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在的律師事務所已商業化,也自負盈虧,為什麼不是企業
從《律師暫行條例》到《律師法》均沒有明確律師事務所的性質和法律地位。《律師暫行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律師執行職務的工作機構是法律顧問處"、"法律顧問處是事業單位,受國家司法行政機關的組織領導和監督"。《律師法》則只規定了"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上述規定導致在理論和實踐中對律師事務所的性質和法律地位不明確產生不同認識:
第一種觀點,把律師事務所界定為經濟組織或視同於經濟組織。
認為律師事務所本質屬於經濟組織。持這種觀點的主要依據和理由是:律師的工作性質是提供法律服務,法律服務本身具有商品的屬性,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法律服務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部分,律師事務所與其他服務企業一樣參與市場競爭,與其他服務企業無本質差異。 實踐中,國家稅收、工商等部門在實踐中強調律師事務所的營利性,把律師事務所完全等同於經濟組織來進行管理。稅務機關對律師事務所按照服務企業的標准徵收企業所得稅、營業稅,按照個體工商戶的標准(個人經營所得)徵收合夥律師的個人所得稅。
第二種觀點,把律師事務所的性質界定為市場中介組織。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把律師事務所的性質界定為市場中介組織,有人認為律師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屬於服務性行業,理應象其他服務業一樣獨立、自主參加市場的運行,維護自身的發展。《決定》把律師事務所的性質界定為市場中介組織,符合律師事務所的自身性質,具有科學性。
第三種觀點,律師事務所不是單純的市場中介組織,是具有中介性質的執業組織形式。
這種觀點認為認為單純把律師事務所界定為中介組織不準確,中介是把一種事物和另一種事物聯系起來的媒體,具有中立性,不依附於任何一方。律師事務所在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方面的確具有中介功能,但律師業務中的刑事辯護、行政、民事訴訟代理均不具有中介性質,《決定》把律師事務所性質界定為市場中介組織是具有特定歷史背景的。
本人認為,第一,律師執業機構具有營利性,但是它不能視為經濟組織。律師事務所的經營以律師的智力勞動即人力資本為主要投入,貨幣資本不佔主要地位,並且律師事務所不以追求股東或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唯一目標,這是它與經濟組織最大的不同。至於在實踐當中工商、稅務部門把律師事務所當作經濟組織來進行管理,究其原因是由於"國家整個體制上對律師事務所這種具有營利性的上層建築的特殊形式缺乏特殊的序列" 而採取的變通做法,不足以成為律師事務所就是經濟組織的理由。第二,律師執業機構不是純粹意義的中介機構。從律師從事的證券發行上市等非訴訟業務來看,律師事務所無疑具有中介組織的性質。但從律師業務中的訴訟代理業務角度說,則又很難說律師事務所的性質就是中介組織,因為訴訟代理過程中律師負有"忠實於當事人"的義務,這與市場經濟中介組織負有的法定獨立審查職責是明顯不相同的。
也就是說,律師事務所既有經濟組織的一定特性,也有非經濟社會組織的功能,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中介組織的性質,其性質體現為多面性。因此,律師事務所的性質表述為"律師依靠專業知識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自律性行業組織"似比較妥切。其法律地位,應是具有獨立地位的市場主體,在管理上,應當把律師事務所作為國民經濟體系當中的獨立部門來對待,通過制定與產業化相適應的行業管理制度或規范,確立律師事務所的獨立法律地位。
『貳』 北京哪個律師事務所擅長商業糾紛問題
所有上規模的律師事務所,都能處理商業糾紛。當然,如果想要處理的好,還是要找專門的處理經濟糾紛的律師比較保險一些。
『叄』 香港的十大律師事務所,誰知道
今天有一個北京律師的博客上看到,北京各區縣律師協會會長候選人名單已經來,具體如下:
1.朝陽區律師協會會長候選人:郝惠珍(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光(北京蘭台所主任),高子程(北京康達所高級合夥人);
2.東城區律師協會會長候選人:連艷 (北京市貝朗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於嘯峰(大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找不到,顯示的是北京市正見永申律師事務所) ;
3.西城區律師協會會長候選人:王立華(北京天元律師事務所主任),王麗(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曉斌(原宣武區會長);
4.海淀區律師協會會長候選人:張小煒(原北京律師協會副會長)煒衡律師事務所主任
7.昌平區律師協會會長候選人:吳曉剛(北京市誠實律師事務所)
以下區縣已選律師協會長
1.石景山區律師協會會長: 邵昊 (方正律師事務所主任)
2.房山區律師協會會長: 會長:劉德諸(北京市太行律師事務所主任)
3.豐台區律師協會會長: 於君(北京市聖大律師事務所主任)
4.大興區律師協會會長:肖煥坤
『肆』 商業糾紛,需要找律師,請問那些律師適合這個case
這是個買賣合同中常見的質量糾紛,一旦牽涉到合同就比較復雜,問題的關鍵版是合同中對權於質量有沒有約定,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你司對於質量的檢驗期限問題。
我是東方昆侖(上海)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如果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給我留言或是給我打電話(個人空間裡面有我的聯系方式),免費咨詢。
『伍』 我被香港律師事務所騙了,我該上哪兒反應
正確是跟[香港律師會}投訴反映,你電郵到[email protected] 或書面傳真 852-28450387 他們收到會聯絡你,能給點分,我為你解答這難題嗎?0分..
『陸』 香港的事務律師和大律師的區別!
大律師是打官司的,英語叫barrister。
事務律師提供的是一般服務,英語叫soliciter。
他們的工作性質和范圍、甚至訓練和專業守則都不同,卻沒有高低從屬的關系。
大律師(Barrister)指專門在高等以上法院出庭的律師。按英國傳統,Barrister出庭幫人家打官司,雖可收委託人的謝禮但不能收費,即不是營業性的,還要戴馬鬃毛做到假發(越舊越好,舊假發體現資深)和面料考究的斗篷(袍子),Barrister實際也不會跟人家提供免費午餐,他們的袍子後背開個小口,讓委託人從後面塞錢進去,但他裝著不知道,他出庭美其名曰是為了匡扶正義,他們家不差錢。靠提供法律服務養家糊口的平民出身的人做不起Barrister。因此,做Barrister的基本上是貴族、紳士們,中國舊社會稱有身份的人總要帶個「大」字,香港的法庭上,當事人和律師稱法官都要叫「法官大人」,為尊重起見,叫出庭的Barrister為「大律師」。
事務律師(solicitor)其實也打官司的,只是在基層法院、治安法院出庭,辦的案子是一地雞毛而已。隨著社會的發展,分家析產、立遺囑、離婚之類日常家事需製作法律文件,人們在商業活動中有很多完善性和預防性的事務需要法律專業人士提供咨詢及文件服務,這些婆婆媽媽的象做文員、秘書一樣的工作,Barrister也放不下架子,自然是solicitor去做了。漸漸地,solicitor們主要研究實體法,而Barrister們主要研究程序法,似乎成了兩個職業了。
『柒』 香港的事務律師與大律師的差別,分責是什麼
香港基本法規定香港保持殖民地時期形成的普通法和衡平法,所以還會象英國那樣把律師分為Barrister和solicitor。中國人過去稀奇古怪的搞前半截譯音,後半截意譯,把Barristers翻譯為巴律師,把solicitors翻譯為沙律師。(New York譯成紐約則是前半截意譯,後半截譯音)
Bar即木棍、柵欄,在這里指把旁聽席與審判區隔開的法庭圍欄。Barrister指專門在高等以上法院出庭的律師。按英國傳統,Barrister出庭幫人家打官司,雖可收委託人的謝禮但不能收費,即不是營業性的,還要戴馬鬃毛做到假發(越舊越好,舊假發體現資深)和面料考究的斗篷(袍子),Barrister實際也不會跟人家提供免費午餐,他們的袍子後背開個小口,讓委託人從後面塞錢進去,但他裝著不知道,他出庭美其名曰是為了匡扶正義,他們家不差錢。靠提供法律服務養家糊口的平民出身的人做不起Barrister。因此,做Barrister的基本上是貴族、紳士們,中國舊社會稱有身份的人總要帶個「大」字,香港的法庭上,當事人和律師稱法官都要叫「法官大人」,為尊重起見,叫出庭的Barrister為「大律師」。
solicitor其實也打官司的,只是在基層法院、治安法院出庭,辦的案子是一地雞毛而已。隨著社會的發展,分家析產、立遺囑、離婚之類日常家事需製作法律文件,人們在商業活動中有很多完善性和預防性的事務需要法律專業人士提供咨詢及文件服務,這些婆婆媽媽的象做文員、秘書一樣的工作,Barrister也放不下架子,自然是solicitor去做了。漸漸地,solicitor們主要研究實體法,而Barrister們主要研究程序法,似乎成了兩個職業了。
在香港,Barrister和solicitor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和從屬關系。Barrister胡鴻烈是香港的大名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為全國政協委員,solicitor廖瑤珠同樣是香港的大名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為全國人大代表。
用我們大陸律師業現在的說法,把兩種不同側重的律師分別叫「訴訟律師」和「事務律師」比較恰當。大陸現在規定,律師辦理出庭訴訟業務的收費,必須執行政府指導價,而辦理非訴訟事務的收費沒有標准,律師事務所可以漫天要價。大陸好點的律師八成在做非訴訟業務。對於出庭訴訟,都不屑一顧,還說著訴訟就有點煩。
『捌』 香港有敢和政府打官司的律師事務所
你以為是在中國大陸的律師事務所,有的就是不敢與政府機構打官司的,沒有利益、沒有勝率還要得罪官員的行政訴訟案件,當然不會去打了!香港和政府打官司的律師事務所那是普遍的,而且時間和公正性那是我們大陸不能比擬的。
『玖』 內地的律師事務所是否能處理香港的經濟糾紛問題
您好:
對香港與內地聯營的律師事務不再限制聘請的律師人數;香港律師毋須居留滿一定時間才有資格當駐內地機構的代表;獲得內地律師資格的香港居民,可以內地律師身份從事涉港婚姻、繼承案件的代理活動;香港大律師可以公民身份辦理內地民事訴訟;有內地律師資格的香港居民,可以在有關的內地律師事務所設在香港的分所內做實習,不用回內地實習。
至於律師只可做涉港婚姻和繼承案件!
如果案件由大陸的法院管轄,即使其中有涉港因素,內地律師事務所可以處理;但是如果是香港法院審理的話,您最好需要到香港找律師,案件標的很大的,最好請一些大律師比較有保障!
若有幫助,請採納,謝謝!歡迎追問!
『拾』 關於在香港開辦律師事務所的問題
都可以
那裡注冊很方便,沒有過於特別的要求,只是在運行過程中的監管很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