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勞動糾紛,一年了,通過一審,二審和終審判決,都是我勝訴了,對方必須支付雙倍工資,後面怎麼做
你好,根據你的提問我作如下解答
第一,二審判決書自雙方簽收之日起生效,是終審版判決權。
第二,你收到判決後判決應該會載明對方付款期限,你可與對方協商付錢的方式。
第三,如果對方在判決的期限內未付款的,你可在期限屆滿之日起立即申請強制執行
第四,強制執行的措施有:一、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二、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三、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四、搜查被申請執行人隱匿的財產。五、強制被申請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單據。六、強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和支付遲延履行金。等
如有疑問歡迎追問,滿意望採納
❷ 勞動糾紛產生之日如何界定
【1】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
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
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
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
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
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2】仲裁時效不是60日,
而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一年內。
【3】有仲裁時效中止一說。具體糾紛要具體對待。
❸ 發生勞動爭議怎麼辦
可在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條規定內:發生勞動爭議容,當事人可以到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工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
(3)豐收日勞動糾紛擴展閱讀: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的相關要求:
1、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2、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仲裁活動或者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通知其參加仲裁活動。
3、當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委託他人參加仲裁活動,應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委託書,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
❹ 豐收日集團公司無故辭退員工,卻又不給合理賠償,請問用什麼辦法報光用什麼辦法得到自己的血汗錢呢為
有三種維權途徑:
一、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如果單位不執行仲裁決定,超過訴訟時效你可以拿上仲裁書上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如果對仲裁不滿意,在訴訟時效內上人民法院起訴。
二、到當地的政府信訪部門上訪,政府部門協調解決。
三、到當地的報社反映情況或駐地、駐省的中央媒體反映。
你覺得有道理的話給評。
❺ 員工因勞動糾紛起訴公司至法院,公司一方會有哪些顧忌,會對公司帶來哪些不好的影響
如果是起訴到法院,復公司的企制業信息公示上會記錄被起訴的記錄。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第六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其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下列企業信息:
(一)注冊登記、備案信息;
(二)動產抵押登記信息;
(三)股權出質登記信息;
(四)行政處罰信息;
(五)其他依法應當公示的信息。
前款規定的企業信息應當自產生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示。
如果不是到法院起訴,只是勞動糾紛仲裁,用人單位需要承擔舉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經查證屬實的,仲裁庭應當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