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確定網購平台在侵權行為中的
您好,您所問的是否是如何確定網購平台在侵權行為中的責任?
新《消法》第44條:消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權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網路購物當中的欺詐性交易層出不窮,其中,責任主體的確定是關鍵因素,但是買家在購物的時候無法查證經營者的信息是否真實,交易平台的提供者在准許經營者進入交易平台的時候就應當查證其真實的信息,這樣,才能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當然,交易平台提供者在承擔了責任之後,可以再向後追償,找到真正的致損者。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Ⅱ 侵權行為的主體包括哪些
答:侵權行為的主體是指實施侵權行為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需要注意的是內,侵權行為的主容體並不一定是侵權責任的主體,比如,未成年人的父母可能會因未成年人的侵權行為而承擔責任,用人單位可能因其職員的職務侵權行為而承擔責任。
Ⅲ 如何界定網路侵權的賠償主體網路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
如何界定網路侵權的賠償主體?網路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就理所應當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但是在現實中,由於網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著作權侵權體現為網路侵權,很難界定賠償主體。那麼網路著作權侵權的賠償主體是誰?如何界定網路侵權的賠償主體?為了合理分配網路服務提供者在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中的法律責任,同時又能促進網路產業的健康發展,新頒布的《信息網路傳播保護條例》,對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供服務規定了四種免除賠償責任的情形:一是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供自動接人服務、自動傳輸服務的,只要按照服務對象的指令提供服務,不對傳輸的作品進行修改,不向規定對象以外的人傳輸作品,不承擔賠償責任;二是網路服務提供者為了提高網路傳輸效率自動存儲信息向服務對象提供的,只要不改變存儲的作品、不影響提供該作品網站對使用該作品的監控、並根據該網站對作品的處置而作相應的處置,不承擔賠償責任;三是網路服務提供者向服務對象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的,只要標明是提供服務、不改變存儲的作品、不明知或者應知存儲的作品侵權、沒有從侵權行為中直接獲得利益、接到權利人通知書後立即刪除侵權作品,不承擔賠償責任;四是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供搜索、鏈接服務的,在接到權利人通知書後立即斷開與侵權作品的鏈接,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如果明知或者應知作品侵權仍鏈接的,應承擔共同侵權責任。網路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網路著作權侵權賠償數額的確定主要依據《著作權法》第48條的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賠償。關於如何界定網路侵權的賠償主體?網路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專業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能幫助您順利申請。
Ⅳ 專利被侵權,淘寶網怎樣弄到店鋪主體信息
別人淘寶店鋪買家的信息是無法查詢的。
淘寶網對用戶的信息是保密的,因此如版果不是權交易雙方,是不能查詢訂單的交易記錄的。
淘寶賬號都是只能保存自己的交易記錄,且這些交易記錄是不對外公開的。
因此,是不能查詢到別人淘寶店鋪的買家信息的。
專利被侵權了的話直接投訴對方或者找到淘寶來進行維權,只要證據足夠對方一定會處理的。
Ⅳ 網購交易中侵權主體有哪些
一、網路服務提供者
網路服務提供者是網路空間中一種全新的主體,對網路的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
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網路內容服務提供者
網路內容服務提供者是選擇某類信息上網供公眾訪問的人,如為用戶發送信息的電子布告板系統經營者、郵件新聞組及聊天室經營者。網路內容服務提供者完全控制網頁上的信息,公眾一般只能瀏覽或下載而無法改變其提供的信息。因此他們的地位類似於傳統的出版者,應為其提供的所有信息承擔類似於出版者的版權責任。最高院的《解釋》第5條規定:「提供內容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明知網路用
戶通過網路實施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或者經著作權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但仍不採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權後果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
130條的規定追究其與該網路用戶的共同侵權責任。」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如果網路內容服務提供者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則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即在主觀上沒有過錯的時候就不構成侵權。
三、網路中介服務提供者
網路中介服務提供者是指提供除內容服務以外的其他種類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如網路基礎通訊服務者、接入服務提供者、信息搜索工具提供者等。
可以登錄
www.shewentm.com
或致電:010-82685045了解商標侵權范圍和認定,有專業的律師團隊排憂解惑,專業解決侵權有關問題。
Ⅵ 商標法規定判斷侵權的主體是一般消費者還是設計人
具備下述四個構成要件的,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侵權行為:
1.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
2.必須有損害事實發生,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後果。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注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
3.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
4.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即指不法行為人的銷售行為與造成商標權人的損害結果存在前因後果的關系。
商標侵權行為的種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了七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2.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3.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4.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5.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6.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7.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商標侵權訴訟流程:
當商標權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被他人侵犯,商標權人在掌握一定被侵權證據後,可向侵權行為發生地所屬的中級人民法院起訴,以維護自己的商標權。
一、提交材料
(一)商標權人委託代理人的授權委託書;
商標權人為國外及港澳台地區的公民的,其授權委託書需在中國公證處進行公證或在其所屬國/所屬地區進行公證後,再在中國進行認證。
(二)民事訴訟狀;
(三)如果商標權人覺得有必要對侵權人的侵權證據進行訴前證據保全,需提交證據保全申請;
(四)如果商標權人覺得有必要對侵權人的財產(如侵權人的注冊商標等)進行保全,需提交財產保全申請,並繳納相應擔保金;
(五)商標權人的權利證明,
主要包括:
1.商標注冊證(如指定顏色的須提交商標注冊證的原件)及續展手續。如果是國際商標注冊,則需由國家商標局發布該國際注冊在中國有效的證明;
2.如果是馳名商標,需提供馳名商標認證書。
(六)被告實施侵犯商標權行為的證據,主要包括:被告生產的被控侵權產品及銷售發票、買賣合同、視聽資料等。在原告不能獲得被控侵權產品時,銷售被控侵權產品的發票、合同也可以作為直接證據使用;
(七)有關侵權人情況的證據,包括侵權人確切的名稱、地址等情況;如果侵權人是法人,需要提供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工商登記資料。
二、具體程序
立案→證據保全、文件送達被告→財產保全→被告在15日(30日)內答辯→證據交換→開庭審理→作出判決
Ⅶ 網購中有哪些侵權行為
您好,
1、物品被寄丟賣家不賠付
(1)物品被寄丟了是網購中時常會實現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時,物流公司應該對失職行為負責,買家可以要求物流公司承擔侵權責任,全額賠償貨物價款。
(2)買方也可以直接找商家,商家可能會認為「這是物流公司的錯,拼什麼要找我」,但買方在網購時實際上是與賣方訂立了約束雙方的買賣合同,商家有按照約定交付貨物的義務,物流公司實質是在幫商家履行合同,因此物品被寄丟使買方無法獲得所購買的物品,買方可以要求商家承擔違約責任,要求商家重新再發一件同樣的商品或者退回相應的價款。
2、實物與網路表述不符不願退貨
網購中買方只能通過肉眼觀察判斷這個物品的質量,往往會出現賣方欺騙消費者,故意美化商品,所以經常都會看到哭笑不得的購物經歷。商家這種行為已經屬於消費欺詐,侵犯當事人的財產權,可以要求商家退貨,若被拒絕,有權提起訴訟,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3、承諾七天退貨但又反悔
賣方經常為了吸引顧客,會打出承諾七天退貨的標識,但當顧客真的想退貨的時候又不百般推脫。其實,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以網購這種方式獲得的產品,買家本身就有在七天內無理由退貨的權利,並不因為賣方承諾了,買方才可以退貨,買方可以到平台上投訴賣方,要求退貨並全額賠付。
4、產品質量不合格但找不到賣方
因為是在網路上購買物品,因為商品質量不合格,遭受了人身損害,如果這個時候找不到賣方,應該怎麼辦呢?依據我國法律規定,在這種情況中,買方可以直接起訴產品的生產方和經銷商,要求他們賠付財產損失。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會為了不願意退貨、買了假貨拒退等問題起訴買家,一方面是因為數額小覺得太麻煩沒必要,這需要大家增強維權意識。另一方面可能賣方早已經找不到了,這個時候可以先到網購平台投訴,委託律師寄送律師函,要求他們提供賣方信息。
Ⅷ 網路侵權 如何確定侵權人
怎樣確定網路侵權行為人
根據互聯網的技術特點和已有的訴訟判例,在確定侵權主體時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
1、通過向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查詢侵權行為人的上網記錄信息,確定侵權人的身份。用戶在網路里的任何活動,都會留下「蹤跡」,作為網路服務提供商,其有能力也有必要對這些「蹤跡」進行保存。由於這些記錄信息的內容涉及個人隱私或公共安全,所以,法律規定應由有關司法機關調取。參照《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十三條規定,行政管理部門為了查處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的行為,可以要求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供涉嫌侵權的服務對象的姓名(名稱)、聯系方式、網路地址等資料。在網路名譽侵權訴訟中,原告因無法取得被告侵權的網上數據信息,故其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七條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向網路服務提供商進行調查。通過法院調取的IP地址、注冊ID、上網時間等記錄的分析,可確定或基本框定侵權行為人的身份。
2、通過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者調查上網用戶的身份登記資料,確定侵權行為人。如果侵權行為人不通過固定的電腦,而是在提供上網服務的經營場所實施侵權行為,則人民法院也可向這些經營場所調取行為人的上網記錄。通過對用戶上網時間與侵權時間、上機號和侵權IP地址的比對,可辨別侵權行為人的真實身份。
3. 在查證侵權行為人的身份時,還應考慮糾紛的起因,知情人的反映,以及從網上「口水戰」到現實糾葛的轉化等各種情節,結合技術參數,通過綜合分析的方式作出甄別。
4、被侵權人在通知網站經營商將侵權內容刪除後,網站並未按通知要求刪除的,可以將侵權行為人和經營網站一並列為被告,並要求共同賠償,經過法庭審理,會最終確定該由誰來承擔侵權責任。
證據保全在網路名譽侵權糾紛中的應用
網路上發布的各種信息流動性強,可能隨時滾動和更新,稍縱即逝,發生網路侵權糾紛後,如果不及時固定證據,受侵害人的利益將無法得到保護。如果當事人自行保存了侵權信息,比如相關網頁,但一旦侵權信息被刪改,這些證據的證明力就非常有限。如無其他證據與之相互印證,就不足以支持原告的主張。對於受害人而言,必須加強證據保全意識,盡可能在第一時間採取有效的方式固定證據,贏得主動:
1、申請公證。電子證據是一種介於物證與書證之間獨立的證據,其書面化載體如列印件等不能直接充分地證明其原件內容。因此,當名譽侵權的言論在網上停留時間較長時,受害人可以申請公證機關對侵權的時間、作者、具體內容等進行公證,以固定和保存侵權信息的內容。經過公證的信息被法律賦予較強的證明力,在訴訟中可以作為法院認定侵權事實的依據。
2、向互聯服務提供商查詢侵權記錄。前面已經提到,網路服務提供者有義務對任何上網數據做一定期間的記錄,同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六條還對保障名譽權問題作出了特別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發現其網站所傳輸的信息明顯屬於包括侮辱或誹謗他人在內的違法信息內容之一的,應當停止傳輸,保存有關記錄,並向國家機關報告」。該規定為查實名譽侵權的內容提供了法律保障。
3、受害人及時舉報。舉報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向所載侵權內容的網站管理人員舉報,現在很多網站都設置了類似「舉報欄」的電子投訴系統,方便受害人在第一時間向網站發出舉報信息;二是向公安或其他負有管理、稽查職能的行政部門舉報,通過出警或查處記錄實現對侵權事實的固定。
除此之外,在必要時,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對證據採取保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