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中國,贏在哪裡
② 湖北省科技廳科技成果登記證書算省級科研成果嗎
都是省科技廳的成果登記證書怎麼可能不算省級科研成果,應該說這是標準的省級科研成果,各地省級科技廳是正中的地方省級政府管理科研項目立項評審、成果登記的單位。
③ 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 在哪裡查是真實假
經鑒定通過的科技成果,由組織鑒定單位頒發《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因此需要在成果鑒定證書的頒發單位對證書真偽予以鑒定。
為了加強科學技術成果(以下簡稱科技成果)鑒定工作的管理,正確判別科技成果的質量和水平,促進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制定本辦法。
【方法】
會議鑒定:根據金融行業的特點全部採用的是會議鑒定。對鑒定項目進行現場考察、測試,經過討論答辯後對科技成果作出評價。具體要求如下:
會議鑒定的鑒定委員會由七至十五名同行專家組成了。聘請專家的要求是:專家必須學風嚴謹、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專家不能是成果完成人。各行申請鑒定項目必須有鑒定委員會推薦人員名單一份與鑒定材料同時報科技司。
函審鑒定(依照國家科技成果鑒定辦法的規定進行),申請科技成果鑒定的項目應符合下列條件:
完成合同的約定或者計劃任務書規定的任務要求,項目已正式使用半年以上;
不存在科技成果完成單位或者人員名次排列異議和權屬方面的爭議;
技術資料齊全,並符合有關標准和規范;
經科技部認定的科技信息機構出具的查新結論報告。
【內容】
(一)是否完成合同或計劃任務書要求的指標;
(二)技術資料是否齊全完整,並符合規定;
(三)應用技術成果的創造性、先進性和成熟程度;
(四)應用技術成果的應用價值及推廣的條件和前景;
(五)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鑒定結論不寫明「存在問題」和「改進意見」的,應退回重新鑒定, 予以補正。
組織鑒定單位和主持鑒定單位應當對鑒定結論進行審核,並簽署具體意見。鑒定結論不符合本辦法有關規定的,組織鑒定單位或者主持鑒定單位應當及 時指出,並責成鑒定委員會或者檢測機構、函審組改正。
經鑒定通過的科技成果,由組織鑒定單位頒發《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
④ 科技成果登記證書是知識產權證明嗎
科技成抄果登記證書不是知識襲產權證明。
根據科技成果登記辦法:
第九條
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辦理登記的科技成果進行形式審查,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出具登記證明。科技成果登記證明不作為確認科技成果權屬的直接依據。
第十條
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已經登記的科技成果應當及時登錄國家科技成果資料庫,並在國家科技成果網站或者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公報上公告。
⑤ 多人共同完成並獲得同一個國家科技成果,技術成果證書怎麼發放是給參與的人每人都發一份嗎
本人從事成果管理多所年,成果證書分集體和個人兩類,都由科技管理部門代專發,一般由成果申報第一單位相屬關負責人代領。成果證書是晉升職稱的主要依據之一,無論你離開單位與否,只要申報成果時你在推薦書中的成果完成者上簽了字,就應該有。但還要看成果等級,省級成果有效名單是5(三等)、7(二等)、9(一等)。
⑥ 科技成果鑒定證書在職稱評審中算啥
加分項 佐證材料
推薦抄中創科技成果評價鑒定中心是在國家政策指導和河南省有關部門批准成立的、專業從事於第三方科技成果評價的權威機構,得到省市科技部門、教育部門的認可,中心主要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原科技成果鑒定)、高新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人才評估及對接等。一七五一三一三一零零零。
⑦ 怎樣獲得科技成果獎
首先必須有成果,這就需要先有科研項目,然後這個項目要已經完成並經過評價(科技成果驗收或科技成果鑒定)。之後到省廳成果處進行科技成果登記(很多省可以網上辦理),拿到科技成果登記證書,就可以等通知了。一般科技成果鑒定、科技成果登記都是常年受理的,你可以在年中辦理。到每年3-4月左右,省開始會發通知申報科技進步獎。然後就組織材料申報就可以了。
這里有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1、科技成果鑒定時你要盡可能排名靠前(很多排10名以後評獎時是不算的),報獎時的排名一般會跟成果鑒定證書一致。到時評職稱,會看是幾等獎,如果是二等,排前五都有用(評職稱),但如果是三等,可能要求排前三了(不過每個地區具體應該不一樣,但排名靠前比較好);
2、一般企業都是應用成果評獎的居多,這里要求成果必須推廣2年以上(國家的好象是3年),所以今年做的成果鑒定或項目驗收一般2年內再報效益等比較符合條件,較容易得獎。
3、一般先報市科技獎,再由市向省里推薦比較好。科技獎通常需要推薦單位/推薦人,推薦單位市市科技局,推薦人是這方面專家,通常程序是先市評獎,市二等以上再推薦省的。當然,若你的項目特別好,跟行業專家又熟,可以找人推薦。
4、做過科技成果鑒定的一般比只是單純驗收的得獎更容易,獲獎層次更高(此純屬個人觀點)
⑧ 科技成果鑒定證書有什麼用
科技成果鑒定是評價科技成果質量和水平的方法之一,它可以鼓勵科技成果通過市場競爭,以及學術上的百家爭鳴等多種方式得到評價和認可,從而推動科技成果的進步、推廣和轉化。
為了加強科學技術成果(以下簡稱科技成果)鑒定工作的管理,正確判別科技成果的質量和水平,促進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制定本辦法。
科技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文件清理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函〔2016〕12號)精神,按照依法行政、轉變職能、加強監管、優化服務的原則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要求,已決定對《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等規章予以廢止。
(8)科技成果完成證書擴展閱讀:
鑒定方式
會議鑒定:根據金融行業的特點全部採用的是會議鑒定。對鑒定項目進行現場考察、測試,經過討論答辯後對科技成果作出評價。具體要求如下:
會議鑒定的鑒定委員會由七至十五名同行專家組成了。聘請專家的要求是:專家必須學風嚴謹、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專家不能是成果完成人。各行申請鑒定項目必須有鑒定委員會推薦人員名單一份與鑒定材料同時報科技司。
函審鑒定(依照國家科技成果鑒定辦法的規定進行),申請科技成果鑒定的項目應符合下列條件:
完成合同的約定或者計劃任務書規定的任務要求,項目已正式使用半年以上;
不存在科技成果完成單位或者人員名次排列異議和權屬方面的爭議;
技術資料齊全,並符合有關標准和規范;
經科技部認定的科技信息機構出具的查新結論報告。
⑨ 發明專利證書可以做為科技成果簽定證書嗎
您好,復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制型專利現在的話軟體著作權都屬於知識產權,也就是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轉換能力現在對於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包括國家現在的科技項目都是看企業的科技成果轉換能力和高新產品的收入研發投入等,發明專利算是科技成果比較能證明企業的了。希望能幫到您,記得點擊採納哦。
⑩ 科學技術成果證書第六位可以進副高嗎
你好!
評審副高不止你上面說的條件,具體如下,僅供參考:
工程專業技術正高、副高級職稱評審條件 應用研究員(正高) 一、申報條件 (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二)、博士後人員在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後任高級工程師職稱;獲得博士學位任高級工程師兩年以上;獲得碩士學位任高級工程師四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任高級工程師五年以上。上述人員在任高級工程師以來業績突出,能指導其他高級工程師的工作,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1.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及其他國家級獎勵的主要研究人員,其成果已應用於生產實踐,並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2.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的主要研究人員,其成果已應用於生產實踐,並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3.獲得四項以上專利(其中至少一項為發明專利),或取得六項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並已應用於生產實踐,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人員; 4.獲兩項以上國家設計金質獎、銀質獎、部一等優秀設計獎、部一等優秀勘探設計獎,並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工程設計項目的主持人員或主要設計人員; 5.主持或為主開發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等,獲得顯著經濟效益的人員; 6.在省以上重點工程建設、重大技術改造項目中,擔任設計、施工方面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並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 高級工程師(副高) 1.獲得博士學位後,從事工程師工作2年以上; 2.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從事工程師工作5年以上; 3.取得後學歷評審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相同或相近,並在取得學歷後繼續從事該專業工作3年以上。 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破格申報指導條件 一、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資格 破格申報評審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須在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承擔國家級項目(課題),解決關鍵性問題,其成果具有國內先進水平(須有同行權威專家和省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的鑒定和認可),或在管理、應用技術推廣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二)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的主要完成人;或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及相當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本專業有較高價值的學術論文五篇以上(其中第一作者的論文至少要有三篇);或者公開出版由本人撰寫的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兩部以上專著或譯著。 二、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資格 破格申報評審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一般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條件中的兩條;受市地以上政府表彰者,具備其中一條即可: (一)承擔省、部級項目(課題),解決關鍵性問題,其成果具有省內先進水平(須有同行專家和省級業務主管部門的鑒定和認可),或在管理、應用技術推廣中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及相當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市地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及相當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本專業有較高價值的學術論文三篇以上(須為第一作者);或者公開出版由本人撰寫的本專業有學術價值的一部以上專著或譯著;或者主持編寫大型系列國家或部頒標准及規范;或者主持編寫在省以上范圍通用的教材(理工類教材本人撰寫部分不少於15萬字,文史類教材本人撰寫部分不少於20萬字)。 (摘自山東省人事廳魯人職[1999]11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