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社局投訴電話是多少
人社局投訴電話是12370和12333。
根據《關於繼續使用12333和開展12370全國統一公益服務專專用短消息號碼屬的通知》的相關內容:
為了便於向社會公眾提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相關政策咨詢、政務公開、舉報投訴、社保賬戶查詢等社會公益服務。
2008年3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建後,根據工作需要我部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申請繼續使用全國統一公益服務專用號碼12370和12333,並已經獲得了批復。
(1)江蘇人力投訴擴展閱讀
根據《關於繼續使用12333和開展12370全國統一公益服務專用短消息號碼的通知》的相關內容:
1、12333主要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業務咨詢、政務公開、投訴舉報、社保賬戶查詢等服務。
2、12370主要用於涉及公務員管理的業務政策咨詢及公務員招考等服務。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綜合利用上述號碼開展有關公益服務。
3、12333和12370號碼可在全國范圍內使用,撥打上述號碼的收費標准按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規定執行。
4、12333和12370號碼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2. 江蘇勞動局電話是多少
現在沒有勞動局了,合並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省級的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咨詢電話:12333
從2012年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決定將每年的3月30日定為「12333全國統一咨詢日」,各地人社部門圍繞統一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咨詢活動,宣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推廣12333公共服務品牌。
今年是第8個「12333全國統一咨詢日」,江蘇省人社廳將以「智慧人社 智慧服務」為主題,緊緊圍繞人社領域群眾關心的服務事項和熱點問題,開展各項咨詢宣傳活動,向群眾廣泛宣傳、講解人社惠民政策和便民舉措。
(2)江蘇人力投訴擴展閱讀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方針政策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實施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政策法規和規劃,擬訂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政策、規劃,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
(二)擬訂並組織實施全省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人力資源流動政策,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三)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全省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統籌建立面向全省城鄉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擬訂就業援助制度,牽頭擬訂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外國人來華工作政策。
(四)統籌推進覆蓋全省城鄉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擬訂並組織實施全省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和標准。貫徹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辦法和全國統一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關系轉續辦法,擬訂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意見。
組織擬訂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辦法,編制相關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會同有關部門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並建立全省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
(五)負責全省就業、失業和相關社會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擬訂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和相關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
(六)統籌擬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辦法和勞動關系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擬訂職工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和假期制度,擬訂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重大案件。
(七)負責政府人才綜合管理工作,組織實施重點人才工程和項目計劃,牽頭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擬訂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繼續教育和博士後管理等政策,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擬訂吸引留學人員來本省工作或定居政策。組織擬訂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和激勵制度。完善職業資格制度,健全職業技能多元化評價政策。
(八)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全省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管理許可權負責規范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公開招聘、聘用合同等人事綜合管理工作,擬訂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
(九)組織實施國家表彰獎勵制度,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省表彰獎勵制度,綜合管理全省表彰獎勵工作,承擔全省評比達標表彰和省級以下表彰等工作,根據授權承辦以省委、省政府名義開展的表彰獎勵活動。
(十)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政策,建立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決定、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擬訂企事業單位人員福利和離退休政策。
(十一)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省農民工工作的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十二)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對外交流與合作工作。
(十三)完成省委、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四)職能轉變。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規范和優化對外辦理事項,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等審批事項,實行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管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創新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方式,加強信息共享,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十五)與省教育廳的有關職責分工。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牽頭,會同省教育廳等部門擬訂。高校畢業生離校前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由省教育廳負責;高校畢業生離校後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
3. 江蘇省徐州市勞動局投訴電話是多少
徐州市勞動局(現人社局)電話12333。
徐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設機構:
1、政策法規和勞動監察處(行政許可服務處)聯系電話:83732616 。
2、失業保險處聯系電話:85805785。
3、勞動關系處(農民工工作處)聯系電話:85806208。
4、養老保險處聯系電話:80801159 。
5、醫療保險處聯系電話:80801160。
6、工傷保險處聯系電話:85805882。
7、調解仲裁管理處聯系電話:80801156。
(3)江蘇人力投訴擴展閱讀:
江蘇省徐州市勞動局主要職能:
(一)貫徹實施國家、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法規,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起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三)負責促進就業和大學生創業工作,擬訂統籌全市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擬訂就業援助制度,實施職業資格制度,建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牽頭擬訂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
(四)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政策和安置計劃並組織實施,組織實施軍隊轉業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貫徹實施企業軍隊轉業幹部解困和穩定政策;負責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五)負責全市行政機關公務員綜合管理,貫徹落實有關人員調配政策和特殊人員安置政策;組織實施國家榮譽制度,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和實施政府獎勵制度。
(六)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政策,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擬訂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福利和離退休相關政策。
(七)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全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擬訂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參與人才管理工作;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擬訂吸引國(境)外專家、留學人員來本市工作或定居的政策。
(八)統籌建立覆蓋全市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統籌擬訂並組織實施城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有關政策和標准,貫徹實施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續辦法和基礎養老金統籌辦法;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市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的管理和監督辦法,編制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
(九)負責全市就業、失業、社會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擬訂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和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
(十)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市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保障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十一)統籌落實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辦法和勞動關系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落實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勞動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重大案件。
4. 如何向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投訴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全國統一咨詢服務專用號碼為12333。
有勞動糾紛打人版力資源社會權保障系統全國統一咨詢服務專用號碼為12333,12333主要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業務咨詢、政務公開、投訴舉報、社保賬戶查詢等服務。
全國目前大部分城市已開通了12333服務號碼,其中80%以上設立了咨詢服務機構。可以電話咨詢投訴。
截至2016年底,12333電話咨詢服務已實現地市全覆蓋,擁有咨詢員4000多人,年接聽總量達8000多萬個。
北京12333社保咨詢服務電話自2017年7月起,根據人民群眾代表意見,北京12333對自助語音播報系統進行了優化:
一是,自助語音播報內容實行動態管理。根據政策變化及咨詢熱點等不定期調整播報內容,使語音播報目錄和內容更加清晰明確。
二是,改變語音播報形式。將原有的自助語音合成播報形式全部調整為人聲錄制播報,於6月中旬正式上線。進一步提高了咨詢者的感知度和滿意度。
5.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投訴電話是多少
請撥打12333
6. 江蘇省的市長投訴電話是多少
江蘇省的來市長投訴電話是12345。如源果是對於拖欠工資方面的問題直接找勞動局就可以了,可以撥打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電話進行投訴。12333是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勞動關系、勞動報酬、職工福利等10大類政策信息的咨詢投訴電話。
市長公開電話是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為民排憂解難的重要渠道;是接受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批評、建議和監督,拓展群眾參政議政的重要渠道。為充分發揮市長公開電話與人民群眾聯系的紐帶、橋梁作用,保證市長公開電話工作更加有效地運轉。
(6)江蘇人力投訴擴展閱讀
市長熱線的工作職責:
1、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反映社情民意,協助領導處理社會熱點、難點問題。
2、負責受理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批評、意見、建議和要求,反映重要社會問題和重大突發事件。
3、負責受理協調解決群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4、對全市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及公共服務等單位公開電話工作進行檢查、監督、指導。
5、負責市長公開電話工作網路的建設發展。
6、負責市長信箱工作和群眾來信處理。
7. 江蘇省勞動局投訴電話號碼
江蘇省勞動局投訴來電話號碼自是12333。
12333是全國統一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益咨詢服務號碼。
江蘇省12333電話咨詢服務系統於2006年建成,2007年9月全省聯動開通,為社會公眾提供政策咨詢、業務查詢、權益維護等服務。它提供工作時間的人工服務和全天候自動語音服務,一地呼入,全省咨詢,是實現政務公開、服務民生的重要載體。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址: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中山北路49號
上班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3:00-17:30
(7)江蘇人力投訴擴展閱讀:
江蘇省勞動局投訴受理范圍:
1、勞動保障監察投訴舉報: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投訴舉報。
2、紀檢監察舉報:對廳機關、處室、單位人員違規違紀問題的舉報.
3、基金監督舉報:對涉及與社會保險基金有關的帳戶收支、管理方面的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檢舉、控告。
8. 要投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怎麼投訴
投訴的特點和受理條件:
1、投訴人是權益被侵害者本人。如果不是權益被侵害者本人,而是其他個人或者組織則不能作為投訴處理,只能作為舉報處理。
2、由於投訴人是權益被侵害者本人,投訴的違法事實涉及投訴人本人,因此在案件的查處過程中無法隱藏投訴人的信息,不能適用舉報制度為舉報人保密的規則。
投訴的注意事項:
根據《關於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若干規定》規定:
第十三條 投訴應有投訴人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遞交投訴文書。
第十四條 投訴文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投訴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和聯系方式,被投訴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勞動保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實和投訴請求事項。
投訴時,應攜帶個人有效證件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工資發放表(工資存摺)、考勤表以及其他證明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證據。
投訴受理的范圍:
根據《山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條例》和濟南市市政府濟政發〔2010〕20號文件規定:
1、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對中央所屬、省屬用人單位及與之合資、合作企業和外省、部隊駐魯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2、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對以下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應當在市本級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企業(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管轄的除外);市屬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省內外地駐濟分支機構及辦事機構;市級(含)以上政府部門批准(備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
3、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以下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在縣(市)、區社會勞動保險事業處及市社保辦各辦事處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企業(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管轄的除外)、個體工商戶;本縣(市)、區屬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縣(市)、區政府部門批准(備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在本縣(市)、區人民政府部門依法成立的其他社會組織。
4、在各縣(市)、區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異地生產經營的用人單位,由生產經營場所、用工所在地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管轄,登記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協助其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對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無營業執照或者已被依法吊銷、注銷營業執照,有勞動用工行為的用人單位,由所在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其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我們的維權舉報投訴方式
電 話:87890716
郵 箱:[email protected]
9. 如何投訴人力資源公司。
到公司所在地的勞動局投訴。投訴公司要准備較為詳細的證據,最好先協商處理。
10. 江蘇勞動局電話、號碼
樓主:你好
江蘇省勞動局投訴電話號碼是12333。
12333是全國統一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益咨詢服務號碼。
江蘇省12333電話咨詢服務系統於2006年建成,2007年9月全省聯動開通,為社會公眾提供政策咨詢、業務查詢、權益維護等服務。它提供工作時間的人工服務和全天候自動語音服務,一地呼入,全省咨詢,是實現政務公開、服務民生的重要載體。
江蘇省勞動局投訴受理范圍:
1、勞動保障監察投訴舉報: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投訴舉報。
2、紀檢監察舉報:對廳機關、處室、單位人員違規違紀問題的舉報.
3、基金監督舉報:對涉及與社會保險基金有關的帳戶收支、管理方面的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檢舉、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