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村裡土地糾紛
被占的山頭是村閑置土地還是村裡某人的承包土地?
佔用土地的人是什麼來頭?
你指的大隊長是什麼人?和村裡什麼關系?
村長和會計被什麼人弄到派出所?
強行拆除是誰作出的決定?誰執行的?
你說的這件事情很不清楚,很想幫你分析一下,但是希望你能說得明白些。
補充答案:你們強行拆除的是什麼?也就是說,佔用土地的人將土地用來做什麼?
你們村有沒有集體土地所有權證?該證可以證明你們村對土地的所有權。另外,派出所沒有權力拘留,縣公安局才有權力拘留,而且應當出具拘留通知書。你們可以聯系縣公安局,請縣公安局干預一下,還可以去派出所詢問一下,到底是什麼性質的拘留?是行政拘留還是刑事拘留?派出所不能無緣無故地抓人。
㈡ 農村村民土地糾紛案件
有效,但不是個別村民,而是較多村民。土地權屬糾紛調處的原則是尊重事實,面對事實,以法律為依據,以事實為准繩,有利用社會安定團結,村民的意見具有說明現狀的作用,符合實際。
㈢ 村與村之間的土地糾紛
村委會與村民之間土地糾紛問題,如調解不成,不同的土地糾紛依不同途專徑解決: 1、土地確權屬糾紛土地確權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以作出處理決定的人民政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2、土地侵權糾紛土地侵權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行政調處。當事人對行政調處不服的,可以以對方當事人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也可不經行政調處直接提起民事訴訟。 3、土地行政爭議土地行政爭議,按一般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程序處理。
㈣ 農村土地界線發生糾紛該怎樣
村民之間的土地界限糾紛,實際上是土地承包經營的糾紛。
根據《農村土地承回包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因土地答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㈤ 村委會與村民的土地糾紛
村委會與村民之間土來地糾紛問源題,如調解不成,不同的土地糾紛依不同途徑解決:
1、土地確權糾紛
土地確權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以作出處理決定的人民政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2、土地侵權糾紛
土地侵權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行政調處。當事人對行政調處不服的,可以以對方當事人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也可不經行政調處直接提起民事訴訟。
3、土地行政爭議
土地行政爭議,按一般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程序處理。
㈥ 村民之間的土地糾紛。
你的問題描述得比較復雜,看起來比較費解。我簡單描述一下:你與你鄰居的糾紛是道路糾紛,你家和你鄰居家在道路的兩側,在道路通往你家的前面是你鄰居家,你鄰居在道路旁種樹,致使道路變窄?
如果我的表述沒錯,要是該土地又不是你家和鄰居家按當時分配的耕地修建的,那就好辦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主席令第8號)和《全國土地分類》,農村道路屬於農村公共設施用地。農村公共設施用地屬於集體所有。簡單說,即使該幅道路僅僅只有你和你鄰居兩家使用,該道路的使用權也屬於村集體,你和你鄰居均不能自行處理該道路。
對於你鄰居家私自將道路「納入」自家地的做法,根據《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國土資源部第 17 號令)第五條規定:「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因此,簡單點說,農村道路是村集體所有的,對於部分農村村民將集體土地(只要是未直接分配給個人的耕地、山林地和宅基地都歸集體所有)占為己有的行為是不合法的。因為該幅土地尚未發包,你可以請求村集體(集體土地發包方)調解。如果村集體調解無果,你可以申請縣國土部門予以認定。
㈦ 農村村民與村委土地糾紛問題,該怎麼辦
對於來農村的土地,國家早就有源出台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如果你以村為有相關的土地租賃合同,或者是宅基地確權,然後村裡非法或者村裡面的人非法佔用你的徒弟對於農村的土地,國家早就有出台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如果你以村為有相關的土地租賃合同,或者是宅基地確權,然後村裡非法或者村裡面的人非法佔用你的,土地,你可以向鎮政府的國土部門或者是向市裡面的國土局反映你的情況!!!!!
㈧ 農村家庭成員之間土地糾紛一般都是怎麼解決
這位知友,"農村家庭成員之間土地糾紛一般都是怎麼解決",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家庭內部協商專解決,屬協商無果,可以由村委會調解,妥善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土地糾紛可以通過當事人雙方協商解決。協商必須遵循以下原則:1.自願。即雙方願意進行商談,並達成一致協議。任何一方,無論是單位、個人都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任何單位或個人也不得非法干預。2.合法。雙方當事人達成的協議必須是合法的,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農村家庭成員之間土地糾紛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權益。該方法適用於因土地權屬不明、范圍不清、地界沒有標志引起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糾紛。雙方協商後,應簽訂權屬地界協議書。
㈨ 村民之間的土地邊界糾紛如何處理
我遇到一個土地邊界的老賴他硬把我的地說成他的以前曾多次請村委會的人調解並把界線劃好但他就耍賴我在地里種樹我在家他不去理等我出去做工又把樹拔掉我為這事來回都花了好多錢要跟他說他就走真的好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