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人哪些獲得過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六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宇稱原理的破壞」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6年丁肇中因「發現一類新的基本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李遠哲因「發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詳細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成為可能,為研究化學新領域—反應動力學作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7年朱棣文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崔琦與德國的霍斯特·斯托爾默和美國的羅伯特·勞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國本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只有兩位:莫言和屠呦呦。
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東高密,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屠呦呦:女,葯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葯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② 濰坊高密有幾所高中 詳細的!!
你好,高密的高中有:
1.高密一中,汽車站對面,高密一中是濰坊市重點中學、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建校於1945年,確立了「為四十歲做准備」的校訓和「志向高遠、人格健全、基礎扎實、特長明顯」的育人目標。
2.高密五中,高密市區西關路南首與平日公路交匯處,學校始建於1958年,是山東 省規范化學校、山東省文學藝術教育示範學校,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機與各學科課程整合實驗學校、山東省創新教育實驗學校、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是濰坊市重點普通高級中學之一。
3.高密二中,高密夏庄鎮,創辦於1956年,校園環境優雅、和諧,文化氛圍濃厚。
4.高密三中,原位於柴溝鎮,現於康成中學合並,屬康成中學,三中已取消。
5.高密四中,即現在的高密鳳城中學,位於高密市城南,學校東接現代時尚的齊魯紡織服裝城,西傍水光瀲灧的南湖,南臨一望無際的田野,北靠日新月異的市區,
6.康成中學,是1998投資1億元人民幣新建的一所現代化寄宿制完全中學。學校以東漢末年高密籍著名大經學家鄭玄的字「康成」命名,富於教育深意。
7.實驗中學,前身為高密市成人中等專業學校,1985 年建校,歷經15年,為高密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中等專業技術人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教育形勢的變化,高中教育蓬勃發展,為適應高中教育城區化的要求, 2000 年7 月,經高密市委市政府批准,成人中專試辦綜合高中。
8.新一中,近年在人工湖附近建立的新一中,屬於一中的南部校區。
9.高密發達補習學校,位於高密市城南,是一所專門針對高考復讀生設置的補習學校。
③ 諾貝爾獎近十年中國獲得者
諾貝爾獎近十年中國獲得者有莫言和屠呦呦。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 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2011年9月,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葯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④ 我媽40歲她甘油三脂2.7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7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86請問這是不是平時吃菜太咸導致偏高
檢查結果在正常值范圍內,除了少吃過鹹的其它飲食可繼續保持。
⑤ 所有的諾貝爾獎項中,有多少中國人獲獎,分
截止2017年11月,所有的諾貝爾獎項中,有2位中國人獲獎,分別是:莫言(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東高密,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屠呦呦:女,葯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葯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⑥ 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名單
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十一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
李政道 1957年物理學獎
楊振寧 1957年物理學獎
丁肇中 1976年物理學獎
李遠哲 1986年化學獎
朱棣文 1997年物理學獎
崔琦 1998年物理學獎
高行健 2000年文學獎
錢永健 2008年化學獎
高錕 2009年物理學獎
莫言 2012年文學獎
屠呦呦 2015年生理學或醫學獎
(6)高密成果獎擴展閱讀: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 在世界范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諾貝爾獎最初分設物理(Physics)、化學(Chemistry)、生理學或醫學(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學(Literature)、和平(Peace)等五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該獎於1969年首次頒發,人們習慣上稱這個額外的獎項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相關資料:諾貝爾獎 網路
⑦ 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校區的畢業證書跟本部的有區別嗎
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校區的畢業證書跟本部的畢業證沒有區別。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校區是適應山東省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特別是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製造業基地的需要,逐漸發展建成的教學型校區。
高密校區是青島科技大學的有機組成部分,由青島科技大學統一招生,所有教學計劃、教學要求、培養模式全校統一。
高密校區與國外20餘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學生出國留學、繼續深造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國際經濟與貿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本科專業,應用化工技術、機械設計與製造、商務英語。
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體技術、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財務管理、產品造型設計、電氣自動化技術、生產自動化技術、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專科專業。
青島科技大學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原化學工業部直屬重點高校 。曾先後隸屬國家輕工業部、國家化學工業部,現為山東省屬重點建設的大學和山東省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
學校有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
152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6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6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2個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專項支持專業;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7門。
⑧ 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是分別是獲得了什麼獎
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籍以及華裔一覽
1、李正道:1926年生於上海,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美籍華人,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3、丁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華裔,197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4、李元哲:1936年生於台灣,美籍華人,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
5、朱迪文:1948年生於美國,華裔,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6、崔琦:1939年生於河南,199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7、高行健:1948生於江西,法國華裔,2000獲諾貝爾文學獎。
8、錢永健:1952年生於紐約,美籍華裔化學家,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9、高工:1933年生於中國上海,英國華裔科學家,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0、莫言,中國人,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1、屠呦呦,中國人,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⑨ 中國有幾位諾貝爾獎得主
兩位,截止2018年12月,中國有兩位諾貝爾獎得主:
1、莫言(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他從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2011年莫言憑借小說《蛙》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2、屠呦呦(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900年創立的。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獎項,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於1901年首次頒發。
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六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宇稱原理的破壞」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6年丁肇中因「發現一類新的基本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李遠哲因「發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詳細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成為可能,為研究化學新領域—反應動力學作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7年朱棣文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崔琦與德國的霍斯特·斯托爾默和美國的羅伯特·勞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⑩ 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哪些
1.高 錕:1933年生於上海,祖籍江蘇金山,獲獎時國籍英國、美國雙重,2009年物理學獎
2.錢永健: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獲獎時國籍美國,2008年化學獎
3.高行健: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祖籍江蘇泰州,獲獎時國籍法國,2000年文學獎
4.崔 琦:1939年生於河南寶豐,祖籍河南寶豐,獲獎時國籍美國,1998年物理學獎
5.朱棣文:1948年生於美國,祖籍江蘇太倉,獲獎時國籍美國,1997年物理學獎
6.李遠哲:1936年生於台灣,祖籍台灣新竹,獲獎時國籍美國;1986年化學獎
7.丁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祖籍山東日照,獲獎時國籍美國,1976年物理學獎
8.李政道:1926年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江蘇蘇州,獲獎時公民權中華民國,1957年物理學獎
9、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合肥,祖籍安徽合肥,獲獎時公民權中華民國,1957年物理學獎。
10、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1、屠呦呦;1969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接受抗瘧葯研究任務,屠呦呦領導課題組從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民間方葯入手,在收集2000餘方葯基礎上,編寫了640種葯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葯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利用現代醫學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改進提取方法,終於在1971年獲得青蒿抗瘧發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