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鄰里糾紛,在派出所已達成條解協議已備案簽字按手印。但對頭不執行。怎麼處理
鄰里糾紛已在派出所達成調解協議,並經簽字按手印確認備案。
對方不履行協議規定的義務,屬於違約,但並不能改變糾紛的事實認定。
可以立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對方履行協議,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B. 鄰里糾紛可不可以報警
鄰里糾紛如果復出現打架、嚴重影制響其他人生活等的情形時,屬於違反治安管理法的情形,當事人可以報警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鄰里糾紛不讓簽網路擴展閱讀:
《物權法》第七章規定:
第七章 相鄰關系
第八十四條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八十五條 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
不動產的相鄰各方 ,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鄰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C. 求助:鄰里糾紛,鄰居攔路不讓過路該怎麼解決
具體解決方法如下:
鄰里之間最好相互體諒,協商解決;、
可以找村委會的通知協助協商;
最後協商不成功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D. 為什麼關於鄰里糾紛的案子警察只能調解,而做不出什麼
鄰里糾紛從來法律角度自來說,並不是警察應該管的范圍,警察有權利但無義務管。
擾民可以報警
《憲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城市和農村按居民居住地區設立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居民選舉。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基層政權的相互關系由法律規定。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並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眾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所以,居委會、村委會才是「人民調解組織」。
E. 鄰里糾紛怎麼解決
1、通過採取友好協商加以解決。拿出追求「和諧」的勇氣,多換位思考,推已及人,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和行動。
拋棄「小氣」,力求「大氣」,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計較。
實在無法解決時,可請求政府和組織的幫助,千萬不要激化為械鬥。
2、通過各種調解加以解決。
3、通過派出所加以解決。
很多人在遇到鄰里糾紛後通常會去派出所解決問題,公安部門會依據糾紛的實際情況和性質,依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相關規定,做出相應的處理決定。
4、進行民事訴訟加以解決。
調解員和派出所不能解決問題後,可以採取進行民事訴訟的維權行為,但是該種途徑耗時較長,費用較高。
所以,只有在糾紛始終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才選擇此項方法加以解決
(5)鄰里糾紛不讓簽網路擴展閱讀:
《糾紛解決:理論、制度與技能》是一套糾紛解決原理與實務系列教材。
它適用於法律院校學生和實務工作者(調解員、仲裁員、法官)等。
《糾紛解決:理論、制度與技能》由三編組成。
第一編:糾紛解決原理,闡述了糾紛解決的基本原理、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ADR)的類型及其起源與發展;
第二編:糾紛解決制度與程序,介紹分析了我國民間性、行政性、司法性以及專門性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制度和程序;
第三編:糾紛解決實務技能,重點介紹了現代協商、調解和仲裁的基本理念、方法、技能以及有關參與者的行為規范。
旨在訓練糾紛解決專業人員、律師提高糾紛解決的實際操作能力。
F. 派出所的人來我家,讓我簽一張不參與電信網路詐騙的承諾書,問他們為什麼找我簽他們不肯說,我該怎麼辦
應該不會這樣吧,一般公安機關不會要求公民簽署這類型的文件,建議去當地派出所咨詢是否有這件事,避免上當受騙。
G. 鄰里糾紛 對方不願意調解
這件事首先你做的不對的就是直接給對方錢了,而且連收條都沒寫,對方馬上會感覺從你們這邊回可以答拿到更多好處,所以才會咬住不放。現在從法律上來說,最關鍵的就是對方的傷情鑒定,如果真的鑒定為輕傷,有可能會承擔刑事責任的,不過這種情節比較輕微的基本上最重就是判三緩四,不大會實際執行把你父親真的關起來的。
不過現在最好的解決辦法當然還是雙方和解而公安部門不要抓住不放。這就需要和公安那邊有點關系才有可能了。不是說對方同意和解就不用承擔刑事責任,如果真的構成了輕傷刑事犯罪,那就是公訴機關起訴的職權了,至於取得被害人諒解只是量刑上可以考慮從輕的條件。
和解不需要什麼手續,只要雙方達成協議,讓對方寫一個諒解你們並且不打算追究責任的書面材料,然後交到公安部門,同時你們可以付一些補償金給對方。不過現在來看,對方如果想把事情鬧大,你們自己去和解恐怕是比較困難的。最好是和公安人員聯系,同意拿出一筆錢,問問看能不能讓他們幫忙做做對方工作。當然這筆錢數額上可能稍微大一點,公安的人可以做通對方工作以後並不全部拿出來給對方,這樣大家都有的賺,公安的人也會工作起來賣點力。
H. 鄰里糾紛怎樣解決
鄰居之間打架糾紛,如果造成輕微傷以下的傷害,是治安案件;如果造成輕傷以上的傷版害,涉嫌故意傷害罪。
《治權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