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二手房定金合同的糾紛 我近期通過鏈家出售房屋,已經簽定定金買賣協議,該房屋是我婚前購買,房產
按你所述情況,原定金協議已被你解除,再主張履行,通常對方是可以拒絕了。當然,准確判斷要看相關書面資料了。
上述分析供參考,需要具體幫助,建議帶材料找律師具體溝通分析。咨詢完畢請及時評價並結束咨詢。
2. 和鏈家簽訂租房合同房客不付房租鏈家承擔什麼責任嗎
那這個肯定是鏈家的責任的呀,因為你是和鏈家簽訂的租房合同不是合作,可簽的租房合同呀。按照合同上的。要求辦事的話,肯定是鏈家要付給你。房租的呀,這個是鏈家,沒有合租客。溝通好,是他們的問題。
3. 鏈家為什麼遭購房者起訴
現如今大部分人買房賣房基本都通過中介機構,一方面是渠道信源更多,另一方面也是更方面,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對相關政策十分了解。不過,在房屋買賣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買賣方也經常與中介機構有著這樣那樣的矛盾。
據悉,保先生在2月份就已經通過了購房資格審核並多次催促鏈家辦理網簽手續,由於鏈家不清楚政策,錯誤的認為房本必須滿五唯一後進行網簽才能享受稅費優惠政策,導致延誤了保先生二十多天時間辦理網簽,造成巨大損失。涉案房屋3月14日房本滿五唯一,3月17日鏈家告知保先生當天能夠辦理網簽但當天並未辦理,3月18日辦理了網簽手續,因恰逢北京3·17新政出台,使保先生無法按首套房4.9%的年利率貸款。由於鏈家不了解貸款政策,不知工商銀行不辦理半地下室貸款,也不了解公積金貸款政策,3月27日鏈家通知保先生去工商銀行辦理貸款面簽手續時,被工商銀行告知該銀行不辦理半地下室貸款。之後鏈家通知保先生去辦理公積金貸款,後被建設銀行工作人員告知其家庭已用過公積金貸款,只能申請商業貸款。
保先生認為,如果鏈家和方源公司了解政策,自己3月27日直接去銀行申請貸款,可以申請年利率為5.39%的二套房貸款,5月份之後二套房貸款利息已漲至年利率5.88%。同時,由於鏈家和方源公司不了解政策,告知自己只要能把老家的房屋過戶即可按首套購房。5月26日,自己將老家的房屋過戶,在花費了不菲的過戶費後,仍不具有首套房資格,使自己受損。鏈家和方源公司作為專業的房地產經紀公司,對房屋買賣的政策一而再再而三的錯誤理解和解讀,給自己造成巨大損失。
目前,本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4. 鏈家地產獨家代理合同糾紛
您好,協商不成時您可以到法院起訴解決,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三十!
5. 鏈家租房合同違約金一般是多少錢
違約金一般都是一個月的租金。
對雙方都是一樣的。
有的有特別約定的,會單獨註明出來。
6. 鏈家違規被批,違反了什麼規定
鏈家沒有完全告知購房人房屋存在的抵押狀況。作為消費者,有權利知曉房屋的真實情況,包括抵押金額和權利人是誰。而鏈家作為居間方也有義務告訴購房人房屋的所有情況。
消費者的知情權被剝奪了
7. 鏈家遭購房者起訴結果怎麼樣
2017年2月8日,他與張某、鏈家及方源公司簽訂居間服務合同、房屋交易保障服務合同和補充協議,約定由鏈家和方源公司為保先生辦理網上簽約手續並協助保先生與張某完成房屋買賣所有交易,經鏈家工作人員辦理,目前房屋已過戶。
目前,本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8. 鏈家說說房產糾紛的訴訟時效為多久
如果在鏈家的一般都是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目前最新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是3年
9. 與鏈家房產中介居間服務合同糾紛如何解決
您好,如對方沒有履行合同相關義務,可以起訴要求解除合同,如你想了解如何避免居間合同糾紛,你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如何避免居間合同糾紛。
1.居間費用具體的付款時間及違約責任標准都應在合同中體現
一般來說,中介公司所出具的格式條款均約定房屋買賣的當事人,在中介公司的促成下,買賣雙方同意在簽約日或某一時間內支付該中介服務費,逾期支付的應按一定的違約計算標准計付違約金。
為了避免損失自身利益,委託人最好把支付中介費和中介的工作進度結合起來,約定根據工作進度按步驟支付費用,這樣比較合理,也不容易引起糾紛。同時把居間費用具體的付款時間及相關違約責任內容落實到居間合同上,避免口頭承諾無法兌現。
2.中介介紹不成功的,無須支付中介費
根據《合同法》第427條的規定,居間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但可以要求委託人支付從事居間活動支出的必要費用。因此,中介介紹沒有成功的,不需要支付中介費,但其他必要的活動開支,需要委託人支付。
3.居間人為促成合同成立隱瞞真實事實,需賠償委託人損失
根據《合同法》第425條明確規定:「居間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由此可見,居間人負有將真實情況告知委託人的義務,如果居間人隱瞞重要事實致使委託人受到重大損失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三、簽訂居間合同需要注意什麼?
以居間合同中常見的「房屋買賣合同成立,即表明居間成功」的條款為例,這一條款對買賣雙方都是極不公平的,因為中介的義務不僅限於促成雙方簽訂買賣合同,還包括協助買賣雙方辦理審稅、過戶及交房手續;而上述約定大大減輕了中介機構應當履行的義務,加重了買賣雙方的義務,屬於無效的格式條款。
1.居間合同中的「霸王條款」識別方法
(1)應當在簽署前識別出「霸王條款」,比如免除中介機構責任、加重買賣雙方責任或排除買賣雙方主要權利的,都屬格式條款。必要時,可委託專業律師進行審查。
(2)如果發現「霸王條款」,就要第一時間與中介機構進行協商,要求其刪除或修改,不可輕信中介口頭承諾的「這些內容不重要"、"不影響買房"。如果中介機構拒絕刪除或修改,建議您慎重決定。
(3)如果簽訂合同後,發現存在「霸王條款」,可以與中介機構溝通,協商解除已簽訂的合同或另立補充協議,對「霸王條款」進行修改。
(4)如因」霸王條款「產生糾紛,應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必要時可先行委託律師談判、磋商,提供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將損失降至最低。
2.委託人應對居間人所報告訂立合同的事項進行審查
委託人應對中介公司所報告的事項作實質性的審查或進行必要的咨詢,具體來說可要求中介公司提供相關資料或出具情況說明。否則一旦出現糾紛,若無證據證明中介公司在披露相關信息時存在隱瞞事實或提供虛假信息的情況,委託人則難追究中介公司責任。
委託人應注意審查以下事項:
(1)房屋產權是否清晰,是否存在繼承,是否存在共有人、是否取得產權證書;
(2)房屋是否具備可轉讓條件,是否存在抵押、查封或擔保等履行障礙;
(3)委託代理人的授權委託是否有效合法,是否存在無權代理或過期委託;
(4)相關稅費的計算標准和承擔主體等;
(5)如果是房改房,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否繳清,或業主是否將該款返還給單位。
以上就是買二手房避免居間合同糾紛的方法,買賣雙方在簽訂居間合同時一定看清各項條款,不要草率簽署合同。
網頁鏈接
10. 與鏈家簽了租房合同,鏈家不履行,找誰投訴
鏈家的總部投訴吧?
那個經紀人和你簽的就找誰唄
關鍵要分清是業主違約還是鏈家違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