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杉樹多大才算幼林,什麼是成熟林。
一般人工林幼樹是1~5年,幼林是5~20年,中壯齡林是20~40年,成熟林是40~60年。不過杉木作為速生樹種,可以認為幼林是5~10年,成熟林是20~30年。
Ⅱ 什麼品種杉木最快長
杉樹屬松科,常綠喬木,生長在海拔2500米~4000米的山區寒帶上。高可達30米,胸徑3米,樹干端直,樹形整齊。杉木的品種較多,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嫩枝新葉均為黃綠色、有光澤的油杉,又名黃杉、鐵杉;另一類是枝葉藍綠色、無光澤的灰杉,又名糠杉、芒杉、泡杉;還有一類是葉片薄而柔軟,枝條下垂的線杉,又名柔葉杉。被稱為「萬能之木」。 柳杉 又名:長葉柳杉、孔雀松、木沙欏樹、長葉孔雀松。 形態:喬木,高達40m,胸徑達2m余,樹冠塔圓錐形,樹皮赤棕色,纖維狀裂成長條片剝落,大枝斜展或平展,小枝常下垂,綠色。葉長1.0-1.5cm,幼樹及萌芽枝之葉長達2.4cm,鑽形,微向內曲,先端內曲,四面有氣孔線。雄球花黃色,雄球花淡綠色。球果熟時深褐色,徑1.5-2.0cm。種鱗約20,苞鱗尖頭與種鱗先端之裂齒均較短;每種鱗有種子2,花期4月,果10-11月成熟。 園林用途:柳杉樹形圓整而高大,樹干粗壯,極為雄偉,最適獨植、對植,亦宜叢植或群植。在江南習俗中,自古以來學用作墓道樹,亦宜作風景林栽植。 松杉 松杉植物是植物分類學上松杉綱植物的總稱,屬裸子植物門。水杉、銀杉、禿杉、百山祖冷杉,分別隸屬於松科和杉科的四個不同的屬。 水杉 水杉為落葉大喬木,杉科單種屬植物,是我國特產的孑遺珍貴樹種。水杉高可達35米,胸徑可達2.5米。其葉為扁平條形,長13-20毫米,交互對生成兩列,羽狀。球果下垂,呈四棱球形或圓筒形,種鱗交互對生,木質,通常為22至28個。 水杉主要分布於川鄂湘三省交界處,最早在四川萬縣磨刀溪發現。由於這類植物在中生代白堊紀及新生代曾廣布於北半球,第四紀冰期後,其同屬的其它種類已全部滅決,故「活化石」水杉的發現,被認為是當代植物界的重大發現之一。現已普遍栽培,為國內外常見的園林樹種 銀杉 銀杉,為常綠喬木,松科單種屬植物,為第三紀殘遺種。銀杉高可達20米,葉為條形;生長枝上的葉 杉樹 子長4-5厘米,短枝上的葉子不足2.5厘米。球果為卵圓形或長橢圓形,種鱗13-16個。銀杉間斷分布於越城嶺太平山區及大婁山東段,總計30多個分布點,其中三分之一的分布點僅保存有1-2株。銀杉所適宜的生存地點已被其它樹種所佔據,因而被迫生存於中亞熱帶海拔980-1870米中山地帶的狹窄山脊、孤立的帽狀石山頂和懸崖、壁縫中。 禿杉 禿杉,為常綠大喬木,杉科台灣杉屬。禿杉最高可達75米,葉為四棱狀鑽形,長2-5毫米,排列緊密。球果呈圓柱形或長橢圓形,種鱗21-39個。30年代末,法國裸子植物專家Gaussen 根據采自我國雲南貢山的標本而最早發表。禿杉成材快,且材質優良,已被列為速生造林樹種。 百山祖冷杉 百山祖冷杉,為常綠喬木,松科冷杉屬。百山祖冷杉高11米;葉子呈條形,長1.5-3.5厘米;球果呈圓柱形,長7-12厘米。70年代,由長期在林業第一線從事科研工作的高級工程師吳鳴翔首次發現。這一新冷杉的發現,填補了我國華東地區無冷杉屬植物分布的空白,對研究古氣候及第四紀冰期具有重要意義。由於這種 新冷杉 僅在浙江南部慶元縣百山祖南坡海拔1700米地帶的針闊混交林中保存4株,並且難於開花結果,因而已被列為世界亟待保護的瀕危植物。 杉木:紋理順直、耐腐防蟲,廣泛用於建築、橋梁、電線桿、造船、傢具和工藝製品等方面。據統 杉樹 計,我國建材約有1/4是杉木。杉樹生長快,一般只要10年就可成材。它是我國南方最重要的特產用材樹種之一。
Ⅲ 我老家有杉木方條多,就是想問哪裡工地施工還需要杉木方條的
賣杉木方條,可上各大電商平台。
杉木主要價值
經濟
杉木為我國長江流域、秦嶺以南地區栽培最廣、生長快、經濟價值高的用材樹種。木材黃白色,有時心材帶淡紅褐色,質較軟,細致,有香氣,紋理直,易加工,比重0.38,耐腐力強,不受白蟻蛀食。供建築、橋梁、造船、礦柱、木樁、電桿、傢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樹皮含單寧。
生態
杉木樹姿端莊,適應性強,抗風力強,耐煙塵,可做行道樹及營造防風林。
杉木,是杉科杉木屬植物。
杉木,是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2.5至3米;幼樹樹冠尖塔形,大樹樹冠圓錐形,樹皮灰褐色,裂成長條片脫落,內皮淡紅色;大枝平展,小枝近對生或輪生,常成二列狀,幼枝綠色,光滑無毛;冬芽近圓形,有小型葉狀的芽鱗,花芽圓球形、較大。葉在主枝上輻射伸展,側枝之葉基部扭轉成二列狀,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通常微彎、呈鐮狀,革質、豎硬,長2至6厘米,寬3至5毫米,邊緣有細缺齒,先端漸尖,稀微鈍,上面深綠色,有光澤,除先端及基部外兩側有窄氣孔帶,微具白粉或白粉不明顯,下面淡綠色,沿中脈兩側各有1條白粉氣孔帶;老樹之葉通常較窄短、較厚,上面無氣孔線。
雄球花圓錐狀,長0.5至1.5厘米,有短梗,通常40餘個簇生枝頂;雌球花單生或2至4個集生,綠色,苞鱗橫橢圓形,先端急尖,上部邊緣膜質,有不規則的細齒,長寬幾相等,約3.5至4毫米。球果卵圓形,長2.5至5厘米,徑3至4厘米;熟時苞鱗革質,棕黃色,三角狀卵形,長約1.7厘米,寬1.5厘米,先端有堅硬的刺狀尖頭,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向外反卷或不反卷,背面的中肋兩側有2條稀疏氣孔帶;種鱗很小,先端三裂,側裂較大,裂片分離,先端有不規則細鋸齒,腹面著生3粒種子;種子扁平,遮蓋著種鱗,長卵形或矩圓形,暗褐色,有光澤,兩側邊緣有窄翅,長7至8毫米,寬5毫米;子葉2枚,發芽時出土。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Ⅳ 林農自己種植的杉木,被劃為公益林能砍伐嗎
如何種植杉木?杉木的育苗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杉木是我國特有的速生針葉用材樹種之一。首先我們要先來了解杉木。杉木為我國亞熱帶地區的只要常綠樹種,生長迅速、適應性強、繁殖容易、材質優良、用途廣泛,喜溫、喜濕、怕乾旱、怕風害,適生於溫暖濕潤氣候,是群眾喜愛的造林樹種。河南伏牛山南坡、大別山和桐柏山區,已營造有大面積的杉木用材林基地。
杉木的育苗技術:種子採集第一步選擇母樹:在選擇杉木優良母樹時,必須選擇;樹干通直,尖削度小,樹冠密窄,側枝細小,分布均勻,生長迅速,結實正常,無病蟲害,種子飽滿的15-20年生的壯齡樹為宜。第二步適時采種:杉木種子的成熟期,因立地條件不同而異。豫南地區,杉木種子成熟期多在10月下旬,當球果果鱗咸端成黃褐色、乾燥硬化、種皮深褐色、種臍白點消失後,進行采種。
第三步選擇育苗地:杉木幼苗不耐乾旱,要求空氣濕潤,土壤肥沃、疏鬆、濕潤,排灌良好,呈酸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或壤土。乾旱瘠薄地、重度膠泥地、沙地、排水不良的地窪積水地或鹽鹼地,以及病蟲嚴重的地方,都不能選作育苗地。第四步細致整地:育苗地選定後,及時進行深耕,適當加深耕作層,熟化土壤,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因此,要做到:深耕不亂土層。山間苗圃耕地後,要揀凈石塊、草根、樹樁,整平土地,以便作床。
細致播種:第一步適時播種:杉木播種期宜早不宜晚。早播發芽早、出苗齊、生長快、紮根深、病害少,是提高杉苗產量和質量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實踐證明,杉木播種期,宜在2月下旬或3血上旬進行。播種晚,氣溫高,灼害嚴重,立枯病猖獗,影響苗木產量和質量。第二步確定播種量:杉木播種前,要進行種子品質檢驗,確定播種量。播種量多少對杉苗生長弱質量差;反之,苗少、產量低、成本高。
第三步種子處理:為消滅種子上病菌,以免播種後造成危害。播種前,必須進行種子消毒處理。方法是:播種用的種子,可用1%硫酸銅浸1-2小時,用清水沖洗1-2次,用石灰粉或鉛丹拌後播種。第四步播種技術:杉木播種時,在苗床上按14-16厘米的行距,用寬4-6厘米、厚3厘米的米條,壓成播種溝,然後順溝均播種。播後覆蓋細沙,厚度以微見種子為宜,播種覆土後,進行鎮壓,並蓋上稻草,保持床面濕潤,促進種子迅速發芽出土。
扦插育苗:第一步選擇插穗,杉木插穗應該選字土壤肥沃、伐根上萌發的1年生根苗、粗壯條直、葉色青綠、頂芽飽滿的良種枝條最好。第二步截取插穗,插穗截取是要刀塊斜劈。切口方向與苗梢相反,便於扦插時切口朝上,苗梢向下,利於成活。字坡地上截取條是,應向坡下方一刀。插穗長度30-50厘米,下部修去側枝。最好隨采隨插,否則,按50-100條捆成以捆,下端對齊,暫時立於清水或泥漿中,上面遮陰,防止風吹日曬。
第三步扦插時期:扦插時間,宜在早春杉木插條形成層活動是進行。遲了樹液流動旺盛,采條和插條時容易蛻皮,影響成活,過早氣溫太低、發根慢、容易爛條。一般以「立春」和「驚蟄」之間較宜。第四步扦插方法:扦插方法,一般以土壤質地和插條粗細而定。雨果土壤疏鬆、柴傲粗壯,可直插入地,踩實即可;反之,土壤質地較硬、插條較細,可開窄縫扦插,插後踩實。扦插深度,約為插條長度的1/2至1/3。
髓心形成層對接:次法嫁接的杉木成活率高達95%以上,苗木生長健壯。嫁接時期:杉木髓心層成層嫁接時期,以2月下旬至4月中旬最好,成活率可達90-100%。此外,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嫁接成活率仍達90%以上。接穗規格:杉木嫁接時的接穗選擇極為重要。如選用側枝枝條嫁接的植株,仍保持原有枝條的生長習性,二不易形成主梢;反之,嫁接成活後植株上的主側區分明顯,且能形成通直的主梢。
防治病蟲害: 杉木苗主要病蟲有;螻蛅、地老虎、立枯病、灰霉病等。灰霉病:主要危害幼苗,形成鏃狀,成為廢苗。防治方法:①育苗地必須選擇高燥、排水良好地方;②苗床濕度不能過大;苗木不宜過密,要合理間苗;③病株及時拔取燒掉;⑤每隔7-10天噴波多爾液1次,或者加入葉面肥,防止病害蔓延。杉梢螟:主要危害幼嫩枝梢。防治方法:①及時剪除害枝燒掉;②成蟲產卵期間釋放赤眼蜂;③幼蟲孵化蟲噴東蟲迷1000倍液,毒殺。
Ⅳ 一畝地大概能種植多少顆杉木
一畝地可種植杉木幼苗200株 。
種植要求穴深50厘米,穴寬70厘米,穴距1.7米×2.0米。
(5)杉木幼轉讓擴展閱讀:
杉木,學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 ,又名:沙木、沙樹等,屬松柏目,杉科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2.5-3米;樹皮灰褐色;冬芽近圓形,雄球花圓錐狀,雌球花單生,球果卵圓形,長2.5-5厘米,徑3-4厘米;種子扁平,遮蓋著種鱗,長卵形或矩圓形,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杉木為亞熱帶樹種,較喜光。喜溫暖濕潤,多霧靜風的氣候環境,不耐嚴寒及濕熱,怕風,怕旱。適應年平均溫度15℃~23℃,極端最低溫度-17℃,年降水量800~2000mm的氣候條件。耐寒性大於它的耐旱能力,水濕條件的影響大於溫度條件。怕鹽鹼,對土壤要求比一般樹種要高,喜肥沃、深厚、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淺根性,沒有明顯的主根,側根、須根發達,再生力強,但穿透力弱。
Ⅵ 幼年杉木從根部往上往外葉子逐漸變黃是發病還是缺素
很明顯是病了,應該使根部發病了。
Ⅶ 二o二o年亂砍幼杉木罰款多少錢
大約要罰款,嗯,一到500元就多我100到500元之間一棵樹。因為這個是國家保護的瀕危瀕危的植物物種。對生態價值非常擁有有很高的價值,不都不能隨便砍伐
Ⅷ 杉木經過霜害還能活嗎
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過後,隨著氣溫持續下降,對於一些園林植物特別是新移植樹木來說是一場不小的考驗,大家知道不同樹木對溫度的要求不同,當溫度低於樹木能承受的臨界值時就不可避免地影響樹木的生長,所以中威快活林提醒要及時採取一定的越冬防寒措施才能越冬。
低溫對於植物的危害主要有以下3種。
1.寒害,指的是一些木本花卉上出現芽枯、頂枯、破皮流膠以及落葉等症狀,如常見的就是葉片表面出現斑點、變色及壞死。在低溫程度較輕,時間也較短的情況下,寒害會降低細胞原生質的生活力,阻滯作物生長。
2.霜害,主要出現在一些木本花卉的幼芽上,受凍後變成黑色,花器呈現出水漬狀,花瓣變色脫落。霜本身對植物既沒有害處,也沒有益處。不過人們所說的「霜害」,實際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時產生的「凍害」。
3.凍害,主要表現在樹皮凍裂,枝枯或者傷根,嚴重時樹木常常受凍死亡。
總之,如遇到低溫引起的植物傷害,各位朋友們一定要用正確地心態去面對,積極採取補救措施才是出路。希望廣大園林養護工作者吸取經驗教訓,及時關注天氣變化,提前做好樹干塗白、噴施防凍劑以及其他物理防凍預防措施,以免受到損失。
Ⅸ 那裡收購杉木一方多少錢
嗯,要賣的話,推薦個比較好的方法吧,很簡單實用,就是在有名的信息網發布自己想售出去的東西,掛在上面,會經常有一些當地和外地的商家、廠家和個人來咨詢,問的人多,能賣個好價錢,而且你可以選擇當地或者是外地的交易,效果非常好!這里推薦個分類信息網,很不錯,名氣非常大,免費的,反正不要錢,你不妨去看看!
搜搜問問不能發網址,復制下面地址粘貼到瀏覽器上就行了地址:86wuji.com/tb.html注意要選好商品的類目哦,還有這里轉讓就是賣的意思,不要選求購,別人會以為需要你要買東西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謝謝採納! 。。
Ⅹ 杉木樹兜怎麼處理
杉木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播種
種子採集
採用種子繁殖,選擇20年以上的優良母樹采種,採下果球後晾曬3至5天,脫出種子後再晾曬1至2天,然後密封干藏,供翌年春季育苗。
播前准備
選擇土壤疏鬆、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建圃。播種前細致整地,施足基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採用高床育苗,床面寬100至120厘米,高20至30厘米,床面要平整,土塊要敲碎。春季播種,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處理,用0.15至0.3%的福爾馬林液浸種15分鍾,然後,倒去葯液,封蓋1小時後播種。
播種及播後管理
可採用撒播或條播,播種溝寬2至3厘米,深約1厘米,溝距20厘米左右。播後用細土覆蓋,厚約0.5厘米,上面再蓋草,保溫保濕以利發芽。當幼芽大部分出土時,要分批適量揭草,揭草在傍晚或陰天進行,如遇低溫,可暫停揭草。同時,要做好鬆土除草工作,鬆土時注意不要損傷幼苗,除草最好在雨後或灌溉後連根拔除。幼苗初期多施氮磷肥,中期多施氮磷鉀完全肥料,生長盛期過後應停施氮肥,酌施磷鉀肥。當苗高5至6cm時進入生長盛期,應開始間苗,以後看生長情況和苗木密度再進行1至2次。
扦插
扦插地的選擇
床寬度以70厘米為宜,以便於人工操作;如果採用人工噴澆水勞動量太大,因而在噴澆水時主要採用全光照噴霧設施。扦插苗床整理好以後就必須將噴霧設施架設好。
采穗與扦插
春季3月母樹根部上的插條開始萌發,待萌發條生長至8至9厘米時開始采穗,採集穗條時要選擇長勢旺盛、頂芽明顯、枝條粗壯、葉片輪生狀的穗條,小土堆以上的萌發條要及時用利裁裁去,只採扒開小土堆內的萌發條,並將所有達到8至9厘米的枝條全部裁下,而且要緊貼主幹裁,在裁下的枝條里選出可以扦插的枝條,下面修裁出斜口,同時修裁下部4厘米的葉片。
立即將修裁後的插條斜扦插入土中,與地面保持40°角,深度4.5厘米左右,株距5厘米,行距20厘米。插穗要與土壤密結,插條保持株對株、行對行整齊排列,以便於日後鬆土和除草管理。最後在扦插好的苗床上均勻撒1層0.5厘米厚的粉碎稻草。
肥水與消毒
當插條插入時開始噴霧,白天每隔2h噴霧1次,控制在8分鍾內,晚間、陰天和雨天不噴霧,以扦插苗上掛水珠為佳,也可以根據苗床實際情況改變噴霧時間,扦插的苗木30天後開始減少噴霧次數,增加苗木生根、煉苗時間,從而適應自然氣候等。
移栽
杉木大田移栽可分為春季和秋季兩個節令進行,各個節令的栽植方法有所區別,但一般都採用20乘20乘40米穴植法,栽植規格一般採用2乘1.5米,栽植密度一般均在222株/畝。如果苗大,還可以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栽植。
春季栽植杉木:杉木栽植最好選擇在1至2月份進行,即立春前新芽未萌動前進行,此時栽植,生根快,成活率高,長勢好。
選擇良種壯苗:良種壯苗,是速生豐產的首要條件,必須採用一年生苗高35厘米以上粗壯的、根系發達的Ⅱ級以上苗木。
磷肥漿根:方法是每50千克黃泥土加10千克磷粉混合用糞水潑濕堆漚,發酵腐熟後使用,每250株苗木約用1千克混合後的磷肥進行蘸根。
林作間種:以耕代撫,特別是間種木薯、豆類效果好。同時對間種的作物要進行除草施肥,改變了林內的土壤環境和土壤肥力,對杉木生長很有利。
撫育
中耕除草:以全面中耕除草為主,帶狀、塊狀鬆土為輔。造林的頭2年,每年鬆土除草2至3次,分別在3至4月,5至6月,8至9月間進行。第3年後,每年2次,在4至6月,7至9月進行。在雜草種子成熟前進行效果好。中耕深度為10至20厘米,頭年稍淺,以後逐年加深;樹冠范圍內稍淺,以外稍深。低山丘陵區,還應每隔3至4年在秋冬進行一次深翻撫育,在樹蔸30厘米外深挖30至40厘米。
除櫱防萌:杉木根際有大量潛伏芽,當栽植過淺時,根際裸露,頂端優勢破壞,往往會萌發許多萌櫱條,造成一樹多干,應按「除早、除小、除了」的要求,做好除萌抹芽等工作。同時為防止潛伏芽萌動成長,還要用厚土培蔸,改善樹蔸附近水肥條件,要及時扶正歪倒的幼樹,保護幼樹,不傷頂芽、樹皮,特別注意不要修活枝。
撫育間伐:對造林成活率高,造林密度大的林地要適時進行合理間伐時間。第一次間伐在造林後6至10年,第二次間伐約在第一次間伐後3至5年進行,每畝保留株數視土質好壞和培育大小材種而定,立地條件好的培育大徑材,每畝保留80至100株;立地條件中等的培育中徑材,每畝保留100至120株;立地條件差的培育小徑材,每畝保留120至160株。按「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彎、杈留優,砍病蟲木留健康木,均勻分布保留木」的原則,確定去、留木,並結合砍伐雜灌進行墾挖撫育。
適度施肥:肥料應以富含有機質的土雜肥為主,也可用適量的尿素或復合肥,每株施200至300克/株,施肥要距離樹干約10厘米以外,平地採用環狀施肥,坡地施在樹幹上方,要打溝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