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恢復原狀糾紛上訴狀應該怎麼寫才比較合理
上訴狀上訴人:被上訴人:(刑事上訴狀無被上訴人)上訴人因 一案,不服 人民法院 年 月 日 ( ) 字第 號 ,現提出上訴。上訴請求:上訴理由:此致人民法院附:本上訴狀副本 份上訴人: 年 月 日 [填寫說明] 1、上訴請求。首先要綜合敘述案情全貌,接著寫明原審裁判結果。其次指明是對原判全部或哪一部分不服。最後寫明具體訴訟請求,是要撤銷原判、全部改變原判還是部分變更原判。 2、上訴理由。主要是針對原審裁判而言,而不是針對對方當事人。針對原審判決、裁定論證不服的理由,主要是以下方面:(1)認定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不足;(2)原審確定性質不當;(3)適用實體法不當;(4)違反了法定程序。 [注意事項] 1、上訴只能採用書面形式。如果當事人僅在一審判決、裁定送達時口頭表示上訴而未在法定期間內遞交上訴狀,則視為未提出上訴。 2、上訴是當事人享有訴權,一審原、被告及被判決承擔責任的第三人均有權上訴。 有關法妞問答律師在線的問題,可以使用以下服務:自助問答 向TA提問
2. 物權編規定的恢復原狀和損害賠償是什麼性質的權利
物權編規定的恢復原狀和損害賠償是物權請求權。
在現代意義上,物權請求權是指物權人在其物被侵害或有可能遭受侵害時,有權請求侵害人返還原物、恢復原狀、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物權請求權是保護物權的一項專門的制度,是民法上的一項獨立請求權制度。
它的特點在於,原則上不考慮相對人是否有過錯。如果物權人在其物權受到侵害或妨害的情況下,行使物權的請求權,只須證明相對人已實施了侵害或妨害其物權的行為,便可以要求相對人排除妨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由於這些特點,使物權的請求權能夠有效地保護物權。
(2)恢復原狀糾紛被駁回擴展閱讀
物權制度是產權保護的基石,物權法律制度重要性不言而喻。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後,物權編草案進一步完善。針對經濟社會生活以及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草案在強化業主權利保護、增加居住權規定、完善動產抵押和權利質押的規則等多方面作出完善。
「民法典物權編草案並不需要對物權法進行脫胎換骨式的修改,而應該在保持物權法的基本制度與基本規則不變的情況下,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必要的、適當的修改。」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利明說。
專家普遍認為,物權編草案總體上是對現行物權法的延續和「升級」。從物權法到物權編草案,標志著我國物權法律制度的再度明確與不斷完善。這樣的立法方式也有利於最大程度凝聚共識,減少爭議,提升立法質效。
3. 如果法院判決恢復原狀,被告不執行怎麼辦
被告不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的,原告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由此發生的費用由被告承擔
4. 恢復原狀和賠償損失可以由被侵權人選擇嗎
產品質量民事責任,是指產品的生產者、經營承以及對產品質量負有直接責任的人違反產品質量法規定的產品質量義務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根據我國《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者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對於屬於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於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賠償。 因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因銷售者提供該產品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失的,銷售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因產品質量問題導致的損害賠償應當包括下列費用:
一、人身損害賠償:
1、醫療費;2、治療期間的護理費;3、因誤工減少的收入;4、交通費; 5、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 6、殘疾者生活補助費; 7、殘疾賠償金; 8、受殘疾人撫養的人所需的生活費; 9、造成死亡的,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死者生前撫養的人的生活費; 10、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費用。
二、財產損害賠償:
1、將損害財產恢復原狀;
2、將損害財產折價賠償;
3、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賠償。 受害人向生產者、銷售者提出損害賠償的時效期限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超過二年時效,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因缺陷產品造成的人身財產損失的請求賠償權,自該產品交付最初使用人時起至缺陷引起的人身財產損失時止,如果該產品自交付最先使用人至事故發生之日超過十年,受損害人的請求賠償權喪失,如果明示的安全期在十年以上,受損害人仍有損害賠償請求權。
生產者或銷售者承擔賠償范圍包括: (1) 人身損害的賠償范圍。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產品缺陷造成受害者人身傷害的,侵權人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費用;
第二,造成殘疾的,還應支付殘疾者的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等;
第三,造成受害人死亡的,並應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
(2) 財產損害的賠償范圍。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侵權人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權人應當賠償損失。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其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銷售者如果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不必承擔賠償責任。這種過錯是一種推定過錯,銷售者負有舉證責任,否則不能免除賠償責任。產品質量損害賠償糾紛處理 產品質量損害賠償糾紛是指產品製造者、銷售者對因製造、銷售或者提供有缺陷產品,致使他人遭受財產、人身損害所應承擔民事責任而引起的損害賠償糾紛。 產品質量損害賠償關系的權利主體不僅包括產品消費者,還包括因缺陷產品受到損害的第三人,如產品購買者或使用者的親屬、鄰居或其他人。
產品質量損害賠償關系的義務主體主要指產品製造者和銷售者。這里的產品製造者和銷售者是廣義概念,製造者包括零部件製造者和成品製造者,銷售者包括產品批發商和零售商。 產品製造者和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必須滿則三個客觀條件:
(1)產品質量存在缺陷;
(2)造成他人財產或者人身損害;
(3) 產品質量存在缺陷與損害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根據產品質量損害賠償的補償原則,侵害人應對受害人受到的損害,賠償實際和全部的損失。實際損失是指損害實際造成的損失,不包括受害人預測、設想而實際並未發生的損失。全部損失是指受害人因產品質量缺陷所造成的一切損失,包括直接和間接損失及可得利益的損失等。產品質量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通常包括過錯責任原則和嚴格責任原則。
5. 無房屋司法鑒定法院就駁回起訴、不判恢復原狀嗎
應鑒定一下好
6. 租賃房屋恢復原狀被告不配合,通知不來怎麼辦
可以缺席判決,與被告到不到廳沒關系,法院經常這樣。
7. 法院強制恢復原狀後被告有從新搭建怎麼辦
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尚可採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無法採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可以並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 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 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8. 土地糾紛案勝訴對方拒不履行恢復原狀判決怎麼辦
請求法院強制執行。
9. 民事訴訟判決「恢復原狀」,對方拒不履行或履行不了,該如何解決
拒不履行,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
如果事實上已經無法履行,可以採用金錢補償的方式進行替代履行。
10. 恢復原狀和賠償損失的區別
恢復原狀是指行為人導致他人財產損害後,應當進行修補,使財產恢復原有的狀態。物權內請求權中的容恢復原狀,主要是指對物的恢復原狀而非對人格利益遭受損害的恢復,它不同於恢復名譽,亦不同於合同被宣告無效以後的恢復原狀,後者是指通過返還財產,使當事人達到訂立合同前的狀態。
損害賠償。顧名思義,就是如果因為故意或過失造成物的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通俗地講就是賠錢。 損害賠償是民事糾紛中最常見的糾紛和案由。損害賠償的證據最為繁多和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