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形圖成果資料包括哪些
地形圖成果資料包括地形圖白圖、膜圖、藍圖、GPS點記圖、技術總結報告、GPS平差報告、導線平差報告以及光碟等。
『貳』 原始地形地貌測繪需要提交哪些測量成果
原始地形地貌測繪需要提交
1、施工控制網原始觀測手簿及平差計算資料。
2、施工控制網布置圖、控制點坐標及高程成果表。
3、竣工建基面地形圖和縱、橫斷面圖。
4、建築物的實測坐標、高程及設計坐標、高程。
5、測量技術總結報告。
地形測量工作主要步驟為:
1、制定工作計劃,確定實施方案;
2、收集測區已有資料,並根據實際情況編制地形測量技術設計書;
3、組織人員,成立項目部,設立技術組及質量檢查組;
4、准備各類測繪儀器及器材,製作測量標志等;
5、進行控制測量;
6、進行地形圖野外數據採集,包括各地物點、地形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數據;
7、內業計算機數據處理,成圖及各種資料整理;
8、質量檢查及驗收工作。
(2)地形測繪的成果報告擴展閱讀
地形測量包括控制測量和碎部測量。
控制測量
控制測量是測定一定數量的平面和高程式控制制點,為地形測圖的依據。平板儀測圖的控制測量通常分首級控制測量和圖根控制測量。
首級控制以大地控制點為基礎,用三角測量或導線測量方法在整個測區內測定一些精度較高、分布均勻的控制點。
圖根控制測量是在首級控制下,用小三角測量、交會定點方法等加密滿足測圖需要的控制點。
圖根控制點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測量或水準測量方法測定。
碎部測量
碎部測量是測繪地物地形的作業。地物特徵點、地形特徵點統稱為碎部點。
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常用極坐標法測定,碎部點的高程通常用視距測量法測定。按所用儀器不同,有平板儀測圖法、經緯儀和小平板儀聯合測圖法、經緯儀(配合輕便展點工具)測圖法等。
它們的作業過程基本相同。測圖前將繪圖紙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測圖板上,在圖紙上繪出坐標格網,展繪出圖廓點和所有控制點,經檢核確認點位正確後進行測圖。
測圖時,用測圖板上已展繪的控制點或臨時測定的點作為測站,在測站上安置整平平板儀並定向,通過測站點的直尺邊即為指向碎部點的方向線,再用視距測量方法測定測站至碎部點的水平距離和高程。
按測圖比例尺沿直尺邊沿自測站截取相應長,即碎部點在圖上的平面位置,並在點旁註記高程。這樣逐站邊測邊繪,即可測繪出地形圖。
『叄』 提交地形圖測繪成果有哪些資料
控製成果、儀器檢定資料、分幅地形圖、圖幅接合表、資料庫、技術總結、質檢報告。
『肆』 地形測繪的報告怎麼寫
《技術報告》一般需要包括下述內容:
1 概述
2 技術標准
3 坐標及高程系統
4 資源配備
4.1 儀器設備配備
4.2 人員配備
5平面控制測量
5.1 四等GPS網測量
5.2 一級GPS網測量
6 四等水準測量
6.1 技術要求
6.2 測量結果
7 地形測量
7.1 圖根點測量
7.2 外業測圖
7.3 內業成圖
8 附件
9 提交資料
『伍』 測量距離的測繪成果報告樣本怎麼寫
4萬多平,來地形測繪需要源考慮具體地形
建築密集程度,一般情況下需要多個測繪隊同時進行測量,我參考我最近的大地地形測繪工作,那麼4萬多平需要75天左右。規劃驗收大概驗收建築體積收方,面積收方,以及地形測量的坐標
標高。
『陸』 地形圖測繪有沒有書面報告
項目結束後,技術總結、檢查報告是必須有的。
項目啟動之初要有技術設計,之前要有項目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