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的人咋都沒有包容心了,為什麼要罵霍頓
寬於待人,嚴於律己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每一個個體的優良品質。然而近幾十年來,伴隨著中國社會的分層和分化越來越明顯,不同族群之間,特別是關系比較密切的族群之間的互理解與寬容似乎也越來越少了。 舉例來說,現在干群之間不寬容:在基層,公務員普遍反映,當前各種利益糾紛不斷,基層幹部疲於應付。公務人員與普通百姓之間動輒發生沖突,導致部分群眾上訪不斷。醫患之間不寬容:醫院沒錢不看病,患者病沒治好就鬧事。最極端的例子是,網上曾爆出一條消息說,有一家醫院的醫生竟然要戴著鋼盔去上班!這種情況是否屬實姑且不論,從中反映出來的醫患關系的緊張卻是不爭的事實。貧富之間不寬容:由於部分富人的「原罪」或其它種種原因,中國人的仇富心理比較普遍。消費者和服務人員不寬容:在一些酒店裡,一些食客以為自己掏了腰包,就高人一等,對著服務員大呼小叫,稍有不順,便破口大罵--在這些「消費者」眼中,除了赤裸裸的金錢,根本沒有對他人人格的最基本的尊重!其它如勞資之間、師生之間、消費者和商家之間你爭我奪、睚眥必報的現象也比比皆是。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不同階層之間應當是相互寬容、和諧相處的。為什麼我們這個社會卻演變成這種不同族群之間的相互傾軋呢?這其中肯定有原因。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社會基本上是一個政治掛帥的社會。政治沖擊了社會的各個層面,特別是「文革」十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人為地界定為階級關系。在相互的斗爭中,人性惡的方面不加限制地膨脹,毒化了中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文革」結束後,本來我們這個民族應該有一個療傷、反思和復原的過程,但我們卻沒有來得及及時反思,在以後的否定「文革」的過程中,整個社會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政治沖擊一切的現象消除了,代之而來的是人們信仰的普遍缺失,市場經濟意識迅速沖決一切,成為現階段中國民眾的主流意識。 中國人是天生的生意人。雖然十年浩劫,讓中國人與市場絕了緣,與市場經濟相關的成本意識、效率意識、等價交換意識等在那一時期的人身上沒有建立起來,但中國人血脈中流淌的經商傳統卻並沒有失傳,一遇時機,便又很快復活了。改革開放之初,深圳人首先驚世賅俗地喊出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由此肇始,人們沖決了束縛中國社會的各種樊籬,張開雙臂熱烈擁抱市場經濟的到來,中國人等價交換的天然沖動被束縛被壓抑的太久了,以至主流社會一倡導,與市場經濟相關的准則便如同野火一般迅速沖出了市場經濟領域,向思想、文化、政治等各個領域蔓延開來,終於形成了目前的燎原之勢。 它造成的直接結果是,等價交換成了一些人行事的基本准則,金錢關系成了人與人之間的最重要關系,金錢也幾乎成了衡量人生成功的唯一標識。金錢至上和金錢拜物教甚至成了部分中國人的信仰。人與人之間撕掉了一切溫情脈脈的面紗,與道德、情感有關的品行都退居幕後,金錢成了部分國人的最高主宰!社會不同族群之間不是在尋求共同的利益,而是在各種利益的調整中盡量爭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時候,為了爭取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為了更多地攫取金錢,可以採取一切手段,甚至是採取最卑劣、最無賴的手段也在所不惜。 馬克思在揭示資本主義的罪惡的時候,其中有一條說,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它直接導致了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冷漠。中國社會雖然並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們所稱的資本主義制度,但現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這種情況。它導致的直接後果是,金錢既是社會交往的手段,也是最終目的。結果把很多事物的本來要義給沖淡了,公務人員本來是為人民服務的,部分人員卻演變成了為人民幣服務,老百姓認為,既然公務人員為人民幣服務,對公務人員的失職就不寬容;商人本來要誠實守信,但卻干起了坑蒙拐騙的勾當,消費者就對商人也不會寬容;老師本來是要教書育人的,卻染滿了銅臭,學生也就對教師的行為不寬容。當人們一心只盯著金錢的時候,一遇糾紛,首先想到的就是金錢,為著金錢而錙銖必較,甚至爭得頭破血流,這樣的社會,怎麼可能相互寬容和理解? 小平同志曾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忽視了對人民的教育。有學者也說,當我們打開國門,開始進行改革開放的探索的時候,只引進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而沒有同時引進他同樣著名的《道理情操論》。如此來說,我們目前要做的,就是要淡化人們的金錢意識,在市場之外的領域淡化等價交換意識,逐步提升人們的道德修養,使各色人等各守其道,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民眾逐步敦厚起來,人與人之間才能相互寬容,相互理解。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成和諧社會。
2. 怎麼增強理想信念
一、教育培訓要務實。
教育形式要靈活多樣。根據時代發展特點,不斷創新教育形式,增強黨員對理想信念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提高教育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教育內容要科學務實。
有針對性地設計教育內容,不僅組織黨員學政治、學理論、學時事,還要組織黨員學經濟、學科技、學法律,既培育黨性、又提升能力。扎實開展實踐教育,在工作實踐中提升和錘煉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
二、監督管理要嚴格。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監督管理,依靠紀律,規范行為,端正思想,堅定信念。嚴把黨員「入口」,疏通黨員「出口」,對理想信念動搖、黨性觀念不強、宗旨意識淡化的黨員,及時進行談話提醒和跟蹤幫扶;
對於經過幫扶仍沒有改正提高的不合格黨員,按照政策程序,清出黨員隊伍。要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管理,著力構建城鄉一體黨員動態管理機制,做到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的組織,哪裡有黨的組織哪裡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
三、黨內制度要堅持。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要堅持黨內基本制度,定期開展黨性分析,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制度,使廣大黨員經常打掃思想上的灰塵,校正行為上的偏差,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本色。領導幹部要帶好頭、做表率,影響和帶動廣大黨員尊重製度、維護制度、執行制度。
部分黨員理想信念存在的問題:
部分黨員理想信念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理想信念不堅定,價值取向物化;角色意識顛倒,宗旨觀念淡化;組織紀律渙散,黨員意識弱化;思想道德滑坡,黨性修養退化等。
這些問題的存在與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影響、價值觀念多元化的沖擊及教育培訓方法不適應形勢發展、黨員監督管理力度不夠等原因不無關系。
理想的動搖是最根本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基層黨組織必須把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作為一項根本任務抓緊抓好。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
3. 2009考研政治34題,急求
【答案要點】(1)材料涉及的唯物辯證法基本范疇有:
①體現了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徵,本質是事物內在的、穩定的、必然的聯系。現象表現本質,本質決定現象。材料中華佗對症下葯正是透過現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質。
②體現了聯系的普遍性。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客觀的,材料中華佗正是看到了病症和病因之間的聯系,成功地尋找到治療的方法,葯到病除。
③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材料中華佗針對症下葯正是對二者病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都結果。
④體現了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材料中,兩個患者的病症都是有各自的原因引起的,華佗正是認識到了其病因對症下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2)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這個故事對我們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深刻的啟示。
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正確認識事物。
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只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找到正確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以後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一切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的問題採取不同的解決方法,真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考點】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現象與本質的關系,聯系普遍性,矛盾特殊性及其因果關系知識點。
【解題思路點撥】該題用華佗治病的故事考查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相關原理,並分析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都意義。這同往年中用一個材料考查考生多個哲學原理一樣,考查考生對知識點都綜合運動能力做到活學活用,今年都考題仍堅持了這一考試宗旨。
(1)第一問要看清楚是考查唯物辯證法基本范疇,這就要求考生從唯物辯證法知識點中回答這一問題,分析材料中觀點,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得分。在華佗對症下葯的故事中唯物辯證法中都透過現象看本質,聯系的普遍性與客觀性、矛盾的特殊性與因果聯系相關知識點及其內涵。回答這一觀點要運用發散思維從多個角度分析材料。
(2)第二問要看清楚本題是考查材料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都啟示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際生活與工作中的作用。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只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正確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正如材料中華佗治病一樣只有對症下葯才能葯到病除。
【相關知識點鏈接】(1) 現象與本質是辯證統一的,既對立又統一。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徵,本質是事物的內部聯系和根本性質。現象表現本質,本質決定現象,要求人們通過對事物現象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認識過程,不斷深化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2)聯系的普遍性與客觀性。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與多樣性。馬克思主義關於事物普遍聯系的原理,要求人們要善於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系,確立整體性、開放性觀念,從動態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系。
(3)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就要求我們在具體實踐中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也是我們正確認識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關鍵。
(4)客觀世界的因果聯系是辯證的,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辯證地分析事物的因果關系,分析存在和發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結果,可以增強人們活動的自覺性、預測性和調控性。
4. 用唯物辯證法分析醫患關系為什麼愈演愈烈
唯物辯證法即「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以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最一般規律為研究對象。是辯證法思想發展的高級形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為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和不斷運動變化的統一整體;辯證規律是物質世界自己運動的規律;主觀辯證法或辯證的思維是客觀辯證法在人類思維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豐富、最深刻的發展學說。它包括三個基本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現象與本質、原因與結果、必然與偶然、可能與現實、形式與內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疇,而對立統一規律為核心。它是宇宙觀,又是認識論和方法論。[1]
5. 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研究生專業指定書目出來了嗎謝謝; 了~~
附1: 201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
院系所、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001商學院
020205產業經濟學
1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3數學三④801經濟學 各專業所列招生人數僅供參考,包含15%左右推免生。復試階段將根據生源情況及初試成績進行微調。(下同)
002法律學院
030101法學理論
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01法學理論④802法學綜合 802法學綜合(含法理學、法律史、憲法學、刑法學、民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
030102法律史
01中國法制史
02中國法律文化
03外國法制史
04西方經濟法制史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德語或241法語③602法律史④802法學綜合
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01中國憲法
02行政法學
03立法學
04教育法學 26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0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④802法學綜合
030104刑法學
01刑法學
02犯罪學(8名)
03青少年犯罪研究(6名) 8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04刑法學④802法學綜合
030105民商法學 10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③③605民商法學④802法學綜合
030106訴訟法學
01刑事訴訟法
02民事訴訟法
03刑事偵查學(5名)
04法律邏輯學(5名)
7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06訴訟法學④802法學綜合 606訴訟法學包括①刑事訴訟法②民事訴訟法③刑事偵查學。
報考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法律邏輯學方向的考生均選考①刑事訴訟法②民事訴訟法
報考刑事偵查學方向的考生選考①刑事訴訟法③刑事偵查學。
003經濟法學院
030107經濟法學
01經濟法
02商法
03金融法
011國際金融法律學院
030107經濟法學
04國際金融法
100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③607經濟法學④802法學綜合 607經濟法學由經濟法、商法組成,含金融法內容
03010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12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08環境法學④802法學綜合
004國際法學院
030109國際法學
01國際公法
02國際私法
03國際經濟法
012國際航運法律學院
030109國際法學
04國際航運法
90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③609國際法學④802法學綜合 報考日語語種的考生需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005刑事司法學院
★030120司法鑒定
01法醫
02物證技術
03司法會計
04計算機與聲像資料鑒定
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10司法鑒定④803法學綜合(鑒定)
803法學綜合(鑒定)包括:①《法學概論》、②《刑事訴訟法學》、③《訴訟證據法學》
該專業與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聯合培養。有醫學、計算機等理工科專業背景或相關工作經驗的考生優先,本專業同時招收委培生。司法會計方向需有會計相關專業背景,復試時加試一門專業課。計算機與聲像鑒定方向復試時加試一門專業課《計算機網路》(其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識。
006知識產權學院
★030121知識產權
50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③611知識產權法學④804法學綜合(知產) 804法學綜合(知產)包括:憲法學、法理學、民法學。其中憲法學、法理學合佔60分,民法學佔90分。
復試口試科目為民法和知識產權法,復試筆試科目為知識產權法。
007政治理論部
03050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13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④806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14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④807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008政治學研究院
030201政治學理論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12政治學原理④805行政學原理
009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030125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③617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④802法學綜合
120401行政管理 2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15公共管理學④805行政學原理
120404社會保障 14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③616社會保障學④808社保綜合 808社保綜合(含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法)
125200公共管理碩士 50 ①無②204英語二③3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④無 專業課全國聯考
010研究生教育院
035101法律碩士(非法學)
2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398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④498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 專業課全國聯考
035102法律碩士(法學) 10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97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學)④497法碩聯考綜合(法學) 專業課全國聯考
附2: 201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參考書目
020205產業經濟學:《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版);《現代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尹伯成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030101法學理論:《西方法律思想史》徐愛國、李桂林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法理學導論》徐永康主編、顧亞璐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法理學專論》徐永康主編、蘇曉宏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030102法律史:《中國法制史》王立民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國法律制度史》丁凌華主編,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外國法制史》(第四版)(21世紀法學規劃教材)何勤華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外國法制史》何勤華、李秀清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憲法學》童之偉 殷嘯虎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沈福俊 鄒榮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030104刑法學:《刑法學》劉憲權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其補充修改規定。
030105民商法學:《民法學》(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彭萬林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或《民法學》高富平主編,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婚姻家庭繼承法學》許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近兩年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輯出版的復印報刊資料;《商法學》(高等政法院校教材)覃有土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或《商法教程》(第二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030106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第二版)葉青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刑事訴訟法學教學研究資料匯編》(第一輯2000—2005年)葉青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民事訴訟法學》江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民事訴訟法案例與圖表》葉青主編,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訴訟證據法學:指引、案例與文獻》葉青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偵查學》楊正鳴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偵查學原理》楊正鳴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030107經濟法學:《經濟法教程》(第二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商法教程》(第二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新編金融法學》唐波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證券法教程》吳弘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經濟法部分,《民商法學》商法部分。
03010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環境保護法學》(第四版)韓德培主編,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環境法原理》呂忠梅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自然資源法學》張梓太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生態主義法哲學》鄭少華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030109國際法學:《國際公法學》(第三版),王虎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近兩年《中國國際法年刊》,中國國際法學會主編,法律出版社;《國際私法學》(第二版),丁偉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近兩年《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中國國際私法學會、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主辦,北京大學出版社;《國際經濟法學》,朱欖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近兩年《國際經濟法學刊》,陳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近兩年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法學》。
★030120司法鑒定:《中國司法鑒定製度研究》杜志淳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司法鑒定概論》,杜志淳主編,法律出版社,2010年出版;司法鑒定相關法律法規(截至2010年10月1日之前);
法醫學方向:《法醫學》閔銀龍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醫患糾紛司法鑒定理論與疑案評析》,閔銀龍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物證技術學方向:《物證技術學》徐立根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第3版。
司法會計方向:《中級財務會計學》(全國會計學術領軍後備人才組編),朱國泓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司法會計學》,於朝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計算機與聲像資料鑒定方向:初試:《計算機操作系統(修訂版)》,湯子瀛,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版;《資料庫系統概論》(第四版),王珊 薩師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復試:《計算機網路(第四版)》,作者:Andrew S.Tanenbaum著,潘愛民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第4版;《信息安全原理與應用(第四版)》,作者:Charles P. Pfleeger著,李毅超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年11月第4版。
803法學綜合(司鑒):《法學概論》(第十版),吳祖謀 李雙元主編,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刑事訴訟法學》(第二版)葉青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訴訟證據法學》葉青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030121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法部分:《知識產權法(第三版)》吳漢東主編,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1-24章;《知識產權法教程(第二版)》王遷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804法學綜合(知產)憲法學部分:《憲法學》童之偉、殷嘯虎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法理學部分: 《法理學導論》 徐永康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民法學部分:《民法學(第二版)》高富平主編,法律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第1-14章、第18-19章、第22-29章、39-43章。
03050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陳秉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邱偉光、張耀燦主編,教育部社會科學與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08年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第3版。
★030125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社會保障法論》方樂華著,世界圖書出版社2001年版;《十大熱點事件透視勞動合同法》董保華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版。參考讀物: 《勞動關系的法律調整機制》董保華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社會法原論》董保華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030201政治學理論:《政治學基礎》(第二版)王浦劬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政治學概論》(第二版)孫關宏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公共行政學》(第三版)張國慶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行政管理學》張永桃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2040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學概論》第二版,張國慶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近年來印刷的版本均可);《行政管理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或者類似教材)張永桃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公共管理學》黎民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公共管理學》(或者類似教材)第二版,陳振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20404社會保障:《社會保障學》鄭功成著,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社會保障法論》方樂華著,世界圖書出版社2001年版;《人力資源管理概論》董克用、葉向峰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勞動經濟學》曾湘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十大熱點事件透視勞動合同法》董保華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版。
▲802法學綜合我校提供法學綜合課考試大綱。
法理學部分:《法理學導論》徐永康主編、顧亞璐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四、六、九、十四、十五、十六章。
法律史部分:《中國法制史》王立民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章第一、二 、三節,第七章第二、三、四節,第十三章第一、二、三節;《外國法制史》(第四版)何勤華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章、第十章。
憲法學部分:《憲法學》童之偉 殷嘯虎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四章。
刑法學部分:《刑法學》劉憲權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章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四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五章第一節,第七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八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九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十章第二節、第四節,第十一章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第十二章第二節、第五節,第十三章第二節,第十六章第二節、第三節,第十七章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第六節,第二十四章第二節、第四節,第二十五章第二節,第二十八章第二節、第三節。
民法學部分:鄭雲瑞著《民法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二章第一節、第四章第二節、第五章第二節、第六章第二節、第五節、第七章第三節、第十章第三節、第五節、第七節、第十一章第二節、第四節、第十二章第二節。
訴訟法學部分:《刑事訴訟法學》(第二版)葉青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五章、第七章、第十五章;《民事訴訟法學》江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六章、第十二章。
經濟法學部分:《經濟法教程》(第二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商法教程》(第二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六章第二、三、四節,第九章第一、二、四節,第十四章第一、二節,第十六章第一、二、三節。
▲專業學位聯考科目考試大綱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關機構組織編制(2011年版)。
6. 法醫學的研究方法
法醫學的研究方法有計算機、醫學、生物學、化學和物理學五類。 醫學的研究方法最主要的是屍體剖驗。包括肉眼觀察研究和取器官組織檢材製作組織切片,並染色進行顯微鏡下檢查和組織化學檢查。為研究超微結構和測定微量金屆含量還可應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和微區分析。
此外,還可根據需要提取相應檢材作化學和生物學檢查。其次是臨床醫學檢查,應用臨床知識對活體進行診察,確定活體的生理、病理狀態,解決醫療事故中的醫療責任以及傳染病、中毒、公害的法律問題等。 世界各國的法醫學定位並不相同,視法規不同而可大略分為歐洲大陸法系和英美海洋法系兩大群。中國屬於那一群呢?當然是歐陸法系,這要從德國哲學家馬克思說起,馬克思的哲學體系根植於德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吸取了費爾巴哈的唯物論,黑格爾的辯證法,從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自從五四運動以後,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逐漸取得意識形態的正統地位,這也就意味著以傳統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華法系的解體,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直接影響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系的構建,也就決定了中國的社會性質是歐陸法系的國家,所以現當代中國的法系和德意志-羅馬法系(歐洲大陸法系)是一脈相承的,區別於英美海洋法系。 法醫學作為一門與法學相關聯的應用科學,自然要受到法律的規定,作為歐陸法系的國家,中國的法醫學高度擴張,排斥臨床醫學的介入,除了把調查死亡原因作為法醫學的重要任務外,還擔負著司法鑒定、以及維系人類健康和促進科學進步的使命。例如,在人類基因組計劃中,中國代表團1%的測序任務就是由西安交通大學法醫學系的一批教授完成的。而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影視作品中(由於中國把英語作為第一外語,所以更多接觸的是英美法系的影視作品),更多理解中的法醫學就是屍體解剖(法醫病理學),而這更多的是法醫病理學的任務,像法醫臨床學所從事的是活體醫學(例如,醫療糾紛、傷殘評定等)的檢驗鑒定,法醫物證學(例如,親子鑒定)、法醫毒物學(例如,毒葯物分析)更多的還要在實驗室工作,不一定要接觸屍體。另外,法醫精神病鑒定更多的是要評定作案人作案時的精神狀況,也不一定要接觸屍體。當然法醫病理學(屍體解剖)肯定是法醫學重要的基礎課了。 而在英國、美國、中國香港、新加坡等英美法系地區,對於解剖的認定則較為鬆散,只要發現死者之死因非自然死,即可進行解剖,因此在英美兩國之屍體解剖率較諸歐陸法系國家高出許多。在法醫的養成方面,英美法系地區多以病理醫生從事之,因法醫學在英美兩國之定義幾乎等同於法醫病理學;而歐陸法系之國家則有較為完善之法醫專科醫師的訓練制度。無論在人才培養還是在司法制度上,兩大法系也有很大區別,一般來說,在美國(由於是一個崇尚法治的國家),對法醫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較為嚴苛,在美國要想成為法醫,需要在大學獲得醫學學位,然後還要進行長達5-10年的專業訓練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法醫,其所提供的專家證言才能為法庭所採信。而中國則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法醫學體制,中國的法醫更像一個「雜家」,從現場勘查照相到檢查傷者,從檢驗血痕到化驗毒物,從解剖屍體到檢查骨骸,再到醫療糾紛鑒定幾乎無所不為。
展望未來,既然傳統的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維護封建主義生產關系的中華法系已經走向解體,馬克思主義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正統的意識形態,那麼新中國的法醫學事業就應該擺脫「生體發膚,授之父母,不可毀傷。」的傳統倫理觀念,以及「妖魔鬼怪」等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縛,而應該成為以求「真」的科學精神、以求「善」的人文精神為價值取向,以自然辯證法(科學技術哲學)為最高認識論與方法論指導的科學。從而為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建設注入新的生命力。總的說來,法醫學是一門最需要博學的人道職業,學者需博極醫源精勤不倦。 法醫臨床鑒定,俗稱活體損傷鑒定。法醫臨床鑒定,是指法醫運用臨床醫學的理論和技術,對涉及與法律有關的臨床醫學問題進行鑒定和評定。其主要內容包括:人身損傷程度鑒定、損傷與疾病關系評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程度評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評定、勞動能力評定、活體年齡鑒定、性功能鑒定、詐病(傷)及造作病(傷)鑒定、致傷物和致傷方式推斷等。活體損傷的鑒定是以活體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臨床醫學的理論與技術,研究並解決涉及法律問題的人體傷、殘及其他生理、病理等問題。 法醫臨床鑒定主要涉及以下內容:一是損傷程度的鑒定。這法醫是活體檢查中最常見的內容,確定損傷的性質與程度、推定致傷物體與作用方式、估價損傷的預後及可能發生的後遺症。其中的損傷程度鑒定直接關繫到定罪與量刑,民事賠償和治安行政處罰。根據損傷的嚴重程度分為重傷、輕傷和輕微傷。二是傷殘程度與勞動能力鑒定。鑒定時須參考與殘疾程度鑒定有關的法規,主要有道路交通事故傷殘十級分類法,職業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人身保險傷殘程度分類表等。三是性問題鑒定,檢驗是否被強奸,有無性病傳染,有無妊娠分娩,是否墮胎,確定性功能狀態。四是疾病的診察確定現有疾病與損傷的因果關系。疾病是否由損傷所引起,或原有疾病因損傷而加重、惡化。五是詐病(傷)及造作病(傷)鑒定,詐病是身體健康的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偽裝有病,如偽裝肢體癱瘓或偽裝精神病,造作病是故意毀損自己或授意別人毀損自己造成的損傷或疾病。六是醫療糾紛司法鑒定,在醫療過程中醫患之間產生難以解決的問題,引起法律訴訟,就需要啟動醫療糾紛司法鑒定程序作出一個中立客觀的裁決。
1、損傷程度鑒定從原始損傷及損傷所致功能障礙兩方面,對人身傷害案件中的被害人的損傷輕重程度進行評定,為刑事案件的處理及行政處罰提供依據。使用標准有《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2、傷殘程度鑒定為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提供依據。如:人身損害、交通事故、工傷事故中的受害的殘疾程度評定。使用標准有《人體損傷致殘程度鑒定標准(試行)》、《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勞動能力鑒定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等。3、醫療糾紛鑒定為醫療損害賠償案件提供依據。鑒定內容一般包括三個方面:醫院醫療行為有無過錯,被鑒定人(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後果,以及醫療過錯與不良後果間的因果關系。4、保險鑒定 與保險有關的事項進行鑒定,如:保險理賠中涉及殘疾評定,是否符合重大疾病、失能豁免保費條件的鑒定。5、保外就醫,暫不予收監鑒定內容包括: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是否可以暫不收監,以及正在服刑的罪犯是否可以保外就醫進行鑒定。6、護理依賴程度鑒定對具有嚴重殘疾的被鑒定人,在情況穩定之後,是否仍然需要他人幫助以維系日常生活,以及需要他人幫助的程度進行鑒定。護理依賴程度分3級:部分護理依賴,大部分護理依賴,完全護理依賴。依據《人身損害護理依賴程度評定(GA/T800-2008)》。7、三期鑒定(誤工期、營養期、護理期)
由於損傷導致傷者日常生活能力臨下降,或者不能完成相關工作而導致經濟損失,或重大損傷需要補充營養的,按照相關標准進行鑒定。8、其它損傷判定——對外傷所致的人體傷害進行描述。傷病關系——對被鑒定人的傷害結果進行分析,評價損傷與疾病在其中的參與程度。致傷物推斷——根據損傷表現分析致傷物體的性狀。致傷方式——根據損傷表現分析形成損傷的機制。家庭暴力鑒定——通過建立家庭暴力損傷檔案,記錄多次受傷情況,為虐待罪的定罪量刑提供依據。 臨床法醫學鑒定:臨床法醫學鑒定人根據司法機關或有關部門的委託鑒定要求,運用臨床醫學、法醫學和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技術,對被鑒定人進行檢查,再根據我國現行公布實施的法律條款按鑒定事項討論分析,作出相應的臨床法醫學鑒定結論的過程。補充鑒定:對於提出新的問題或提供新的資料,要求原鑒定人復驗、修正內容或補充意見者,稱補充鑒定。重新/再鑒定:如委託機關或當事人和辯護人對鑒定結論不滿意,或出現意見不同的鑒定結論時,將原案另行委託他人鑒定者,稱作重新鑒定。聯合鑒定:在鑒定工作中有時遇到所鑒定的問題涉及面廣、專業性強、難度大或因用的法律條規不完善而難於作出准確結論時,常聘請有關臨床專家和其他法醫進行聯合鑒定。重傷(grave bodily injury):是指有危及生命、或者並發症危及生命的損傷,損傷造成重要器官的破損或嚴重的功能障礙。①直接危及生命②直接引起危及生命嚴重並發症③直接引起嚴重後遺症④引起重要器官嚴重喪失功能的⑤引起肢體殘廢⑥引起毀容。輕傷(flesh injury):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於人體,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但不危及生命和造成嚴重殘廢的損傷,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於輕微傷的損傷。
輕微傷(slight bodily injury):是指造成人體局部組織器官結構的輕微損傷或短暫的功能障礙,不足以造成人身健康明顯傷害,恢復後一般不遺留明顯後遺症。勞動能力喪失:勞動能力是指人類進行勞動工作的能力,包括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總合。勞動能力喪失是指損傷、疾病、衰老等原因引起的原油勞動能力減弱或消失,使機體與所從事的勞動工作之間的不相適應。
事故參與度:是指意外事故中死亡、傷殘、後遺症,若混雜著即存疾病、老化等多種因素等,判定事故參與死亡傷殘、後遺症等結果的程度的一種比例關系指標,反映了事故與即存疾病等因素間的責任關系,用以確定意外事故的民事責任程度。
詐病(simulation):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身體健康的人假裝患有某種疾病。
造作傷(artificial injury):為達到某種目的,自己或授意他人對自己身體造成傷害的,或故意誇大、改變原有傷情,稱為造作傷。
虐待(maltreat,abuse):經常遭到家庭成員或照顧人故意造成的精神或肉體上的折磨、摧殘和迫害稱虐待。
7. 作為一個傳統的禮儀之邦國家,醫患之間怎樣的交往才更符合「禮」的規則
你是患者還是 新大夫啊? 呵呵
醫生的話:現在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大家大多都把利益看得最重要。 我覺得不收禮顯得有點傻, 收禮吧又有點不好意思或者心裡不踏實。 我覺得你就看情況而定吧, 小來小去的禮不論家庭貧富你就收了吧,現在看來那是無傷大雅,人家的心意,你不收害怕你不給好好看病呢,你就當是給他們的安心丸。 要是大禮呢, 你就看病患家屬富不富裕,富的就收了,窮的就別收了。 但是 啊, 宗旨是要給人家好好看病,一天能好的就讓人家一天好,要不坑人啊, 現在葯多貴啊!
其實醫生也不容易, 沒有點外撈的話,又不是很有名,想買個房子不靠父母的話,也挺不容易的。
患者的話:...
8. 何為醫德美
醫德是調整醫務人員與病人、醫務人員之間以及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准則。它是一種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道德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的特殊表現。不同職業,由於擔負的任務、職務的對象、工作的手段、活動的條件和應盡的責任等的不同,而形成自己所特有的道德意識、習慣傳統和行為准則。醫德就是從醫療衛生這一職業特點中引申出來的道德規范要求,它主要調整醫務人員與病人、醫務人員之間以及與社會之間三方面的關系。 醫務人員與病人的關系是醫德關系中主要的一個方面。醫療衛生工作必須為病人服務,醫務人員的最高職責就是與疾病、不衛生作斗爭,保護和增進人們身體的健康,醫德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人命的安危。明代龔廷賢說:「病家求醫,寄以生死」,說明醫務人員與病人這一醫德關系是生死所寄,性命攸關的,它涉及千家萬戶,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管著每個人的生老病死,影響面很廣。 醫務人員之間的道德,是醫德關系中處理好醫務人員與病人、社會之間關系的重要前提和保證。一個醫院,要形成優良的醫風、院風,就必須用社會主義醫德來協調醫務人員相互之間的關系,依靠各方面的團結協作,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整個工作有機統一地、有節奏地、有成效地進行。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十四個科室、四十多名醫務人員同心協力,搶救傷斷面積相當於整個軀體四分之一的特重傷員陳德才的成功,就是發揚社會主義醫德團結協作精神勝利的一個範例。他們在輸血9,20D毫升、輸液213,000毫升、處理醫囑3,760多次的大量工作中,無一點差錯,使臨死者復生。說明醫院 只有以高尚的醫德來協調醫務人員之間的關系,才能使醫療工作更好地為人民和四化建設服務。 醫德還表現在醫務人員與社會的關繫上。現代醫療衛生已發展成為社會性的事業,社會功能已大大擴展和加強。醫院和醫務人員的道德觀念不僅要考慮到某一病人的利益,對某個病人負有道德責任,而且要顧及整個社會的利益,對社會和群體負有道德責任,使這兩方面達到統一。 每個醫務人員都必須在道德上懂得善惡、美醜、是非、榮辱,以及在情操、舉止等方面應有的品格素質,遵循高尚的醫德行為准則來協調上述幾方面的關系。 社會主義醫德是共產主義道德在醫務領域中的具體體現,它是以馬克思主義道德科學的一般原則為指導的。 道德是上層建築的一種意識形態,受一定社會生產關系的制約。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決定了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特徵。醫德作為一種職業道德,有它自己職業道德意識的特殊性,但它不是脫離共產主義道德思想體系而獨立存在的道德類型,這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的性質和事業奮斗的目標理想所決定的。社會主義醫德必須以共產主義道德觀、人生觀、世界觀為思想基礎,來確立自己職業的行為規范。白求恩同志醫德之所以高尚,能夠做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極端負責,極端熱忱,就在於他從實踐中找到了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把醫療衛生工作同整個人類解放的事業聯系在一起。呂士才同志也深有體會地說過:「我認為品德是人的精華,沒有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就等於是個廢物。」理想和道德是不能分的,有遠大的理想,才能有高尚的醫德。社會主義的高尚醫德是同共產主義的理想和實踐血肉相聯的,它反映社會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新的關系。中醫的醫德規范 中國是一個從來都不缺乏自豪元素的國度,比如歷經千年仍熠熠生輝的中國傳統醫學(以下簡稱中醫),然而,中醫的魅力與光輝並不僅僅來源於她神奇的療效和獨特的理論體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歷代中醫大家們身上閃爍著人性光輝色彩的醫德!它隨中醫獨特的診療藝術一起傳承至今。縱觀古今中醫各家,大凡有所建樹者,無一不是德藝雙馨之醫家,他們用自己的言行舉止詮釋著醫乃仁術,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捍衛著醫道尊嚴!我們從以下五位相對具有代表性的醫家中便能淺析出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醫德內涵: 葛洪:讓貧困低薪階層輕松廉價地用葯 晉代名醫葛洪鑒於以往「諸家各作備急,既不能窮諸病狀,兼多珍貴之葯,豈貧家野居所能立辦」的情況,決心「率多易得之葯,其不獲已,須買之者,亦皆賤價草石,所在皆有」。由此可見,葛洪作為一名醫生是很關注貧困、低薪階層人民的,能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從他們的經濟利益出發,不辭勞苦,編著成《肘後備急方》,裡面的方葯物美價廉,文字朴實易懂,從現在的角度看也不失為一本家庭用葯手冊。這種處處為方便貧苦患者著想的精神很值得我們贊許。而我們很多醫務工作者在貧困低薪階層無力支付醫生所開葯品的時候,是否捨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推薦過「賤價草石」而「易得」的良葯呢?如果我們的每位醫生都能像葛洪那樣,那麼,患者們「看病貴」的情況會不會有所好轉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我國政府非常關注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並採取了相應的措施,比如分批降低部分葯品的葯價。但是由於一些大型醫葯公司因為種種原因而配合力度不足,而已經降價的部分葯品的葯效與那些大型醫葯公司的同類產品又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所以,很多患者在看一些病的時候,咬咬牙還是選擇了價高物美的葯品,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地解決。但是試想,如果我們的醫者有葛洪那樣的思路、決心和毅力,相信對改善以上的局面還是有所裨益的。 孫思邈:患者如至親,同行勿相輕 唐代名醫葯王孫思邈不但熱愛中醫,而且喜好經史佛老之學。他認為「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冤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這是何等高尚的醫德,何等景仰的修為。在孫思邈所言中,我們明顯地感受到他視患者如至親的接診態度。我想這裡面有兩個重要的原因:第一,醫學是一門救人的學問,醫生是一個救人的職業,如果你不把患者視為至親,那麼你何以會竭盡全力地去進行救治而心底無私呢?其二,我們的收入來源於患者,從這個層面上理解,患者無疑堪稱我們醫務工作者的衣食父母。與至親又有多少差別呢?試想,如果我們的醫患關系升華為「至親」關系,那麼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還是件難事嗎?雖然造成如今日益緊張的醫患關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醫務人員的一些作風確實亟需轉變,要樹立「服務型」理念,不要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拉遠了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在對待同行之間關系的問題上,孫思邈認為:「夫為醫之法,不得…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詆毀諸醫。」由此不難看出,他雖然在他所處的時代是首屈一指的名醫,但是他在同行面前仍然是謙恭的典範。與其相比,我們的一些醫務工作者是否感到汗顏呢?正因為孫思邈有如此高尚的情操,所以才能心如止水地精研醫學,不斷到達一個又一個醫學高峰。而我們如果取得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動輒道同行之短長,同室操戈,如何潛心醫學,又何談造福於患者呢?所以,我們在搞好醫患關系之前把「醫醫關系」處理好是很有必要的! 吳有性:苟利患者生死矣,豈因禍福趨避之 明朝末年,戰爭連綿,災荒不斷,疫病流行。崇禎辛巳(公元1641年),山東、河南、河北、浙江等地疫情猖獗,延門闔戶,感染者往往相率倒斃。一般醫者以傷寒論治,難以取效。「不死於病,乃死於醫」,身處那種情況下的吳有性認為「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簡古方,原無明論,是以投劑不效。」吳氏因此系統地鑽研古代醫書,認為歷代醫書研究溫病的太少,故而不揣固陋,大膽設想,深入觀察,「格其所感之氣,所入之門,所受之處及其傳變之體」。結合臨床實踐經驗編寫了《瘟疫論》,成為我國醫學發展史上繼《傷寒論》之後又一部論述急性外感傳染病的專著,在外感病學及傳染病學領域均佔有重要的地位。吳氏的醫學成就與其不顧個人安危,親臨疫區尋求疾病之因、探求治疾病之法,奮不顧身地為患者著想的精神與舉動是分不開的!在他看來,患者的生死才是大事。只要自己所為有利於患者便行,怎麼能夠因為自己的福禍而左右探求為民療疾方法的步伐呢!真可謂:苟利患者生死矣,豈因禍福趨避之啊!當代人民的好醫生華益慰就是這樣的醫者,他和吳有性一樣不愧為我們醫務工作者學習的楷模。唐太宗雲: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吳有性就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一面鏡子。我們應該以他為鏡,好好地思考,什麼才真正是我們要追求的、要得到的、要珍視的! 喻昌:對患者誠心、耐心,患者才會與你交心 醫患關系不和諧的因素有很多,醫生為患者診療時誠心不足、耐心不夠,而造成患者及其家屬對醫生有戒備甚至敵對心理的情況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雖然患者有時在接受醫生診療期間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和醫生配合,但是明代名醫喻昌認為,「然敬設誠致問,明告以如此則善,如彼則敗,誰甘死亡,而不降心以從耶?」「此宜委屈開導,如對君父,未可飄然自外也。」從喻昌所言中,我們不難看出,對病人如果誠心,盡責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地為病人服務,病人怎麼可能不與你交心,不配合你工作呢?所以在自身修養方面,我們行醫之人應該好好領會喻昌之言的深意啊! 徐大椿:名醫不可為,偽醫尤可憎 世人都只看到名醫的光環與偉大,卻很少知曉名醫的難處。孰不知學醫難,行醫更難,做名醫尤其難。這里的「難」不僅是說成為名醫的過程艱難,而是如徐大椿所言:凡求治於名醫者「必病勢危篤,近醫束手,舉家以為危,然後求之」,「其病必遷延日久,屢易醫家,廣試葯石,一誤再誤,病情數變,已成壞症」。可見病人及患者家屬對名醫所寄予的希望很大,要求很高,有的病雖然遷延日久,但若經過積極救治還能轉危為安,但是很多患者被一些庸醫折騰過久,即便華佗再世,也束手無策!然而病家常常又不會理性看待,甚至責怨名醫。徐氏以上所言便是告誡名醫不可過高地看待自己,名醫說到底是人而不是仙,同時也是對患者及其家屬們的肺腑之言。名醫如此,普通的醫生更應該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徐氏所言名醫也諷指一些徒有虛名的「名醫」,他直言道:「獲虛名之時醫,到處誤人病家反雲此人治之而不愈,是命也。有殺人之實而無殺人之名。」目前一些所謂「名醫」置患者生死與其家屬利益於不顧,打著治病救人的幌子行誤病害人之實!特別是那些打著中醫的招牌謀財害命的偽中醫,在很大程度上敗壞了中醫的名聲!我們醫務工作者特別是中醫工作者不僅要有謙虛自省、人不知而不慍的醫德,而且要具備實事求是,淡泊名利的醫德!
採納哦
9. 矛盾分析法來分析醫患關系
矛盾是對立統一 ,矛盾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 ,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中醫理論體系中始終貫穿著矛盾分析方法 ,不論研究人體的生理、病理 ,還是研究臨床症狀及疾病的防治 ,都運用了這一方法。1 矛盾分析法在中醫理論中的運用1 .1 從
-------------
矛盾分析法
maon fenxifa
矛盾分析法
method of contradiction analysis
運用對立統一規律,觀察、分析社會現象,以達到
認識社會現象發展變化的內在聯系與機制的方法。它是
對社會現象作定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對社會現象作矛盾分析的具體步驟是:首先把社會
現象看成是運動中多層次、多方面的矛盾統一體,考察
影響這種現象存在的諸多矛盾。其次,從這諸多矛盾中
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
要方面決定社會現象的本質,社會現象是以上諸多矛盾
的外部表現。再次分析矛盾發生變化的內部條件和外部
條件。同時注意矛盾發展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即主要
矛盾發展轉化的條件與時機。
矛盾分析法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基本方法之一,
對研究社會現象具有普遍適用性。它不僅能說明現在,而
且能預測未來。尤其對宏觀的、復雜的社會現象和社會
問題的研究,有它獨到的作用。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抓住重點和主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10. 陝西師范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本人商學院在讀,平常也不太去聽除了選修課以外的其他系的課,所以就自己本科學習的經歷來說介紹一下我覺得很值得來蹭課的兩位我們系的老師。不全是教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