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花面狸和果子狸是不同的動物吧
是同一種動物,由於是雜食性,所以蚯蚓和果子都吃。
② 果子狸和獾有什麼區別
不是 只是長的像而已果子狸屬於靈貓科而獾子屬於鼬科。它們都是哺乳綱肉食目果子狸與獾子比體型較小一般五十厘米左右體重五千克 獾子一般七十厘米左右體重能達到十到十二千克
偉大的樓主,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務必點「採納"哦!謝謝合作!
③ 九節狸和果子狸有什麼不同
都是狐狸,但是出生地和生長環境不同,所以會有差別。
④ 怎樣區別野生果子狸和家養果子狸
衣披在了我的身上,望著早已被風雨打透了的媽媽,我只感到媽媽的臉越發的蒼白,握住了她那冰涼的手,只覺得心裡一熱「雨水」流進了嘴裡,咸鹹的、也是甜甜的…… 一把傘撐起一片天.媽媽的愛——這把傘,給了我快樂、幸福的童年.可談起「媽媽的關愛」,就不得不。
⑤ 鼬獾和果子理怎麼區分
一、生活習性不同
1、果子狸:果子狸為林緣獸類,夜行性動物。喜歡在黃昏、夜間和日出前活動,善於攀緣。屬雜食性動物,頗喜食多汁之果類;以野果和穀物為主食,也吃樹枝葉,還到果園中吃水果,偶爾吃自己的糞便。肛門附近具臭腺,遭敵時會釋出異味驅之。
2、鼬獾:鼬獾夜行性,入夜後成對出來活動,凌晨回洞,個別活動和覓食時間可達拂曉。白天一般都隱居洞中,偶爾亦在洞穴周圍的草木叢休息;喜好在乾涸的水溝或小溪邊覓食,用腳爪和鼻吻扒挖食物;鼬獾雜食性。以蚯蚓、蝦、蟹、昆蟲、泥鰍、小魚、蛙和鼠形動物等為食,亦食植物的果實和根莖。
二、分布區域不同
1、果子狸:野外分布於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以及中國華北以南的廣大地區。
2、鼬獾:分布於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越南。
三、外形特徵不同
1、果子狸:果子狸。體毛短而粗,體色為黃灰褐色,頭部毛色較黑,由額頭至鼻樑有一條明顯的色帶,眼下及耳下具有白斑,背部體毛灰棕色。後頭、肩、四肢末端及尾巴後半部為黑色,四肢短壯,各具五趾。趾端有爪,爪稍有伸縮性;尾長,約為體長的三分之二。
2、鼬獾:鼬獾毛色變異較大,體背及四肢外側淡灰褐或黃灰褐色、暗紫灰色到棕褐色,頭部和頸部色調較體背深;頭頂後至脊背有一條連續不斷的白色或乳白色縱紋;鼬獾頭骨顱形狹長,鼻部比狗獾狹,鼻骨中縫稍凹陷。
⑥ SARS病毒是怎樣通過果子狸傳播給人類的
時報訊 (記者 凌慧珊 通訊員 林曉涌) 昨天上午,廣東防治SARS科技攻關組的專家們在「廣東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科技成果的鑒定會上認定:果子狸是SARS冠狀病毒的主要載體。據悉,經過一年多的刻苦攻關和國際協作,廣東省防治SARS科技攻關組在病原學、流行病學、診斷試劑、動物溯源、臨床救治及疾病預防等方面已取得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創下了多項世界和國內第一。
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昨天接受鑒定的防治SARS科技成果是在廣東省防治SARS科技攻關領導小組的組織和指揮下,由廣東省和香港、上海、北京及哈爾濱等地的30多個單位的40多位專家、百餘位科研人員共同協作的成果。鑒定會上,由廣東省防治SARS科技攻關組的總顧問鍾南山院士作項目匯報。據介紹,廣東省防治SARS科技攻關組自從一年前建立後,立即在病原學、流行病學、診斷試劑、動物溯源、臨床救治及疾病預防等方面進行科技攻關,現已取得一系列的重大突破。
鑒定委員會認為,取得了重大成果,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SARS防治方法,為指導我國控制疫情提供了科學依據,該研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研究創下了數個科研「第一」。最早提出廣東省2002年~2003年「非典」流行是由某種病毒引起的,較早地證明該次流行的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最早明確SARS的臨床特徵、潛伏期和易感人群,提出了預防醫院內感染是控制SARS流行的關鍵措施之一;首先建立了SARS監測報告系統和社區家庭隔離模式等。
制定SARS定義全球採用
據介紹,廣東省在防治SARS科技研究路上起步最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鍾南山院士介紹說,經流行病學調查,廣東首次在全世界提出了SARS這種新發傳染病的最初病例定義,即:1、急性發熱;2、胸片有X線改變;3、早期檢查白細胞正常或降低;4、與患者密切接觸史/抗菌素治療無明顯效果。該定義是全球SARS定義的雛形,後來得到國家衛生部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推廣應用。
此外,通過科學、細致的調查研究,廣東首次發現SARS的潛伏期1~12天,平均4.5天。SARS潛伏期的發現為在廣東省、全國乃至世界SARS預防與控制中對接觸者實施隔離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時間參考依據,是對密切接觸者實施隔離時的重要依據。
另外一個重要發現是,首次證明人類SARS冠狀病毒的動物源性、提出SARS病毒可能具有廣泛的動物感染譜。據專家介紹,香港大學和廣東的科技人員首次在動物中分離到SARS樣冠狀病毒,目前有血清學或PCR檢測方面有陽性結果的動物涉及多種鳥類、水禽、蝙蝠、穿山甲、果子狸、狐狸、獼猴、刺蝟、田鼠等野生動物和部分家畜。研究結果表明:SARS病毒可能具有廣泛的動物感染譜。
果子狸「主凶」身份被認定
昨天上午,在廣東迎賓館的一間會議室里,廣東防治SARS科技攻關組的專家們在「廣東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科技成果的鑒定會上再次作出結論:現有研究表明,果子狸是SARS冠狀病毒的主要載體。
進一步研究結果表明,果子狸是人類SARS病毒重要的動物宿主之一,具有傳播SARS病毒的能力;果子狸是目前SARS病毒最易感染的野生動物和較理想的試驗動物模型。雖然還缺乏足夠的證據,證明果子狸就是人類傳播SARS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但是專家們在昨天的鑒定會上肯定地認為,果子狸是SARS樣冠狀病毒在市場的主要攜帶者。
此外,廣東還最早提出臨床診斷標准。如密切接觸史或群體發病或傳染他人依據;發熱等相關的症狀;白細胞正常或降低;胸部X線影像學變化;抗菌葯物治療無效等。據悉,這一標准被北京、香港等地採用,同時依據上述診斷標准,對臨床病例診斷的准確率達到95%以上。
⑦ 果子狸和獾子一樣嗎
不是 只是長的像而已果子狸屬於靈貓科而獾子屬於鼬科。它們都是哺乳綱肉食目果子狸與獾子比體型較小一般五十厘米左右體重五千克 獾子一般七十厘米左右體重能達到十到十二千克
⑧ 拱豬和果子狸的區別
獾是哺乳動物中的鼬科動物,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獾的四肢又粗又強壯,腳趾前生長強而粗的長爪,爪子和前腳趾一樣長。獾的體重可達15千克,體長50厘米,尾長10厘米。身體肥壯,頭小,長得嘴尖、眼小、耳短、脖子短、尾巴短。獾的鼻頭有發達鼻墊,類似豬的鼻子,所以又叫豬獾。
在小學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7課《少年閏土》出現過。
中文學名
獾豬
別稱獾豬、拱豬、沙獾、揣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哺乳綱 目:食肉目 科: 鼬科 屬:獾屬 種: 獾 分布區域:分布於歐亞大陸和北美洲,我國各地均有分布。
英文名稱:Hog-badger
果子狸肢體長48~50厘米,尾長37~41厘米;體重3600~5000克。體毛短而粗,體色為黃灰褐色,頭部毛色較黑,由額頭至鼻樑有一條明顯的四帶,眼下及耳下具有白斑,背部體毛灰棕色。後頭、肩、四肢末端及尾巴後半部為黑色,四肢短壯,各具五趾。趾端有爪,爪稍有伸縮性;尾長,約為體長的三分之二。
果子狸主要棲息在森林、灌木叢、岩洞、樹洞或土穴中,偶可在開墾地發現。
果子狸野外分布於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以及中國華北以南的廣大地區,北起北京西郊、山西大同、陝西秦嶺山地、川西一直到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南到台灣、海南島和雲南南緣,其中指名亞種Paguma larvata分布於東南部各省;台灣特有亞種,分布由低至高海拔山區皆有,但中低海拔山區及開墾地為主。
摘自:http://ke..com/view/13638.htm
⑨ 請具體說說如何從相貌、體型上區分長得很像的浣熊和果子狸
一、體長不同
1、果子狸:形態特徵體長49~59cm,尾長35~50cm,體重2550~3800g。
2、浣熊:浣熊體長40到70cm,尾長20至40cm,肩膀的高度為23~30cm。
二、體型不同
1、果子狸:體型似家貓而較大,相較於浣熊來說比較瘦弱。
2、浣熊:體型相較於果子狸來說比較肥胖,體內脂肪較多。
三、外形特徵不同
1、果子狸:四肢短,尾頗長,幾乎等於體長;被毛較長而粗,絨毛空稀,有羊毛狀彎曲。
2、浣熊:浣熊尾長,有黑白環紋,也有少數為黃白相間,大約5-7個。樹棲的蓬尾浣熊屬和地棲的長鼻浣熊都有尾環,而卷尾浣熊的長尾(超過體長1.5-2.0倍)無環紋,前者的長尾有纏繞性。
⑩ 怎樣區分九節狸和果子狸
沒種說法搞九節蝦20年了有短腳九節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