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試題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主要成果有哪些分析取得這些成果的原因.指出這些成果是怎樣得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來答:一、法國大源革命取得的成果主要有:1、制憲會議在君主立憲派的指導下,運用立法手段,對法國進行了初步改造;通過廢除封建制度的法令,對封建土地所有制進行改造;發布《人權宣言》對封建等級制度進行改造;頒布《1791年憲法》對國家體制進行改造。 2、吉倫特派專政時期,廢除了君主制,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處死了國王。 3、雅各賓派專政時期,頒布法令,摧毀了封建制度,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實行恐怖政策,挽救了革命和共和國。 二、取得成果的原因:革命中,資產階級三個派別先後上台,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推動革命向前發展的措施;法國軍隊打退了歐洲反法聯盟的進攻,保衛了革命政權;法國巴黎人民群眾在三次起義中都顯示了偉大力量,每當在革命的轉折關頭,都推動革命向前發展。 三、成果的初步鞏固:1、熱月黨人時期,維護了共和制,保護了革命的成果; 2、拿破崙時期實行財政改革;頒布《拿破崙法典》等法律;同反法同盟國家進行戰爭,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② 君主立憲派、吉倫特派、雅各賓派的革命成果求大神幫助
君主立憲派確立了法國大革命的基本成果,建立了議會,發表了人權宣言,基本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吉倫特派則鞏固了革命成果對流亡貴族和反革命教士採取的措施,對外發動戰爭,擊敗反法聯盟,反對政府控制貿易和物價的經濟自由主義 導致了其滅亡 而雅各賓派則把大革命推向了最高潮,完全的人民主義,踐行盧梭的思想,激烈的反封建,其組織愛國力量,嚴厲打擊國內外反革命勢力,限制資產階級投機活動,規定物價最高限額,贏得了革命的勝利 保證了革命的勝利維護了底層人民和小資產階級的利益
③ 法國大革命的發展什麼什麼後, 1792年9月法國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
法國大革命巴黎人民第二次起義後
1791年制憲議會頒布法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1791年憲法》,憲法確立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但是路易十六卻趁機跑路,引起共和黨的不滿,推翻君主制才是共和的最終目的。直到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義後吉倫特派當政並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資產階級共和製取代了君主立憲制。
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義後雅各賓派當政,標志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
④ 法國大革命介紹
法國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概述:
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部分地區已相當發達,出現許多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廠,個別企業僱傭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設備。金融資本雄厚。資產階級已成為經濟上最富有的階級,但在政治上仍處於無權地位。農村絕大部分地區保留著封建土地所有制,並實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組成的第一等級和貴族組成的第二等級,是居於統治地位的特權階級。資產階級、農民和城市平民組成第三等級,處於被統治地位。特權階級的最高代表是國王路易十六。18世紀末第三等級同特權階級的矛盾日益加劇。特權階級頑固維護其特權地位。在第三等級中,農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眾,是後來革命中的主力。資產階級則憑借其經濟實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識處於領導地位。
1789年5月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繼而改為國民議會和制憲議會。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佔巴士底獄,革命爆發。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人權與公民權宣言》 ,確立人權、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財產權等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議會還頒布法令廢除貴族制度,取消行會制度,沒收並拍賣教會財產。革命初期,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的君主立憲派取得政權。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企圖勾結外國力量撲滅革命,中途被識破押回巴黎。廣大群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君主立憲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憲法》,召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政體,反對革命繼續發展。
第一、二等級和大資產階級的取得了妥協,但和佔法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沒有緩和,相反,人民在斗爭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治,逮捕路易十六國王。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後,吉倫特派取得政權。9月20日法國軍隊在瓦爾密打敗外國干涉軍。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於9月21日開幕,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吉倫特派執政期間頒布法令,強迫貴族退還非法佔有的公有土地,將沒收的教會土地分小塊出租或出售給農民,嚴厲打擊拒絕對憲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貴族。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十六。
吉倫特派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以M.F.M.I.de羅伯斯比爾為首的雅各賓派、巴黎公社和巴黎無套褲漢。從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的群眾運動高漲起來。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以恐怖手段打擊敵人。吉倫特派卻頒布法令鎮壓運動。1793年2~3月,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組成反法聯盟,加強武裝干涉;國內也發生大規模王黨叛亂。4月,前線的主要指揮、吉倫特派將領C.F.迪穆里埃叛變投敵。在革命處於危急的時刻,巴黎人民於5月31日~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派專政。
雅各賓派頒布《雅各賓憲法》,廢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倫特派叛亂,粉碎歐洲君主國家的武裝干涉;但仍保持反勞工的《列·霞飛法》和《農業工人強迫勞動法》,並鎮壓忿激派和埃貝爾派。
但不幸的是,雅各賓派過激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內訌,陷於孤立的羅伯斯比爾也末能完全守護住法國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歐洲封建君主拼湊起來,它們一輪輪地圍剿法國革命,企圖恢復法國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 日,雅各賓中被羅鎮壓的右派勢力發動「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比爾和聖鞠斯特,建立熱月黨人統治。這時革命最危急的關頭已過去,熱月黨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們清除了羅伯斯比爾時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正常統治,維護了共和政體,在法國國內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但國外圍剿革命的勢力仍是濁浪滔天,此時,督政府中又一個新的政治明星應運而生,他就是拿破倫,歷史又淘汰了熱月黨人,在「霧月政變」中,年輕的拿破崙執政,擔負起了掃盪歐洲封建勢力、最後鞏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法國的革命力量就是這樣一波一波地行進,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階段的歷史使命,就被歷史無情地淘汰,如此行進直到革命的成功。這次革命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促進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震撼了歐洲封建體系,推動了歐洲各國革命。
高中世界史第一冊的更簡單,
你可以看看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