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傷事故打官司最多需要多長時間能處理好
這需要看情況的,是勞動仲裁還是法院審理等,
『貳』 工地上受了工傷在多長時間內申訴有效
當職工發生抄事故受到傷害襲後,作為用人單位也好,受傷職工也好,除了積極治療外,首先要把握好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這是受傷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保障的前提。這就要求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申報工傷的手續。如果超過期限,就很難認定了。對於申請工傷的期限,我國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在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叄』 工傷賠償案申請再審後高院多久立案
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能否提起再審,在實踐中是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人認為,調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在審判人員主持下就有爭議的問題經過協商自願達成的,人民法院的調解書就是對調解協議的確認,因此,當事人對調解解決的案件不能提起再審,這種說法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調解協議雖然是雙方當事人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願協商達成的,但從實際情況看,確實還存在違背當事人意願強迫調解、違法調解的情況,也存在調解協議內容違反法律的情況。因此,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肆』 工傷訴訟期限一般在幾年之內
工傷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4)工傷糾紛再審多長時間擴展閱讀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第十六條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伍』 工傷再審申請書期限交法院9個月算不算過期
1、到做出判決法院的上一級法院申請,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陸』 工傷賠償訴訟時效有多長時間
工傷賠償是勞動糾紛,申請仲裁是前置程序,申請仲裁時效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在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柒』 工傷傷殘賠償糾紛打官司需要多長時間能了結案件
因為工傷原因打官司,是一個費力又不討好的辦法,打官司的判決和生效時間長短不一致,可能需要0.5~2年時間。
其實工傷問題的關鍵;主要是要解決個人損害賠償和工作待遇(福利),說白了就是向用人單位合理合法的要錢。如何要錢,怎樣落實(多、快、好、省)才是王道。
最後解決工傷問題的途徑有幾種可供選擇:首先建議是勞動者或親屬與用人單位之間直接協商解決,這是最好的途徑,其次是協商不成的話,可以通過調解和仲裁來解決,這個可以在時間和經濟上有好處,最後才是通過訴訟程序(費力又不討好)。
其實解決工傷問題,勞動者或親屬也要認清形勢,理清思路,不要得理不饒人,和氣生財;明確解決問題的關鍵(要錢),解決途徑(協調)才是落實問題的手段。
『捌』 對於工傷官司從起訴到開庭大約要多長時間謝謝了
如果工傷鑒定結果已經出來,說明已經在勞動局做了工傷認定,您可以向勞動局提出勞動工傷仲裁,結果在立案後3個月內出來。
『玖』 一般工傷骨折賠付多少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三條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