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团互助是什么
美团互助是一项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是一个病人分享的慈善捐赠。
简而言之,加入美团互助的会员要分担加入美团互助的会员的医疗费用。如果不幸患有美团互助保障的100种大病,也可以领取,所领取的互助金将由参加美团互助计划的其他成员分享。
目前美团互助计划只允许18-39岁健康的美团用户加入。因此,符合条件的可以通过以下程序加入美团互助项目,为自己提供保障。
(1)美团互助投诉扩展阅读:
根据美团互助升级的产品规则,患病的会员无论患有102种大病中的一种,或者医疗保险累计支出达到12万元,都可以一次性申请15万元互助。患病成员医疗保险累计费用达到24万元时,可申请30万元互助。但是,如果患病会员申请一次15万元,第二次只能申请15万元,累计索赔金额不超过30万元。
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对用户保护需求。2020年2月5日,美团互助将向所有已加入的会员免费提供2019冠状病毒病特殊保护。所有费用由美团承担。美团不需要相互分享。
美团互助官方信息显示,凡在加入时未被怀疑感染或诊断为“新冠肺炎”而死于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会员,可获得10万美元的死亡担保。受惠期为自被保险人互助计划正式发布日或终止日起180天(包括180天)。
美团网负责人表示:“这场全国性的大流行,美团网将与大家互助面对,在保护用户健康方面为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做出贡献。”
⑵ 美团互助如何关闭
美团互助关闭步骤:
1、第一步,进去美团我的界面,点击我的钱包。
⑶ 美团互助关停!进入负循环后,网络互助何去何从
美团互助已经发布了公告,说是因为业务调整,美团互助将在2021年1月31日24点正式关停,关停之后将不会再开启,公司接下来会主要聚集在主营业务的发展上面,争取为用户和入驻商家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美团互助的关停,引起了互联网对网络互助平台的关注和热议。
随后,关于网络互助平台的合规问题争议不断,很多人建议将网络互助纳入到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去年九月,银保监会发文表态:
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坚持对所有保险活动实行严格准入、持牌经营,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商业保险活动。
希望在银保监会的监督下,互联网互助平台能够健康的运行。
⑷ 美团互助有什么用可以取消吗
美团互助的作用是为用户搭建健康风险解决方案的互助平台,帮助参与成员之间的互版相帮权助,实现重症大病保障的低门槛、高透明。可以取消,方法如下:
1、直接在美团个人中心,选择进入钱包。
⑸ 美团互助送的19元是现金吗
这19元是在美团消费,才会有、不消费你不能领19元。
⑹ 支付宝相互宝,和美团互助的是一样吗
支付宝里面的相互宝确实是和美团互助是一样的,我个人觉着支付宝里面的相互宝信誉度比较高,所以说我现在只用的支付宝里面的相互宝
⑺ 美团关停互助业务,蚂蚁相互宝还能一家独大吗
“别人生病我出1毛钱,我生病别人筹30万”,随着阿里、美团、网络等多家互联网巨头涌入互联网互助行业,这种“一人生病,大家出钱”的方式被越来越多人熟知,也确实帮助到不少人。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种监管界限模糊的金融创新业务似乎也遇到不少难题,几家互联网巨头陆续宣布下架相关产品和服务,退出该业务。
美团互助发布关停公告:“因业务调整,美团互助将于2021年1月31日24点正式关停。关停后,继续聚焦公司主业发展,为用户和商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美团互助承诺,将全额返还所有会员的分摊费用。同时,对1月31日前不幸确诊大病的会员,提供合理的 互助金赔付,全部费用由平台承担。
继网络旗下的灯火互助由于参与人数不足50万而宣布终止后(距离其面世仅300天),会员数达1500万、仅次于蚂蚁金服旗下相互宝的美团互助也主动“官宣”退出战场。
两家科技巨头相继退出这一阵营后,下一家又会是谁?几乎占据互助市场大半壁江山的支付宝旗下相互宝还好吗?
互联网巨头们的竞争
互联网互助计划也叫大病计划,符合条件的用户可以申请加入各大互联网公司推出的互助计划,如遭遇相关条款约定的重大疾病,可在平台申请获得一笔互助金,互助金由该平台所有成员分摊。
又因为参与分摊人数较多,即使所需金额高达几十万,实际上人均分摊金额只有几元、几毛、甚至几分钱不等。投入一点小钱,既可以帮到别人,又能防自己日后不时之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该业务吸引了不少用户,同样吸引了不少互联网巨头入局。
不过,“成员分摊互助金属于赠与行为,已经完成分摊的金额无法撤销”这段出现在用户协议上的一句话,已经明确了分摊行为的性质。
2019年6月,美团互助上线;2020年4月公示第一位受助者案例。自上线以来,美团互助已公示分摊18期,共帮助382位患病会员,获得互助金救治,最近一次分摊会员人数为1545万。
2018年10月,支付宝平台蚂蚁保险与信美人寿联合推出“相互保”。上线9天,用户数突破1000万人。此后,信美人寿退出,相互保变更为“相互宝”,由蚂蚁金服独立运营,相互宝成立仅1年的时间,分摊会员人数就突破了1亿人。
相比加入的低门槛和便捷,相互宝的退出流程却非常繁琐,退出入口不明显,相互宝会通过发红包、介绍产品优势等形式,挽留用户,反复确认。
除了扣款模式、擅自修改规则的投诉,券业观察注意到,相互宝申请赔付的案例数随着成员不断增加开始攀升,不少用户的投诉指向相互宝理赔难的问题也频繁见诸报端。
2019年6月19日,一名癌症患者在知名自媒体“呦呦鹿鸣”上发表了一封信,痛斥相互宝的“四宗罪”:故意增加理赔难度,拖延时间;理赔过程无理要求,增加病人风险;无限制拖延;虚假宣传。
去年,相互宝首例陪审案件被裁定拒赔的案例一度沸沸扬扬。相互宝成员唐某在2019年12月28日因意外跌进洪涝沟中,不幸深度昏迷,家属按流程向相互宝发起了互助金申请。相互宝的调查员称,唐某在加入相互宝前因为皮肌炎需遵循医嘱长期服用激素药物,违反了相互宝的健康告知要求,所以唐某得到拒赔的审核结果。
自媒体“观点”、“金角财经”曾于2020年发文质疑过蚂蚁集团“相互宝”理赔存在的问题,但二者都被蚂蚁集团起诉并索要200万巨额赔偿。
对此,“观点”创始人包不同对券业观察表示:“蚂蚁不通过沟通而通过司法程序,对多个自媒体进行诉讼而且受理法院是在杭州,这让公众如何信服?就在昨天美团刚刚下线了美团互助的产品,阿里是否也需要反思一下产品和业务层面的合规性?”
“金角财经”创始人卢桦对券业观察表示:“其实严格来说,我觉得我们更多的是指出这个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相互宝已经出现的问题,所以,当他们来告我们的时候,我们其实还是挺诧异的。后来,我们认为我们基本事实没有太大问题,就直接就去应诉了。”
事实上,券业观察也试图多方面联络蚂蚁集团,针对相互宝用户投诉集中、美团下线互助业务,相互宝是否需要整改的问题进行询问,不过工作人员称:“美团的事情和我们无关,其他具体问题我们记录下来会进行后续反馈。”截至发稿,券业观察暂未收到回复。
一位资深业内保险经纪人向券业观察表示:“以相互宝条款说明为例,互助计划不是保险,互助金由成员共同承担,本质靠的是企业信用。这种追求短期效益的模式,注定不能长久。签约加入相互宝时,只有前期的健康告知,用户申请理赔时才审核,因此,后期审核中,由于不符合加入条件而遭到拒赔的比例很高。”
蚂蚁集团研究院发布的《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互助平台的实际参与人数为1.5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4.5亿人,覆盖中国14亿人口的32%左右。根据模型推算,2019年,全国社会大病医疗费用(不含商业健康保险)约为7300亿,而大病网络互助金总额约为54亿元,网络互助金占比0.73%。
对这个千亿级别的市场,互联网玩家嗅觉灵敏,早就有分一杯羹的打算。
网络互助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2016年是行业第一个爆发期,各类平台一度达到数百家,但平台多数都采用预付费形易形成资金池等问题。
2016年12月,中国保监会开展网络互助专项整治工作。大量互助平台倒闭,行业迎来大洗牌。大浪淘沙后,水滴互助、轻松互助、E互助等几家实力相对雄厚、运营风控措施相对完善的平台得以穿越周期。
2018年开始,蚂蚁金服、美团、滴滴、网络、360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相继入场,技术上更加成熟,但在运营过程中也陆续暴露出不少问题。去年以来,还遇到不小的监管压力。
2020年9月8日,银保监会打非局发文《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明确将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定义为非持牌经营的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并提出坚持对所有保险活动实行严格准入、持牌经营,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商业保险活动。
“最近一段时期,野蛮生长的网络互助平台,本质上具有商业保险的特征,但目前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和监管标准,处于无人监管的尴尬境地。”打非局在上述研究文章中表示。
上述文章还称“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相互宝的用户量实现0到1亿,仅用了1年时间,可最近两个多月时间,就减少了400万人。相比最初上线时的千万人簇拥,如今饱受消费者质疑,用户骤减。同时,行业“退出潮”已现端倪,相互宝会继续一家独大还是前途未卜?
于百程表示:“ 网络互助平台参与用户的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比如龙头相互宝用户在2020年8月以后停止增长,分摊金额不断走高。对于新平台来说,压力更加明显。而美团互助的退出,对于其他平台以及用户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⑻ 美团互助扣款在哪个美团账号扣的怎么查
你谈相互扣款在哪个美团账号扣的怎么查?嗯,你在哪个美团你就可以在哪个美团的账户上查。
⑼ 美团互助单是什么意思
骑手?我只看到过一次,东西很多,一个人拿的话至少跑两趟,应该是一个人没法送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