳动争袭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这个问题中你妈妈本身的工作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超市叫你妈妈和其他人去帮忙装修,这本身就是一种雇佣关系,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着事实劳动关系。对于这种情况,超市方面一方面需要支付你妈妈他们的日常工资(如没有约定的,至少应按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还需要支付加班费。建议你妈妈和其他有相同情况的人一起去申请仲裁,应该没什么难度,只是今后继续在超市工作会比较尴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⑥ 与超市的合同纠纷问题
1、“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1)已经上了5个月的班了,这么算的话,你从一月份就去了吧。那么单位应当支付你“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月份双倍工资,也就是4个月的双倍工资。
(2)《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也没有给你们交社会保险吧!?若真没交,那你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2、“每个月绝对超过国家规定的167个小时”:
(1)超时工作的话,让单位给你们计算加班费,平时加班1.5倍、周末加班2倍、法定假日加班3倍的工资。另安排倒休的不算啊。他若不给,你们员工携手一起向劳监队举报投诉,或者集体申请仲裁,这是最大力度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我觉得你们所有员工都没有吧,最好找几个代表采用谈判方式跟公司交涉,告诉公司,如果不给,很快引发集体群诉,公司会有所忌惮,应该会给你们补加费用的。
3、“工作时间没有证据”:没证据无所谓,你们所有员工联合起来,一起反映这个问题,就不需要再举证了。前提是得有个倡导者,领头者。
4、“请问请律师核算吗”:
(1)这个事情你们自己完全可以搞定,请律师都多余,仲裁委不就在旁边吗,没事你可以到那去咨询。现在申请仲裁又不用交仲裁费。随时可以裁它。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3条: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⑦ 超市不负责引起的纠纷
你好,我是赵光绪律师。根据你的提问,你这种情况做好取证工作后,可以根版据你的权经济损失诉讼要求赔偿。对方所谓的12000元没有任何正当理由。不需理会,你现在也可以找超市帮助协商,如果不能就只能按照我之前说的方法走法律途径。因为你描述案情太过简单,本律师只能按照字面意思回答,这与实际案情可能存在偏差。如需相关法律帮助和进一步了解案情,可电话联系赵光绪律师[联系电话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赵光绪律师获得]。祝你一切顺利!
⑧ 法律解决问题与超市的纠纷
协商比较好,毕竟超市应该算你的大客户了,就算你们之间有合同,那又何苦?
⑨ 超市工作时产生法律纠纷问题,很烦
首先要明确一点,超市无权罚款,它不是相应的行政执法机关,内不具备罚款的执容行主体资格,该超市本身行为就违法。
其次,合同有效与否不看是否在你手上,只要双方签字,是公平、平等、自愿、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国家法律那么就有效。
超市对你的处罚不合法,正常情况下您应当对超市进行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实际损失金额。
老板找你要1500元合法,但你可以拒绝,转而要求老板拒绝对方的1500处罚。如果是超市对老板进行处罚是由于你的过失造成,那么该损失应当由你承担,老板有权向你追偿。但是,老板本身的这个1500的损失是可以不存在或者可以减少、消除的,所以你可以拒绝,并同时告知老板,超市的罚款行为不合法,老板可以拒绝,如果需要你承担责任,最多赔偿超市实际损失。
老板拖欠你的工资,你可以有权也应当要。
⑩ 超市因管理不善造成商品损失有哪些,
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与实施为企业非正常损失事项的计税纳内税与会计处理带容来了新的变化,现举例说明有关非正常损失税务会计上的账务处理:
[案例1] 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某月末在财产清查中发现,库存原材料短缺5 000
元,经查短缺的原材料不含运费,是由于仓库管理员管理不善造成,经公司领导批示,应由仓库管理员赔偿500 元。
非正常损失原材料所涉及的进项税额=5
000×17%=850(元),不应作进项税额转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盘亏的存货,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部分,然后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5 000
贷:原材料5 000
借:管理费用 4 500
其他应收款———李某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5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