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葯店最怕什麼舉報
獎勵大突破,最高60萬
8月8日,成都日報消息稱,昨日,成都市新修訂的《食品葯品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正式發布,該辦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以後施行,有效期5年。依此類推,那麼,成都新修訂的舉報獎勵辦法將在9月份施行。
成都市新修訂的《食品葯品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對八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修訂。主要為:新增獎勵金計算方式、調整獎勵金計算比例、提高了單次獎勵金額、細化了重獎標准、明確獎勵主體和管轄原則、取消針對標簽瑕疵的獎勵、新增有關司法判決等事項的舉報獎勵和精簡了獎勵金發放的內部審核流程。
其中,成都市舉報食葯違法獎勵金額大幅提升,對於以下重大獎勵情形之一,舉報人有特別重大貢獻的,獎勵金額原則上不少於30萬元,並可以突破標准獎勵,但不得超過60萬元。
據悉,去年8月,原食葯總局聯合財政部印發了《食品葯品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指出,各省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可結合本行政區域實際,按照涉案貨值金額或者罰沒款金額、獎勵等級等因素綜合計算獎勵金額,每起案件的獎勵金額原則上不超過50萬元。
而成都市對於重大食葯違法,獎勵可謂大突破,最高可達60萬獎勵,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買房買車都沒問題了。
違規銷售處方葯危險
此外,舉報的力量不可小覷,很多葯店已被盯上。
近日,安徽阜陽市葯監局發布通告稱,根據群眾舉報,市局行政執法人員對安徽久久健康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阜陽市潁州北路分店、阜陽市潁州區繼明醫葯有限公司進行了飛行檢查,經查,2家企業均存在嚴重違反《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情形。
根據有關規定,市局撤銷安徽久久健康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阜陽市潁州北路分店等2家企業GSP證書。
當然,對於職業打假人來說,也不會錯過分食 「企業違法所得」的盛宴。
去年,一職業舉報人,組織一批人到一座城市的300多家葯店購買處方葯,且不出具處方,並在購買中留取葯店未憑處方銷售處方葯的證據,然後向當地的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舉報,要求按舉報獎勵的規定給予獎勵。
對此,當地葯監局立刻對舉報的300家葯店進行調查核實,確認舉報屬實,且分別對這些葯店依法進行行政處罰。
當然,類似的案例也不少。
去年3月份,據京江晚報報道,同一個人,以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葯為由,舉報了全市涉及丹陽、揚中、丹徒、京口、潤州共258家葯店的各3種處方葯。
市食葯監局和各基層市場監管局耗時一個多月,最終認定8家葯店的氫氯噻嗪這一種葯品沒有憑處方銷售,市食葯監局給予這8家葯店行政處罰;10家葯店沒有按規定登記銷售尼莫地平片和甲紫溶液,被食葯監部門責令整改。
葯監鼓勵舉報,葯店別踩紅線
此外,去年原食葯總局聯合財政部印發的舉報獎勵辦法還指出,各省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可結合本行政區域實際,按照涉案貨值金額或者罰沒款金額、獎勵等級等因素綜合計算獎勵金額,每起案件的獎勵金額原則上不超過50萬元。
舉報獎勵根據舉報證據與違法事實查證結果,分為三個獎勵等級:
一級:提供被舉報方的詳細違法事實、線索及直接證據,舉報內容與違法事實完全相符。
二級:提供被舉報方的違法事實、線索及部分證據,舉報內容與違法事實相符。
三級:提供被舉報方的違法事實或者線索,舉報內容與違法事實基本相符。
屬於一級舉報獎勵的,一般按涉案貨值金額或者罰沒款金額的4%—6%(含)給予獎勵。按此計算不足2000元的,給予2000元獎勵。
屬於二級舉報獎勵的,一般按涉案貨值金額或者罰沒款金額的2%—4%(含)給予獎勵。按此計算不足1000元的,給予1000元獎勵。
屬於三級舉報獎勵的,一般按涉案貨值金額或者罰沒款金額的1%—2%(含)給予獎勵。按此計算不足200元的,給予200元獎勵。
另外,違法行為不涉及貨值金額或者罰沒款金額的,但舉報內容屬實,可視情形給予200—2000元獎勵。食品葯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環節內部人員舉報的,可按照標准加倍計算獎勵金額。
屬於以下4種情形之一的,舉報人有特別重大貢獻的,獎勵金額原則上不少於30萬元:
1、舉報系統性、區域性食品葯品安全風險的;
2、舉報涉及嬰幼兒配方乳粉、列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等品種,且已對公眾身體健康造成較大危害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
3、舉報故意摻假造假售假,且已造成較大社會危害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危害的;
4、其他省級以上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認定的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舉報。
成都葯監局指出,葯店出現這7類違法行為,可舉報。
1、生產、銷售、使用假葯、劣葯;
2、編造、利用虛假資質銷售或騙購含麻黃鹼復方制劑等特殊管理葯品;
3、葯品零售企業和醫療機構從中葯材專業市場購進中葯材;
4、知道或應當知道葯品來自非法渠道,仍然銷售或使用;
6、需要冷藏或冷凍的葯品在其儲存、運輸過程中脫離「冷鏈」;
7、零售葯店違規銷售含麻黃鹼復方制劑等特殊管理葯品以及抗菌葯物等必須憑處方銷售的處方葯品。
海南省葯監局強調,葯品經營企業不得從事以下10項違法行為。
1、有違法經營或有任何違規經營假葯、劣葯行為的;
2、從不具有葯品生產、經營資格的企業購進葯品;
3、為無證經營葯品行為人提供葯品;
4、擅自改變經營方式或超范圍經營葯品;
5、擅自購進和銷售醫療機構配製的制劑;
6、非法收購葯品、超溫濕度值規定范圍儲存葯品;
7、質量負責人、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執業葯師在其他企業兼職、掛靠;
8、為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經營葯品提供場所,或者資質證明文件,或者票據等便利條件;
9、在葯品經營中暗中給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
10、葯品監管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違法違規行為。
B. 如何投訴食品衛生問題
衛生行政部門有關食物中毒調查處理結果是民事訴訟過程中申請賠償的重要證據,另一方面,當前食品衛生舉報的線索已成為衛生行政部門立案查處的重要案源之一,通過向衛生行政部門檢舉食品衛生違法行為,可以維護社會公眾利益。《食品衛生法》第五條專門對此作了規定「國家鼓勵和保護社會團體和個人對食品衛生的社會監督。對違反本法的行為,任何人都有權檢舉和控告。」當陽市衛生局也專門制定了《當陽市舉報衛生違法案件獎勵暫行辦法》,事實上,食品衛生類的投訴舉報已被廣大消費者認同和運用,成為衛生行政部門歷年來受理比重最大的一類投訴舉報。 衛生行政部門在受理群眾投訴舉報時,經常會碰到投訴舉報者因不知投訴舉報有關常識致使時機貽誤、證據消失,自身合法權益無法有效維護,甚至無法追究食品衛生違法肇事者的責任。因此,消費者在投訴舉報時要注意:(一)食品衛生投訴舉報的受理范圍包括制售劣質食品行為、食物中毒、餐飲衛生差、食品從業人員個人衛生不良、銷售發霉、變質、過期食品等侵犯消費者權益,不符合食品衛生法律法規要求的行為。 (二)投訴舉報一定要及時,在事發後盡可能早的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反映,衛生行政部門才能在第一時間內調查處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比如發生食物中毒時,有的消費者想和飯店「私了」,以獲得一定賠償,往往「私了」不成時才想到投訴舉報,這時調查處理食物中毒的最佳時機已喪失,可疑食品被銷毀,加工操作場所被清洗消毒,中毒者已康復,衛生行政部門不能取到有力證據。此時,如果飯店又反悔不認帳,衛生行政部門也難幫助受害的消費者討回權益。 (三)在投訴舉報時,要盡可能提供收集保存的證據,供衛生行政部門查證使用,如:發票、門診或住院病歷、購買的食品包裝袋、照片等。 所以,消費者在購物、餐飲消費時要索要發票,保留好有關證據。
C. 食品安全投訴電話
食品安全投訴電話是12315。
食品安全投訴電話的前身是12311,2011年12月,國家食葯監局在印發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各地開通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電話—12331。
201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整合建設12315行政執法體系更好服務市場監管執法的意見》。
2020年底前,原工商、質檢、食品葯品、物價、知識產權等投訴舉報熱線電話,即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等將統一整合為12315熱線,以12315一個號碼對外提供市場監管投訴舉報服務。
(3)食行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一、撥打12315應符條件:
1、有明確的被訴方(投訴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具體的商家信息,如店名、地址、電話等);
2、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3、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管轄范圍可以分為: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管轄范圍涉及:職能和屬地兩個方面);
4、消費者因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二、撥打12315否決申訴:
1、超過保修期或者購買後超過保質期的商品,被訴方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2、達成調解協議並已執行,且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
3、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4、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
5、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6、不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的。
D. 市場監督管理投訴電話
市場監抄督管理局:「12315」、「12331」、「12365」投訴舉報電話
為提高消費者投訴舉報的處置效率,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和訴求,市場監督管理局整合原工商局「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電話、原食葯監局「12331」食品葯品投訴舉報電話和原質監局「12365」質量監督投訴舉報電話,實行統一受理消費者的咨詢、投訴、舉報,撥打三個電話號碼都可以直接轉到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科,完善受理、分流、核查、反饋等工作流程。
保留原「12315」、「12331」、「12365」的專用投訴舉報電話與自治區、地市保持一致,方便群眾使用,暢通了投訴渠道。
E. 12315是什麼電話,能舉報什麼
「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和全國互聯網平台。
1999年3月15 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原國家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在全國設立的專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專用電話號碼。
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這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消費維權工作跨入互聯網+時代。
(5)食行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撥打情形
一、當您的權益受到侵害,被投訴方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
二、當您在消費過程中,當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
三、當您發現假冒偽劣商品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黑窩點」時
撥打方法
撥通12315電話後,如您需投訴或舉報,請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另外拔打12315是收費的,消費者申訴案件,由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如商家在異地需商家所在地區號+12315.
撥打要求
一、當您的權益受到侵害時,被投訴方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
二、當您在消費過程中,權益受到侵害時;
三、當您發現假冒偽劣商品及製造假冒偽劣商品的「窩點」時;
四、當您發現虛假廣告,欺騙消費者時。
F. 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12315,「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和全國互回聯網平台。
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答式上線。這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消費維權工作跨入互聯網+時代。
201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整合建設12315行政執法體系更好服務市場監管執法的意見》。2020年底前市場監管投訴電話統一為12315。
(6)食行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撥通12315電話後,如您需投訴或舉報,請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另外拔打12315是收費的,消費者申訴案件,由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如商家在異地需商家所在地區號+12315。
G. 舉報銀行內部食堂偷盜打什麼電話
銀行內部如果存在偷盜,你可以打110的電話進行舉報。
這樣的行為歸屬於公安局和派出所管轄。
H. 食行生鮮座機號
的話你可以購買自己想要新型的機器,好像每個機會的話他手心手機號是最好的,因為星星啊,畢竟它都是新歡的東西,然後實力也比較延遲也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