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貿易,貨代,報關,這幾類公司之間有何關系
1.貿易公司是接老外的單子,在國內采購,拿差價,是個中間商,很nb哄哄。
2.有工廠自己有出口權就自己接老外單子自己出口,省了中間環節。
3.不是所有工廠都能出口的,要有出口權,那沒有的就需要找出口代理商,出口代理商拿傭金。
4.出口代理商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報關報檢什麼的,還有運輸,統稱貨代。
5.報關就是幫你報關的公司樓,如其他樓說所。
6.物流就是運貨的,你和貨代接洽,貨代和物流公司接洽,貨代比較專業,國內貿易的話多是工廠直接和物流接洽。
㈡ 做外貿的公司 代理 和貨代之間相互的關系是什麼
先講一下,外貿公司和貨代之間的關系:
一,外貿公司,他是貨主,他是買東西(進口)或者賣東西(出口)的貨主。
二,貨代公司,他是服務於貨主(外貿公司)和承運方(船公司、鐵路、航空公司)。
他為貨主辦理接貨,報檢,報關,發貨等(大部分貨物是這樣);根據運輸方式不同又可分:若貨物運輸方式為海運,其要為貨主辦理租船,訂艙等;若運輸方式為鐵路,其要為貨主辦理要計劃,請車,上線等;若為空運,其要為貨主辦理訂艙,包機等。
他為承運方,攬貨,上站,收費,入倉等。
三,代理;一詞可謂廣義,它有報檢代理,報關代理,訂艙代理,上貨代理,發運代理,這些都是相對於貨代公司而言,也就是說貨代公司把自己的業務有可能是報檢,可能是報關,還可能是訂艙外包給以上專業的代理公司來做;主要是因為這些專業的代理公司在某一領域具有「較高的辦事效率」。
再說單據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單據是在外貿公司與貨代公司之間傳遞,主要有箱單,發票,裝箱明細單,提單,合同,產地證,信用證,報檢單,報關單,核銷單等;
而一般的代理都是從貨代公司手中接貨干,所以代理一般不會與外貿公司之間傳遞單據,而當貨代公司把具體業務外包個代理做時,傳遞的單據有:報檢單,報關單,信用證,合同,箱單,明細單,運單,產地證,核銷單等。不同的代理需要不同單據。
㈢ 外貿二三事之如何與貨代打交道
一、找個好貨代 國際貨物運輸,可以用空運和海運。空運費用很,而且交接簡單,時間也很短,貨物交給運輸公司,很快就直接到客戶手中了,沒有特別的操作過程。此外,利用國際快遞如著名的DHL、UPS、Fedex、TNT等也可以交付外貿產品——假如數量不大的話——因為國際快遞的費用更為高昂。但國際快遞的好處是非常省事,你無需自己去辦理商檢、海關等事宜,這對個人小額外貿是很方便的。 但是對於常見的正規的外貿,絕大多數時候採用是相對最廉價的集裝箱遠洋海運的方式。你可以租用一個集裝箱。行話叫做整櫃(FCL,Full Container Loading,集裝箱也可稱為貨櫃)。也可根據你貨物量的多少租用部分集裝箱,行話叫做拼櫃(LCL,Lessthan Container Loading,與其他用戶拼用一個貨櫃)。 承擔集裝箱遠洋運輸業務的公司有兩類:船公司和貨運代理公司(簡稱貨代)。兩者的區別,船公司自己有遠洋貨輪,而貨代沒有。不妨把船公司看成「批發商」,商品就是遠洋貨輪的艙位;而貸代就是「零售商」,從船公司那裡以較低的價格批發若干個艙位轉售給需要運輸的「消費者」——外貿商。或者反過來,從各個外貿商那裡攬下艙位需求,再到船公司那裡匯總訂艙。作為「消費者」的外貿商,固然可以直接找一些船公司訂購艙位(簡稱訂艙),但不難理解,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是跟貨代打交道。畢竟作為艙位「零售商」的貨代,數量多,聯系方便,操作靈活——說實話也更熱情一些。 FOB條件下,由客戶安排運輸,出口商屆時與客戶指定的貨代聯系即。CNF/CIF條件下,則與客戶達成交易前,必須確定交貨目的港。根據目的港,向貨代詢價——然,你也可以貨比三家,擇優合作。貨代報出的運雜旨就是出口商核算CNF/CIF價格的重要參數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從報價到成交,再備貨出貨,中間尚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而海運費是常常波動的,有時幅度甚至高達一兩百美元. 二、重要的提單 各個船公司的提單格式大同小異。提單一般有三份正本(ORIGINAL)和三份副本(COPY)組成。任何一份正本都可以去提貨,副本則僅作備用參考而不能直接提貨。繕制提單的時候,貨代會根據發貨人提供的資料填寫各欄內容,傳真給發貨人確認無誤後正式出具。各欄的填寫方法是: 1.發貨人(Shipper):填寫出口商的完整名址。 2.收貨人(Consignee):填寫收貨人名址或「憑指示」(下面在提單分類中將具體說明二者區別)。 3.通知方(Notify Party):填寫約定的貨到碼頭後需通知的人,如客戶或客戶的運輸代理名址電話。 4.船 名(Ocean Vessel):此欄裝船後由貨代通知並填寫。 5.航 次(Voyage No.):同上,此欄裝船後由貨代通知並填寫。 6.收貨地(Place of Receit):通常就是裝運港。 7.裝運港(Port of Loading);出口地裝運港。 8.目的港(Port of Discharge):進口地目的港,或轉船條件下的中轉港(關於轉船下面在提單分類中將具體說明)。 9.交貨地點(Place of Delivery):貨物實際的交貨地點,可以與目的港相同,在轉船的情況下則是最後的交貨港。 10.貨物的運輸嘜頭及分類(Marks and Number);假如一批貨有幾類的話分別填寫。 11.貨物名稱數量等(Number and Description of Goods)。 因此,在碰到客戶指定貨代,或與新的貨代合作的時候,一定要預先確認好相關費用,並且貨比三家,擠出報價水分,以免做了冤大頭。貨代收費愛用縮略術語,碰到不懂的一定要跟貨代弄清楚。從上面分析的種類情形,我們不難體會到,如果貨代是自己找的,並且關系很好配合默契的話,對物權控制就相當有利。貨代提單在目的港碼頭需要換單才能提貨,這一手續就能被很好利用,尤其是在那些有隱患的交易中,比如市場變動劇烈,質量可能發生爭議,單據產生重大不符點,客戶財務惡化等。從貨物啟運到抵達目的,耗時幾日到一個月不等,萬一其中發生變故,預見到客戶可能性會不付款,或者發現客戶以非常手段在沒有付款的情況下拿到提單,那麼在貨代大力配合的情況下,即使客戶手上有提單,也能夠扣住貨物,或至少暫時扣留,爭取寶貴的時間與客戶交涉,避免財貨兩空的重大損失。此外,通過貨代還能隨時跟蹤貨物的動態,了解貨物何時到港,客戶是否提貨等,這在貿易糾紛中會成為寶貴的信息。而這些工作並不屬於貨代的責任范圍,而是「友情幫忙」,因此,找個關系親密的好貨代非常重要。貨代因為長期與船公司、碼頭和海關打交道,辦事效率高,靈活性強。通常貨代都會代辦報關、集裝箱裝貨等到事宜,不妨交給他們一起。作為出口商,自然希望控制運雜費成本,與貨代討價還價不足為奇。但生意場上,互利互惠才能長久,因此行事不宜太極端,盲目追求超低價格。價格太低,貨代出於招攬生意的目的有時也會接受,但沒有利潤的事情,辦事積極性就不高。碰到碼頭擁堵艙位緊張的時候,自然不會優先幫你安排,這些都是常情。
㈣ 什麼是貨代貿易公司和貨代有區別嗎
1.貿易公司是幫你解決純貿易問題的,比如幫你找客戶,幫你報關,幫你結匯,收取你傭金.
2.貨代是幫你聯系船公司,幫你租船訂倉的,有時也報關的,收取服務費
㈤ 外貿公司與貨代合作,需要簽訂什麼協議嗎 求大蝦指教
簽訂一個簡單的國際貨運代理合作協議。其實也就是一個簡單的約定了,重要的是彼此之間的信任,否則即使簽訂了協議,也有不誠信的了。重點是選擇一個好的合作方比較重要。
㈥ 我是一家國際貿易公司,如果我和貨代公司有矛盾了,應該站在什麼的立場解決問題
其實對於做貿易的人都知道 ,貨代和外貿公司之間的關系應該盡量處理好 ,因為大家都是利益共同體.但如果真是遇到那種不講理的貨代也沒有合作下去的理由了 ,相反要是平時和關系不錯 ,不要為了一點小小的矛盾影響之間的良好關系 ...
㈦ 與貨代發生糾紛怎麼辦
讓貨代賠吧,不行就打官司。
㈧ 我司與一貿易公司因產品質量糾紛求解
首先聲明:本人不是法律專業人士,但是是一位外貿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僅從外貿行業的多年經驗,對本案例做個評述:
本案例屬於因品質問題引發的糾紛,按理生產廠家應該對成品的品質付完全責任。但是,從你們的敘述中發現,合同中並沒有用粘合時間或粘合力作為產品的品質檢驗或驗收標准,所以,用戶用粘合時間作為產品的不合格的理由,應該不符合合同對品質的約定檢測項目。因此,就合同內容而言,這種索賠不貼邊。這是膠布這種產品對品質的要求或檢驗標準的漏洞所在——這類產品的品質界定,應該有粘合力,或在一定粘合力的情況下的粘合時間作為檢驗或驗收的標准。而這個內容在合同的品質要求中沒有要求,但卻以此來索賠,顯然不太合理。
另外,SGS的確是國際上一家從事商品檢驗的公證機構,但是不是唯一的檢驗機構。外國官方的檢驗機構為CIQ,即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即便是對方請了SGS檢驗,如果你們並不認可的話,可以另請其他第三方檢驗機構來做試驗或檢驗,包括請CIQ檢驗。當然,因為你們的合同中沒有這個檢驗項目,做與不做都沒有意義。
因此,這類爭議時因為合同的檢驗或驗收標准不合適(其實是不恰當),即合同中的沒有約定檢驗或驗收產品品質合適的標准,以致引發糾紛。你們的第一個建議,即讓他們公司派人來我們工廠親自驗貨檢測——如何檢驗?檢驗什麼項目?檢驗對方提出的是粘合時間或粘合力?還是檢驗膠布的厚度和膠粒目數?——只有在雙方確認檢驗項目的情況下,這條才有意義。而你們的第二個建議比較積極,不失為你們的對於此事處理的誠意。第三個建議是一個折中的方法,這個需要對方認可才行。
總之,問題出來了,需要積極應對,並爭取協商解決,不要傷了和氣,畢竟和氣生財嘛。
有鑒於此,今後的合同中應該就檢驗或驗收標准要明確,且這些檢驗或檢測項目要是和產品的特性,避免這類問題的再次出現——這應該是通過本案汲取的經驗和教訓。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㈨ 貨運代理公司和貿易公司算是同行嗎
關系是有的,具體是否同行,最好還是問問原公司和了解新公司情況。
關於我接觸的情況,有遇到過貨運代理公司也有在做外貿生意的情況。
另外有一點,貨運代理公司,有些是用自己發貨人名義出貨的,如果按照單據來看其實和貿易公司一樣。
㈩ 進出口貿易公司與供貨企業、船運公司、貨代公司、報關行、海關、國外購買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謝謝!
一般貿易流程:首先國外購買向供業購買貨物
1,國外購買者是聯系向進口口貿易公司向它購買
2,然後進出口貿易公司則是向供貨企業向訂單(三方貿易)
3,如果討論的是FOB模式(裝運港船上交貨),則需要供貨企業或者貿易公司聯系貨代或者是報關行向海關申報出口(貨上船了,則進出口貿易或者進出口企業不用管了)同時在此期間這個條款下,國外客戶將要把他的貨代告訴貿易公司,由貿易公司將船訂好已經訂艙位,海運費是由國外客戶負責
4,如果是CIF模式(目的港交貨)也需要聯系貨代,由貿易公司或者供貨企業聯系貨代聯系船公司訂艙位,並負責到目的港的海運費以及到目的港之前的一切費用,也需要工廠或者貿易公司聯系貨代或者是報關行向海關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