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授資格證怎麼考
應具備《教師法》規定的相應學歷條件,
幼兒教師: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版畢業或高等教育學權歷;
小學教師:應當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初中教師:應當具備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高中教師:應當具備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中職教師: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中職實習指導教師:具備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並具有相當於助理工程師或中級以上工人技術等級;
高校教師:具備研究生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
並應符合本省確定並公布的學歷要求。
考試方法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包括筆試和面試兩部分。筆試各科目採取紙筆考試。筆試各科成績合格者,方可參加面試。點擊「給TA留言」咨詢資格證考試相關問題。
資格證報考時間與考試內容:
報名:9月初
筆試:11月4日
面試:2018年1月6-7日
B. 做一個講師需要具備哪些證件
我個人就是講師,現在你要先定位做那個方面的,那的行業的講師,講師主要對你所涉及的領域不同,需要的專業只是不同,需要的資格證書也是不相同的,現在的培訓市場,正真走專業路線的講師,發展空間會很大!從我的角度給你點建議,供您參考。 一)廣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
首先作為講師,自身要具有廣博的知識面,不必做到樣樣精通,但是必須做到知之一、二,能用不同的專業術語與不同專業領域的人進行交流和溝通,才能更好的開展相關工作,然而對於知識本身來講,卻需要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所以廣博的知識源於積累,積累就是不斷學習和上進的過程。
至於思想,正所謂思路決定出路。講師的思想需要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如果講師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企業,工作的開展沒有前瞻性。所以需要自己具備獨特的視角看待企業的文化和經營理念,才能實施公司的戰略決策。
(二)謙虛的態度
作為市場講師,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師,說到底就是為企業和市場做後勤支持,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工作,所以講師要認清角色和擺正心態,才能更好的為企業和市場服務。
(三)積極、健康的心態
積極首先應表現在對自己人生的態度,講師應該是一位對生命充滿熱忱和信心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的目標和積極的態度,並為之不斷的奮斗;其次是對企業充滿積極的態度,對企業的發展,進行積極的思考,站在多角度進行分析,帶領市向健康方向發展。
健康主要是指面對同事的態度,應該具有寬闊的胸襟,和員工真正的融洽相處,關心同事和關心企業一樣,找到企業和員工的結合點,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
(四)良好的溝通技巧
說道溝通,可能很多朋友都會覺得自己的溝通技巧還算可以,其實對於溝通本身來講,只要做到一點,就算領悟了溝通的真正本質。那就是傾聽,仔細的傾聽,用心傾聽。少說話,多聽同事反饋,這才是真正的溝通高手。
(五)良好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對於講師的工作開展非常重要。人際關系良好才可能取得同事的信任,也才可能從同事中收集更多的信息,因此需要在長期的工作接觸中,表現出良好的職業操守和個人修養。
(六)良好的表達能力和表達技巧
表達能力指的是能將自己的思想或意識准確的表達出來,而表達技巧就遠遠沒有這么簡單了。所謂表達技巧,指的是不但能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或意識,還能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等)運用不同的語言進行恰當的表達。然而語言關,也是講師的基本功,也是不斷提升的過程。
C. 職稱一般分為幾個等級
職稱主要分為三個大等級,5個細化等級:
一、初級職稱:
(1).員級。如:技術員、三級教師等。
(2).助理級。如:助理工程師、助理經濟師、二級教師等。
二、中級職稱
如:工程師、講師、主治醫師等、一級教師。
三、高級職稱:
(1).副高級。如:高級工程師、 副教授、副研究員、副主任醫師、高級教師等。
(2).正高級。如:正高級工程師、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正高級教師等。
職稱可評可考。一般而言,具備職稱評定條件的人不用參加全國通考,可以直接評定職稱,與考試獲得的職稱具有同等效力,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等均與認可,並且可以將職稱評定檔案調入所在單位主管人事部門。如果有的人不具備職稱評定條件,又想獲得職稱,那就需要參加全國統一考試了。所以說,職稱可評可考,考評效力同等,全國各地通用。
一般而言,通過評定獲得職稱證書的人比通過考試獲得職稱證書的人更容易被社會認可與接受。因為評定職稱的人有資格、有經驗;而通過考試獲得職稱證書的人缺少資格、缺少經驗。在當今社會,在能力重於學歷,水平重於文憑的共識下,越來越多的人踴躍評定職稱。
(3)助理教授證書擴展閱讀:
高校教師、新聞、科學研究、出版、教練員、翻譯、藝術系列、律師、公證系列(專業)設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助理級4個級別。
中小學教師設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助理級、員級5個級別。
群眾文化專業職務靠用圖書館、博物館職務系列。
法醫技術人員職務靠用衛生技術職務系列。法醫技術人員的職務名稱相應定為:主任法醫師、副主任法醫師、主檢法醫師、法醫師、法醫士。
審計專業人員靠用會計人員專業職務系列,各檔次專業名稱的簡稱為:高級審計師、審計師、助理審計師、審計員。
計量檢定技術人員的技術職務靠用工程技術職務系列。
專利技術人員靠用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務系列。專利審查人員技術職務名稱為:專利審查研究員、專利審查副研究員、專利審查助理研究員、專審查研究實習員;專利代理人員的技術職務名稱為:專利代理研究員、專利代理副研究員、專利代理助理研究員、專利代理研究實習員。
文學創作專業人員靠用藝術人員職務系列,採用編劇(含各類創作)類的名稱和檔次。文學創作專業人員的職務名稱(創作等級)定為:文學創作一級,文學創作二級,文學創作三,文學創作四級。
原《教練員專業技術職務試行條例》(職改字1986年49號)規定教練員的專業技術職務為助理教練、教練、主教練(後更改為高級教練)。根據關於印發《體育教練員職務等級標准》和《關於〈體育教練員職務等級標准〉若干問題的說明》的通知(人職發[1994]17號),現該試行條例現已廢止。
藝術系列增加電影放映專業。專業職務名稱為:電影放映主任技師、電影放映技師、電影放映技術員。其檔次分別與藝術系列二、三、四級舞台技術職務相對應。
D. 副教授職稱證書照片上的鋼印就是發證機關嗎
有的,所有的職稱證書必須存在本人照片,並且照片上需要蓋上鋼印專才會生效。助理工程師屬,職稱名,指符合國家相關規定,通過相關考試,和國家相關部門評審取得相應的任職資格的人員。評定條件:1、中專學歷畢業後,任技術員滿四年或未認定技術
E. 大學里可以拿到的證書有哪些
大學里要考的含金量排名前10的證書:
NO1:英語證書
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CET-4,CET-6):極其重要;
專業八級:只有英語專業才有資格考,但很多職位要求,如翻譯或者外籍主管的助理;
大學英語四、六級口語證書:證書不重要,能力重要,面試的表達重要;
英語中高級口譯:含金量很高;
托福(TOFEL):只有少數企業會問到是否考過托福,但同時會擔心你工作不久後,可能會出國溜掉;
雅思(IELTS):少數英聯邦國家企業會注意到你考過雅思,但絕不是必要條件;
劍橋商務英語(BEC):證書說明了你的英語能力,還有你在大學里很好學,懶惰的同學不會去學,或者學了考不過的;這是企業關注的。
托業考試(TOEIC):雞肋,有比沒有好;沒有培訓,只是考試,企業不感冒。
小結:四六級證書最重要,其他有比無好;至於口語,關鍵看面試時的表現。
NO.2:計算機證書
Office操作是基本技能,不需要證書的。
全國計算機二級證書:有些大城市申請戶口時用,必要條件,如上海市。
此外還有三級和四級。
其他如:ACCP、MCSA、CCNA,以及名目繁多的專項技能計算機證書,則與未來具體的工作選擇相關,不是每個企業都會看重,甚至知道這些證書的。
我們統計了約5萬條招聘信息,18.6%的招聘信息中提到了計算機,但提及具體證書的不到0.1%。更多的描述是模糊的,例如:「從事java編程兩年經驗」「熟練電腦操作」。對很多同學來說,如果從大二開始學習java,到大四時可以算做三年經驗了。
關於計算機技能的各種培訓很多,但被企業認同的證書卻不多,關鍵看實際操作技能。
NO.3:學校證書
包括:獎學金證書、三好學生、優秀畢業生、優秀學生幹部等
獎學金證書非常重要,有的HR看不懂大家給出的各種復雜演算法的GPA,但一看是否有獎學金,就有一個大概印象了。獎學金證書被很多企業列為篩選簡歷的必要條件,沒有獎學金,就沒有面試機會。
學生幹部經歷非常重要,如果再有一個「優秀學生幹部」的證書,就更能起到證明作用了。
三好學生、優秀畢業生等,在申請戶口時候可以加分(上海),非常重要。
還有一項不是證書的,黨員,在申請公務員、到中學當教師的時候,作用很大。
NO.4:第二外語證書
會一門第二外語,將大大增加進入相關企業的機會。
時下比較熱門的第二外語:
日語(世界500強中87家日本企業)
法語(世界500強中36家法國企業)
德語(世界500強中35家德國企業)
韓語(世界500強中13家韓國企業)
其他如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阿拉伯語等,因為中國與南美國家的經濟往來,與阿拉伯國家的石油合作,前景看好。
還有,學習德語和法語,不僅是找工作,還可以在申請到德國或法國留學時起到作用。
NO.5:財務類證書
注冊會計師(CPA):共五科,每科報名費80元。
注冊金融分析師(CFA):需要相關方面3年以上工作經驗,考證難度很高(考證費用
2~3萬元)。
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ACCA被稱為「會計師界的金飯碗」。英國立法許可ACCA會員從事審計、投資顧問和破產執行的工作,有資格直接在歐盟國家執業。(考試費用在2萬元以內)。還不知道自己是不適合學習ACCA,戳:學前評估
ACCA在國內稱為"國際注冊會計師",實際上是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的縮寫,它是英國具有特許頭銜的4家注冊會計師協會之一,也是當今最知名的國際性會計師組織之一。ACCA資格被認為是"國際財會界的通行證"。許多國家立法許可ACCA會員從事審計、投資顧問和破產執行工作。ACCA在歐洲會計專家協會(FEE)、亞太會計師聯合會(CAPA)和加勒比特許會計師協會(ICAC)等會計組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ACCA就業前景怎麼樣?考ACCA證書有什麼用?
ACCA會員資格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可,尤其得到歐盟立法以及許多國家公司法的承認。所以擁有ACCA會員資格,就擁有了在世界各地就業的"通行證"。
ACCA的課程就是根據現時商務社會對財會人員的實際要求進行開發、設計的,特別注意培養學員的分析能力和在復雜條件下的決策、判斷能力。系統的、高質量的培訓給予學員真才實學,學員學成後能適應各種環境,並逐步成為具有全面管理素質的高級財務管理專家。
ACCA會員可在工商企業財務部門、審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機構和財政、稅務部門從事財務和財務管理工作。很多會員在世界各地大公司擔任高級職位(財務經理、財務總監CFO,甚至總裁CEO)。高頓財經ACCA傾力打造有史以來最實用ACCA筆記,只需花費幾秒鍾的時間即可免費索取,點擊免費領取>>>
希望從事財務工作,或者以後要做職業經理人的,財務知識必不可少,財務類證書和財務知識使你早日成功。
NO.6:專業資格證書
很多很多,要看專業和行業情況,如:
律師資格證書:適用於未來立志於當律師的同學;
CAD工程師認證證書:多用於機械、室內裝飾、建築行業;
導游資格證書:根據國家規定,導遊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報關員證書:有證書才有資格;
人力資源從業資格證書;
國家司法考試證書;
駕駛證:不是應聘司機才需要
等等。越來越多的崗位需要持證上崗,如果應聘時已拿到這些證書,會有極大的優勢。
NO.7:兼職實習證明
因為沒有經驗,所以才叫「應屆生」,所以工作才難找。
但是,具有了相關的兼職實習經驗,就成了應屆生中的「有工作經驗」的,具有優勢,脫穎而出。
參加一些知名企業的實習生計劃,更有可能直接留在公司工作,如:寶潔80%實習生留下成為正式員工;GE50%留下:IBM50%留下,等等。
有相關企業兼職實習經歷及證明,求職時極具優勢。
NO.8:發表論文、專利證書
對於研究生來說,做過相關項目,撰寫過有質量的相關論文,被EI/SCI收錄,這些發表論文的證明,在尋求相關工作的時候會有極大的幫助。
另外,本科生或研究生在申請出國的時候,如果發表過高質量的論文,就更容易獲得國外教授的青睞。
還有專利證書,在申請戶口中起加分作用。專利申請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類型,發明專利較難,但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還是非常容易申請的。擁有專利和申請專利都可以獲得戶口加分,而且企業對專利證書也很重視。
NO.9:競賽獲獎證書
大學里或者社會上的各種競賽,獲獎證書也非常受青睞。
一名同學大學里多次參加辯論賽獲獎,被一家企業老總直接聘為總裁助理;
西安交大一名同學,挑戰杯獲獎,直接獲得了麻省理工(MIT)的全獎;
上海交大兩名參加ACM競賽獲獎的同學,李開復直接打來電話搶先挖去;
歐萊雅「全球商業策略競賽」的獲獎者,大多直接獲得了在歐萊雅工作的機會;
浙大一名同學大學四年不斷參加各類編程比賽,累計贏得獎金20萬美元,近日被topcoder聘為中國技術副總裁;
等等,通過參加競賽鍛煉能力,獲得證書,找到工作的例子遍地都是。
NO.10:畢業證、學位證、第二學位
這是最重要的證書,存在三點區別:一是名牌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區別;二是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的區別;三是專科、本科、研究生的區別。
專業背景是企業最最看重的,很多職位只給限定專業畢業同學面試機會。
具有第二學位,跨學科輔修某些專業,使自己成為復合型人才,也是很多企業所看重的。
雖然說企業看重能力,而不是學歷,但名牌大學、熱門專業,就是一塊有分量的敲門磚,進得門里才有機會展現能力。
F. 專業技術職稱有哪些
1、講座教授
職稱升到講座教授,已獲得終身教職(Tenure),可以帶博士或碩士學生。擁有此職稱的教授會身兼多職,平時很忙,不會親自指導學生的研究,很可能會指派博士後輔導學生。平均每周能見學生少於一次。
2、教授
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這個詞語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3、副教授
副教授已獲得終身教職,可以帶博士或碩士學生。不會像助理教授那樣特別努力地做研究,會兼任量其他工作(如系主任、主持會議等),大部分副教授都會親自指導學生的研究。平均每周見學生多於一次。
4、助理教授
助理教授通常都有三到七年的試用期, 這之後,會被提升為副教授並擁有終身職位(也就是除非舉行正式的聽證程序,不然不能被開除)或被停止僱傭。
5、兼任教授
兼任教授有的事業及全職工作,而因其在所在領域或學科有特殊的經驗、才能、學識等原因被大學聘請作兼任教授。由於是兼任(兼職),不會在大學內工作或研究,定期或不定期來大學講授課程。此類課程在星期六上午或工作日晚上。
職業資格分別由國務院勞動、人事行政部門通過學歷認定、資格考試、專家評定、職業技能鑒定等方式進行評價,對合格者授予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從業資格通過學歷認定或考試取得。執業資格通過考試方法取得。
職稱最初源於職務名稱,在理論上職稱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學術和技術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學術而言,它具有學銜的性質;就專業技術水平而言,它具有崗位的性質。
專業技術人員擁有何種專業技術職稱,表明他具有何種學術水平 或從事何種工作崗位,象徵著一定的身份。在中國的現狀下,職稱主要代表社會地位,有高職稱的人享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和福利待遇,與實際技能未必有直接關聯。職稱通過申報、評審,由主管部門授予,一般認為決定是否授予職稱是由主管部門領導決定,評審主要是形式。
G. 哪些證書屬於中級職稱 中級職稱證書有哪些
中級職稱,包括博士研究生畢業,經考核,可以直接認定為中級;碩士研究生畢業或雙學位獲得者,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三年及以上;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取得助理職稱四年以上。
職稱定義:
職稱最初源於職務名稱,在理論上職稱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學術和技術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學術而言,它具有學銜的性質;就專業技術水平而言,它具有崗位的性質。專業技術人員擁有何種專業技術職稱,表明他具有何種學術水平或從事何種工作崗位,象徵著一定的身份。在中國的現狀下,職稱主要代表社會地位,有高職稱的人享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和福利待遇,與實際技能未必有直接關聯。職稱通過申報、評審,由主管部門授予,一般認為決定是否授予職稱是由主管部門領導決定,評審主要是形式。
拓展資料:
職稱層級:
1、講座教授
職稱升到講座教授,已獲得終身教職(Tenure),可以帶博士或碩士學生。擁有此職稱的教授會身兼多職,平時很忙,不會親自指導學生的研究,很可能會指派博士後輔導學生。平均每周能見學生少於一次。
2、教授
職稱僅次於講座教授,已獲得終身教職,可以帶博士或碩士學生。並非教授都會特別努力研究晉升,會兼任一些管理工作(如系主任、院長等),部分教授不會親自指導學生的研究,而指派博士後輔導學生。平均每周見學生一次。
3、副教授
副教授已獲得終身教職,可以帶博士或碩士學生。不會像助理教授那樣特別努力地做研究,會兼任少量其他工作(如系主任、主持會議等),大部分副教授都會親自指導學生的研究。平均每周見學生多於一次。
4、助理教授
助理教授未獲得終身教職,但可以帶博士或碩士學生。都會帶領學生努力的工作以獲得終身教職,助理教授基本上都會親自指導學生的研究,甚至和學生一起工作。平均每周見學生數次。
5、客座教授
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 和 客座助理教授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是其他大學的教授/助理教授到香港的學校客座,很可能只開設課程做顧問,而不在客座學校帶學生。有些客座教授也會帶學生,但在港時間可能較少,不建議選擇客座教授作為導師(到客座教授的本校就讀,可以選擇他/她)。
6、兼任教授
兼任教授有的事業及全職工作,而因其在所在領域或學科有特殊的經驗、才能、學識等原因被大學聘請作兼任教授。由於是兼任(兼職),不會在大學內工作或研究,定期或不定期來大學講授課程。此類課程在星期六上午或工作日晚上。
7、其他概念
在香港沒有「博士生導師」的概念,而除客座(助理)教授及兼任教授外,其他教授職稱都可以帶博士生,即,助理教授級的教授職稱都可以認為是博士生導師。
H. 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的區別是什麼
1、職責不同。
講師以及助理教授的職責有系統地擔任一門或一門以上的課程的講授工作;副教授的職責如擔任一門主幹基礎課或者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其中一門應為基礎課,包括專業基礎課或技術基礎課)。
2、任職條件不同。
講師以及助理教授任職條件有在擔任四年或四年以上助教職務工作期間,已取得高等學校助教進修班結業證書;或獲得博士學位,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講師職責等。副教授任職條件如承擔五年以上講師職務工作;或獲得博士學位且已承擔兩年以上講師職務工作等。
3、評審機構不同。
講師以及助理教授的評審機構是學校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審定;沒有成立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的學校由教師職務評審組評議,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主管部委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審定。副教授的評定機構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主管部委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審定。
4、職稱層級不同。
講師以及助理教授的層級要低於副教授。其常規的晉升路線一般是講師(助理教授)晉升為副教授職稱。
以上內容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
I. 你怎麼看待我國的研究生導師制度
根本原因在於研究生培養體制問題,導師擁有的權力太大,而學生的權力太小。所以壓榨取決於導師本人和他的研究資金多寡還有他的教職位置。
如果他研究資金很少,就需要更多成果來申請資金,所以需要學生努力工作。如果他想從助理教授轉為副教授或者終生教授,那他也需要依靠學生的成果。再加上,如果他自己也不做實驗,那就得完全催促學生進度了。
另一方面,系和學院學校如何處理師生關系也很重要,大部分都會偏向導師,因為聘請一個教授非常昂貴,尤其是聘請一個實驗教授,可能需要給他幾百萬美元的初始資金。另外,聘請一個教授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測評,需要好幾個教授的探討,所以所花的精力和時間、資源也很多。
所以學生向學校投訴導師時,會很困難,會遭遇繁瑣的程序過程,也不一定得到正面的結果,尤其冒得風險會非常大。如果不成功,遭導師報復的可能性不小,這種報復有可能是隱性的,比如對你的問題延時回答,拖延你的項目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消耗學生精力和時間的。但也有成功的案例,網上也有投訴成功,最後把導師踢出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的。
但就算成功,導師的推薦信你肯定是拿不到了吧。
歸根結底,還是利益關系,導師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會讓學生努力工作,到底要求多努力,就得看導師了。而學校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會傾向於保護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