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約糾紛案 我以前訂過一次婚彩禮五萬,後來他出軌我退婚,後來男方起訴了,法院判決了我還五萬彩禮。已
法院又不是他開的。。。他反悔法院也不可能聽他的啊
2. 婚約財產糾紛判決書下達五年,彩禮一直無法返還怎麼辦
您好
如果是判決明確要求對方歸還彩禮的,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如果還是不行可以另行起訴,要求執行還款事宜。
望採納
3. 彩禮的法律糾紛
「彩禮」的表述並非一個規范的法律用語,人民法院審理的彩禮糾紛案件的案由按照有關規定被定為「婚約財產糾紛」。婚前給付彩禮的現象在我國還相當盛行,已經形成了當地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
這種婚姻形式直到中華民國都有延續,但當時在1934年4月8日中央蘇區頒行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中,已有了廢除聘金、聘禮及嫁妝的規定。新中國成立後,我國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後的《婚姻法》,均未對婚約和聘禮作出規定,且都規定了禁止買賣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的內容。但目前我國很多地方仍存在把訂婚作為結婚的前置程序,在農村尤盛。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訂婚的彩禮也在不斷提高,小到金銀首飾,大到上萬元的現金、汽車、住房等。一旦雙方最終不能締結婚姻,則彩禮的處置問題往往引發糾紛,訴諸法院的案件也逐漸增多。
2004年4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還規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條件,其中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麼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解釋(一)》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解釋(二)》第十條中的「生活困難」的理解也應當與上述解釋一致。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後,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
4. 存在彩禮罰則時婚約財產糾紛該如何審理
【案情】2012年3月,原告胡某某、被告劉某某通過楊某某和周某某介紹相識談婚。4月底,被告到原告家中,原告父母給了被告見面禮1000元。端午節時,原告父母給了被告現金600元;被告父母給了原告現金600元、價值900元的服裝一套和價值50元的傘一把。2012年8月6日,原告及其父母、介紹人楊某某和周某某及其他親友去被告家,給付被告彩禮50000元,被告家擺酒席兩桌宴請了原告一行人。原告父親的老表、介紹人周某某提出:若男方悔婚,女方不向男方退還50000元彩禮;若女方悔婚,女方應將50000元彩禮如數退還男方。原、被告雙方對周某某的提議均表示同意。後原、被告雙方因瑣事發生爭吵,矛盾越來越大,互相覺得彼此並不合適,8月中旬雙方分手。同年9月12日,原告及其家人去被告家討要彩禮時,雙方發生爭吵,原告及其親屬在被告家大吵大鬧。2012年9月19日,在介紹人楊某某、周某某的勸說下,被告向原告退還彩禮27000元,其餘24600元彩禮未退。原告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退還剩餘彩禮。
【審理】
陝西省南鄭法院審理認為:原、被告在談婚過程中因生活瑣事發生分歧,並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結婚的目的沒有達到,原告和被告對此後果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訴訟中,對被告辯稱的擺了兩桌酒席招待原告,被告的父母給了原告600元現金,一套900元的服裝和一把50元的傘,原、被告分手後被告已向原告退還彩禮27000元,庭審中原告予以認可,故對被告支出的這部分費用依法應從51600元彩禮中扣除。被告辯稱的雙方應遵守彩禮返還的約定,在原告悔婚後,其自願向原告退還彩禮27000元,剩餘彩禮作為對其的精神補償,該意見不應予以支持。鑒於原告在向被告討要彩禮時,在被告家採取大吵大鬧的不當方法,給被告及其家人造成一定不良影響,對此,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鑒於原、被告在婚約財產糾紛中過錯及原因力相當,由被告向原告返還剩餘彩禮數額減去被告物質損失價值的一半。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一、限被告劉某某在本判決生效後30日內返還原告胡某某彩禮10500元;二、對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依法不予支持。宣判後,雙方未提出上訴,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分歧】
若男方悔婚,女方不向男方退還50000元彩禮;若女方悔婚,女方應將50000元彩禮如數退還男方,該彩禮罰則應否適用是原、被告訴爭的焦點。因原、被告對該罰則適用與否產生不同的認識,致使雙方因彩禮返還發生糾紛,以致原告採取不當方式討要彩禮而對被告及其家人造成不良影響。現原、被告分手,被告能否以適用彩禮罰則為由拒絕向原告返還彩禮存在三種不同的認識:
第一種意見為:本案可以適用彩禮罰則。原告及其家人去被告家討要彩禮,足以表明是原告家悔婚,故被告可以主張適用彩禮罰則而拒絕向原告返還彩禮,被告向原告返還彩禮27000元系被告對權利的處分,其餘24600元彩禮被告可以拒絕退還。其理由為:原、被告同意介紹人周某某提出的彩禮罰則系雙方自由真實的意思表示一致;而且周某某系原告父親表兄,其提出的彩禮罰則更偏重於保護原告的利益,向被告表達出要麼結婚要麼全部返還彩禮的意思,現原告向被告提出分手,在被告主張適用彩禮罰則時,被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是否返還彩禮以及返還多少彩禮,故被告向原告返還彩禮27000元後有權拒絕返還剩餘彩禮。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不應當適用彩禮罰則,原告有權要求被告返還彩禮,但彩禮返還數額應當減去被告及其父母在原、被告談婚過程給付原告財物而所受物質損失。其理由為:原、被告雖然均同意彩禮罰則,但是結婚系男女雙方形成身份關系,根據《合同法》第2條第2款的規定,身份關系不應適用合同的約定,故原、被告對於不能形成身份關系的後果約定應無效。原告要求被告返還的彩禮數額為原告給付被告禮金的總數,被告及其父母在原、被告談婚過程中也給了原告禮金、衣服、傘和置辦了酒席,因此,根據公平原則,原告要求被告返還的剩餘彩禮數額應減去被告及其父母給付原告財物所受物質損失的數額。
第三種意見認為:本案不應當適用彩禮罰則;在被告已向原告返還27000元彩禮的情況下,原告要求被告繼續返還的數額不僅應當減去被告及其父母給付原告財物而受的物質損失數額,而且應當綜合衡量原、被告悔婚的原因力和「過錯」的大小、談婚過程中男女的價值消耗、機會成本。
【評析】
筆者贊同第三種意見,理由詳述如下:
1、彩禮給付是男女雙方及其家庭聯姻的傳統風俗和常見程序。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了群眾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大額彩禮的給付已經越來越多的顯現出來。根據民間聯姻的習慣,彩禮的給付彰顯出男女願意結婚的正式承諾和各方家庭同意接納對方的明確表示,其具有婚約的性質。男女雙方及其家庭希望通過彩禮給付來促進結婚登記,因此,中間人提出的彩禮罰則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和合理性。但是,適用彩禮罰則存在現實危害和法律困境。首先,說媒人可能會為自身利益而強為說合結婚或者共同騙取彩禮;其次,彩禮罰則違背了結婚前提的自願性,彩禮給付僅為自願結婚的一部分因素而非全部內容;再次,適用彩禮罰則的事實是由證據來還原的,女方作為彩禮的實際佔有人,女方悔婚完全可以消極應承或積極躲避的方式表現,而男方通常會主動找女方返還彩禮,這成為女方證明男方悔婚的證據,男方主張女方悔婚的證明責任重於女方主張男方悔婚的證明責任;最後,彩禮罰則違背了悔婚後果的公平性,大額彩禮的支付通常是男方家庭共有財產的重大轉移,而女方在談婚中的無形價值(時間、容貌等)和付出的機會成本通常大於男方,悔婚後的彩禮返還需要進行價值判斷和利益衡量。因此,根據《合同法》第2條第2款之規定,原、被告不能形成婚姻身份關系的後果約定在其發生適用爭議時應當無效。
2、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10條第1款第(一)項之規定,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男方要求女方返還彩禮的請求應當得到法院的支持。根據公平原則,女方及其家人給付男方財物的價金應當首先從男方給付女方禮金的總數額中減去。
3、婚姻是男女自願性的結合,放棄結婚往往是雙方共同「過錯」的結果。本案原、被告因瑣事發生爭吵且矛盾越來越大的現實足以證明悔婚「過錯」的共同性和原因力的相當度。同時,由於男女生理結構和社會分工的不同,女方談婚論嫁時消耗的無形價值(時間、容貌等)和付出的機會成本通常大於男方,女方為補償女性特有的價值消耗和較大的機會成本而不願退彩禮的想法尚有情理可原。當女方不想退彩禮和男方要求退彩禮的意願發生沖突時,男方若以不當或不法方式來催促女方返還彩禮,彩禮返還糾紛則會對女方造成有形或無形(精神)的損害。因此,綜合本案原、被告悔婚的「過錯」共同性和原因力相當度、談婚時男女價值消耗的差異、糾紛損害後果的程度,應判決女方減半返還已減去女方主張物質損失的剩餘彩禮部分。
綜上所述,男女雙方在給付彩禮時約定彩禮罰則,因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發生彩禮返還糾紛的,法院在審理中應首先排除彩禮罰則的適用;其次,在女方主張其因給付男方財物而遭受物質損失時,應當將女方所受物質損失從原告主張的彩禮數額中予以扣除;最後,男方可向女方請求返還的彩禮數額應當綜合雙方未登記結婚的原因力和「過錯」的大小、談婚的價值消耗差異以及彩禮返還糾紛(有形和無形)損害後果的大小來合理裁量彩禮返還的額度。
5. 婚姻彩禮糾紛沒領證共同生活兩年多,被告不服判決怎麼辦
具體情況不明不好講,從法律上來講,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你方依法提起上訴即可,具體操作聯系當地專業律師幫助
6. 婚約彩禮糾紛法院判決之後還能撤訴嗎
法律規定宣判以前都可以申請撤訴,但是否批准法院決定。在立案之後開庭審理之前申請撤訴,一般法院都會准許,但開庭審理之後判決之前提出申請的,是否准許要經法官決定 ,所以法院下達判決書後原告是不可以撤訴的。
7. 婚約彩禮糾紛 法院開庭 庭外調解 要多長時間
一般情況法官調節一或兩次就不調節,就直接下達判決書了,時間長短在於雙方當事人的配合。
8. 有誰可以提供有關於訂婚彩禮糾紛的最高法院判決文書啊,我跪謝
上裁判文書網上搜索,彩禮糾紛就可以了
9. 連雲港名嘴律師:我遇上婚約彩禮案件,一審二審判決是贈與行為。案件完全是地方保護。怎樣去維護自己的權
當事人如果對法院的判決不服,可以申請再審。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二百零一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二百零三條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