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因為違規被取消中標資格還有權利質疑其他中標者么
可以。但一般是招標人需要寫報告給上級監管部門(即招標文件備案部門)申請進行重評、重招、或者取消中標人資格由第二名頂上,取得上級意見後,在進行下一步(根據上級批復或指示,進行重評、重招、或者取消中標人資格由第二名頂上)公開招標的都需要公示。比如發現中標人有造假業績被通告禁止投標黑名單
⑵ 招投標活動中,監管部門接到投訴後作出取消中標候選人資格的處理決定是否屬於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是指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為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依法對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法律法規而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行為所實施的法律制裁。
此處監管部門屬於行政機關。該中標候選人損害了其他候選人的合法權益,但還未構成犯罪。所以屬於行政處罰。
⑶ 對方取消我的中標資格,就發了一份告知書給我們,內容是對這個項目重新招標,請問這個合法嗎詳細如下:
個人認為:
取消中標資格的主要原因是給該項目前期做過咨詢,如確定沒有做過咨詢。我認為要繼續異議,10日後如無合理答復,向招投標主管部門(此案例應該是發改委負責監督)投訴,回復如仍認為不合理,可以進行行政訴訟。在質疑、投訴、訴訟期內該項目依法應暫停招標直至案例處理完畢。第二條價格過高應在評標時,由該項目專家委員會做出,而不是評標後再另行組織專家重新判定,屬於違反招投標法行為,人為痕跡嚴重。個人認為可以藉助媒體力量,從此案例回復單位重點建設工程招標辦、軌道指揮部應是政府下屬部門,因此在當地進行投訴、訴訟,效果令人堪憂。
⑷ 取消中標通知書的訴訟糾紛
A單位無故取消B的中標,屬於違約,應當承擔保證金、利息等直接損失,敗訴要承擔訴訟費。
⑸ 格力針對被取消中標資格是如何回應的
格力針對被取消中標資格回應稱是申報過程中的材料整理失誤,並非目前網路所傳為了達到中標目的虛標技術參數、虛標能效參數的行為。
7月4日,董明珠自媒體發表嚴正聲明稱,近期,網路出現大量關於格力的不實報道,關於中國移動6月1日取消格力「2020-2021年高壓冷水機組集中采購項目」中標資格,實為申報過程中的材料整理失誤,並非目前網路所傳為了達到中標目的虛標技術參數、虛標能效參數的行為。
而這次「失誤」,實際上有著弄巧成拙的成分,格力因此痛失30%的標的份額,得不償失。
經內部核查,該事件系格力區域經銷商項目組投標人員在提交申報業績證明材料時,把中標的「華為團泊窪8號地塊工業項目(一期)」當作了「華為團泊窪8號地塊工業IDC項目(一期)」整理申報。
「對於本次事件的工作失誤問題,我們深感遺憾並已嚴肅處理責任人。」格力電器表示。
(5)取消中標資格糾紛案擴展閱讀
格力電器提供的應用案例「資料里有篡改的成分」:
有消息人士表示,格力電器提供的這個應用案例出了問題,導致滿盤皆輸,因為「資料里有篡改的成分」。
在招標公告中,中國移動要求:參與投標的製造商的高壓(10kV)離心式冷水機組銷售額,在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銷售額不得少於500萬元,在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應有離心式冷水機組在中國大陸數據中心的應用案例。
為了符合標的需求,中標案例最終提交時在標題里增加了「IDC」(數據中心)。「但其實真實情況不是數據中心的應用,是提交材料的時候改成了數據中心。」
上述人士坦言,其實格力的這個產品本身是有在數據中心應用的,但可能選中的這個案例規模比較大,更有說服力,所以才被拿來改頭換面。
⑹ 招標人是否可以直接取消中標資格
招標人在中標人符合取消中標資格的法定條件下,可以直接向中標人發出取消中標資格通知。建議貴單位同時向行政監督部門(主管機電辦)報告中標人的違法行為。
《招標投標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中標通知書對招標人和中標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標通知書發出後,招標人改變中標結果的,或者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第四十六條規定:「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
⑺ 投標人被招標人取消中標資格可以投訴嗎
如果投標人或中標人以及其它利害關系人認為自己合法權益收到損害,招標人或其代理機構有明顯違法違規行為的,可以自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十日內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投訴。投訴要有明確的請求和必要的證明材料。
⑻ )情形的,招標人可取消其中標資格,並沒
根據《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第81條和《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投標辦法》第58條的規定,中標通知書發出後,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的,無正當理由不與招標人簽訂合同的,在簽訂合同時向招標人提出附加條件或者更改合同實質性內容的,或者拒不提交所要求的履約保證金的,招標人可取消其中標資格,並沒收其投標保證金;給招標人的損失超過投標保證金數額的,中標人應當對超過部分予以賠償;沒有提交投標保證金的,應當對招標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際,就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問題,制定本解釋。本解釋第十六條當事人對建設工程的計價標准或者計價方法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結算工程價款。因設計變更導致建設工程的工程量或者質量標准發生變化,當事人對該部分工程價款不能協商一致的,可以參照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時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計價方法或者計價標准結算工程價款。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有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不合格的,工程價款結算參照本解釋第三條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