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撫養費糾紛為案由提起的訴訟,其訴訟費如何收取
您好:
支付撫養費的訴訟請求應當視為財產分割,並應按離婚案件的標版准收取訴訟費。根據《訴權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第1目規定: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的標准收取訴訟費用。
則不超過20萬元的,每件應繳納50元至300元,超過20萬元部分,再加收0.5%。
希望答案對您有幫助。
② 應該是由子女還是父母一方作為原告起訴支付撫養費
應該是由子女還是父母一方作為原告起訴支付撫養費,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分析。
1、如果是父母雙方已經協議離婚,對方未按離婚協議支付撫養費的,則對方構成違約,應該由父母一方為原告當事人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按協議約定支付撫養費。
2、如果撫養費問題未經父母雙方協商或協商不成的,及未經法院通過訴訟確定的,則也應以父母一方為原告當事人,以父母的另一方為被告向法院起訴,通過法院訴訟來確定對方應該支付撫養費的標准和方式。
3、如果是父母雙方已經對撫養費問題達成了協議,或已經由法院判決確定撫養費支付標准,但現在要求對確定的撫養費標准進行變更(增加)的,則應以子女為原告當事人,未成年人子女的父母一方為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向法院起訴。
從法理上看,撫養是指長輩親屬對晚輩親屬的撫養教育,撫養是父母子女間一種基本的權力義務關系,這種權利義務關系的基礎是血親,因而父母撫養的義務不以父母的夫妻關系存在為前提,父母子女間的關系也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
作為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來說,被撫養是其權利,當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因此從撫養費請求權法律關系內涵來說,子女應是請求撫養費的適格主體。
按照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與第三十六條的相關直接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解除,離婚後,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因此,法律也明確規定了未成年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給付撫養費的適格主體地位。
(2)減低撫養費糾紛以誰為被告擴展閱讀:
撫養費的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
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③ 撫養費糾紛案中,被告是否應承擔或承擔一部分訴訟費用
離婚的案件和撫養費糾紛的案件訴訟費很低。
訴訟費糾紛的案子,只要是合理訴求,法院也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的話,那最後肯定是被告承擔訴訟費用,但如果原告獅子大開口的話,在起訴狀中要求被告給付高額的撫養費,超出被告的法定的給付能力的話,那法院最後也會判決原告承擔一部分的訴訟費用。
④ 變更撫養費應以誰為原被告
年後!變更撫養費給付標準的民事訴訟,原告應該是未成年的孩子,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法定監護人可以作為原告的代理人出庭,被告是不與孩子共同生活的另一方。謝謝閱讀!
⑤ 撫養費糾紛
看證據,如孩子幼兒園多少錢,你的收入等。你給孩子買東西不算在撫養費裡面。
離婚後,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有關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及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7、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⑥ 民訴法問題:訴求撫養費的原告應該是誰
由於你的提問不夠詳細,所以不能對你給出准確而詳細的回答。比如《婚姻法版》第三十七條第1款規定:「離婚權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儀;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但是,該條第2款又規定:「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由《婚姻法》的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撫養費糾紛案件又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1)由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通過訴訟途徑解決;(2)由未成年子女向父母一方或雙方提出額外的撫養費請求。也就是說,根據實際情況,未成年子女可以是原告,未成年子女父母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是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