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房屋拆遷糾紛焦點釋疑

房屋拆遷糾紛焦點釋疑

發布時間:2021-08-11 13:20:11

Ⅰ 房屋拆遷糾紛焦點釋疑的目錄

再說責任
再版說明
責任
第一章 拆遷屬性之爭——拆遷活動應是民事行為
第一節 如何正確認識拆遷
一 拆遷拆什麼?
二 認識拆遷的不同角度
第二節 規范城市房屋拆遷首先要正確定義
一 掌握主要特徵
二 認識多種標准
第三節 拆遷活動的屬性是民事活動
一 城市房屋拆遷活動的特點表明其民事屬性
二 政府行為論流行的原因
三 政府行為論的危害
四 盡快界定公共利益的范疇
第二章 政府職能之爭——政府不能經營城市
第一節 政府經營城市的由來及變化
一 建國以後政府經營城市的理論與實踐
二 近年來政府經營城市的理論與實踐
第二節 政府經營城市是一種十分錯誤的理論
一 政府經營城市不符合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與時俱進精神
二 政府經營城市違背憲法和法律,不符合依法治國的方略
三 政府經營城市極易滋生腐敗
四 政府經營城市不符合國情和人民群眾的願望
第三節 關於城市建設的正確做法
一 量力而行是城市建設的基本指導原則
二 投資主體多元化是解決城市建設資金的主要途徑
三 企業法人是城市建設的主體
四 區分政府是在違法經營城市還是依法管理城市的標准
第三章 估價不實之爭——必須規范房地產估價活動
第一節 被拆遷房屋評估的正當程序
一 被拆遷房屋估價的步驟流程圖
二 估價開始前的工作內容
三 估價中的工作內容
四 評估的修訂歸檔工作
第二節 被拆遷房屋估價的正確方法
一 用市場比較法估算被拆遷之房價
二 用成本法估算房價
三 用收益法估算房價
第三節 目前估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預防和處理
一 估價目的帶傾向的問題
二 估價范圍有漏項的問題
三 估價選材錯誤的問題
四 估價活動搞暗箱操作的問題
五 一份背離市場價格的估價報告之分析
第四章 管理力度之爭——拆遷行政管理應執法必嚴
第五章 拆遷目的之爭——拆遷應當造福於民
第六章 土地權利之爭——不能割裂的權利
第七章 房屋用途之爭——一個無法迴避的矛盾
第八章 訴訟得失之爭——司法公正任重道遠
第九章 一般與特殊之爭——對公益等特殊房屋拆遷應特殊處理
第十章 正邪之爭——公民的人身權必須得到保護
第十一章 違憲與適憲之爭——關於拆遷立法的探討
第十二章 拆遷管理新問題研究
附錄
後記

Ⅱ 房屋拆遷糾紛焦點釋疑的《房屋拆遷糾紛焦點釋疑》內容概述

拙作《房屋拆遷糾紛焦點釋疑》出版後僅兩個月便庫存告罄,如果僅從作者和出版社及書店的角度,應當說是一件好事,但站在讀者的角度卻未必是好事。這本書不是講風花雪月的小說,也不是奇聞樂趣的傳奇文字,而是一本法學專著,研究的是社會矛盾的焦點之一。字里行間是焦慮和憂思。我一介執業律師,無名人效應,自無此熱銷之個人原因,追根究底,乃拆遷糾紛未退熱也。細想至此,我不再有絲毫喜悅,而是為眾多拆遷當事人而擔憂。
自我的拙作脫稿至今,半年有餘,期間有兩件大事,不能不說。一是國務院辦公廳在2003年9月19日發出了國辦發明電(2003)42號《關於認真做好城鎮房屋拆遷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緊急通知》),傳達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對拆遷糾紛的關注。相繼,建設部又出台了《城市房屋拆遷評估指導意見》和《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規程》兩個規章。《緊急通知》及兩個規章的內容與拙作的觀點基本吻合,實為所見略同。二是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以高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對憲法作出了重大的修正。其中對憲法第十條、第十三條的修改引起世人關注。其修改的內容涉及了拆遷兩方面的關鍵部分。一是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徵用或徵收,但前提必須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並要有法律的規定;二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包括房屋實行徵收或徵用,從而使對集體所有的土地與公民私有財產的保護有了質的飛躍。
毫無疑問,拆遷的本質是徵收,過去憲法有如此明確的規定嗎?沒有!對拆遷糾紛,中央過去有如此高度重視嗎?沒有!然而,我們如果有了《緊急通知》與《憲法修正案》就可以認為天下太平嗎?錯了!如果拆遷糾紛迅速平息或減少,我的這本小書就不會如此熱銷。鑒於上述,當法律出版社建議我對原書修改並補充以便再版時,我毫不遲疑地應允,即使手上尚有較大標的的代理案件要去接也沒有猶豫。責任所在,我又伏於燈前案上,對原書作了較大的修改和補充,並增加了一章即:關於拆遷立法的探討,以期對解決目前仍未平息的拆遷糾紛有所幫助。就在動筆的這一天,我來到西交民巷,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呈上我的《關於盡快拆遷立法的建議》,履行我作為公民的義務和行使公民參與國家立法的權利,並在建議的第四點明確提出:「上述法律出台或修改之前,應廢止政府經營城市的做法,重新審查土地儲備活動,非緊急情況應停止新的征地、拆遷項目的許可,以避免大量的違憲行為沖擊依法治國的方略和憲法權威。」在這份建議的末尾,我寫道:「國家法治,公民有責,權上書建議之!」這也是我對這本書修改補充的主觀意願,希望讀者能理解之! 本書作者:王才亮

Ⅲ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條文釋義與案例指導的作者簡介

王才亮,北京市才良律師事務所主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行政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建設管理與房地產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北京市律師協會物權法專業委員會委員。被《中國律師》雜志、中國律師網評選為「2010年度律師界新聞人物」,被《時代周報》評為「2010年度影響中國時代進程」的十大律師。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從起草到出台的全程研究的參與者之一。多年來,王才亮在從事十多年重大房地產維權和拆遷糾紛案件律師實務的同時,潛心從事法學研究,出版有《產品質量法案例評析與實務》、《最新公司法實務大全》、《購房陷阱防範法律實務》、《房屋拆遷實務》、《房屋拆遷糾紛焦點釋疑》、《房屋拆遷糾紛難點處理》、《拆遷管理與糾紛處理操作指南》、《中國城市建設與管理法律實務(依法治市指南全國依法治市推薦讀本)》、《農村征地拆遷糾紛處理實務》等26部法學著作。是國內著名的從事房地產維權業務的律師和從事拆遷法律制度研究並頗有建樹的專家。

Ⅳ 違法建築處理實務的作者簡介

王才亮,我國著名律師。現為北京市才良律師事務所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建設管理與房地產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行政法專業委員會執行委員、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宣傳委員會委員。王才亮律師在從事律師職業的同時潛心從事法學研究。多次參加國家立法、司法和行政機關的立法研究,出版有《房屋徵收制度立法與實務》、《反思——中國房地產制度與實踐》、《房屋拆遷實務》、《房屋拆遷糾紛焦點釋疑》、《房屋拆遷糾紛難點處理》、《拆遷管理與糾紛處理操作指南》,《房產維權法律通》、《中國城市建設與管理法律實務》、《房屋拆遷疑難問題解答》、《房屋拆遷典型案例與點評》等25部著作。
陳秋蘭,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先後供職於司法部辦公廳、全國律師協會《中國律師》雜志社。現任《中國律師》雜志社副主編(代理主編)、全國法制新聞協會理事、首都女記者協會理事。曾在《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中國律師》等報刊、雜志、電視台等發表作品近200萬字,並出版有《公司法實務指南》、《產品質量法案例分析》等著作。曾獲「全國法制好新聞」一等獎,女記協「好新聞」優秀獎等。

閱讀全文

與房屋拆遷糾紛焦點釋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