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消化研究成果

消化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1-10-29 23:42:52

㈠ 謝青的研究成果

多年來主要從事傳染病學專業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臨床和基礎研究,著重於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機理及治療對策的研究。先後參加了國家衛生部「七五」、「八五」重型肝炎攻關課題,對重型肝炎的葯物和非葯物治療進行了系列研究,建立了鴨肝炎動物模型,並進行病毒性肝炎葯物的篩選。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三項、上海市高校青年基金一項、上海市教委「曙光學者」計劃、上海市白玉蘭人才基金計劃、上海市科委、上海二醫大中青年學術骨幹計劃等多項課題。在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機理方面,研究了肝細胞凋亡在急性肝壞死發生機理中的重要作用,在肝細胞凋亡信號傳導研究的基礎上更深入研究了鈣離子信號與內質網、線粒體在調控肝細胞凋亡過程中的主從關系,並闡述了內質網應激作為肝細胞凋亡的新途徑在一些肝臟疾病發病機理中起著重要作用,為探索病毒性肝炎的治療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並提出一系列干預策略,包括核酶、小分子干擾RNA等。
已連續五年參加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年會,進行學術交流,其學術文章「Effect of 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 on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inced caspass-12 activation 」以第一作者發表在美國《HEPATOLOGY》2002.36卷.第三期592-601上(SCI收錄9.8分),並於2001年被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第52屆年會大會主席評選為優秀壁報。此研究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熊脫氧膽酸在抗肝細胞凋亡中存在一個新的作用模式,在國際肝病界得到高度評價,2002年11月,著名肝病專家Neil Kaplowitz教授將本研究作為肝臟病學最精彩內容之一引用在《HEPATOLOGY》36卷第五期的「HepatologyHighlight」欄目中。「肝細胞凋亡的發生機制和干預的研究」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先後在《HEPATOLOGY》、《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CANCER LETTER》、《中華消化雜志》、《中華肝臟病雜志》、《世界華人消化雜志》和《肝臟》等雜志上發表論文40餘篇,參加編寫《重型肝炎》、《器官移植》、《分子生物學和疾病》等專著共6部,副主編國家級繼續教育用書《重型肝炎治療新技術》。

㈡ 2015年在你的研究領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什麼

crispr~cas9及衍生技術,很有可能成為便捷的通用基因組編輯工具,就像機器語言進步到專匯編屬這么重大的突破,未來也許真的是生物碼農的時代。人機介面,會從滑鼠鍵盤屏幕變成腦控。腦電波控制機電義肢已經快走到臨床了,未來會有更多更廣泛的開發。

㈢ 取得的主要成果

本書是在充分吸收消化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對華北克拉通北緣哈達門溝和金廠溝梁兩個最有代表性的典型金礦床進行重點解剖研究,通過野外地質調查和室內測試,綜合分析研究相結合,查明典型金礦床的成礦地質背景、礦床地質特徵、成礦流體地球化學特徵、成礦物質來源以及成礦時代,進行成礦機制分析。在單個礦床解剖的基礎上,對兩個典型礦床進行對比研究,探討華北克拉通北緣區域控礦因素及成礦規律,為進一步找礦提供依據。本書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1.成岩(礦)時代方面

通過精確的成岩(礦)年齡測定,在哈達門溝金礦區,獲得沙德蓋岩體鋯石SHRIMP U-Pb加權平均年齡為221.6±2.1 Ma,西沙德蓋岩體鋯石LA-ICPMS U-Pb加權平均年齡為222.9±0.82 Ma;獲得哈達門溝金礦床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為386.6±6.1 Ma,金成礦的形成主要發生在早泥盆世;礦區北部西沙德蓋鉬礦床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為226.4±3.3 Ma,鉬礦床形成於三疊紀。在金廠溝梁金礦區,獲得對面溝似斑狀花崗閃長岩鋯石LA-ICP MS加權平均年齡140.86±0.71 Ma~142.65±0.44 Ma,對面溝細粒花崗閃長岩鋯石LA-ICP MS U-Pb加權平均年齡138.7±1.2 Ma,西檯子似斑狀黑雲母二長花崗岩鋯石LA-ICP MS U-Pb加權平均年齡226.8±0.87 Ma,金廠溝梁片麻狀二長花崗岩鋯石LA-ICP MS U-Pb加權平均年齡258.6±1.6 Ma~261.61±0.94 Ma,礦區石英斑岩脈鋯石LA-ICP MS諧和年齡為154.68±0.45 Ma。與礦脈相互穿插的黑雲粗安斑岩鋯石LA-ICP MS U-Pb加權平均年齡為131.7±1.1 Ma,接近或略早於成礦年齡,礦區南部對面溝銅鉬礦化輝鉬礦Re-Os加權平均年齡131.45±0.93 Ma,西礦區深部鉬礦化石英脈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244.7±2.5 Ma,加權平均年齡243.5±1.3 Ma。

2.穩定同位素方面

礦石硫同位素組成:哈達門溝礦區δ34S變化於-21.7‰~5.4‰之間,極差為27.1‰,說明硫來源的復雜性,平均值為-10.6‰,表現出虧損重硫的特點,結合區內變質岩中黃鐵礦的δ34S值,認為這套變質火山-沉積岩系為一套孔茲岩系,本身富32S,哈達門溝成礦流體中硫繼承了這套太古宙地層中硫的同位素特點,並混有深部含礦流體的硫,所以成礦物質來源於深部流體和變質地層。金廠溝梁礦石硫化物δ34S變化於-2.8‰~-0.6‰之間,極差為2.2‰,平均值為-1.61‰,長皋溝金礦區礦石硫化物δ34S變化於-1.5‰~1.2‰之間,極差為2.7‰,平均值為-0.15‰,二道溝金礦區含金硫化物δ34S變化於-0.7‰~2.3‰之間,極差為3‰,平均值為-0.08‰,三者硫同位素組成相似,極差范圍小,均集中在0值附近,具有深源硫的特點。

鉛同位素組成:哈達門溝礦石鉛同位素組成、計算的單階段模式年齡,Th/U比值、μ值等,變化范圍較大,表明鉛不是在單一的鈾、釷-鉛系統中演化的,而是多階段的,鉛同位素的組成並非是正常鉛,而是混合鉛。在鉛構造模式圖上,哈達門溝礦石鉛同位素投點比較分散,表明哈達門溝金礦床鉛來源的復雜性。金廠溝梁、二道溝、常皋溝三個礦區礦石鉛同位素組成,單階段模式年齡,Th/U比值、μ值等一系列參數均相似,說明它們成礦作用有著相同的過程。參數變化范圍很小,說明鉛來源單一。在鉛構造模式圖上,鉛同位素數據主要投在地幔鉛演化曲線和下地殼鉛演化曲線之間,反映了鉛的來源主要為地幔和下地殼。

氫-氧同位素組成:哈達門溝金礦脈的δ18O‰在3.80‰~5.20‰之間,平均4.49‰,柳壩溝金礦脈δ18O‰在4.22‰~4.32‰之間,平均4.27‰,將結果投入δ18OH-δD圖上,投影點均落在原生岩漿水及變質水附近,說明哈達門溝金礦成礦熱液來源於岩漿水和部分變質熱液,後期有天水的混入。金廠溝梁金礦脈的δ18O‰在2.2‰~7.8‰之間,平均4.9‰,δD為-108‰~62.4‰,平均-86‰,二道溝金礦脈δ18O‰在7.4‰~7.9‰之間,平均7.6‰,δD為-110.9‰~-97.8‰,平均103.1‰,長皋溝金礦脈樣僅有一件,δ18O‰為7.7‰,δD為-81.3‰,將結果投入δ18O-δD圖上,三個礦區投影點均落在原生岩漿水及下方,說明成礦流體主要來自岩漿水,有部分天水混入,有1個樣品投入變質水范圍,說明流體繼承了變質流體的性質。

3.流體包裹體方面

哈達門溝金礦石英脈成礦溫度在160~300℃范圍內,成礦溫度集中在200~280℃之間,平均236℃;鹽度集中分布在5%~15%NaCleq之間,平均鹽度9.80%NaCleq;密度為0.75~1.15g/cm3,主要集中在0.75~0.85 g/cm3之間,平均0.86 g/cm3;成礦壓力(平均值)為(139~366)×105 Pa,平均253×105 Pa,對應靜岩深度為0.515~1.354 km,平均0.96 km,靜水深度為1.39~3.66 km,平均2.53 km;包裹體氣相成分以H2O和CO2為主,其次為N2,O2,含微量的CH4、C2H6、C2H2和C2H4等;液相組分陰離子以Cl-和 為主,還有少量的 和F-,微量Br-;陽離子以Na,K和Ca2+為主,Na>K,含少量Mg2+

金廠溝梁含金石英脈成礦均一溫度范圍為190℃~380℃,集中在240℃~340℃之間,平均294℃;鹽度范圍為0.18%~8.81%NaCleq,平均鹽度3.79%NaCleq;密度為0.58~0.90g/cm3,主要集中在0.65~0.85g/cm3之間,平均0.75g/cm3;成礦壓力為(170~986)×105 Pa,平均705×105Pa,對應靜岩深度為(0.63~3.65)km,平均2.61 km,靜水深度為1.70~9.86 km,平均7.05 km;包裹體氣相成分中均以H2O和CO2為主,其次為N2,O2;液相組分中陰離子以Cl-和 為主,少量 和F-,微量Br-;陽離子以Na,K和Ca2+為主,少量Mg2+。對面溝銅鉬礦754中段含礦石英脈石英包裹體均一溫度范圍為194℃~424℃,平均315℃,鹽度5.41%~38.16%NaCleq,平均23.44%NaCleq,密度0.76~1.00 g/cm3,平均0.88 g/cm3。對面溝銅鉬礦床成礦壓力為(162.79~1189.42)×105 Pa,平均628×105 Pa,換算成相應的深度,靜水深度為1.63~11.89 km,平均6.28km,靜岩深度為0.60~4.41 km,平均2.32 km。早期鉬礦化石英脈石英包裹體均一溫度范圍為315℃~393℃,平均356℃,鹽度范圍為1.74%~11.58%NaCleq,平均值5.30%NaCleq,密度在0.56~0.82g/cm3之間,平均0.66g/cm3。鉬礦化石英脈成礦壓力為(865.99~1027.85)×105 Pa,平均943×105 Pa,換算成相應的深度,靜水深度為8.66~10.28 km,平均9.43 km,靜岩深度為3.21~3.81 km,平均3.49 km。

4.成礦機制方面

哈達門溝金礦床形成機制:在泥盆紀早期華北克拉通北緣處於弧-陸碰撞後的伸展構造背景,這種伸展背景引發山前大斷裂的活動,深部富鉀含礦流體沿山前大斷裂上升,在運移過程中不斷萃取圍岩中的金等成礦元素,在大斷裂的次級斷裂等構造有利部位充填、交代而形成這種金鉬組合型的礦床,後期有經受海西晚期-印支期多次熱液活動的疊加和改造,表現出本區成礦年齡多樣性的特點。

金廠溝梁金礦床形成機制:燕山晚期,中國東部發生過大規模的岩石圈減薄作用,這種減薄作用的結果可以導致陸殼,尤其是下地殼的重熔活化,發生了強烈的岩漿作用,並且導致殼-幔物質發生大比例混合,形成對面溝花崗閃長岩漿,在侵入過程中,從深部帶來豐富的成礦物質,在岩漿期後,深部含礦流體的大量積聚,在岩漿熱和流體壓力驅動下,小部分進入先成岩體斷裂,遷移富集沉澱成礦,如長皋溝金礦的形成;其餘大量含礦流體,與地下水、變質水混合,並在運移過程中萃取高豐度變質岩及部分火山岩中的成礦物質,形成富金流體,隨物化條件改變,在合適空間發生沉澱成礦,最終形成現今這樣的礦床,如金廠溝梁和二道溝金礦床。

哈達門溝金礦床和金廠溝梁金礦床分別代表華北克拉通不同演化階段,不同構造體制下的產物。其中哈達門溝金礦床代表華北克拉通與古亞洲洋相互作用的產物,而金廠溝梁代表華北克拉通東部岩石圈減薄的產物。

㈣ 世界消化系統研究前沿

去寫網路網,GOOLE應該可以找的到

㈤ 職稱論文資料怎麼處理消化

職稱寫作時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相關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因為它直接關繫到自己的論文能否成功,能否獲得強有力的論據或前有理論支撐,並且在現有理論中得到啟 發,從而創造出新的理念和研究成果。 職稱寫作時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相關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因為它直接關繫到自己的論文能否成功,能否獲得強有力的論據或前有理論支撐,並且在現有理論中得到啟 發,從而創造出新的理念和研究成果。很多職稱論文寫作者在進行論文研究和創作時,往往因為資料搜集方法的錯誤、資料使用的不正確或者相關資料閱讀少等前期准備工作的失誤,而造成創作的論文、研究出的成果得不到發表刊物的肯定與認同。因此,我總結了一些資料搜集的方法與經驗,希望能幫助職稱論文寫作者。

1、搜集資料室要圍繞自己的論題或自己選擇的論文主題。有效利用一切可以查找到相關資料的渠道,諸如網路、圖書館、各種金融期刊、經濟期刊、相關論文集、金融報表、政府文件、該領域內各種期刊及其它文獻資料等,結合自己職稱論文的實際需要進行相關必要 的調查研究,通過大量的閱讀,幫助自己消化選定主題的內涵,拓寬自己的研究思路。在這一過程中,要堅持「要全方位」的原則,即考察資料時,不僅要考察國外 資料,而且要考察國內資料;不僅要考察當代的資料,而且要考察歷史的資料;不僅要考察外國學者的有關資料,而且應該和必須同時考察中國學者寫的有關資料。 總結來說,堅持以論文主題為中心盡可能地考察或搜集相關的有效的資料。為了節省時間成本和物質成本,也可以大量使用網路查找的辦法,但是網路資源相對分散,且研究內容和主題比較淺顯,所以要注意區分。

㈥ 通過下列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認識腦的功能,並以此指導我們的生活.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腦,小白鼠

(1)研究成果一告訴我們:切除大腦的小白鼠其腦乾的功能仍然正常;植物人沒有了意識、感覺和運動,只有心跳和呼吸等基本的生命活動,可判斷是大腦損傷了.
(2)研究成果而告訴我們:切除小腦的小白鼠動作變得不協調,身體不能維持平衡,這與人的舞蹈症患者具有相同的症狀,因此可以判斷舞蹈症患者損傷的是小腦.
(3)研究成果三告訴我們:切除小白鼠的腦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這說明腦干中有調節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因此我們在運動中要特別注意保護好後腦,因為腦干位於大腦的下方和小腦的前方,即後腦部位.
(4)中樞神經系統主要位於頭部,在運動中,頭部的防護是關鍵,可以採取戴頭盔的方法來保護頭部.
故答案為:(1)大腦;(2)小腦;(3)腦干位於後腦;(4)帶頭盔.

㈦ 在物質科學方面,你知道哪些科學成果呢

1、全世界首對體細胞克隆猴姊妹「中」「華華」問世

18年中國科學院公布在我國在國際性上初次完成了不是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17年全世界第一個體細胞克隆猴「中」問世;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問世。很多年來,與人們相仿的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沒有處理,變成全球性難點。該成效標示中國首先打開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試驗細胞模型的新時期,完成了在我國在不是人靈長類動物研究領域由國際性「並跑」到「領先」的變化。

2、「火眼金睛」通訊衛星彌補在我國空間X放射線檢測通訊衛星空缺

18年1月30日,硬X射線調配望眼鏡通訊衛星「火眼金睛」宣布交付使用,意味著其進到科學研究成效產出率的新環節。據了解,「火眼金睛」通訊衛星已數次參與了國際性室內空間和路面的聯測,得到了銀道面掃描儀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陽耀發等的很多觀察數據信息,公布了30好幾個伽馬射線暴的觀察結果,立即精確測量到現階段最強的中子星電磁場回轉消化吸收線,完成了中國最大精密度的脈沖星導航欄試驗。

5、「天鯤號」試航取得成功中國疏通工作邁進深藍色

「天鯤號」於18年開展水上航行,期內,「天鯤號」進行多種磨煉,如船速測量、船停試驗、旋轉試驗、拋下錨試驗、操舵設備試驗、船隻動力裝置作用試驗以及他輔助系統功能試驗。除開出航時必須開展慢車、泊車、全旋轉、落水救生設備等一系列應急姿勢外,還需要對雷達、電羅經、磁羅經等助航輔助機器設備開展調節校準,返航後逐漸為中後期挖泥試驗做准備。

㈧ 柯楊的研究成果

1、主要研究方向及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為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的環境及遺傳因素。分為兩大方面:一、新的癌變相關基因的功能研究及應用研發。重點研究一組核蛋白基因的功能。二、針對高發人群的環境致癌因素及遺傳易感因素的鑒定。重點研究HPV(人乳頭狀瘤病毒)與食管癌發生的關系及人群的遺傳易感。曾經或正在作為第一承擔人主持國家863高技術重點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科技部重大項目及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作為分課題負責人,參加國家973計劃腫瘤研究項目、北京市高技術實驗室項目及市科委研究項目。
2、主要研究成果及榮譽
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等省部級以上獎項11項。2007年至今先後獲得北京市局級領導幹部優秀理論二等獎;北京市教育成果一等獎;北京市突出貢獻科學技術管理人才獎;美國中華醫學基金傑出教授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教育部);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一等獎;北京市突出貢獻科學技術管理人才獎;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
近年來發表中英文論文80餘篇,其中管理研究論文20餘篇,學術研究論文60餘篇,引用率達1000多次。已培養研究生40餘名。申請國內外專利11項。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柯楊教授在日前舉行的美國醫學科學院第44屆年會上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此次美國醫學科學院共新增選了10位外籍院士,其中有2位來自中國。柯楊長期從事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的環境及遺傳因素研究。

㈨ 巴甫洛夫的成就有哪些

巴甫洛夫在學術上的貢獻,主要在於三方面:

1、心臟的神經功能;

2、消化腺的生理機制(獲諾貝爾獎);

3、條件反射研究。

對以後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是由他的條件反射研究所演變成的經典條件作用學習理論。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Pavlov)出生在俄國中部小城梁贊,他的父親是位鄉村牧師,母親是一位牧師的女兒,有時在富人家做女傭以貼補家用。

巴甫洛夫是父母5個子女中的長子,自幼養成負責的個性。從小學習勤奮,興趣廣泛。當時,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頒布法令,允許家庭貧困但有天賦的孩子免費上學。由於他父親喜歡看書,家中有許多像赫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進步著作,在父親的影響下,他一有空就爬到閣樓上,讀父親的藏書。1860年進入梁贊教會中學,1864年畢業後進入梁贊教會神學院,准備將來做傳教士。

19世紀60年代,俄國一些偉大的革命民主主義者赫爾岑、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等與社會生活和科學上的反動思想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斗爭。

在此期間從皮薩列夫(DmitriIvanovitchPisarev)的文章《動植物世界的進步》中,他知道了達爾文的進化論,並受到當時蘇俄著名生理學家謝切諾夫(IvanMikhailovichSechenov)1863年出版《腦的反射》一書影響,對自然科學發生興趣,逐漸放棄神學,這些革命先驅的思想,深深影響了巴甫洛夫,盡管巴甫洛夫出身於宗教家庭,但他本人既不想像父親一樣一輩子當一個牧師,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21歲即1870年他和弟弟一起考入聖彼得堡大學,先入法律系,後轉到物理數學系自然科學專業。謝切諾夫當時正是這里的生理學教授,而年輕的門捷列夫則是化學教授。巴甫洛夫在大學的前兩年表現平凡,在大學三年級時上了齊昂(IlyaCyon)教授所開授的生理學,對生理學和實驗產生了濃厚興趣,找到了所要主修的學科從此投入生理學的研究。

為了使實驗做的得心應手,他不斷練慣用雙手操作,漸漸地相當精細的手術他也能迅速完成,齊昂老師很欣賞他的才學,常常叫他做自己的助手。在齊昂的指導下,1874年,他和同學阿法納西耶夫(Afanasyev)完成了第一篇科學論文《論支配胰腺的神經》,獲得研究金質獎章。

(9)消化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大學期間他和弟弟盡管在大學里學習優異並且年年獲得獎學金,但是生活還是比較清貧,需要給別人做家庭教師才能維持日常生活。為了節省車費他們每天都要步行走很遠的路。

巴甫洛夫在大學里以生物生理課為主修課,學習十分刻苦,巴甫洛夫不懂就問,每次手術都做的又快又好,漸漸的有了名氣。巴甫洛夫四年級時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另一個同學合作,完成了關於胰腺的神經支配的第一篇科學論文,獲得了學校的金質獎章。

因為在生理學上投入時間太多,大學最後一年,他主動要求留級,1875年,巴甫洛夫獲得了生理學學士學位。再進外科醫學學院攻讀醫學博士學位,以使將來有資格去主持生理學講座。此期間成為了自己老師的助教。

1878年,他應俄國著名臨床醫師波特金教授的邀請,到他的醫院主持生理實驗工作,實驗室聽起來好聽,其實就是一間破屋子,它既像看門人的住房,又像一間澡堂,巴甫洛夫卻在這里工作了十餘年。在這里,他主要研究血液循環、消化生理、葯理學方面的有關問題。

1879年從醫學院畢業並獲四年的獎學金,31歲的他和教育系的女學生謝拉菲瑪(Seraphima Vasilievna)結婚,婚後妻子把他們的生活料理得井然有序,巴甫洛夫不僅能安心工作也能好好地休息。



閱讀全文

與消化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