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歐洲哪些國家創新能力比較強
芬蘭是當今世界上公認的創新型國家之一。早在20世紀90年代,芬蘭就已建立了適合本國經濟發展的創新機制,並在實踐中不斷加以調整和完善,現已形成從教育和研發投入、企業技術創新、創新風險投資,到提高企業出口創新能力的一整套較為完善的自主創新體系。
為了保持科技領先地位,芬蘭政府還不斷加大對研發的投入。目前,芬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在其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已達到3.5%,超過日本和美國,在全球名列第三。在芬蘭每年的研發投入中,政府投入保持在30%左右,企業佔70%。政府還將重大科技發展項目納入國家計劃,與企業共同投資,成果歸企業享用。
在芬蘭科技創新體系中,企業是核心。企業既是科技開發的重要參與者,又是科技成果的直接受益者。與其他西方國家不同的是,芬蘭政府根據自己的國情,採取了直接支持企業進行研究開發的政策。目前,芬蘭國家技術開發中心資助的重點是中小企業,同時支持芬蘭大型企業開展具有挑戰性的研發項目。
企業、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產學研三位一體是芬蘭技術創新機制的突出特點。這種強調產學研結合的資助機制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資金,並且促進了國家創新體系各要素之間的密切聯系。據統計,在芬蘭,與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有合作項目的企業約佔50%,大大高於歐洲其他國家。
創新,必有風險。成功的創新體系離不開風險投資。芬蘭政府在風險基金領域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芬蘭國家研究與開發基金主要以種子基金和啟動基金的形式向處於啟動階段並具有創新能力的高技術公司和中小企業投資,並利用所扶持項目獲得的回報進一步擴大風險投資。
㈡ 二戰時期德國發明了許多新技術,那盟軍發明了哪些新
世界上最重的坦克「巨鼠」(全重188噸);
世界上第一款用於實戰的噴回氣式戰斗機Me-262;
世界上答第一款噴氣轟炸機容克Ju EF132;
世界上第一款空對空導彈Hs298;
世界上第一款用於實戰的空對空導彈X-4;
世界上第一款巡航導彈V1(Fi103 FZG76);
世界上第一款地對地彈道導彈A4(V2飛彈);
世界上第一款地對空導彈EMW Wasserfall;
世界上第一款用於實戰的直升機Fl282;
世界上第一款用於實戰空對艦導彈Hs293;
世界上第一款突擊步槍MP44;
世界上第一款洲際導彈A9/A10(製造了,但試射失敗);
世界上第一款反雷達導彈BV246;
世界上第一種氣冷機槍MG34、MG42;
世界上第一個實驗性反應堆;
世界上第一個碟形飛行器RFZ(飛碟);
世界上第一個翼形飛行器Go229;
另外,當時德國還研製了一款時光機器「納翠鍾」(失敗)。
㈢ 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發明成果是什麼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石墨烯、基因、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基於網路物理系統的出現。網路物理系統將通信的數字技術與軟體、感測器和納米技術相結合。與此同時,生物、物理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將改變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1]
中文名
第四次工業革命
外文名
The fourth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時間
21世紀—22世紀中葉
發起國家或組織
中國、美國、歐盟、日本、英國等
分類
人工智慧、虛擬現實、量子通信、新材料、分子工程、基因工程、核聚變等
快速
導航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促進從生態赤字轉向生態盈餘
無紙辦公並未實現
各界觀點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要到來
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7日至11日舉行。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廠商參展。中國以近600家參展商規模成為東道主德國以外的最大參展國。在為期五天的展會中,「工業4.0」概念受到關注。輿論認為,作為工業領域的全球領先展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參展商和觀眾們對本屆展會都給予高度的評價。
德國聯邦科研部專家伯伊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加強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早在2006年的,聯邦政府就已經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該戰略文件重點為《未來項目—「工業4.0」》。聯邦政府從2010年到2013年為高技術戰略大約投入270億歐元,對未來項目的專項投資達83億歐元。為了進一步落實「工業4.0」的計劃,最近德國三大工業協會—德國信息技術、通訊、新媒體協會,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以及德國電氣和電子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三大協會」)決定,三大協會共同建立一個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平台」的辦事處,該平台已正式啟動,旨在推動實施聯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戰略。
漢諾威工博會負責人柯克勒認為,「工業4.0」在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已成為核心題目,在未來10年至15年,製造業的綜合整合將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悄然到來。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發源於西方國家及衍生國家,並由他們所創新所主導。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6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更是開創了「信息時代」(1950—),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捲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興未艾,還在全球擴散和傳播。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工業革命,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徵,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徵的躍遷,並普及至整個社會。
21世紀發動和創新第四次綠色工業革命,中國第一次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在過去200多年世界工業化、現代化的歷史上,我們曾先後失去過三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在前兩次工業革命過程中,中國都是邊緣化者、落伍者,急劇地衰落,由於錯失工業革命機會,中國GDP佔世界總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落後就要挨打,這也是近代中國飽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後中國在極低發展水平起點下,發動國家工業化,同時進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即使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信息革命中,我們也僅僅是僥幸上了末班車,還是個「後來者」,因為對外開放才成為「追趕者」。但是中國實現了成功追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ICT(信息通信技術)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正在成為領先者。進入21世紀,中國第一次與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㈣ 德國視得樂望遠鏡的創新成果
德國視得樂——領先科技
■ 德國視得樂公司擁有全球最大,最現代化的鏡片生產設備
■ 鏡片塗層技術全球領先
■ 航海望遠鏡的絕對領導品牌
■ 軍用望遠鏡全球最大製作商和供應商
■ 全球范圍享有非常高的聲譽
■ 視得樂技術革新里程碑:
1967年——發明了高科技材料(馬克羅龍纖維)
1973年——發明了第一架充氮望遠鏡
1978年——發明了第一架帶指南針望遠鏡
1985年——引進了氮壓的雙閥調節系統
1989年——發明了帶彩色塗層的望遠鏡
1990年——成功研製紫外線阻隔塗層
1998年——發明了快速精密聚焦技術
1998年——引進高對比鏡片
1999年——開發了野生動物系列望遠鏡
2001年——發明了夜視望遠鏡(夜鷹)
2002年——推出特種兵系列
2002年——推出觀鳥系列
2006年——發明全球最先進的NANO塗層
2010年——視得樂首台波羅棱鏡結構的中心聚焦望遠鏡問世
㈤ 德國科魯迪有何令人佩服的創新技術
科魯迪可調節角度出水嘴比使用目前常規出水嘴的龍頭最多可節水50%,在保證舒適度的情況下盡力減少水的消耗,關於節能的技術可謂是行業領先。
㈥ 哪個是德國TOP100創新科技企業呢據說是一個塗料品牌。
廣東美塗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與其他兩家企業共同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於2019年7月11日設立了瑞諾科塗料(廣東)有限公司,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美塗士集團董事長周偉建。
美塗士與德國最具創新力塗料企業聯合投資設立了新公司
資料顯示,新公司成立於2019年05月13日,注冊地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倫教街道辦事處三洲居委會振興路11號之一,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人民幣,其中:美塗士出資620萬元,廣州市華毓佳建材有限公司出資230萬元,德國Rhenocoll Coatings GmbH出資150萬元。此外,周偉建出任董事長,Werner Zimmermann出任副董事長,楊繼軍出任總經理。
新公司經營范圍:研發、銷售:水性塗料及輔助材料、智能家居產品、家居飾品、家居衛浴、建築遮陽產品、塗裝輔料(以上不含危險化學品)及上述商品的進出口業務;塗裝技術服務、技術轉讓。
美塗士與德國最具創新力塗料企業聯合投資設立了新公司
塗界了解到,Rhenocoll由Günter Zimmermann於1948年創立。如今,該家族公司由第二代首席執行官Werner Zimmermann擁有。最初,公司專注於木材膠水,然後開始專門從事木材保護系統工業、木材清漆和著色劑、建築塗料、門窗塗料以及金屬塗料、玻璃塗料、PVC塗料、地坪塗料、防火塗料等。
Rhenocoll技術創新實力很強,在環保產品和工藝方面贏得了多個國家級創新獎項。2005年和2009年,獲得了德國經濟事務大臣創新獎,2007年獲得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統創新獎,2017年獲得了ISB和經濟部SUCCESS獎。還被選為德國100家最具創新力公司TOP100。Rhenocoll在2019年5月榮獲2019年德國創新獎。
近日,以「數塗未來·價值為贏」為主題的2020中國塗料高峰論壇暨防水行業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作為業內頂級盛會,活動中舉行了規模盛大的品牌盛典頒獎儀式,對過往一年中具有突出表現的品牌進行表彰。其中,德愛威(中國)有限公司榮獲「外牆塗料影響力品牌」大獎。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德國百年塗料品牌,德愛威不僅外牆塗料優勢明顯,樹立了北京「鳥巢」、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柏林勃蘭登堡門等知名代表作背書。其內牆塗料同樣實力強悍,以環保和色彩兩大性能為「賣點」,深受全球家庭喜愛。
德愛威「又雙叒叕」拿獎 德愛威塗料獲評「外牆塗料影響力品牌」
德愛威塗料
德愛威塗料——獎項是對實力的肯定
作為業內最具價值的年度盛會,每年的塗料產業峰會都會吸引大批的行業精英前往。而德愛威塗料作為德國進口塗料中的佼佼者,在各個峰會評選上都攬譽無數。
除了這次拿到國內的「外牆塗料影響力品牌」大獎,早些時候,德愛威塗料還連續多年獲評「中國房地產500強首選供應商「。而在國際評選上,德愛威塗料同樣拿獎拿到手軟。連續3年榮獲德國「最具創新力企業100強」獎項,拿下「2020年德意志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牌」獎等,都是德愛威塗料的實力體現。
德愛威「又雙叒叕」拿獎 德愛威塗料獲評「外牆塗料影響力品牌」
德愛威塗料品牌榮譽
行業分析:德愛威助力塗料走向「高精尖」
從行業趨勢來看,雖然受疫情影響,塗料業績有所下滑。但今年塗料高峰論壇,也傳遞出一個積極信號,從2019-2020年的上半年可以看到塗料發展在「升級提速」,塗料產品的銷售價格較2018年和2019年的上半年也有所提升,說明這個產業在向產品高附加值增長。
對於德愛威塗料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畢竟,德愛威塗料一向以「德式工藝、百年傳承」為品牌理念,以專業人士和中高端消費人群為產出對象,十分重視塗料產品的高質量發展。只有塗料產品走向「高精尖」,徹底拋掉低端的糟粕產品,才能讓塗料市場更加規范化、透明化,讓消費者買得安心,用得放心。而這一切,也是德愛威塗料最想看到的,是助力其在國內市場高速發展的必要條件。
德愛威「又雙叒叕」拿獎 德愛威塗料獲評「外牆塗料影響力品牌」
德愛威塗料影響力品牌
不掩「鴻鵠之志」 德愛威塗料要更上一層樓
此次拿下大獎後,也充分說明了德愛威塗料在進入中國市場較短的時間里,便憑借自身綜合實力,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和客戶的喜愛。
而德愛威塗料也不掩「鴻鵠之志」,其高層就表示:未來,德愛威塗料依然秉持德國對高品質的追求理念,用純正的德國產品和服務來滿足中國消費者多樣需求的同時,為建築塗料行業朝著更加規范、不斷提升品質及可持續發展努力。
近日,以「數塗未來·價值為贏」為主題的2020中國塗料高峰論壇暨防水行業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作為業內頂級盛會,活動中舉行了規模盛大的品牌盛典頒獎儀式,對過往一年中具有突出表現的品牌進行表彰。其中,德愛威(中國)有限公司榮獲「外牆塗料影響力品牌」大獎。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德國百年塗料品牌,德愛威不僅外牆塗料優勢明顯,樹立了北京「鳥巢」、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柏林勃蘭登堡門等知名代表作背書。其內牆塗料同樣實力強悍,以環保和色彩兩大性能為「賣點」,深受全球家庭喜愛。
德愛威「又雙叒叕」拿獎 德愛威塗料獲評「外牆塗料影響力品牌」
德愛威塗料
德愛威塗料——獎項是對實力的肯定
作為業內最具價值的年度盛會,每年的塗料產業峰會都會吸引大批的行業精英前往。而德愛威塗料作為德國進口塗料中的佼佼者,在各個峰會評選上都攬譽無數。
除了這次拿到國內的「外牆塗料影響力品牌」大獎,早些時候,德愛威塗料還連續多年獲評「中國房地產500強首選供應商「。而在國際評選上,德愛威塗料同樣拿獎拿到手軟。連續3年榮獲德國「最具創新力企業100強」獎項,拿下「2020年德意志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牌」獎等,都是德愛威塗料的實力體現。
德愛威「又雙叒叕」拿獎 德愛威塗料獲評「外牆塗料影響力品牌」
德愛威塗料品牌榮譽
行業分析:德愛威助力塗料走向「高精尖」
從行業趨勢來看,雖然受疫情影響,塗料業績有所下滑。但今年塗料高峰論壇,也傳遞出一個積極信號,從2019-2020年的上半年可以看到塗料發展在「升級提速」,塗料產品的銷售價格較2018年和2019年的上半年也有所提升,說明這個產業在向產品高附加值增長。
對於德愛威塗料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畢竟,德愛威塗料一向以「德式工藝、百年傳承」為品牌理念,以專業人士和中高端消費人群為產出對象,十分重視塗料產品的高質量發展。只有塗料產品走向「高精尖」,徹底拋掉低端的糟粕產品,才能讓塗料市場更加規范化、透明化,讓消費者買得安心,用得放心。而這一切,也是德愛威塗料最想看到的,是助力其在國內市場高速發展的必要條件。
德愛威「又雙叒叕」拿獎 德愛威塗料獲評「外牆塗料影響力品牌」
德愛威塗料影響力品牌
不掩「鴻鵠之志」 德愛威塗料要更上一層樓
此次拿下大獎後,也充分說明了德愛威塗料在進入中國市場較短的時間里,便憑借自身綜合實力,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和客戶的喜愛。
而德愛威塗料也不掩「鴻鵠之志」,其高層就表示:未來,德愛威塗料依然秉持德國對高品質的追求理念,用純正的德國產品和服務來滿足中國消費者多樣需求的同時,為建築塗料行業朝著更加規范、不斷提升品質及可持續發展努力。
㈦ 想問下,哪個是德國TOP100創新科技企業啊
LUCITE德國赫威都肯的3D護牆系統,適合走廊過道,餐廳、裝飾背景等地方使用,這樣既滿足裝飾效果又具有功能性。
㈧ 第一、二次工業革命各國各有什麼發明成果
第一次工業革命:
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叫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內
1785年以後瓦特改容進蒸汽機
1825年英國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
第二次工業革命
1879美國愛迪生發明了奈用碳絲燈泡
19世紀80年代德國卡爾本茨設計內燃機之後試制汽車成功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㈨ 誰能夠詳細具體列舉德國在二戰時期給世界帶來的科技成果和影響
德國的軍事工業產品素來以品質優良而著稱於世界。發達的科技使缺乏石油資源的德國從國內豐富的褐煤中提煉出了合成汽油,還合成出了軍事上至關重要的橡膠。鋼鐵的產量居世界第二。
但是,二戰初期德軍的勝利卻主要是新戰術的勝利。
在進攻波蘭和法國時,德軍裝甲兵裝備的3000輛坦克中,裝備機槍和20毫米機關炮的1,2輕型坦克佔多數,中型的3型和75毫米炮的4 型坦克只有幾百輛,而且裝甲較薄,一些繳獲的捷克坦克也拿來充數。相比英法坦克除機動性較好外,毫無性能和數量的優勢。
德軍裝甲兵的優勢在於,通訊技術先進,裝甲師的編成合理,有空軍的空中支援,最重要的是裝甲師是獨立的機械化突擊力量,裝甲兵可脫離步兵快速前進。
德國空軍是優秀的戰術空軍,缺乏重型遠程轟炸機,是一支以BF109戰斗機,容克87俯沖轟炸機和海因克爾111中型轟炸機為主的陸軍航空兵!
德國空降兵是新生的精銳突擊隊。
德國海軍的實力較弱,大型主力艦少,主要以潛艇來攻擊敵人,在三軍中發展最不均衡。
德軍在二戰 開始時的准備並不充分,但是訓練有素,沒有陳腐的舊觀念,對新軍事思想和戰術大膽汲取敢於實踐。 在進攻波蘭,英法乃至蘇聯的初期,德軍就是靠這樣一支裝備並不非常精良,但卻訓練有素,組織配合與有效地空協同的軍隊席捲了歐洲大陸,打跨了一 個個軍事強國,充分證明了機械化閃擊戰的巨大威力,以戰敗的法國為例,正因為一戰時的元帥在二戰時還是元帥,曾經英勇的法國陸軍最終被陳腐的觀念打敗了!
德國的勝利也蘊涵著危機。
在進攻蘇聯後,德軍發現蘇軍的T34中型坦克和BT 重型坦克的性能遠遠超過德軍坦克,這才迅速改進原有的3型和4型坦克,改裝長茼加農炮,坦克裝甲也加強到70——80毫米,從而可以和蘇聯坦克對抗。研製已久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在加強裝甲後也開始裝備,德軍還利用過時的坦克生產了大量的自行火炮和反坦克炮,以3型突擊炮為例,這種外型低矮的戰車擊毀了近5萬輛各型盟國戰車。
但是,德國優秀的重型坦克虎式重56噸裝甲最厚110毫米裝88毫米火炮,豹式坦克重43噸因為前裝甲採取淬火硬化,防護力更去強,70倍徑的75毫米坦克炮,火力幾乎無堅不摧。強大的火力和堅厚的裝甲帶來一系列麻煩,因為德國人追求技術完美的性格,超越了當時的 技術水平,造成坦克故障不斷,超級的體重經常在故障後無法拖帶,因此重型坦克被擊毀的還沒有被自己炸毀的多。
另外,重型坦克因為生產工藝復雜,大大限制了產量,虎式1型2型共2000輛,豹式坦克為6000輛,生產一輛虎式坦克的工時足以生產8輛3型突擊炮,而且虎豹式坦克的油耗驚人,更制約了後期德軍的行動。在我們欣賞贊嘆德軍精銳重型坦克營神奇戰績的同時,不要忘記,德軍同期的普通部隊傷亡直線上升,正是因為缺乏最基本裝甲反坦克火炮,大大加速了德軍的失敗,可嘆的是如此優秀的虎豹式坦克竟然沒有幫助德軍贏得一場重大戰役的勝利。難道這不正是重質量而輕數量造成的惡果嗎?
一個首先研製出彈道導彈和噴氣式戰斗機的國家,其陸軍部隊從來就沒有實行全部機械化,在最後的兩年,因燃料短缺,和裝備不足,除了一部分精銳部隊,其大部分步兵部隊淪落為真正騾馬運輸的的人力軍隊。在戰爭中,喪失了機械化能力和機動火炮的德國軍隊,不管有多高的單兵素質,面對高度機械化的盟國裝甲部隊,被屠殺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高技術產品必須以數量為後盾才能轉化為戰鬥力。
客觀的說,43年後德軍真正需要的是3型突擊炮這樣高效費比的裝甲反坦克火炮,在機動防禦戰中 ,3型突擊炮默默無聞地發揮了 不亞於虎豹式坦克的強大威力,另外,在進攻敵人嚴密設防的地區時,虎豹式坦克的重大損失,也證明了
重型坦克的優勢不在於進攻而在於機動防禦和伏擊,卡爾尤斯和魏特曼等坦克王牌所創造的輝煌戰績也說明了這一點。
還有就是德國的軍備生產組織不力,沒有發揮統治下歐洲各國的生產潛力,在43年斯佩爾任軍備部長後,才有所改善,但是,石油燃料資源的不足一直阻礙著軍事行動。捷克 追獵者 殲擊火炮的生產是一大成功,月產量曾經高達500輛,
真正是德軍步兵的好幫手,如果能夠早生產幾年,這種廉價高效的武器能挽救多少德國士兵的生命?
德國的真正技術優勢在於優秀強勁的高速加農炮和精確的光學瞄準器材,這是盟國所無法比擬的。廉價高效的自行火炮正能體現這一 優勢。但是,生產數量的嚴重不足,抹殺這一技術優勢。
坦克閃擊戰的成功前提是敵人猝不及防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二戰後期的蘇軍正是依靠生產簡單粗糙的T34坦克和用鋼管和帆布組裝的飛機不計裝備數量的損失迅猛突擊,終於擊敗了優秀而缺乏重武器的德軍。
德國的鋼鐵產量是蘇聯的兩倍,坦克裝備的產量只有蘇聯的一半,軍工生產與戰場需要相脫節,組織不力是重要原因。
坦克多了,燃料怎麼辦?要知道羅馬尼亞的油田是1944年底才被蘇聯佔領的,正是由於裝備不足,德軍戰場的失利,才惡化了自己的燃料供應。
德國空軍的短視和急功近利造成大量航空後備師資力量的死亡。最後,德國空軍除了一些死裡逃生的骨灰級的高手就是連5次飛行生命都沒有的菜鳥!喪失制空權的陸海軍命運可想而知。
海軍的潛艇作戰,因為是孤立作戰,敵人又掌握制空權和制海權,在取得重大戰果付出巨大犧牲後最終失敗。
生產力的巨大差距寡不敵眾導致了德國的失敗。
以坦克舉例,盟國共生產近25萬輛而德國只有不到7萬輛,飛機和艦艇的生產也大體相差懸殊。
在這個物質和機械工業的世界裡,只有強者才有發言權 二戰德國領先於世界的十項實用軍事技術
1、火炮技術。世界上最大口徑最大威力的火炮,德國800mm多拉,AP彈重7.1噸,能遠距離穿透1米厚的鋼板、7米厚的鋼筋混凝土或30米的地面;世界上最高初速最遠射程的火炮,德國310mm K5,151.3千米;世界上最遠射程的海戰命中,德國沙恩霍斯特號24175米命中光榮號,並且在隨後的24175米—23450米距離間,沙格兩艦連續命中光榮號5次以上;世界上最遠射程的坦克交戰命中,德國虎I、虎II坦克,3千米以上,多次。
2、裝甲材料技術。二戰世界上最優質的軍艦舷側裝甲是 英國的1930CA(引進自捷克) 和 德國的 KC n/a;最優秀的軍艦水平裝甲是德國WH鋼;最優秀的軍艦結構用鋼是德國ST52;最優秀的坦克裝甲是虎I坦克正面的鎳鉻表面硬化合金鋼。
3、發動機技術。二戰世界上最大功率的坦克汽油發動機,德國 HL230 700馬力;最大功率的坦克柴油發動機,鼠式坦克的柴油機,1200馬力。
4、潛艇技術。世界上最大潛深的潛艇,德國;操控性最佳的潛艇,德國;代表二戰人類潛艇技術最高成就的潛艇,德國XXI型。
5、導彈技術。世界上第一種反艦導彈,德國Hs-283A;世界上第一種制導炸彈,德國弗里茨-X;世界上第一種防空導彈,德國"萊茵女兒"型; 世界上第一種空空導彈,德國X-4型; 世界上第一種反雷達導彈,德國BV246;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導彈,德國X-7"小紅帽"型;世界上第一種彈道導彈,德國V2;世界上第一種巡航導彈,德國V1。
6、噴射機技術。世界上第一種實戰型噴射機,德國Me262。
7、光學儀器技術。蔡司公司,德國。
8、液化煤技術。用煤合成重油、柴油、汽油等。如果日本擁有相同的能力,就不必南下進攻美國,走向滅亡之路了。
9、軍人戰術經驗及武器操作技術。世界頭號戰斗機王牌,德國埃里希·哈特曼;世界頭號潛艇王牌,德國奧托·克雷齊默爾;世界頭號坦克王牌,德國奧托·卡爾尤斯;世界頭號轟炸機王牌,德國漢斯·魯德爾。
10、工人工作態度、經驗及工藝技術。花費巨大的工作量,近乎於偏執的最求完美,變不可能為可能,把設計相對保守的老虎坦克、俾斯麥戰列艦等全部打造成讓敵人聞名色變的一代精品。
以上十項全部是德國超越於世界的方面。當然,也有不如其它國家的方面,歡迎補充。
㈩ 寫出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德國的一個發明家和他的發明成果
①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發電機。
②1893年,德國人本茨發明了一內燃機為動力的四輪車。標志著現代汽車工業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