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扶貧事跡成果

扶貧事跡成果

發布時間:2021-11-02 12:35:03

1. 扶貧的主要事跡

胡紹嬌是四川省萬源市白羊鄉建檔立卡精準扶貧家庭子女。她2012年8月受惠於中國工商銀行「啟航工程」步入大學校園,2016年7月畢業,並於8月通過貧困大學生定向招聘進入工商銀行工作,胡紹嬌是受惠於工行教育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
工商銀行在教育領域始終重點投入:
連續12年開展「啟航工程—優秀貧困大學生資助」活動,累積資助2100多名家庭困難的大學生踏入大學校門;連續13年開展「燭光計劃—優秀山村教師表彰」活動,共表彰教師1610人次;開展了「燭光計劃—優秀山村教師培訓」活動,目前已培訓500人;連續7年開展「新長城—工行自強班」項目,對一批剛考入高中的貧困學生資助到大學畢業;開展「一對一千人幫扶助學計劃」,發動員工對1373名家庭貧困的大中小學生進行結對幫扶,合計認領捐助資金預算累計達578.8萬元,將分別資助其完成9年制義務教育、高中學業和大學學業;定向招聘貧困大學生進行工作,2016年共計9名建檔立卡貧困應屆大學畢業生與四川工行簽約,在2017年度校園招聘工作中,四川工行將再次招錄15名貧困大學生。

2. 2020年脫貧攻堅優秀人物事跡有哪些

一、丁建華

男,回族,59歲,中共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河西鎮旱天嶺村黨支部書記。

旱天嶺村是個移民搬遷村,為實現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丁建華毅然放棄年收入幾十萬元的工作,擔任旱天嶺村黨支部書記。

為了給村民蹚出一條成熟的增收路子,他帶頭養雞、養羊、養牛、養兔子,最終找到了肉牛養殖這個符合旱天嶺村實際的脫貧產業。村民貸款養牛,他用自己的財產進行擔保;有村民遭遇意外無力還貸,他主動幫村民償還本息。

6年來,他累計為全村擔保貸款6000餘萬元,並替貧困鄉親償還本息200餘萬元,為此他耗盡家產,還背上了幾十萬元外債。他自己鑽研獸醫技術,成為村裡的「牛保姆」,免費為村民養殖的肉牛看病。通過發展肉牛養殖,旱天嶺村16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15000元。

截至2019年底,旱天嶺村536戶184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成功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3%。

二、馬金蓮

女,漢族,35歲,群眾,山西省呂梁市懿星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金蓮原是呂梁山區一名貧困家庭婦女,2016年,她參加了政府組織的護理護工培訓,結業後到北京就業,從一名保潔員干起,經過自身努力成長為家政公司的業務經理。2017年,她返鄉創業,注冊成立呂梁市懿星家政服務有限公司,並擔任總經理。

2018年,她又創辦職業培訓學校,累計培訓1700餘人,幫助900餘人就業,帶動200多個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馬金蓮是農民自主創業並帶人脫貧致富的傑出代表。先後榮獲「全國最美家政人」「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脫貧攻堅獎」等稱號。

三、王文成

男,蒙古族,65歲,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太僕寺旗寶昌鎮邊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王文成所在的太僕寺旗為國家級貧困縣,他充分發揮帶動作用,甘於奉獻,吃苦在前,立足邊牆村實際謀發展,以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為目標,依託產業項目支撐、財政資金支持,求真務實、艱苦創業,到2019年全村貧困群眾均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人均收入達到1.7萬元,271戶691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08%。

他敢於啃下硬骨頭,聚焦土地承包經營權矛盾突出問題,完成土地的重新分配。填廢坑建大棚,動員村民迅速完成光伏項目用地征地,推動光伏發電項目落地,壯大村集體經濟。成立了太僕寺旗昌祺紅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入社村民114戶340人,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

打造集生態觀光、農俗體驗、特色餐飲住宿於一體的農俗游示範村。成立了太僕寺旗首個中葯材協會,帶動50餘戶貧困戶增收,為婦女、中老年勞動力提供季節性務工的場所,有效增加村民收入。如今的邊牆村景美、人富,百姓享受到了發展的成果

四、王傳喜

男,漢族,52歲,中共黨員,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20多年前,代村是遠近聞名的落後村,村集體負債近400萬元。1999年王傳喜上任,立志帶領鄉親們「拔窮根,摘窮帽」。

他迎難而上,帶領黨員群眾把代村發展成為集體經濟強、村民生活富的先進村,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2019年村集體經濟總產值達到30億元,村集體純收入1.3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9萬元,比20年前翻了30多倍。

王傳喜堅持邊發展邊用發展成果扶貧,2012年以來,先後建設「印象代村」等6個產業扶貧項目,實施了黨建、科技、資金、人才等多種扶貧辦法,幫助200多個村、10000多個貧困戶穩定脫貧,扶貧總投資超過1億元。

五、王昭權

男,苗族,50歲,群眾,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沙子坡鎮四坳村村民。

王昭權自幼患有小兒麻痹症,無法正常站立和行走,他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主動脫貧的意志和助人脫貧的義舉,書寫了震撼人心、催人奮進的脫貧致富傳奇。他克服身體障礙,手腳並用養牛,實現年收入2萬元以上。

2018年1月,他主動申請「脫貧」並牽頭成立村裡第一個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動鄉鄰共同把肉牛養殖向周邊村寨輻射壯大。目前,全鎮養牛專業戶已達776戶,其中貧困戶306戶,肉牛存欄2185頭,戶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

他樂於「現身說法」,向幹部群眾分享不等不靠、不爭不要、不屈不撓的精神及養殖經驗。他的事跡被製作成視頻在全縣365個村展播,有力鼓舞並增強了廣大幹部群眾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3. 脫貧攻堅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一、毛相林

男,漢族,61歲,中共黨員,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庄村村委會主任。

作為下庄村村委會主任,他帶領村民不等不靠、艱苦奮斗、拔除窮根,是優秀基層黨員幹部代表。原下庄村四周高山絕壁合圍,外出只有一條盤旋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自1997年,毛相林帶領村民,歷時7年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長達8公里的「天路」。

2018年1月,他主動申請「脫貧」並牽頭成立村裡第一個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動鄉鄰共同把肉牛養殖向周邊村寨輻射壯大。目前,全鎮養牛專業戶已達776戶,其中貧困戶306戶,肉牛存欄2185頭,戶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

他樂於「現身說法」,向幹部群眾分享不等不靠、不爭不要、不屈不撓的精神及養殖經驗。他的事跡被製作成視頻在全縣365個村展播,有力鼓舞並增強了廣大幹部群眾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公告

4. 扶貧先進個人主要事跡

扶貧先進個人主要事跡:

沈為明,男,漢族,1964年9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1984年8月參加工作,199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阿榮旗農牧局工作。該同志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在扶貧工作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為扶貧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勤學思考、精準識別,不斷提升扶貧工作能力。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沈為明同志積極學習上級扶貧相關政策、參加扶貧培訓,強化幫扶意識、拓寬幫扶思路、落實幫扶項目。為了准確把握他所包扶堆糧山村曹守禮、盧國喜等4戶貧困戶基本情況,多次上門走訪。

有針對性地做好扶貧施策工作。他經常輕車簡出,深入村裡調查研究、摸底工作,掌握第一手資料,了解村「兩委」和黨員群眾代表意見。同時結合精準扶貧工作的要求和該村的實際情況,幫助村裡制定了年工作規劃,明確工作目標,理清發展思路,確定幫扶措施。

使幫扶工作扎實有序開展,有效的增加了貧困戶收入,有力的改善了包扶村的集體經濟。並且他同扶貧工作隊和鄉村幹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戶走訪座談,訪貧問苦,幫助積極爭取項目,為貧困群眾工作做實事做好事,得到群眾的好評。

不計得失、默默奉獻,甘當後勤「服務人」。沈為明同志利用堆糧山村自然優勢,結合專業知識協助農牧局為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購買40隻雞雛。

他親自組織養殖戶集中到村主任家為其講解如何科學飼養雞雛、怎樣預防疾病、選配飼料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了能讓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他自掏腰包拿出550元錢購買中草葯種子讓貧困戶種植。

記得2016年6月22日早上8點正在下鄉去堆糧山村途中沈為明突患心梗住進醫院治療,住院一周後他就要求出院,因為心裡惦記自己幫扶的貧困戶還有工作沒完成;還積極參與全旗貧困戶編寫《科學養殖手冊》;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有著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熱衷於扶貧工作事業的堅忍不拔精神。

找准路子,依託優勢,發展扶貧產業。沈為明同志帶領村幹部,駐村引領隊和鄉幹部,深入開展調研,召開貧困戶座談會,讓貧困戶自己分析致貧原因,尋找脫貧措施,制定脫貧計劃,在充分尊重貧困戶意願的基礎上,科學確立了發展種養殖業為主的脫貧致富的路子。

一是2018年底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外地「致富能人」來村裡流轉土地,發展中草葯種植,使堆糧山村群眾在獲得土地租金的同時,通過帶動貧困戶就業增加收入。

二是引導群眾在發展養殖業做文章,積極參與旗里扶貧產業(發展肉牛養殖),沈為明同志在2018年8月前往澳大利亞為我旗挑選安格斯肉牛。

求真務實,急群眾之急,為群眾辦實事。2016年初沈為明同志剛到堆糧山村時,看到村裡從村部通往四組的路缺一座橋,他暗暗記在心頭。與局領導匯報後,經多方協調為該村新建一座12米鋼筋水泥橋,目前已建成達標驗收投入使用,切實解決了群眾出門難的問題。

針對該村五保戶、低保戶居住條件差的問題,他與村兩委一同與旗民政局溝通協調後將李春英老人送到公費養老院。目前,沈為明同志正與村「兩委」班子繼續按照制定的脫貧規劃,同旗扶貧引領隊和鄉幹部一起,做細做實精準扶貧,確保一戶一策落到實處,貧困戶按時按質脫貧。

今明兩年,將重點實施兩個項目,發展中草葯種植業和養殖業,幫助貧困戶搬離「窮根」。他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人,就是這樣一個想群眾之所想。

急群眾之所急的人,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使命感和服務群眾的真感情,用實實在在的幫扶措施幫助困難群眾,讓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

情系農村,情系農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讓黨放心,讓群眾滿意,是沈為明同志奮斗目標和永遠追求。他以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工作熱情,獻愛於農村,服務於農民。在帶領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創造幸福生活的進程中,時刻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真正本色。

閱讀全文

與扶貧事跡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