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看待菜鳥和順豐的撕逼到底是誰不講理
不存在誰對誰錯,都想做物流行業的老大。馬雲想利用菜鳥網路一統江湖,順豐肯定不願意寄人籬下。而且順豐的大部分利潤不在淘寶,所以他有底氣,別的快遞公司就不行了,一半以上的訂單都在菜鳥。但是也不代表沒脾氣,豐巢就是順豐和三通一達合作成立的(跟菜鳥性質一樣,都在搶最後一公里)
而且順豐也不是一家戰斗,京東肯定也不希望馬雲一家獨大(京東背後是騰訊)。
http://www.hishop.com.cn/ecschool/kdzx/show_35807.html(行內人士分析的,你可以看看)
⑵ 順豐菜鳥之爭會有什麼遺留問題
在國家郵政局的強硬幹預下,當前順豐菜鳥之爭已收官,要求雙方於6月3日中午12點前全面恢復業務合作和數據傳輸,至此雙方握手言和。
回顧雙方撕逼大戰,有兩個事實依然不清晰
第一,截止目前,究竟是誰首先關閉了物流數據介面依然是謎。當時菜鳥方面率先發聲,稱合作夥伴順豐突然關閉了物流數據介面。順豐的回應是阿里系平台將順豐從物流選項中剔除,下線豐巢介面信息,已對商家發貨造成困擾。
而對於順豐來說,上市之後面臨新的增長點的焦慮。早在2016年5月,順豐就推出了一款數據增值服務「數據燈塔」。覆蓋3C、服裝、鞋靴、母嬰、美妝、生鮮、家電等多個行業內外數據,通過智慧物流幫助商家優化產品運營,調整營銷策略。
順豐的電商業務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包括「順豐E商圈」、順豐優選、嘿店、到風趣海淘等。阿里的「電商+菜鳥」碰上順豐的物流+電商,數據對於雙方的戰略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雙方對物流數據共享與保護處理各執一詞,也有各自的理由。順豐方面稱,封殺背後是阿里方面想讓順豐由使用騰訊雲切換到阿里雲。表示不會因為任何商業利益或脅迫而損害任何用戶利益。
對於順豐來說,所謂「用戶利益」背後的本質布局電商、金融等生態體系的需要。對阿里來說,盡管順豐在阿里系的電商件規模不大,但順豐作為品質快遞商,背後是更有價值的高品質客戶群的數據。
菜鳥網路構築的是大數據驅動的供應鏈基礎設施平台,它需要這些高品質客戶的數據來拉升資料庫平台的價值,只不過順豐的野心要構建自身的封閉王國而不允許它人染指自身的利益領地。本質是兩個有野心的巨頭在核心戰略上碰撞到了核心利益。
在國內,一旦涉及到核心利益沖突,都沒有真正的開放與共享,「用戶利益」都是爭取輿論支持的幌子。但說到底,在今天的物流環境下,如果各個快遞公司都要封閉自己全部的數據,用自己的系統,那麼最終形成的一個個封閉數據孤島。
因此,開放共享可能是未來物流電商整合中必然需要達成的共識,只是,它需要各方更合理的切割好各自的利益蛋糕並劃好各自不可觸及的領地。而在當前,事實上核心問題依然是巨頭對撕背後被忽略的問題,即用戶數據的處理以及隱私數據的保護問題,雙方也有必要給用戶一個交代。
⑶ 順豐菜鳥之爭的原因是什麼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這句話用在商場再適合不過。6月1日凌晨,菜鳥發文稱順豐突然宣布關閉對菜鳥的數據介面,已經停止給所有淘寶平台上的包裹回傳物流信息,菜鳥網路在起官方微博上發表聲明,對此感到很突然,正在與順豐緊急溝通。
慧聰域名在阿里,2011年4月21日下午,慧聰網域名突然無法解析,導致長達4個小時內,慧聰網無法訪問,之後慧聰網與其域名服務商中國萬網進行溝通,得知系早在一個月前有國外客戶投訴慧聰網上存在侵權產品,但中國萬網一直未與慧聰聯系,進而直接於一個月後,停止解析慧聰網的域名,導致網站無法訪問,中國萬網回應稱,停止解析是依據相關規定而為,屬依法行事。封停的有理有據。互聯網壟斷是挺可怕的。
⑷ 順豐和菜鳥網路矛盾聚焦, 都是大數據惹的禍!
6月1日下午2點半,菜鳥網路發微博:關於順豐暫停物流數據介面的聲明。稱6月1日,順豐關閉了物流數據介面,關閉了整個淘寶平台物流信息回傳。在這件事發生之前,為了保護消費者的隱私,電話數據的安全,對全網物流數據信息進行安全升級,而順豐和豐巢卻拒不配合。在此期間建議商家暫時停止使用順豐發貨。
這次,矛盾就爆發了,主要是因為大數據之爭啊,菜鳥網路的野心那麼大,肯定是需要各物流公司的核心數據的。而物流行業的老大順豐卻不想給,因為數據也是自己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啊。這場硝煙,不知道會如何收場,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對淘寶和菜鳥網路都是有比較大的影響的。
歡迎大家積極吐槽和訂閱,我會認真回復的。
⑸ 順豐菜鳥之爭落幕是怎麼回事
順豐昨日宣布已於3日午間全面恢復與菜鳥的業務合作及數據傳輸;新京報記者登錄專淘寶發現,順屬豐已可在菜鳥中正常寄件。
昨日晚間,順豐控股發布聲明,確認已於6月3日午間起全面恢復和菜鳥網路的業務合作和數據傳輸。
業內認為,順豐與菜鳥之間的矛盾只是暫時擱置,如果背後根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雙方未來仍將持續暗戰不斷。
⑹ 商務部要求調查菜鳥與順豐糾紛對生鮮農產品的影響是怎麼回事
6月1日凌晨,菜鳥網路宣布順豐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入。順豐則表示菜鳥先動手封殺了順豐,這是一場「有針對性的封殺行動」,稱菜鳥希望順豐從騰訊雲轉投阿里雲。在6月3日凌晨,國家郵政局出手干預「豐巢事件」,菜鳥與順豐之間的緊張關系才逐漸緩和。雖然雙方在表面上的關系趨於緩和,但數據之爭並未結束。
⑺ 菜鳥與順豐糾紛最新情況是
本次菜鳥、順豐掐架像極了常見的罵街吵架,各說各話,貌似雙方都有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菜鳥的出發點無可厚非。但問題出現在哪些數據是菜鳥可以用的。順豐有關負責人稱,豐巢在2016年就跟菜鳥開始合作,合作內容包括菜鳥提供消費者手機號信息給豐巢;豐巢反饋快遞出入櫃信息;豐巢網點推送等相關快遞櫃物流信息給菜鳥。
⑻ 菜鳥與順豐鬧掰了嗎
是的,前幾天的菜鳥順豐之爭
順豐和阿里旗下菜鳥網路之間多年來的貌合神回離在近期突然激化。答
根據菜鳥發布的聲明,5月31日晚上,菜鳥接到順豐發來的豐巢數據介面暫停告知,而後順豐依次關閉了豐巢自提櫃對菜鳥的數據介面和針對淘寶平台的整個包裹回傳物流信息。6月1日,阿里巴巴發布公告,建議商家暫停使用順豐發貨。
但是,順豐發布的聲明截然相反:5月,菜鳥以數據安全為由停止對豐巢的合作,並從 6月1日零點下線豐巢介面信息,及後阿里系平台還將順豐從物流選項中剔除。
各自說法孰是孰非尚在其次,這次爭執,是自去年快遞公司紛紛借殼上市後,再次折射出:在中國大城市化、電商浪潮中崛起的物流快遞企業,極有可能在「數據時代」降臨和借殼上市後,在吞並與被吞並的生死涅槃中完成整合。
向上游電商和供應鏈金融拓展的「孤軍」順豐,正面迎戰佔領數據優勢、產業協同優勢的阿里+圓通,正式拉開了物流產業革命的序幕。
⑼ 為什麼菜鳥與順豐糾紛對商家造成巨大的影響
對於關閉數據介面造成的影響,菜鳥、順豐各執一詞,均稱對商家造成影響。
6月1日傍晚,騰訊雲微博發聲力挺順豐。
眼下,阿里在快速推進「新零售」布局,順豐欲在商業板塊、O2O領域發力。
⑽ 菜鳥和順豐為什麼會起沖突
近日,快遞業爆出重大新聞,菜鳥網路與順豐快遞互相指責對方對自己關閉數據介面,這一事件使得阿里系的商家與買家無法在購物網站上跟蹤物流信息,菜鳥在阿里系電商強制下線了順豐,商家無法用順豐發貨。
問題是快遞企業有沒有能力拒絕菜鳥的過分要求?菜鳥與快遞企業是上下游關系,菜鳥既掌握著最大的電商訂單(電商訂單占快遞行業總營收的七成,阿里系電商的市場份額超過50%),又是行業最大的數據處理和中轉平台(2016年快遞行業日均處理包裹8000萬個,其中菜鳥網路處理5700萬個),菜鳥已經壟斷了快遞行業的上游,尤其是中低端的普通包裹。普通的快遞公司根本無法拒絕菜鳥的要求。順豐的業務不依賴於阿里,是唯一有能力拒絕菜鳥的快遞。
對於互聯網平台來說,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掌控力至關重要,更高的掌控力意味著平台可以藉此向上下游產業攫取更多的價值。回顧阿里系淘寶、天貓的成功莫不如此,平台上游連接店鋪、下游連接消費者,通過低價、免費的模式清理掉易趣等競爭對手以後,向店家收取直通車的費用、店鋪裝修費,新設天貓(原淘寶商城)向品牌商家收取技術服務費進行收入分成。阿里系電商確實成就了一批公司,但絕大多數店鋪都利潤甚微,淪為給阿里打工的供應商。順豐的不聽話,影響了菜鳥對產業鏈的掌控力,形成示範效應,容易讓其他公司效仿,自然需要敲打。
由此可以預測菜鳥聯盟中快遞企業的未來,隨著菜鳥大舉建設區域性倉儲,吸引商戶將其庫存存儲至這些倉儲,即使阿里系電商的市場份額降低,菜鳥也會牢牢地控制住中低端電商的訂單,大多數快遞企業會越來越依賴菜鳥,在數據處理與中轉方面,快遞企業也無法與菜鳥抗衡,它們最終會淪為菜鳥的配送中心。菜鳥網路總裁萬霖說「快遞公司越成功,菜鳥越成功」,這話並不準確,在菜鳥聯盟中,快遞公司的成功將依賴於菜鳥的「厚愛」,這恐怕並不是四通一達想要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