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辭職有糾紛怎麼辦

辭職有糾紛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1-08-11 04:07:00

① 離職一年半後有經濟糾紛 怎麼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之規定: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因此你所遭受的多扣工資的損害已經無法維權。
勞動在在職期間,工作上給用人單位造成一定損失的,如果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的,用人單位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勞動者進行一定賠償的。

你手寫並簽字的收據,證明你收到了用戶的200塊錢押金。但是公司沒有出押金條記錄對你不利。公司也不可能從財務那拿證據證明你已經把錢交給財務。因此公司拿著你開的收據是可以找你付款的。這件事對你不利。200塊錢,你可以不接公司電話,不予理睬,他們也拿你沒辦法,時間久了就過去了。200塊錢不至於起訴你。

② 離職後公司糾紛急需解決

按實際情況,離職後與公司存在糾紛的,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如果屬於勞動仲裁的范圍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進行解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通過訴訟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③ 關於辭職的糾紛(懂法律的來)

法律規定 試用期內雙方都有自由權 選擇權

也就是說 試用期內 你不願意干你可以走 公司看你不適合 也可以走

所以 你申請離職了 理論上可以走 但公司不放 你可以和公司協商

但公司一定會給你工資的 請放心 至於侵犯你自由 再法律上不大可能 因為你們公司有規定 要有老總批示 所以 這個是公司制度問題···不是你個人的為題

希望你跟公司 說明你的情況 然後做出相應處理 會更更好 如果公司是在不放手你 那就上訴法院解決吧

④ 單位離職糾紛

發生爭議的,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請第三方居中調解,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目前,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很多,一般是事業單位員工提出辭職而單位不同意,員工單方離職,單位留置人事檔案。
我國現實條件下員工沒有人事檔案,其可選擇的工作范圍受到很大限制,無法進入國際大企業工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無法辦理社會保險事宜,也無法辦理出國的相關手續,員工非常苦惱。此類人事檔案與員工分離的現象非常之多以致也成為社會問題。
我國事業單位人員分為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和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兩部分,其中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與單位的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其辭職條件、辭職程序和辭職糾紛的解決均適用《勞動法》及調整勞動關系的行政法規。目前,大部分事業單位人員,比如學校的教師、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不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部分人員與單位的關系就不適用《勞動法》,其辭職適用國家相關人事管理法規。
依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提出辭職,並按人事管理許可權,向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應從收到辭職申請起三個月內,予以辦理辭職手續,發給辭職證明書,並且按國家關於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規定,進行人事檔案移交、接轉手續,一般事業單位人員的辭職是沒有實質性的要件的,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
但是以下四類人員辭職必須經過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批准,否則是不能辭職的:(一)國家和省、市(地區)重點科研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幹,辭職後對工作可能造成損失的;(二)在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三)從事特殊行業、特殊工種的;(四)從事國家機密工作,或曾從事國家機密工作,且在規定的保密期內的。
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適用《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規定》,爭議雙方應當在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單位所在地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⑤ 辭職糾紛 我該怎麼辦

向勞動局投訴 1有扣押金的情況;2不準辭職情形;3剩餘的工資和押金不予退還 參照: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⑥ 辭職糾紛

用人單位的規定,與國家法律相抵觸時,規定無效。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看清楚了,是通知,不是征詢意見。也就是只要告訴用人單位就行了,不需要他批復或同意。酒店的規定已經明確違法,所以是無效的規定。
幹了三個月,沒簽合同,收集可以證明你的酒店員工的各種證據,例如員工牌、考勤表、工資條等等。到勞動仲裁委提請仲裁。主張因為用人單位沒有在建立勞動關系起三十天內簽訂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從第二個月第一天開始,發給你雙倍工資。
用人單位扣工資的行為,必須有經法院公證處公證過,而且沒有違反任何法令的規定支持,才可以合法執行。不是酒店簽罰單就好了,中國是講法律的地方。所以,總共扣了多少,都可以提出主張要求補發,並且求償應付金額100%的經濟補償金。
你們找工作,不要老是找一些專門違法的公司上班,找合法經營的公司多好?簽合同之前,自己先上網把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好好看看,就不會受騙了。

⑦ 離職後的糾紛

  1. 公司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違法,應該依法予以賠償。

  2. 不辦理社保違法,即使員工同意不辦理,公司不辦理也違法,可去勞動社保部門投訴。

  3. 國家是規定每周不超過40小時,寫的48小時,只能這點無效,多出的8小時為加班。

  4. 競業限制,一般要求支付補償金,為競業限制期內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工資。

    可追問,望採納~

⑧ 辭職糾紛,如何去法院告公司

1、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辭職)分三種情況:一是,依據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不用單位批准。但用人單位不承擔經濟補償;二是,依據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而且,用人單位還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三是,勞動者沒有任何依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但不給經濟補償金,還可依據第九十條的規定,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2、所以,辭職要合法理由非常重要,只要理由合法任何用人單位都不能拒絕,當然,如果沒有合法的理由,不但不能走,你就是走了,單位也會找你的麻煩,得不到補償金不說,還會要你交違約金,不給你辦離職手續,對你今後的就業會有麻煩。3、辭職理由建議你參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情形來提出,比如不簽勞動合同、不按國家規定安排勞動時間、不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加班不給加班工資、不按時為勞動者建立國家法定的社會保險等。4、你現在要做的是:第一,盡快想辦法要回你之前遞交的辭職報告,我不知道你在辭職報告中寫了什麼,但辭職的原因很重要,如果寫得不當即使仲裁也會對你不利,何況既得利益還會受到損失。第二,重新寫一份「解除勞動關系通知」,主要內容:(首先陳述上述辭職理由中的任何一條或兩條),依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提出解除勞動關系,請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足額支付拖欠的工資,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拖欠工資,並按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及時辦理離職手續。第三,「通知」必須讓單位簽收,他不簽就以掛號信或快遞的方式送達,確保留下通知送達的證據。你就可以走人了。5、按上述理由辭職,如果單位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責任,不支付有關費用,你就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不用律師),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直接申訴到法院是不行的,只有仲裁裁定後,不服裁定才可以申訴到法院。6、勞動爭議仲裁只需遞交一份仲裁申請書到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即可。

⑨ 員工辭職後又索要賠償,怎麼辦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的,可以在離職後一年內申請勞動爭議仲裁,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協商解決,也可以配合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仲裁委員會裁決決定。裁決不服的,雙方都可以上訴到人民法院,由法院判決。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⑩ 離職糾紛

社保一直繳納到解除勞動關系為止,所以你不用返還。要求返還,這是沒有依據的。

閱讀全文

與辭職有糾紛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