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運城通報城管與道路施工人員發生沖突,誰來負責任
這件事情是發生在今年的8月底。
對由於執法人員不當行為造成的相關人員的傷害深表歉意,並主動對接,表示慰問。隊班子成員牽頭,抽調紀檢、宣傳、人事等相關人員,組成調查組徹底調查此事件。立即召開執法隊全體人員會議,加強警示教育,吸取教訓,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可以說,事後及時處理是非常恰當的。
Ⅱ 山襾萬榮空港新區征地案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全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400萬人,省會為太原,省內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市、區。【人口】3392.58萬人(據2007年底省統計局的抽樣統計)。其中,城鎮的人口為1493.75萬人,占總人口的44.0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898.83萬人,占總人口的55.97%; 男性為1735.34萬人,占總人口的51.15%;女性為1657.24萬人,占總人口的48.85%;全省共有家庭戶993.21萬戶,平均每個家庭戶人口為3.37人。【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第一批)、平遙(第二批)、祁縣、新絳、代縣(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 (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山西省臨縣磧口鎮西灣村(第一批)、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 (第二批)、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 張壁村 (第二批)、山西省沁水縣土沃鄉西文興村 (第二批)、山西省平遙縣岳壁鄉梁村 (第三批)、山西省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 (第三批)、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 (第三批)、山西省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 (第三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五台山、恆山、黃河壺口瀑布、北武當山、五老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國家地質公園】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台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土特產】山西的土特產品種類繁多。杏花村汾酒是我國古老的歷史名酒,色如水晶美玉,清香純正,味美無窮,暢銷國內外;山西老陳醋甜綿酸香,不僅調味上佳,還可消食、美容、殺菌;沁州黃小米形如珍珠,是皇家貢品;平遙牛肉色、香、味俱全;清徐葡萄,汾陽核桃,柳林木棗。太原頭腦等土產名吃也是風味各異、回味無窮。此外還有六味齋醬肉、雙合成糕點、推光漆器、晉祠大米, 隰縣金梨等。【特色菜】定襄蒸肉 五寨豬黑肉燉粉 羊雜燴 豬血灌腸【小 吃】「三倒手」硬面饃 保德碗坨 撥魚 代縣麻片 刀削麵 豆腐腦 豆沙糕 繁峙疤餅 高梁面魚魚 廣靈豆腐乾 河曲酸粥 黃糕 稷山麻花 解州羊肉泡饃 晉南醪糟 晉中油糕 砍三刀 拉麵 老勁子麻花 貓耳朵 孟封餅 面麻片 平遙牛肉平遙碗托 蕎麥圪坨 蕎面灌腸 燒麥 燒麥 神池麻花 涮羊肉 太谷餅 太後御膳泡泡糕 太後御膳泡泡糕 太原頭腦豌豆面 聞喜煮餅 忻州瓦酥 羊雜粉湯 羊雜燴 羊雜碎湯 陽城肉罐肉 陽高杏脯 陽泉飄抿曲 應州牛腰 油糊角 油麵油炸饊子 油炸饊子 莜麵 莜麵窩窩 莜麵窩窩 榆次灌腸 元宵 原平鍋魁 珍珠粥 豬血灌腸【特 產】保德油棗 玻璃圪嘣 澄泥硯 大同黃花 大同藝術瓷 代縣剪紙 代縣推光漆器 段畝硯 繁峙黃芪 仿古鐵器 汾酒廣靈小米 河曲紅果 恆山黃芪 黃河鯉魚 降龍木拐杖 晉祠大米 晉中剪紙 琉璃製品 麵塑 木碗 平遙推光漆器清徐葡萄 山西老陳醋 舒筋散 台黨參 台蘑 台硯 同川梨 銅火鍋 推光漆器 羊毛地毯 原平梨 雲岡絹人 竹葉青[編輯本段]行政區劃山西政區圖太原市:杏花嶺區 小店區 迎澤區 尖草坪區 萬柏林區 晉源區 古交市 清徐縣 陽曲縣 婁煩縣大同市:城 區 礦 區 南郊區 新榮區 陽高縣 天鎮縣 廣靈縣 靈丘縣 渾源縣 左雲縣 大同縣陽泉市:城 區 礦 區 郊 區 平定縣 盂 縣長治市:城 區 郊 區 潞城市 長治縣 襄垣縣 屯留縣 平順縣 黎城縣 壺關縣 長子縣 武鄉縣 沁 縣 沁源縣晉城市:城 區 澤州縣 高平市 陽城縣 陵川縣 沁水縣朔州市:朔城區 平魯區 山陰縣 應 縣 右玉縣 懷仁縣晉中市:榆次區 介休市 太谷縣 祁 縣 平遙縣 靈石縣 壽陽縣 昔陽縣 和順縣 左權縣 榆社縣運城市:鹽湖區 空港新區 永濟市 河津市 芮城縣 臨猗縣 萬榮縣 新絳縣 稷山縣 聞喜縣 夏 縣 絳 縣 平陸縣 垣曲縣忻州市:忻府區 原平市 定襄縣 五台縣 代 縣 繁峙縣 寧武縣 靜樂縣 神池縣 五寨縣 岢嵐縣 河曲縣 保德縣 偏關縣臨汾市:堯都區 侯馬市 霍州市 曲沃縣 翼城縣 襄汾縣 洪洞縣 古 縣 安澤縣 浮山縣 吉 縣 鄉寧縣 蒲 縣 大寧縣 永和縣 隰 縣 汾西縣呂梁市:離石區 孝義市 汾陽市 文水縣 中陽縣 興 縣 臨 縣 方山縣 柳林縣 嵐 縣 交口縣 交城縣 石樓縣[編輯本段]自然地理山西省地處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地理坐標為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東西寬約290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全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6%。境界輪廓略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與河北省為鄰;西、南以滔滔黃河為塹,與陝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綿綿內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連。山西地形較為復雜,境內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種地貌類型。山區、丘陵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間。最高點為五台山的北台葉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點在垣曲縣境內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山西表裡山河,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大部分為山區和丘陵。東界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亘北嶽恆山、五台山,南聳中條山,中立太岳山。五台山主峰葉斗峰海拔3058米,為華北最高峰。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長治和運城等盆地。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兩大水系。境內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大於40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長,全長659公里。被稱為中華民族文化搖籃的黃河,北自偏關縣老牛灣入境,飛流直下,一瀉千里,抵芮城縣風陵渡而東折,南至垣曲縣碾盤溝出境,途經19縣560個村莊,流程965公里。黃河流經晉陝峽谷,在吉縣壺口一帶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瀉,形成壯觀的壺口瀑布。[編輯本段]氣候條件山西地形復雜,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異和垂直差異較大。山西地形多樣,高差懸殊,因而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山西地處中緯度,距海不遠,但因山脈阻隔,夏季風影響不大,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14°C,晝夜溫差大,南北溫差也大。西部黃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晉東南的大部分地區,平均溫度在8°~10°C之間。臨汾、運城盆地年均溫度達12°~14°C。冬季氣溫全省均在0°C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溫,7月份氣溫介於21°~26°C之間。山西無霜期南長北短,平川長山地短。大同盆地為110~140天,五台山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東部山區135~155天,臨汾、運城盆地則長達200~220天。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節分布不均勻,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約佔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響很大,山區較多,盆地較少。山西有三個多雨區,一是晉東南太行山區和中條山區,二是五台山區,三是呂梁山區。[編輯本段]歷史沿革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迄今為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還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搖籃」。「女媧補天」的傳說就發生在山西。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動。我國上古時代的三個帝王堯、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為「堯都平陽(今臨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濟市)」、「禹都安邑(今夏縣)」。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時,大同(當時稱平城)曾作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時。隋朝末年,李淵父子起兵晉陽(今太原市),繼而奪取長安,建立唐朝,後把太原定為大唐帝國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連年戰亂,災荒頻繁,而山西尤其是晉南一帶,經濟繁榮,人口稠密,成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區。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幾次。洪洞縣大槐樹是當時一個主要移民站。全國不少地方流傳的「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即由此而來。明清時期,晉商和山西票號的崛起,著稱中外。西河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為活動的主要地區。中國史前三大偉人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統治區。周代,晉國由山西境內崛興,晉文公曾為春秋五霸之一。秦、漢、魏、晉時期,山西無論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南北朝時期,山西是北朝統治的中心地帶,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為都,之後的東魏、北齊也曾以晉陽(今太原)為「別都」、「陪都」,這對促進山西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認為是「龍興」之地,一直把山西作為唐帝國的腹臟地區,封太原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發達的經濟、文化稱著於世。到五代十國,山西仍然對中國北方的政治、軍事形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宋遼時期,山西進一步繁榮,是中國北方經濟、文化的主要發達地區。元代,全國共11個行省,山西與山東、河北,並稱為元朝「腹地」,大同、平陽(今臨汾)、太原三城則成為黃河流域的著名都會。當時山西商業的發達、經濟的繁榮、文化的昌明,曾受到當時來中國旅行的義大利偉大旅行家馬可波羅的盛贊。明代,山西的商業迅猛發展,曾領全國之先。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後,山西的經濟、文化發展受到嚴重破壞。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擊了外敵的侵略。特別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山西人民進行了更加頑強的斗爭,在三晉大地上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百團大戰、平型關大捷、上黨戰役永垂青史。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從此揭開了山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新篇章。幾十年來,山西人民為全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為重大貢獻。黃河流經山西,孕育了無數英雄豪傑、仁人志士。在中國的各個歷史時期,山西曾涌現出許多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晉文公重耳,有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有中國的「武聖」、三國時期名將關羽,有唐朝名相狄仁傑、裴度,有抗擊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有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有創立「制圖六體」的西晉地圖學家裴秀,有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王之渙、王維、王昌齡、白居易,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金朝文學家、詩人元好問,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戲曲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家、醫學家、書畫家傅山,清末維新派揚澤秀以及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弟等。可以說,山西是人傑地靈,代不乏人。而其中晉商的足跡更是踏遍華夏、享譽全球。[編輯本段]歷史遺跡襄汾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境內有馳名中外的「丁村人」遺址,還有陶寺夏代遺址春秋晉城遺址。另外尚有漢末黃巾軍郭太部屯兵的白坡壘;以及史威村金代建築的「普凈寺」,丁村明、清居民建築等寶貴文物。山西是厚重的黃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古人類文化遺址、帝都古城、寶剎禪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畫、古塔古墓、佛道聖地、險堡關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跡等,從北到南、珠串全省,構成了山西古今兼備,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目前,全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70%以上在全省境內,具有珍貴價值的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就有119多處。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大同旅遊區的雲岡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以及中國五嶽之一的北嶽恆山;忻州旅遊區的五台山、蘆芽山、代縣楊家將故地;太原旅遊區的晉祠、晉中的平遙古城、昔日晉商的豪宅大院;臨汾旅遊區的堯廟、洪洞縣的大槐樹、廣勝寺、吉縣黃河壺口瀑布;運城旅遊區的解州關帝廟、芮城永樂宮壁畫、夏縣司馬光墓、永濟黃河鐵牛、永濟普救寺和鶯鶯塔,等等。其中平遙古城和雲岡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早在1921年,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高君宇,就在太原組建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展革命活動。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毛澤東親自率領紅軍主力渡河東征,在晉西、晉中、晉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種。全國抗戰爆發後,八路軍三大主力挺進山西,創立了敵後抗日根據地。八年抗戰中,山西是華北抗戰乃至全國抗戰的重要戰略支點;山西地方黨組織培養了15萬名共產黨員,根據地向八路軍輸送了60萬熱血青年。解放戰爭期間,山西成為支援全國解放的戰略基地,廣大民眾積極支援前線,大批地方幹部南下或東進、西進,奔赴新區,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解放前的劉胡蘭精神,解放後的大寨精神、太舊精神、李雙良精神激勵著人們為爭取新生活不斷艱苦拚搏。「十五」時期,省委、省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省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在2007年,山西省實現GDP 5696.2億元,同比增長14.2%。人均GDP約為1.6萬多元,超過了2000美元;財政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200億元,同比增長38.20%,增速在全國各省市列首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565元,比上年增長15.3%,;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3000元,達到3665.7元,增長15.2%。[編輯本段]交通運輸山西省地處我國中部地區,鄰近北京、天津、鄭州、洛陽、西安、咸陽的工業中心,與上海、沈陽、武漢等城市相聚不遠,輸煤、輸電的距離較近。有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神黃等重要干線交會處,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目前已形成以鐵路、公路為主,航空為輔的交通運輸網路,成為華北乃至全國的重要交通樞紐。公路建設成績顯著,實現了速度與結構、質量的協調發展。2003年,全省公路共完成投資130.7億元。到2003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3122公里,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達到11399公里,占總里程的18%;高速公路達到1210公里,省會到10個市實現了「三小時高速通達」;全省94.4%的鄉鎮通了油路,96.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61.5%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省內太原、大同、運城、長治都有機場,其中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有航班直達北京、廣州、上海、天津、海口等30多個城市,大同至北京、廣州、上海、西安、武漢、鄭州、海口7個大城市及省內長治也有航班直達。省內有從大同到風陵渡的同蒲線縱貫南北,另外還有石太線、京包線、京原線、太焦線、邯長線大秦線、神黃線等鐵路線從省內通過,可以通達國內大部分大中城市。[編輯本段]汽車牌照A 太原市 B 大同市 C 陽泉市 D 長治市 E 晉城市 F 朔州市 H 忻州市 J 呂梁市 K 晉中市 L 臨汾市 M 運城市 N合資企業 O公安政法系統[編輯本段]自然資源山西省現有耕地553876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高粱、玉米、豆類和薯類;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葉、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大同、太原、忻州、臨汾和運城等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農作區。近些年,雁門關外生態養殖畜牧業也發展很快,以奶牛養殖為主。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鋁土、鐵等為最。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區)內。工業以能源、冶金為主,輕工業相對薄弱。山西省旅遊資源豐富,歷史古跡、風景名勝較多。較著名的有雲崗石窟、五台山寺群、晉祠、應縣木塔、永樂宮、懸空寺、壺口瀑布、解州關帝廟、洪洞大槐樹等。[編輯本段]城市手冊主要城市郵編及電話區號:太原市 030000 0351 大同市 037000 0352陽泉市 045000 0353 晉中市 030600 0354長治市 046000 0355 晉城市 048000 0356臨汾市 041000 0357 呂梁市 033000 0358運城市 044000 0359 忻州市 034000 0350朔州市 036000 0349古交市 030200 0351 介休市 031200 0354潞城市 047500 0355 高平市 048400 0356霍州市 031400 0357 侯馬市 043000 0357汾陽市 032200 0358 孝義市 032300 0358河津市 043300 0359 永濟市 044500 0359原平市 034100 0350[編輯本段]山西帝王列表春秋霸主 晉文公、胡服騎射 武靈王簡襄功烈 趙簡子、簡襄功烈 趙襄子鮮卑驕子 拓跋宏、漢國皇帝 劉 淵漢國皇帝 劉 聰、前趙皇帝 劉 曜後趙皇帝 石 勒、後趙皇帝 石 虎後唐太祖 李克用、後唐庄宗 李存勖後唐明宗 李嗣源、後晉高祖 石敬瑭後晉出帝 石重貴、後漢高祖 劉知遠北漢皇帝 劉 崇、北漢末帝 劉繼元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世界上採用水中倒土築壩技術建成的最高土壩工程 1961年6月竣工的汾河水庫中國自行生產的第一台拖拉機 1950年12月山西省機器公司仿美國克拉克型拖拉機試製成功抗美援朝號履帶式25馬力拖拉機。中國第一爐不銹鋼 1952年9月,太原鋼鐵公司第三煉鋼廠煉出新中國第一爐不銹鋼。我國第一座棉紡織機械製造企業 1954年建成投產的經緯紡織機械廠全國第一個車輪廠 1958年6月2日開工生產的太原鐵路局車輪廠全國第一代東方紅拖拉機 1966年國家第八機械工業部將國內自行設計的第一代東方紅拖拉機30型定點給山西試制,山西省於1969年試製成功第一代東方紅拖拉機並通過部級鑒定。全國第一台3000馬力燃汽輪機車 1969年12月,山西省大同機車廠試製成功全國第一台「長征型」3000馬力燃汽輪機車,為我國鐵路牽引動力的革新開創了新路。全國規模最大的鄉鎮制醋企業 1976年創建的山西省清徐縣第二醋廠,年產醋5000噸,是全國規模最大、產量最高的鄉鎮企業專業醋廠。全國第一台挖掘機 1977年,太原重型機械廠研製成我國第一台10立方米挖掘機。全國第一套高速線材精軋機 1982年8月2日,太原礦山機器廠製造成功我國第一套高速線材精軋機,為我國冶金軋材技術填補了一項空白。全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鐵路 1982年9月29日,時任山西省省委書記的王克文和鐵道部副部長李森茂為石太線雙線電氣化通車剪綵。亞洲最大的氧化鋁廠 1983年7月1日正式開工生產的山西鋁廠亞洲規模最大的制凹版廠 山西省運城地區製版廠首創中國「輸精管可復性注射栓堵法」 1984年,山西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趙生才等完成「輸精管可復性注射栓堵法」科研項目,為國內首創。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委員會鑒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 1993年5月22日,山西省最大的水利工程項目,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奠基。這是一項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型水利工程。全國最大的中外合作經營的露天煤礦 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全國第一個特大型礦井 1984年12月6日,我國第一個年產量為500萬噸的特大型礦井大同四台溝煤礦正式開工興建。全國最長的復線電氣化鐵路 1984年12月30日,我國最長的一條復線電氣化鐵路北京豐台經河北沙城 到山西大同的鐵路全線通車。該線全長379公里,是晉煤外運的重要通道。全國第一個反映漢民族民俗風情的博物館 位於襄汾縣城南5公里處的丁村民俗博物館,籌建於1985年,同年11月10日正式建成開館,是中國第一個建立的反映漢民族民俗風情的專題性博物館。全國最大的白酒生產基地 1986年1月,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廠一期擴建工程竣工,使其成為全國最大的名白酒生產基地。全國最大跨度的黃河索道橋 1986年7月28日,我國最大跨度的黃河索道橋,在山西省平陸縣南溝村與河南省澠池縣白浪村之間的黃河上架設成功。全國第一個煤炭博物館 我國第一個煤炭專業博物館中國煤炭博物館於1989年10月1日在太原落成開館。穀子營養品質遺傳規律的研究 1990年7月23日,山西省農科院作物遺傳所攻克的「穀子防秕增粒技術」通過農科委鑒定,這一理論的創立填補了我國穀子栽培學上的一項空白。全國最大的系列奶粉、飼料包裝企業集團 組建於1991年的山陰古城乳品企業集團全國單產最高的大豆品種 1993年3月,山西省農科院作物遺傳研究所李廷泉等人研究完成大豆新品種「晉豆11號」。世界最大的燃燒無煙煤電站 山西省陽城電廠世界上最大的橋式起重機 《科技日報》載: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機器廠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重)為我國三峽工程水電站研製的世界最大、質量最好、整體技術性能最先進的兩台1200/125t橋式起重機(2001年)8月20日在太重試車成功。全國最大的楊樹基因庫 1994年7月8日,懷仁縣金沙灘建成全國最大的楊樹基因庫。該基因庫是山西楊樹局與德國技術合作有限公司開展的楊樹育種合作項目,1984年實施,已收集楊樹優良品系900多個,包含了全世界具有代表性的楊樹。亞洲最大的紡織機械製造企業 1995年8月18日,亞洲最大的紡織機械製造企業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它是山西省和全國紡機行業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發行H股的企業。全國最大的紅棗生產基地 山西省臨縣把發展紅棗作為全縣人民擺脫貧困奔小康的支柱產業來抓。1995年,全縣紅棗總產達到6500萬公斤,成為全國最大的紅棗生產基地縣,僅此一項,全縣人均收入260元。全國最大的特殊鋼生產基地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太鋼),是中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之一,是全國最大的特殊鋼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廠家和惟一批量生產電工純鐵的廠家。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產地 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基地是山西省西山礦務局。該礦位於太原市西15公里處,探明儲量為181.4億噸山西第一條高速公路 太舊高速公路,西起省會太原,東至與河北省毗鄰的省界舊關,穿越太行上,施工難度極大,於1996年6月15日全線通車,全長144公里,這是打開山西東大門的第一條現代化的交通要道。山西省貫通南北的高速公路 大運高速公路,北起大同,南至運城,全長666公里,縱貫山西全省,於2003年10月全線開通,它是山西省葉脈型生產力布局框架的主脈和脊樑。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產地 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是山西省陽泉礦務局。該礦務局是國家首批確認的特大型企業和全國500家最大的工業企業之一。全國民營企業第一大鋼鐵廠 位於山西省聞喜縣東鎮境內的山西省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鐵廠,是全國鄉鎮企業第一大鋼鐵廠。年產260萬噸鐵、260萬噸鋼、220萬噸材。全國最大的優質動力煤產地 山西省大同礦務局是全國最大的優質動力煤生產基地,被稱為「煤海」。煤炭儲量為375.8億噸,所產煤炭供應著全國1500多個企業,3700多家用戶,並遠銷海外。全國最大的銅礦 全國最大的銅礦是山西省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該公司位於山西省南部垣曲縣境內的中條山腹地。該礦資源豐富,蘊藏有46種礦產,是國內最大的地下開采銅礦山。世界第一的引水隧洞 山西省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中的南干7#洞(單洞)長43.5公里,比挪威「倫達思」工程的引水隧洞(28.5公里)還長15公里,比英吉利海峽地下隧洞(36公里)還長7.5公里,堪稱世界第一引水洞。國家「西電東送」大型工程神頭河曲三個項目 2002年8月20日,國家「西電東送」北通道神頭河曲三個項目正式開工。山西文物獨佔8項全國之最。山西省不可移動文物核查工作2006年全面完成,結果顯示,山西現存地面不可移動文物3.5萬余處,文物資源擁有8個全國之最。山西已公布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有678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119處,數量居全國第一。
Ⅲ 10·14晉寧施工沖突事件的事件背景
晉寧縣城鎮富有村部分村民因泛亞工業品商貿物流中心項目建設問題,與建設施工方素有矛盾糾紛,以致項目於2014年5月中旬以來陷於停滯狀態 。
從2010年這個項目征地以來,當地村民與項目開發商因補償問題一直未解決,從來沒有正式簽過征地補償協議,矛盾不斷升級。
2014年10月14日晚,地處昆明西南部的晉寧縣晉城鎮下起了細雨。泛亞工業品商貿物流中心指揮部的板房內無一亮燈,也無工作人員在場。除了偶爾過往的車輛,指揮部院子內顯得異常安靜。
而在約一公里外的富有村,大批村民手持釘耙、鋤頭等工具駐守在村口,警惕地看著任何一個過往的人。
「他們都是有組織的『打手』,准備攻進村子強占我們的土地!」村民李海英對記者說,2014年10月14日早上即有一批穿著統一服裝的人員,拿著傢伙兒。「15時多的時候進村,不管男女老少,見人就打。」村民高利興說。
村民們拿著鋤頭、木棍等反擊,現場一片混亂,「死了幾個人,還有很多人受傷送醫院去了。一直到17時以後,那些『打手』才開始散去。」李海英稱,村民們一直打市長熱線和110,電話那頭說會處理。
根據村民及當地有關部門的描述,此次沖突並非首次。2014年5月17日,由於村民的阻止,該項目就已停工。據晉寧縣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幹部介紹,本來2014年5月14日已經具備復工條件的,「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惡性的事件。」
村民們則表示,2014年5月17日的停工是由於村民不同意補償。
死者張勝的兒媳李江燕說,因為征地補償問題,當地村民和項目開發商一直存在矛盾。「這個項目從征地到建設,他們從來沒有正式簽過征地補償協議。以前的一些地就是被強占過去的。」
據高利興介紹,侵佔土地的行為早在2010年就開始了,面積約有3000畝。
李江燕表示,由於項目的侵佔,生活困難,而最初承諾的12萬元一畝的補償卻變成了每個人4.3萬元。「以前我們這里都是農田,種菠菜、生菜、油麥菜等大棚蔬菜,每畝一年能有7萬多元的收入。所以聽說每個人只有4.3萬元的補償後,很多村民拒絕。」
離開富有村後,某記者來到晉城鎮政府,希望了解事件處置情況,當地有關部門人員表示「以官方發布為准」。
Ⅳ 108道路擴建土地怎樣賠償
「我們這里正在修高速路,我覺得給我的征地補償費太少。我想知道,省里對高速公路征地補償有沒有統一標准?」9月8日,運城市一王姓讀者咨詢本報。王先生反映的問題並非個例,本報熱線經常能接到同類的咨詢……隨著農民維權意識的增強,征地補償標准也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用地數量激增 矛盾沖突凸顯目前,我省各地市都在大規模地搞開發建設,公路擴建、機場擴建、電廠建設都涉及到征地、拆遷。以太原至古交高速公路項目為例,這條全長22.497公里的高速公路,項目用地涉及太原市萬柏林區、古交市,擬佔用土地總面積約1036畝,其中農用地780畝。再比如今年7月份開工建設的臨吉高速公路全長99.27公里,途經襄汾縣、鄉寧縣、吉縣,共徵用土地8892畝。各地興起的建設高潮,導致對土地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在征地過程中,也引發了不少矛盾沖突,主要問題就集中在補償標准上。呂梁市興縣魏家灘鎮馬蒲灘村,是個有500多戶人家、2000多口人的村莊。村民們至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種地是他們主要的生活來源。2005年,山西西山晉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一批項目在這里建設,矛盾也接踵而來,不少農民參與到了各種「土地補償款」的「利益之爭」中,甚至有人因此送命。在運城市臨猗縣也發生過類似事件。2006年至2007年期間,臨猗縣政府從興教坊村、崇相西村、貴戚坊村徵收了365畝土地,委以西安鐵鋒房地產開發公司作商品房開發。一些村民堅決不同意賣地,走上了上訪之路。在網路山西貼吧,記者發現了多條有關征地補償咨詢及征地補償糾紛的信息。網友lby010315發帖:「我是應縣的,現在有一條公路建設佔了我家好幾畝地,不知道具體每畝地政府規定補償多少錢?」網友yi-dong369321發帖稱,忻州市忻府區播明鎮呂令村於7月份發生邊修公路邊打人事件,起因是村民對征地補償標准存在疑慮,矛頭直指忻定高速公路施工方。征地補償依據 最遲年底公示修路必然涉及到征地,從而也就涉及到千千萬萬農民的切身利益。土地被徵收了,每畝應該補償多少?田裡的農作物如何作價補償?林木如何作價補償?我省已經給出了大致的解決方案。在《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中,既有對土地補償費標準的詳細規定,也有對安置補助費的詳細規定。以徵收基本農田為例,其土地補償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倍補償;而安置補助費則按照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至六倍進行補助。此外,省國土資源廳下發的《關於山西省建設項目征地補償意見的通知》(晉國土資發〔2007〕193號)文件中也明文規定:建設項目徵收農用地,暫按省國土資源廳上報國土資源部的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補償倍數、各縣(市、區)所劃分的區域以及實際用地面積,確定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費。政策既然這么明朗,被征地農民為何依然存有疑慮呢?問題主要就出在「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這幾個字上。這是計算征地補償費用的主要依據。從2005年開始,省國土資源廳就正式啟動了對山西省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的制定工作,其初衷就在於解決征地過程中存在的補償標准偏低、隨意性較大等突出問題,使征地補償達到同地同價、公開透明,更好地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切身利益和基本生活水平。而按照國土資源部的相關規定,「征地補償標准原則上應每2—3年更新一次,逐步提高」,為此,今年1月份,我省決定對全省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進行調整更新。9月8日,記者在省國土資源廳建審處采訪時了解到,新標准尚未正式亮相。「我們現在手頭掌握的『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只是一個試行標准,是按照國土資源部的要求測算並上報了的,而新標准得省政府審批後才能公示。按照要求,最遲將在年底前對社會公布。」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之所以現在不宜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旦現在公示的「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與省政府最終公示的「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不一致,很可能引發群體事件。各地收入不同 標准也有差異土地被徵收後,涉及到的補償費用除了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外,還有地上附著物的補償費用。對於這個問題,在《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中也有明確規定。這其中包括: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可按照有關規定給予折價補償,也可給予同等數量和質量的附著物;青苗按照不超過一季作物的產值計算;對有條件移栽的樹木,付給移栽的人工費和樹苗損失費,不能移栽的,按照有關規定作價補償;魚、藕和牧草等,按照有關規定作價補償。除此之外,《辦法》中不僅對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牧場、草地、林地、宅基地、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集體打穀場、曬場等的徵收補償費做了明確規定,而且還對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牧場、草地、林地的安置補助費進行了明確規定(征地補償方案公告後,突擊栽種的樹木和突擊搶建的附著物不予補償;非法佔用的土地上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不予補償)。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各地市的征地平均年產值不同,其涉及到的補償標准和安置標准存在很大差異。9月8日,記者就曾來到省重點辦地方協調處對高速公路建設涉及到的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標准問題進行采訪,相關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各地市土地上所能種植的農作物都有差異,而且產量也有差異,此外,各地市的經濟狀況都有不同,涉及到的地上附著物(農作物除外)如房屋、墓地等的補償標准也不一樣。打個比方,同樣是一塊墓地,運城的補償標准為幾百元,而長治市卻可以達到幾千元。」納入社保范圍 保障農民生計土地被徵用了,農民的生計如何保障?記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我省就下發過相關文件,明確規定把被征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范圍,並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就業培訓。被征地農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保障標准,不得低於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有條件的也可參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確定保障標准。對城市規劃區內處於勞動年齡段的被征地農民,在城鎮企業就業和已轉為城市戶口自謀職業等人員按城鎮企業養老保險政策繳納養老保險費。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農村社會保險處負責人表示,被征地農民在按規定參加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同時,還可以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截至目前,我省涉及需納入保障范圍的被征地農民約有5.3萬人,應籌集保障資金6.12億元,其中已經落實到位3.1億元。今年6月,省政府辦公廳專門下發通知,明確了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所需資金來源和支付規定。按照規定,在未正式出台新的征地補償標准前,每徵收一畝農用地,暫由用地單位在現行補償標准基礎上,按各縣(市、區)平均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的5倍提高征地補償費用,劃入縣級被征地農民社保資金財政專戶,專項用於支付社保費用。用地單位支付的社保費用中,60%用於支付農民個人應承擔的費用,40%用於支付農村集體應承擔的費用。具體數額按照當地人民政府確定的農民個人、農村集體承擔的比例分別計算。按照60%、40%費用不足支付農民個人和農村集體社保費用的部分,由當地人民政府從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中解決,具體數額按照當地人民政府確定的政府承擔比例計算。經國家或省政府批準的征地項目,由市、縣政府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和人員後實施供地。那麼,是不是所有被征地農民都可以被納入社會保障范圍?據介紹,因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失去大部分土地的16周歲以上的在冊農業人口才適用這條規定。被征地農民不論男女,一律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領取不足十年身故者,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可一次性領取其個人賬戶資金余額。
Ⅳ 浙江新聞播山西運城空港征地了嗎
為什麼還要到浙江新聞播報?
Ⅵ 李曉鵬對山西運城空港征地有什麼看法
表示官不理哦
Ⅶ 山西運城通報城管與道路施工人員發生沖突,誰對誰錯
對於這件事相關部門已經官宣了,對涉案執法人員嚴肅處理,那這就是不是意味著就是城管執法人員的錯呢,我們先看一下事情的經過是怎麼樣的。
沒想到的是工人不僅不停工還罵起了人來,受不了的城管執法人員就和工人大打出手了。
了解完全部過程,作為一個路人來說,我覺得城管部門的執法者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人家要求你施工單位停工是有理有據,本身施工單位就存在著不合法的行為,不僅不知悔改,還對執法人員進行人身攻擊,這樣就真的不對了。
不過話說回來,城管執法人員作為國家工作人員來說,一言一行是代表著國家,就算對方再怎麼錯,也不應該動手動腳,這有損國家形象,因此城管執法人員被嚴肅處理,於法來說情有可原,於情來講不合道理。
Ⅷ 山西運城城管與工人發生嚴重沖突,官方怎麼回應呢
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某些想要佔小便宜的人存在,隨著現在法律體系的逐漸健全和人均素質的提高,這樣的人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依然存在。
Ⅸ 廣西蒼梧征地糾紛引發沖突事件的村民抱怨
據南都記者了解,昨日的沖突事件在警察和鎮幹部進場時就已經發生,一些村民手持棍棒將試圖進場的鎮幹部驅離,雙方一度陷入僵持。「警察進村時耀武揚威,鎮里的幹部首先與村民發生口角,結果就打起來了,其中兩個警察被打到眼睛。」一名覃姓目擊者稱,事發村莊的一些年輕人在前一天晚上獲悉土地將被強行徵用後,就准備了扁擔、木棍等物品。
官方消息稱,當地曾派出以政法委書記為首的領導幹部當場對民眾進行安撫和指揮處置事件,但有民眾稱,被派往現場的領導幹部不僅沒有對他們進行安撫,相反還命令警察出動警犬對村民進行恐嚇,此舉導致矛盾驟然升級。
一名目擊者稱,「一警察眼球被打出,一警察被打倒,頭破血流,蒼梧幾乎全部警察都被趕到新地路口,警犬被敲死2隻,引起幾千人來圍觀,場面非常激烈。」
除了警察受傷倒地的照片外,還有目擊者提供給南都記者的一段現場視頻。視頻中有三枚以上的催淚彈正在冒出濃煙。據都坎村一名村民描述,村民中的一些年輕人手持扁擔、石塊等物品將數輛停靠在路邊的警車掀翻。
「那個胖警察的眼睛估計被打瞎了,流了好多血。」這名村民稱,如果不是鎮幹部和在場的警員出言不遜,村民不會那麼激動。另一名蒼梧縣的目擊者聽消防隊的朋友說,那些搞事的村民還跟他們說叫他們回去,免得發生不必要的摩擦。後來果然村民只追著警察打,並不針對消防隊員和武警。這位朋友還證實「是有人被搞掉眼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