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房屋拆遷糾紛一般如何解決
您好,房屋拆遷糾紛怎麼解決,其實是要看您個人的意願。您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但是結果也不一樣。您可以去徵收方上一級機關反映,去向徵收方同級的監察機關反映,可以去向縣級人民政府依法信訪,可以委託律師依法提起訴訟。
② 拆遷糾紛到底應該怎麼解決
這個是律師么?很值得懷疑。
拆遷糾紛的處理沒有仲裁。
拆遷糾紛的處理是以拆回遷當事人身份答申請所在地房屋拆遷管理部門進行裁決處理。這里的行政裁決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如拆遷當事人不服對行政裁決不服可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行政仲裁是裁決後即刻生效,經過仲裁後不可再通過訴訟解決。
建議樓主參照建設部2003年的裁決工作規程,向所在地房屋管理部門提起裁決申請。申請行政裁決不收費。
③ 公有住房拆遷糾紛解決辦法知多少
一,因公有房屋動拆遷貨幣補償款的分割而發生的糾紛,哪些人員應當作為當事人參加訴訟
在涉及公有房屋拆遷貨幣補償款的糾紛中,一個或數個共同居住人(以下簡稱「同住人」)、有權分得拆遷補償款的其他人起訴的,法院應當通知其他同住人作為共同原告或者共同被告參加訴訟。被通知以原告地位參加訴訟的同住人,不願意參加訴訟又末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法院仍應將其列為共同原告。被通知以被告地位參加訴訟的同住人,其在訴訟中的相關事宜,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處理。
二,、在公房內居住的未成年人問題如何解決?
對在公房內居住的未成年人實際承擔監護義務的人,可以就該房屋的拆遷補償款適當多分。承租人或同住人允許他人末成年子女在自己承租的公房內居住的,一般可認定為屬於幫助性質,並不當然等於同意該未成年人取得房屋的權利份額。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該未成年人無權主張分割房屋拆遷補償款,除非其能夠提供證據證明其居住權並非基於他人的幫助而取得。
三,拆遷取得的補償款不足以在市場購得房屋的,當事人是否還可以要求分割貨幣補償款
當事人協商一致要求分割公有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款的,法院在審理時,可不考慮分割後各當事人所得的補償款能否在市場購得房屋;當事人對公有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款應予以購房還是予以分割,意見不一的,法院在審理時,應考慮承租人和共同居住人的購房能力。如依據分得的補償款,確實無法在市場購得房屋,保證正常生活的,可不予分割
四,公有居住房屋拆遷補償款,在承租人、同住人之間如何分配?
承租人、同住人之間,一般遵循一人一份、均等分割的原則取得拆遷補償款。但有下列情況除外:
(一)有以下情況之一的人,可以酌情多分:
1.承租人或同住人屬於年老體弱,缺乏經濟來源,且按均分所得的補償款,無法購得房屋保證其正常生活的;
2.承租人或同住人在取得公房承租權時額外支付過較多款項的;
3.對公房內居住的未成年人實際承擔監護義務的。
(二)屬於本市兩處以上公房承租人的,其對各處被拆遷公房的補償款均有權主張分割。
五,公有房屋拆遷補償款中屬非居住用途補償的部分如何分割?
自然人承租的被拆遷公房,租借給承租人和同住人以外的人用於非居住用途的,該補償問題應當由公房的承租人、同住人與租借人另行解決。
個人承租的公有非居住用房的拆遷補償款歸承租人。
被拆遷的房屋屬於居住和非居住兼用的,如果拆遷人在給付拆遷補償款時已經明確區分居住補償和非居住補償份額的,則對居住補償部分,承租人和同住人可以共同分割;對非居住補償部分,利用該房屋進行經營的人是該公房的承租人或同住人的,則該承租人或同住人可以適當多分。如果拆遷人在給付拆遷補償款時未明確區分的,利用該房屋進行經營的承租人或同住人,就整個補償款可以適當多分,具體份額由人民法院酌定。
以上情況,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六、房屋拆遷補償款之外的其他補償費,應按什麼原則處理?
本條所稱其他補償款是指拆遷公有居住和非居住房屋時,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和之規定,以及有關拆遷單位的實際操作,被拆遷人除了得到房屋拆遷貨幣補償款外,拆遷公有居住房屋的,被拆遷人還可以得到搬家補償費、設備遷移費、臨時安家補助費、搬遷獎勵費以及一次性補償費。拆遷公有非居住房屋的,被拆遷人還可以獲得設備搬遷和安裝費用、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按重置價結合成新結算的費用、因拆遷造成停產、停業的損失補償等。
上述費用中,搬家補償費、設備遷移費、臨時安家補助費,應歸確因拆遷而搬家、設備遷移和臨時過渡的承租人、同住人等。獎勵費和一次性補償費,一般應當由拆遷時在被拆遷房屋內實際居住的人之間予以分割。設備搬遷和安裝費用、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按重置價結合成新結算的費用,應歸設備所有人。因拆遷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歸遭受實際損失的經營人。
如遇補償不合理,還是找我們律師進行維權
④ 房屋拆遷糾紛
真的是這樣拆遷來的話源,是嚴重違法的。
根據法律規定,拆遷公告以及補償方案都應該在拆遷片區公告出來,有必要的還需要聽證,徵求大家意見的。如果沒有任何公告,只是電話通知肯定是違法的。
但是因為現在已經簽了協議了,想要其履行協議,可以就協議起訴至法院,要求對方根據協議的約定支付補償款,並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不然被動等下去也是拿不到補償的。
如果簽的協議有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內容,或者存在欺詐,顯失公平等情形,還可以確認協議無效或撤銷協議,重新來過。
⑤ 房屋拆遷補償糾紛如何處理
看該房屋拆遷補償糾紛性質如何再分別處理:
1)對被徵收房屋的價值評估不滿回,可以申請可以向房答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2)對房屋的徵收決定或者徵收補償決定不滿,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3)如房屋徵收部門不履行徵收補償協議,可以提起訴訟。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