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鄭強送證書

鄭強送證書

發布時間:2021-11-03 08:12:24

1. 浙大教授鄭強:不會英語不代表是文盲,要更重視母語,那英語還重要麼

重視母語文化並不意味著直接拋棄外國語言學習,在各國文化的碰撞中,也應有中國文化的一席之地,文化交流就應該求同存異。

中國乃禮儀之邦,一個「禮」字行天下,貫穿了中華幾千年文化,如今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

隨著國際一體化和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在世界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漢文學作為我們的母語文化,理應受到中華兒女的足夠重視。

鄭強教授提出的,不會英語不代表是文盲,重視本國文化學習才是重中之重,為現代青少年指明了方向。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將更多的心思放在國學之上,是中國人應該養成的學習思維。

對於英語學習,最重要的是培養英語學習的思維方式,而不是死記硬背,耽誤了太多時間,效果也差強人意。只有思維方式對了,外國語言學習才會事半功倍。

2. 鄭強說清朝很富,但為什麼有些老百姓反而幫助八國聯軍呢

術業有專攻,隔行隔山。就拿醫生來說,雖然學習時候各種科目都大體學過,但內科、外科、皮膚科、眼科區別太大了。就算世界上最牛逼的外科醫生,你讓他去看眼科,他也沒這個本事。


道理也是一樣,高分子領域頗很牛逼,對於歷史可能只是業余愛好,一知半解而已。


鄭強說清朝很富,這就是一知半解的結論。清朝富裕,從哪裡體現,難道是GDP嗎?當然不是了。GDP只是一個指標,同國家的富強與否沒有必然聯系,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這樣簡單對比,可見日本絕對比滿清要富的太多。


至於老百姓為什麼幫助八國聯軍?


這是另一個問題了,不過劉亞洲將軍的一番話,就可以清楚的解釋:


記者:在這場戰爭中,伊拉克人民好像一點也不支持薩達姆的政權。


劉亞洲:完全不支持。1840年鴉片戰爭中英國軍隊在廣州遇到的事情今天在伊拉克重演了。當時,英國艦隊突破虎門要塞,沿著珠江北上的時候,江兩岸聚集 了數以萬計的當地居民。他們以冷漠的、十分平靜的神情觀看自己的朝廷與外夷的戰事,好似在觀看一場與自己毫不相乾的爭斗。英軍官兵目擊此景,十分疑惑不 解。


今天,我們在伊拉克看到的情景有過之而無不及。美軍一路猛進,如入無人之境。沿途路不破,橋不炸,雷不埋,有些地方甚至歡迎美軍。我們的軍事專家一再 期待在伊拉克出現人民戰爭。人民戰爭固然好聽,但它的前提是人民願意為戰爭作出犧牲。現在很難說有幾個伊拉克人民願意為保衛薩達姆政權而戰、而死。


人民戰 爭是指人心背向,更多的是一種政治概念。得民心者才能得人民戰爭。失民心者只能進行個人戰爭。薩達姆就是進行的一場個人戰爭。兩伊戰爭如此,入侵科威特如 此,兩次海灣戰爭亦如此。野心家把人民驅入戰爭。戰爭最終又毀了野心家。


記者:你講的鴉片戰爭的情形令人驚心動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呢?


劉亞洲:鴉片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事實告訴我們:凡是專制政府和貪官政府,一定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人民不知情時,民心士氣尚可一用。人民一旦知情,加 上外敵入侵,必定土崩瓦解。


美國的心理戰就是讓伊拉克人民較早地知道了薩達姆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復興黨是個什麼樣的貨色。貪官體制必然造成本國百姓的不 滿,所以貪官政府的最大任務必然是壓制國內的反抗,根本沒有對外用兵的餘力。


從歷史上看,貪官政府對外用兵也從來沒有取勝的先例。我有過一句話請你記住: 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

3. 我很敬重鄭強教授!不過我有個問題沒有明白。

以前開的確實是日本車---威馳,後邊換成了奇瑞,然後發生嚴重的追尾,前後被撞的面目全非,但是安全氣囊竟然沒打開,後來奇瑞給贈送了一輛東方之子以示歉意,也既是目前的這輛車。但是也不能由一點而否定一個人的全部,這就是我們中國文化和西方的差別。

4. 浙大鄭強教授說英語被過份誇大,自己卻精通英語日語,你怎麼看呢

然有很多質疑的聲音,但是英語作為高考的主考科目,一直沒有改變過。尤其是高校,基本上把畢業和英語四級證書掛鉤。沒拿到英語四級證書的學生,就沒法拿到學位證書,只能拿個畢業證書而已,非常嚴格。還有考研考博,也都需要英語。有些評級也是跟英語掛鉤。英語不好,很多事情都沒希望。


第四,專業人做專業事,術業有專攻。

在我們體育界,最近幾年流行一句話,就是“專業人做專業事”,比如說郎平回來帶女籃,比如姚明帶來國家男籃,比如劉國梁帶國家乒乓球隊等等等等。而要“專業”,就要“高精尖”,就要求人們“術業有專攻”了。要的就是專才而不是全才了。簡單點來說,就是擅長什麼就做什麼。所以,英語好的就學英語,英語差的就不學英語吧。

5. 「網紅教授」鄭強北上後再獲頭銜,印證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鄭強教授,他是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黨委副書記,博士,教授。同時他也是原貴州大學校長。2020年4月北調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鄭強教授能夠成為網紅,來源於已處在中年他卻是個不折不扣憤青。由於他的敢於直言,敢於批判,一直都是被學生認為最受歡迎的老師,被學生親切叫做強哥。不同意鄭強教授的人會說他言語過敏,反對他的人會說他沒有正能量。

鄭強教授也表示很高興成為大同大學的一名成員,也為大同大學的厚愛與真誠所感動,表示

自己將來一定不負眾望,為大同大學發展竭盡全力,做好參謀的角色,貢獻能量。這一個能量就是為學生、為教職工、為社會服務的能量。

6. 浙大網紅教授鄭強,「沒出息」的兒子被開除兩次,現狀如何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而今,上一秒發生的事,下一秒就有可能見諸互聯網,然後引起成千上萬的閱讀和轉發。其中有真事,有謠言,有斷章取義,有刻意引導,它們使得幾乎每天都有新網紅誕生。有的網紅曇花一現,很快被大眾摒棄。有的卻能憑借真本事長盛不衰,頻繁出現在大眾眼中。

浙大的網紅教授鄭強就是其中一棵常青樹,他以敢怒敢言,敢作敢當的特質,吸得一大批粉,也因此成了媒體的寵兒。不過,網上那些使他走紅的視頻大多是沒有經他授權便被人盜拍和偷錄的,令他深受困擾。其中便有視頻講他的兒子兩次被開除的事,他在其中表示,兩個兒子沒出息,就是中學教師害的。

而考上中科大之後,孫天昌脫離父母管教之後,果然顯得有些貪玩,他從中科大順利畢業了不假,可成績卻不夠保研的資格,也算是種對鄭強教授「小時候沒玩夠,長大就很可能貪玩」觀點的應驗。

從這兩個例子來看,在一個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好是通力合作,至少也要有其中一方。鄭強兒子的「父子共同寫檢討」的班規恰恰表示了教師的良苦用心,當學校不太好管教孩子時,他們希望家長能負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來。鄭強兒子之所以屢教不改,未嘗沒有鄭強教授放任他玩的因素在。

但對於普羅大眾,他們沒有孫天昌全家都是教師的條件,沒有鄭強是教授的資本。若斷章取義,忽略一句話的背景條件,信孩子小時候要好好玩。老師管不住時,他們不想承擔起作為父母的教育職責,認為是老師害了孩子,自己也覺得自家孩子調皮得廢了,可以打工了。那這樣的後果也是自找的,怨不得旁人。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不得

回到最初,鄭強教授被人誤解的不光是「中學教師害了孩子」這點,他的網紅觀點中還有很多。但是很多都是一些人對他主旨的歪曲,甚至是惡意編造的。比如「鄭強教授倡導將英語踢出高考」、「鄭強教授表示把孩子送出國上中小學,就完蛋了」……這些聳動的標題其實旨在爭取流量或者挑起紛爭。

關於英語,鄭強教授原話只是認為,我國過度誇大外語在孩子成長中的分量,是民族極度不自信的顯著表現。但是這顯然不如「將英語踢出高考」來得引人注目。

關於留學學生,鄭強教授的原話是「那麼小的學生送到國外留學,不了解中國歷史,長大後怎麼會愛國呢?」這話感情色彩比較鮮明,卻並非沒有道理。中小學時期,是培養孩子愛國精神的重要時期,這個時間段將孩子送出國,很可能影響孩子長大後對中國的歸屬感。

這樣的歪曲和曲解還有很多,一些無良媒體宛如看見肉的禿鷲,挖空心思歪曲鄭強教授的主旨,想賺取更多眼球,也因此將他捧到了網紅的位置上。

其實,這種現象很不健康。2013年,鄭強參加兩會時,曾與領導人對話教育改革。他表示西部的人才流失使得他們心中流血,別的地方「營養過剩」,西部卻嚴重營養不足。他求助於領導人,表示了想讓國家把西部高校建好,給西部孩子更多教育機會,實現他們的夢想。

鄭強不認為自己是個「網紅」,也曾多次辟謠。他只覺得自己是個老師,老師這種職業,一定要有飽滿的激情、充滿活力的眼神、高亢明亮的語言,才能讓聽眾受益。低調確實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但是這卻是不對的,需要改變。

遺憾的是,瘋狂的網路傳媒卻硬生生地將這個憤青老師捧成了網紅,諸多讀者觀眾因為聳動的標題、斷章取義的表述、乃至惡意的剪輯接受了錯誤的信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從而被煽動、被鼓噪、被利用。這不得不說是種很讓人嘆惋的現象。

總之,鄭強教授除了被捧起來的「網紅」身份外,更是一個敢於直言,說大家不敢說的真話的教授,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希望大眾能擦亮眼,能分辨出那些真真假假的信息,更不要輕信「教授認為老師會害得孩子沒出息」的標題。

現在網紅教授一茬接一茬,陳果、於丹……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高樓塌,筆者卻希望鄭強不會成為其中一員,畢竟,鄭強是直言君子,而有些常人不敢說的話,總需要人說的。

7. 如何看待浙江大學鄭強教授呢

鄭強教授是科學家,教育家,思想家,還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是我最佩服的男人之一!

第一、他教會學生要愛國

他的很多演講當中,都展示出極其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只要聽過鄭強教授演講的人,一定會被他深入骨髓的愛國激情所感染。深深體會到什麼叫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第四、他的學識淵博且風趣幽默

他本身是研究高分子學的專家,但是其他的知識,無論是從歷史、地理、文學等等包羅萬象,也都掌握了很多。他雖是理科學的教授,卻沒有理科專家的刻板無趣,相反,他的談吐極其幽默風趣,常常閃現出智慧的光芒。

因為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所能表達的東西不及所想之萬一,總之,鄭強教授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還是一位愛國者。這樣的人才要是多一些,那麼我國的教育一定會有很大的改觀。

8. 如何看待華中科技大學鄭強書記因為為轉專業學生爭取合法權益而

鄭書記發到網上是對的,如果沒有輿論壓力的影響,後勤集團怕是繼續要我行我素,對學生的利益繼續選擇忽視,對鄭書記的聲音繼續選擇打馬虎眼。華中科技大學某博士生表示:學校的大部分關系戶都在後勤裡面混日子,如果說得罪鄭書記只是工作矛盾,而得罪後勤那可是私人恩怨了,投訴後勤教授尚且如此,一般的學生可想而知。

鄭強書記還表示自從封校之後,後勤利用學生不能自由外出提高物價,質量很差的蘋果賣到了9元一斤,四月份後勤集團在疫情時期還把校內場地租給了校外單位,造成學校出現感染病例。為眾人抱薪者不可凍斃於風雪,公道自在人心,相信華中科技大學會給學生一個交代、給鄭強書記一個交代、給學生家長一個滿意答復的。


為了學生的利益掀了後勤領導的桌子事件:

大學一般都是一個班的學生在一起住,而且宿舍之間的距離也不會離太遠,主要是為了方便學生交流和在生活上可以有更多的互幫互助,之間的距離感也沒那麼強,畢竟大學生一般活動的單位都是以學院或班級為主,包括上課、各類活動。

但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多年來經常出現一個班被分到幾十個寢室的情況,今年也不例外,計算機學院某班級一共有60名學生,卻被後勤安排在了45間不同的寢室,要是距離近還可以湊活,但關鍵是很多都不在一層樓、甚至不在一棟樓,有些學生估計畢業時都認不全班上的學生。

當然了,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學生為大家站出來說話的,其中一名學生去了宿管中心了解情況,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沒成想人家工作人員直接來了一句:我們沒有決定權,只負責操作,去找你們學院的領導,我們解決不了。決定權?當然是在宿管中心啊,這位工作人員的意思應該是:哪兒來的回哪兒去,鬧什麼鬧,服從安排就是了。

但沒想到這位較真的學生真的去找院領導了,還找了喜歡為學生撐腰的「鄭強」教授,鄭強教授為計算機學院黨委副書記,聽聞學生的訴求後非常生氣,因為這已經不是一兩回了,之前他多次找過後勤集團尋找解決方案,報告也寫了、煙酒也送了、投訴也做了,但情況還是未轉變。

鄭書記越想越氣憤,於是對學生說:「我今天就把自己的黨籍和職務撂在這里了,也要進去掀了他的桌子。」最後鄭書記便沖進了宿管中心薛經理的辦公室……不知道底是真的掀了薛經理的桌子、還是罵了一通、還是吵了一架,但最後的結果就是「鄭書記被處分」:給予院內批評、取消兩年評優資格。

9. 鄭強你為什麼讀大學觀後感

觀後感:

本來是問同學們的,為什麼我們要讀大學? 就會很自然地想起,大概算起來有三十年了。我是1978年考上大學的,想起那個時候為什麼讀大學?就是從一種蒼白一下渴望讀書。所以我們那個時候的復習資料,可不是想你們現在,有那麼厚的印刷很精美的復習資料。而是同學們用手在鋼板上刻復習的提綱,我記得晚上,印這個復習的考卷,引導晚上三點多鍾。高考的那一天為了怕遲到,早上五點多就起床了,要步行十里趕到那個考場的地方。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們中午考完了以後,我們坐在地上,所有的考生都吃一個干饅頭,那個饅頭里就夾一點鹹菜。
第一次離開家庭十八歲,我到今天為止都還記得,沒有像你們今天讀書有被套,當時所有的學生都要自己縫被子的,我第一床被子,縫了三個小時五十分鍾。而且當初無數次把自己手都扎破了。我覺得,那個時候的艱苦,是我最難忘的。我有時再想,今天的幸福,今天一切一切,為你們准備好的東西,到底是對你們今後的成才、成長,是利多呢,還是弊多。實際在大學期間,多經受一些磨難、困難。哪怕是上一次郵局,哪怕是自己去寄一次錢,都是對自己的一種歷練。
讀大學到底為為什麼?這句話一個五十歲的教授講起來,是容易的,但是,對剛步入大學的青年來講,我認為過高的要求是不現實的。我舉個例子,現在經常爸爸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子,談戀愛可以,但是不能選女孩子只揀漂亮的選,只要心靈美就是了。」我經常再想,這個孩子,這個同學的爸爸,我說,你回去看看你媽媽,長成什麼樣子,你老爸在年輕的時候,不是一樣就找漂亮的嗎?所以到了有一定年齡的時候,再過多的責備,我們才步入大學生活的學生,甚至才有一點點人生履歷的同學,我認為,既不恰當,也不公道。人生的目標是大學,不是一下就悟到的。是要有一個過程,大學絕對不是讓大家,只學一門知識,如果要領會大學的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不在於讀哪一所名校,我今天當然知道,在座的同學當中,有中國最著名的大學的學生,我衷心的希望大學,在讀大學期間要奪取體味,這所大學的歷史和文化。
我在浙江大學,執教已經快十七年了,如果說把它看成錢塘江大潮,在西湖的美景,作為浙江大學的榮耀,我說那是分文不值的,浙江大學應該真正珍惜的,是從竺可楨老校長,帶領浙江大學(的學生)西遷幾千里,在遵義的湄潭辦學的那七年,樹立的「求是」校風。所以,我歷來主張,大學的文化,是應該有歷史的積淀,而這樣的積淀,才是送給孩子們,最珍貴的精神財富。北大、清華、北師大、復旦、交大,還有中國等等著名的大學,實際上都是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的。說到這的時候,我就要講一句,難道貴州大學的孩子們,就不能像北大、清華、浙江大學的孩子一樣幸福嗎?
我們最近,讓我們閃光、讓我們自信的。就是一位堅強的女孩,你們聽說了嗎?下肢截肢得了骨癌的女孩兒,十幾次放療,在生命最痛苦的時候。竟然懷揣著對大學的夢想,考上了重點線,我說這個孩子對貴州大學,對全中國大學生,她是無價之寶啊。所以,我作為中國大學的一個校長,驅車到她的病床前,把那份珍貴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這個女孩兒,叫什麼?叫肖麗。我說,貴州大學的同志們,貴大有了肖麗,從此貴大的學生,就有了大寫人生的光輝榜樣。貴大有了肖麗,貴大的學生,從此內心的情感和精神,不應該再輸給北大、清華、浙大。
我說這一段,今天是想把我內心,對在座同學們的殷切希望,說給你們,實際上問一個人為什麼要讀大學,並不復雜,簡單的講,一定是在學的過程當中,去逐漸的體味,你現在學的東西,甚至對專業的熱愛,也是如此。凡是付出的東西都會愛的。凡是得到的太容易的東西,愛都不能持久。 所以我倒是覺得,我現在在我的高分子領域,是怎麼愛的呢?恰恰是被逼出來的愛,我們班上成績最好的同學,當時都很時髦,一聽physical chemistry就是物理化學,當時年代很神秘。班上成績好的女同學、成績好的男同學,都往那兒選。結果輪到我們年紀小的同學,或者當時在班上不是特別優秀的同學,選不到這個專業,我呢?就是被迫選了高分子的專業,結果呢,我告訴大家,就是這么一次逼迫,讓我就慢慢的愛上了高分子的專業,而且是打心眼裡愛。我在國外留學,為了拿這個博士學位,晚上做論文,一個星期基本上沒有見過陽光,都是在地下室的儀器旁邊度過的。當我那天走出實驗室的時候,人都是晃的,今天,我也送兩句話,給在座的大學生朋友們,是因為我愛,我才付出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恰恰是由於愛了,我已經付出了,所以我必須更愛。
現在大學同學們的負擔(很重),甚至覺得喘不過氣來,你們受了一個錯誤的誤導,以為在就業的時候,那些審查你們的人,是不是在看,你們的履歷當中,寫的你讀的課程越多,就是越好。我今天給大家一個忠告,在讀本科的時候,應該精讀、夯實專業基礎和基本的人文思想,為最重要的目標,不要學的太滿、太多,先要夯實基本,這就如同武術,蹲馬步、舉杠鈴、拉引體向上,你能夠把自己這個身段、這個坯,就材料的坯塑造好,今後廣闊的前程就等著你。而過早的患得患失去考慮,所謂今後專業要搞什麼、有什麼工作、有什麼工資?我認為都是一種短視和不必要的心理負擔,說到這個的時候,我又要稍微說一句,就是現在媒體。或者有些個別的小報,讓我們的孩子們特別的沉重,說什麼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我在浙江大學,當了這么多年教授,我太了解了,全國多少單位需要我們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孩子們,去奉獻,去真正的建功立業,但是我們的孩子們,真是去了需要的地方嗎?不是,是把自己挑剔的東西,當成了第一位,所以我要告訴大家,不是找不到工作,是現在享受的工作,你們不太容易找得到。真正的你們誰想要到貴州去,現在我就把你帶走,機票我都給你買好了,所以我要講不是找不到工作,是享受的工作不太容易找。艱苦的工作你們不太願意做,所以同學們整個大學期間,我希望你們簡單一些、純潔一些、自然一些,用這樣的一種心態,去面對大學生活,我自己的經驗就是,一定會給你帶來學習的動力、生活的幸福和面對未來的一種幸福的憧憬和希望。
那麼大學,還有什麼同學們應該豐富的,我最推崇的就是文體。你們一定要喜愛藝術、喜愛體育,所以我現在特別教育現在這些男孩兒,特別像我這種個兒男孩兒,我一學聲樂就感動了很多女孩兒,一般大家都認為我這種聲音,起碼個兒都是一米八五以上發出來的,像我種身材,我打籃球不行吧,你知道我嗎?我是浙江省高校乒協主席,浙江大學乒協主席,我今年五十三歲了,為啥這么年輕呢?就是藝術和體育給我增加了活力,什麼是最好的心靈教育,藝術,什麼是最好的精神的培養?體育。讓我們的男孩兒多去看看,女孩兒柔美的小提琴,婀娜多姿的舞姿。我說過,要讓女孩兒,多到場上看男同學打球,那種魁梧的身材,飽滿的肌肉,那是什麼,那是陽光、男人氣。所以今天我要勸大家,為了健康快樂的學習,你們要到球場去,要到音樂廳去,多聽聽優美的音樂,多看看激情洋溢的賽場。青春的活力就會迸發。
我就在想,我多麼渴望,再議一個學生的身份,再步入大學的校園,有些時候,我作為一個長者,作為一個老師,在大學的校園,看到你們在那漫步,在那兒讀書,實際上內心是充滿一種甜美的羨慕,現在我經常出席一些大學的總裁結業典禮,為什麼有這么多的財富擁有者,他們集中在大學的校園,來重新學習,這就是他們經過了人生的洗禮,甚至有了財富之後,對自己整個價值的重新反省。如果今天回過頭來,我把這些話說給你們聽,我就要告訴大家,懷揣一點理想,懷揣一點夢想,在大學的讀書,你們一定會感知幸福的青年時代,謝謝大家。
觀眾提問:收到學生抱怨食堂的投訴信,您會怎麼辦?
鄭:立即找後勤集團總經理來,我就得問他,雞腿到哪裡去了?價為什麼又漲了?我經常給後勤同志講,學生的生活是大事兒,我吃飯都在學生食堂吃飯,早餐也是、中餐也是、晚餐也是。當然撒貝南先生,我跟你一樣,就長得稍微帥一點,實際上,在食堂里,聽到同學們反映這些事兒,是對大學校長的信任,孩子們就是把你當家長了,所以你要當個事,立刻就要把孩子們提的問題,要進行一些了解,甚至解決。
觀眾提問:你上大學時談過戀愛嗎?
鄭:對一點我刻骨銘心,四年級畢業的前夜,我們班上號稱「四個小公雞」的男孩兒,就特別小的那四個孩子,坐在浙江大學校園中心區域的那個梯子上,就在那回想四年,我們老大哥怎麼教育我們的,叫我們別談戀愛,說要純潔,說正在說的時候,就看見我們班上一個老 大哥,把我們班上最漂亮的一個女孩兒摟在懷里,後面呢,我當了老師以後,我就在想,人到了十八歲,青春年華,戀愛很正常,很自然,但是孩子們,鄭老師也得說一句話,你們應該把最寶貴的時間放在學習上,因為這個裡面的責任重大,你們的肩不夠堅強,我講的是男孩,你晚一點沒關系,但是這個事兒我們兩個(指撒貝南)攔不了,攔不住,所以我想情感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觀眾提問:大學靠什麼領航學子的人生?
鄭:我為我的學生,浙大的學生,能提如此深刻的問題,很欣慰。說實話,中國大學生對大學的迷茫,有些是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帶來的痕跡的必然結果。因為你們的確在整個中小學的受教育過程當中,你們是為了讀大學而學習的,而真正進入大學,這種自由空間的時候,你們變得非常的不適應,而且沒目標了,以前考上大學,讀上大學,就是目標,現在進了北大、清華、浙大,你們的目標在哪裡?這個需要重新的尋找和定位,那麼這個過程有多長呢?取決每一個人對他的學習的掌握,我覺得那是整個人生文化,自我熏陶培養的重新的開始。你長得這么漂亮,如果你覺得這是個外在的美,你的內在應該更豐富些,我覺得有這一些目的,恐怕也是一個明確的(目標)。
觀眾提問:現在上大學還是一筆劃算的投資嗎?
鄭:你談到最關鍵的問題,是投資得到的回報,讀書不能完全這么看,就你不要羨慕你現在的同學,有幾個沒考上大學,他們現在怎麼怎麼富有,那你有沒有問問他們,他們對你的敬佩,他們對你的羨慕呢?這就是我剛才講到,為什麼現在名校的星期六、星期天,有這么多的富人,開著寶馬、賓士到你那裡去念EMBA(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然後去找照個相,覺得特別地滿足。的確我們得承認,讀書的過程,不是財富直接得到的過程,如果你用一生來看待你的財富,小單,我還是要鼓勵你,絕對你現在得到的是長遠的財富。
觀眾提問:你對大學教育的改革,是注重實踐還是止於呼籲?
鄭:我希望我還是在你面前,更多地腳踏實地,我覺得要從心裡告訴你,就是大學的分數,不會決定一個人的終生。我要告訴你,我得把這個思想傳遞給貴州大學、浙江大學的孩子,就包括你。我希望你們把大學只作為後面發展的只有三千米算上,後面的七千米,應該是你步入社會之後,不斷地學習,如果有了這樣的心情,所以你剛才講到,大學生們都看重(成績),那我們作為校長和教授,就要給孩子們講,要注重成績的這種形式,但是我希望你們更多的是,你剛才講的,我現在要看學生的眼神,我看你這個眼神就是好樣的,純潔,而且有獨立的思想。
我就將講一件事情,我在浙江大學,我的心靈真的像觸了電一樣,每一次軍訓結束的時候,浙江大學的漂亮的女同學,不顧一切的撲向那些兵哥哥,不管兵哥哥身上有沒有汗臭,有沒有胡須,我就看見男同學追解放軍的大巴。追幾千米,到了後面在那兒跺腳,在那喊捨不得,他們才跟我們浙大的同學們,接觸了四十天的時間,就產生了如此深情。而在大學里,我們的教授教孩子們本科四年,如果是研究生,有些可以達到八年的時間,說實話,主持人,我很少見到能夠讓我們學生,有如此動情的情感,這就說明什麼,只有觸動心靈情感的教育,才是讓孩子們能夠記住的情感。
觀眾提問:您經常發表專業之外的觀點,不擔心出錯嗎?
鄭:你說的很對,如果作為一個學者,我們就得實事求是講科學,就你不懂的東西您別裝懂,,您不懂的東西最好聲明一下,我不是這個方面的專家,但是有一點,恰恰是由於我是學材料科學和化學的,加上也有點特殊,因為我業余愛好比較豐富,我還是軍事發燒友,而且我對醫學,醫學家說我的醫學知識大概是博士四年級水平,那麼由於愛好比較多,我就覺得對社會的關注,對教育的關注,有一點自己的思考,即使我講錯了,人家也會原諒的。我有個觀點,如果說中國男人不夠優秀,教育扼殺了我們中國男孩的勇氣和信心,是很大的責任。
觀眾提問:老師的誤解會傷害學生,您能理解這種傷害嗎?
鄭:我特別理解,在未成人的孩子來講,偶爾由於沖動,或者在某一個方面出了差錯,犯了錯誤,我們作為長者和教授,我覺得是要從長遠的,為了他未來的這種愛心,去關心孩子,所以我在浙大說了一句話,能救的一定要救,能不開除的不開除、能不處分的不處分,包好一所學校,比辦一千所監獄都好。
觀眾提問: 您能否停下演講,去做真正改變大學教育的事情?
鄭:我們不能動不動就以為,您可以馬上改變一個天,改變一個地,我為什麼對自己的演講,人家請我去做報告,我是滿懷著深情,我就認為教育就是一個潛移默化,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那麼現在我最直接的,我最直接的我能做到的,我非常幸福地講,我到了貴州大學我能做了,我發現當校長真好,我想干什麼,我下個命令,我在我的許可權范圍之內,我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改變一些,大學生認為不合理的,甚至需要改變的教育。但是我的演講,我自己堅信,它也是一種堅定執著的改變。
觀眾提問:大學和社會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鄭:你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年,我們如此倡導大學的社會實踐。甚至創業農業的教育,我們的好心是什麼呢?想讓大學的孩子早一點靠近社會,但是我要告訴李一冰,大學應該保持跟社會的距離,大學跟社會就是有區別的,大學就是為了讓大家有信仰有純潔的地方,大學如果跟社會如此的靠近,會喪失信仰和夢想,更容易喪失掉理想主義。
觀眾提問:大學畢業去求職,為何總是「被選擇」?
鄭:「被選擇」大家聽到了,這個同學剛才提到了一個概念:「被選擇」,實際上「找工作」這個詞,對你們產生的誤導,為什麼呢?你們把自己放到了一個主動和有權利選擇別人的一個位置上,這就是您們的困惑和痛苦,因為我要告訴你們,這個詞暫時還不配您們,你們的的確確是被選擇的,那麼大學真正好的教育是什麼?好的教育就是能教一個人適應各種被選擇,而且在被選擇的過程當中,他能快速地進入角色。能夠很快被認同,再者,就是被選擇了以後,能夠擔當,如果這樣的培養,才是真正成功的培養。
觀眾提問:校長和教育的區別在哪裡?
鄭:小陳啊,被人稱為好校長是容易的,比如說親近,比如說哪一天教師學生,你說雞腿少了,我給你搞一個大雞腿,但是要成為傑出的校長,他就應該當教育家,學術搞得可以,文化藝術豐滿,眼界比較開闊,對學生充滿了愛,這就是當今校長,包括我自己,應該不斷學習和進步的方向。

10. 誰知道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副書記鄭強的

到研究生院的導師信息上搜索,但必須他是帶研究生的導師。要不直接打電話問他,他是學生總支書記

閱讀全文

與鄭強送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