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論述仲裁在解決民事糾紛上的特點

論述仲裁在解決民事糾紛上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1-08-16 07:55:59

『壹』 民事訴訟與民商事仲裁都是解決民事糾紛的有效方式,但兩者在制度上有所區別.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民事訴訟與民商事仲裁都是解決民事糾紛的有效方式,但兩者在制度上有所區別。下列哪些選項
民事訴訟與民商事仲裁都是解決民事糾紛的有效方式,但兩者在制度上有所區別。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民事訴訟可以解決各類民事糾紛,仲裁不適用與身份關系有關的民事糾紛
B.民事訴訟實行兩審終審,仲裁實行一裁終局
C.民事訴訟判決書需要審理案件的全體審判人員簽署,仲裁裁決則可由部分仲裁庭成員簽署
D.民事訴訟中財產保全由法院負責執行,而仲裁機構則不介入任何財產保全活動
正確答案:A,C

『貳』 解決民事爭議有幾種方式

在我國,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有下列四種:(一)和解 (二)調解(三)仲裁(四)訴訟

(一)和解。即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當事人是民事糾紛的主體,他們對爭議的事項享有充分的處分權能。是否行使處分權能、何時行使處分權能以及以何種方式行使處分權能概由當事人自行決定。

(二)調解。糾紛當事人之外的第三者依據一定的社會規范(習慣、道德、法律等規范),在糾紛主體之間溝通信息,擺事實明道理,促成糾紛主體相互諒解、妥協,從而達成最終解決糾紛的合意。

在我國現階段的調解制度,主要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事主體之間的糾紛,這被西方人士成為「東方經驗」,除此之外,還有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公民之間的調解等。

(三)仲裁。所謂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法對民事糾紛居中審理並製作一定法律文書平息沖突的方法。仲裁屬民間性質。仲裁的基礎是當事人的合意。也就是說,提交仲裁必須以雙方當事人同意為前提,否則,仲裁程序不能啟動。在通常情形下,仲裁庭成員也由當事人選任。仲裁的最大特點是快速、簡便。隨著國家法制的日益健全,仲裁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四)訴訟。民事訴訟即老百姓所講的「打民事官司」。相對於人民調解、當事人自我平息、單位(或部門、社區)處理和仲裁機制而言,民事訴訟是典型的公力救濟形式。這種公力救濟的最大特點是具有特殊的法律強制性。民事訴訟還是國家處理民事糾紛的最有效也是最後的手段。因此,國家往往要對訴訟的主體、程序、制度等做出嚴格的規定。

『叄』 物業管理民事糾紛仲裁的特點包括什麼等

物業管理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以下三種:
1、糾紛各方以和平協商方式達成協議解決內;
2、糾紛各方通過第三方介容入主要是當地房管局、居委會、街道辦事處或鎮政府調解機構參與調解的方式達成協議;
3、糾紛各方在1,2二種方式無法達成一致協議的情況下通過仲裁、法院訴訟的方式解決糾紛。
我國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規定中有人民調解制度,有一方不同意調解那麼只能通過仲裁或訴訟程序進行仲裁或判決,仲裁是一局終裁製,判決是二局終裁製,法律文書生效後,贏方可以申請當地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肆』 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及特點

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

1、協商解決。主要是指發生糾紛的雙方,在經過充分的交流和溝通之後,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協商解決糾紛和分歧。

2、調解解決。在有關組織,公安局,司法局或者某個中間人的主持下,雙方都能夠平心靜氣,互相理解,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促使糾紛的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完成糾紛的解決。

3、訴訟解決。是指法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這裡面就涉及訴訟雙方,律師,法官,法院的司法評判,雙方各自的舉證,證據,法官最後的判決。

民事糾紛的特點:

1、民事糾紛主體之間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糾紛的內容是對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

3、民事糾紛的可處分性。分別於行政爭議和刑事爭議。

根據民事糾紛特點和內容,可將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

1、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包括財產所有關系的民事糾紛和財產流轉關系的民事糾紛。

2、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包括人格權關系民事糾紛和身份關系的民事糾紛。

(4)論述仲裁在解決民事糾紛上的特點擴展閱讀:

在現實生活中,民事法律關系紛繁復雜、變動不居,而民事法律規范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這導致有些民事糾紛在處理過程中可能找不到特別合適的民事法律規范作為依據。

但一些民事行為不符合社會公德,有違善良風俗,如果因為沒有民事法律規范作為依據而不處理,就可能在社會上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帶來「破窗效應」。

處理這些民事糾紛,應運用好公序良俗原則,即民事行為不得違反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則。科學運用公序良俗原則處理民事糾紛,對於懲惡揚善、維護正義、保證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民法尊重民事主體的意思自治,但意思自治必須以公序良俗原則為基礎,即不得違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如果違背公序良俗,其民事法律行為理應無效。

『伍』 簡述仲裁的概念和特徵

什麼是仲裁
仲裁亦稱公斷,是指爭議各方自願將爭議提交無利害關系的第三者作出判斷或裁決的一種法律制度。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合法經濟權益受到損害時,必定要尋求解決的辦法。仲裁是解決糾紛、保護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之?。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承認仲裁的法律地位,運用仲裁方式解決國際經濟貿易爭端已十分廣泛。我國1994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仲裁這一解決國際、國內民事經濟糾紛的法律制度。

仲裁的適用范圍
仲裁法第二條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合同糾紛是指當事人因履行各類合同而產生的糾紛,包括各類經濟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房地產合同糾紛、期貨和證券交易糾紛、保險合同糾紛、借貸合同糾紛、票據糾紛、抵押合同糾紛、運輸合同糾紛和海商糾紛等,還包括涉外、涉港、澳、台的經濟糾紛,以及涉及國際貿易、國際代理、國際投資、國際技術合作等方面的糾紛。
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主要是指由侵權行為引發的糾紛,例如產品質量責任和知識產權領域的侵權行為。仲裁委員會對下列爭議或糾紛不予受理:1、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2、依法應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3、勞動爭議;4、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

仲裁的特點
l、協議仲裁。提交仲裁以雙方當事人自願為前提。選擇仲裁形式解決爭議,應在訂立合同時寫明仲裁條款或事後達成書面的仲裁協議。仲裁條款中要特別寫清楚所選定的仲裁委員會名稱。仲裁條款的規范寫法如下:「凡因履行本合同引起的或與本合同有關的爭議,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提交汕頭仲裁委員會仲裁。」沒有仲裁協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同樣,雙方已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又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
2、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仲裁委員會由當事人協議選定,不受涉案標的、地域的限制,仲裁委員會依法獨立辦案,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3、一裁終局。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即為終局裁決,當事人不得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4、程序有較大的透明度和自主性。如當事人可以依法選定仲裁員和申請仲裁員迴避;可以約定仲裁程序:仲裁中可以和解和自願調解等。
5、仲裁員從各行業中公道正派的專家、學者中聘任。仲裁員是兼職的,仲裁委員會與仲裁員之間沒有固定的人事關系,較好地保證裁決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6、仲裁裁決具有強制性。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一方不履行裁決,另一方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參考資料:http://law.vwvwv.com/vwarticle/zccs/2008/822/08822019484463.asp

閱讀全文

與論述仲裁在解決民事糾紛上的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