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發布時間:2021-11-03 04:55:30

①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是什麼不是理論成果

1、第一次飛躍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
第一次結合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新中國)和社會主義革命(進行「三大改造」)。
第一次結合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
2、第二次飛躍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的結合。
第二次結合的理論成果包括:
①發展了的毛澤東思想;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包括鄧小平理論等等)。
3、兩次飛躍的時間分界線是1956年。

②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產生的成果是

第一次是毛 澤 東思想
第二次是鄧 小 平理論
第三次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請-你採納

③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形成第一次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理論成果對人生

毛澤東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大理論成果

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理論飛躍。

在黨的創立和大革命時期,雖然黨還沒有形成系統的思想和理論,但逐步地提出了關於中國進行民主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對中國社會性質、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和前途取得了一系列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開始萌芽。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開辟了以井岡山為根據地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毛澤東在理論上論證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強調「反對本本主義」,強調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毛澤東思想正式形成。

從土地革命戰爭後期(遵義會議後)到抗日戰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理論上系統總結了中國革命和抗日戰爭的經驗,分析和批判了教條主義的錯誤,特別是系統地闡述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精闢地論述了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政策和策略。毛澤東思想從多方面展開而走向成熟。1945年黨的七大召開,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解放戰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以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和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任務,對適合中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不斷探索。毛澤東思想在繼續探索中不斷發展。

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大理論成果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理論飛躍。

1978年,鄧小平強調全黨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隨後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領導人民在各條戰線上撥亂反正,並認真總結歷史經驗,科學闡述了許多從實踐中提出的有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政策。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上,鄧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命題,鄧小平理論初步形成。

黨的十二大後,鄧小平緊緊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思考,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新論斷,如初級階段理論、「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概括了在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等方面發揮和發展的一系列科學理論觀點,形成了鄧小平理論的基本輪廓。

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從理論上深刻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諸如姓「社」姓「資」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同年10月,黨的十四大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作了從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等多方面作了系統概括,鄧小平理論形成體系。1997年黨的十五大正式使用了鄧小平理論這一科學概念,並將其寫入黨章,1999年又載入憲法。

鄧小平理論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大理論成果,引導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8

④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次飛躍的理論成果

中國共產黨在領抄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⑤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在兩次歷史性飛躍,其中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指什麼

在 2 0世紀的中國來 ,馬克思主義源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產生了兩次歷史性飛躍 ,結出了兩大理論碩果。

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其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 ;
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發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 ,其理論成果是鄧小平理論。

這是決定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兩次歷史性飛躍和兩大理論成果。

這兩次歷史性飛躍留給我們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啟迪 ,其中主要有 :中國共產黨是善於用先進理論武裝自己的中國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 ;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是永遠常青的科學方法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黨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寶和解決中國問題的金鑰匙 ;創新是我們黨和民族不斷進步的靈魂

⑥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飛躍是什麼分別產生了什麼理論成果

馬克思主義中抄國化的兩次飛躍是什襲么?分別產生了什麼理論成果?
答:中國共產黨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先後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

第一次飛躍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應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第二次飛躍發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形成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⑦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性飛躍、兩大理論成果是什麼

第一次偉大革命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全黨全國人民完成的。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經過反復探索,找到了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第二次偉大革命是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的。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



(7)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以及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一開始,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的黨。然而,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嶄新的思想武器,並不意味著就能夠自然而然解決中國革命所面臨的問題。

還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中國共產黨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經歷一個過程。

⑧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

毛澤東思想。

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第一次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順利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歷史意義: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數十年的革命實踐證明,有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正如劉少奇所說:毛澤東思想「是客觀的真理,是唯一正確的救中國的理論與政策」。

「當著革命是在毛澤東同志及其思想指導之下,革命就勝利,就發展;而當著革命是脫離了毛澤東同志及其思想的指導時,革命就失敗,就後退」。

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找到了一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找到了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文化落後的大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道路,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提出了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國防、外交等方面的關於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觀點。

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人民不僅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而且積累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⑨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發生在什麼時候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1921年左右。而在1945年,黨的七大則標志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完成。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果實是毛澤東思想,這是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產物。

黨的七大正式將毛澤東思想寫進黨章,並將此思想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並系統地闡述了該思想。

(9)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指引著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不斷取得勝利。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提供了凝聚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強大精神支柱。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倡導和體現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優良學風,不斷開拓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

閱讀全文

與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