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2013年環境糾紛數量

2013年環境糾紛數量

發布時間:2021-08-11 01:51:14

① 2019年環境資源案件有多少

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扎實服務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對污染環境、走私洋垃圾、非法采礦等犯罪從嚴懲處,起訴50800人,同比上升20.4%。辦理生態環境領域公益訴訟案件69236件,同比上升16.7%。山西渾源32家采礦企業私挖濫采,最高人民檢察院掛牌督辦,省委和省政府重視、支持,三級檢察院聯動,以公益訴訟推動生態治理4萬余畝。
在流域協作方面,深化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協作,促進破解「上下游不同步、左右岸不同行」的環境治理難題,服務保障國家戰略實施。2019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4336件7084人,同比分別增長44.39%和43.05%;提起公訴12504件22310人,同比分別增長15.78%和20.26%。

② 收集進幾年有關環境遭受破壞的數據資料,急!

珠穆朗瑪峰遍地狼借?藍天碧水已經成為許多人兒時的記憶和遙不可及的夢想,觸目驚心的環境污染隨處可見:天空昏暗、空氣污濁、污水橫流、垃圾圍城……連遠在冰天雪地的南極企鵝體內也發現ddt等農葯殘余,
南極臭氧空洞,是因為過去氟利昂用量過多,排放到空氣中造成的,會有大量紫外線照射地球,皮膚癌等發率升高,地球溫度升高;許多水域會發生赤潮等是因為生活工業廢水進入水域,這些水富含氮,磷,使水富營養化造成的,會導致魚蝦死亡,也會通過生物富集作用損害人們的健康;美國的原始森林遭破壞,是人為的,有很多樹木都是被砍伐的,造成很多動物流離失所,甚至有些物種滅亡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說,羅布泊本是非常美麗的湖泊,如今消逝,成荒漠,這是生態環境遭受人為破壞的悲劇,這篇報告文學以強烈的呼聲,警醒世人,要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搞好生態保護
砍伐樹木
挖掘河沙
殺傷動物,
環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人為的因素所造成,平時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排放的大量「三廢」和某些工業、生活設施的突發意外事故,以及醫院未經處理的廢棄物等均可造成環境污染,嚴重時可引起危害,戰時由於大量使用各種武器對居民的殺傷和對居民區的破壞, 更能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
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2009/08/27

③ 中國的環境污染報告

環境污染
概述
環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
人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海、陸、空是無窮盡的,所以從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海洋。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點廢物算什麼?我們錯了,其實地球雖大(半徑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范圍內生活,而佔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3公里的范圍內,人竟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鋁等廢物。它們成了城市衛生的第一號敵人。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毛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凈土可住的地步。
環境污染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地向環境排放超過其自凈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從而使環境的質量降低,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生態系統和財產造成不利影響的現象。具體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大氣污染是指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現象。雜訊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例如,超過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標准,超種類、超量、超濃度排放污染物;未採取防止溢流和滲漏措施而裝載運輸油類或者有毒貨物致使貨物 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氣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造成大氣污染事故,等等。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個國家的共同課題之一。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機 : 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 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但由於大氣、水、土壤等的擴散、稀釋、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 環境自凈 。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
環境污染會降低生物生產量,加劇環境破壞。
環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工廠排出的廢煙、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
2)人們生活中排出的廢煙、廢氣、噪音、贓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車輛、輪船、飛機等)排出的廢氣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農田灌溉後流出的水。
5)礦山廢水、廢渣。
分類
環境污染的各種分類:
按環境要素分 :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電磁波)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 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 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空氣中主要的環境污染物
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狀污染物、酸雨。
1.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質燃燒產生,其次是來自自然界,如火山爆發、森林起火等產生。二氧化硫對人體的結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性,可損傷呼吸器管可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腫呼吸麻痹。短期接觸二氧化硫濃度為0.5毫克/立方米空氣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濃度高於0.25毫克/立方米, 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惡化。長期接觸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空氣的人群呼吸系統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對金屬材料、房屋建築、棉紡化纖織品、皮革紙張等製品容易引起腐蝕,剝落、褪色而損壞。還可使植物葉片變黃甚至枯死。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 居住區日平均濃度低於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6毫克/立方米。
2. 氮氧化物(NOx)
空氣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 、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佔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來源於生產、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燒的產物 (包括汽車及一切內燃機燃燒排放的NOx) ;其次是來自生產或使用硝酸的工廠排放的尾氣。當NOx與碳氫化物共存於空氣中時,經陽光紫外線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一種光化學煙霧,它是一種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損害,甚至造成肺水腫。慢性中毒可致氣管、肺病變。吸入NO,可引起變性血紅蛋白的形成並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影響。NOx對動物的影響濃度大致為1.0毫克/立方米,對患者的影響濃度大致為0.2毫克/立方米。國家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 居住區的平均濃度低於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5毫克/立方米。
3. 粒子狀污染物
空氣中的粒子狀污染物數量大、成分復雜,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質或是其它污染物的運載體。其主要來源於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燒而排出的煤煙、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建築和交通揚塵、風的揚塵等,以及氣態污染物經過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的鹽類顆粒物。在空氣污染監測中,粒子狀污染物的監測項目主要為總懸浮顆粒物、自然降塵和飄塵。
4. 酸雨
指降水的pH值低於5.6時, 降水即為酸雨。煤炭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也是影響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 降水酸度pH<4.9時,將會對森林、農作物和材料產生明顯損害。
5.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的氣體。主要來源於含碳燃料、卷煙的不完全燃燒,其次是煉焦、煉鋼、煉鐵等工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人體吸入一氧化碳易與血紅蛋白相結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而降低血流載氧能力,導致意識力減弱,中樞神經功能減弱,心臟和肺呼吸功能減弱;受害人感到頭昏、頭痛、惡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我國空氣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一氧化碳日平均濃度低於4.00毫克/立方米。
6. 氟化物(F)
指以氣態與顆粒態形成存在的無機氟化物。主要來源於含氟產品的生產、磷肥廠、鋼鐵廠、冶鋁廠等工業生產過程。氟化物對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強烈刺激,吸入高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時,可引起肺水腫和支氣管炎。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會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鈣質減少,導致骨質硬化和骨質疏鬆。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准規定城市地區日平均濃度7微克/立方米。
7. 鉛及其化合物(Pb)
指存在於總懸浮顆粒物中的鉛及其化合物。主要來源於汽車排出的廢氣。鉛進入人體,可大部分蓄積於人的骨骼中,損害骨骼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對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損害。引起臨床症狀為貧血、 末梢神經炎,出現運動和感覺異常。我國尿鉛80微克/升為正常值,血鉛正常值小於50微克/毫升。
環境污染的特點
環境污染是各種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環境污染還受社會評價的影響而具有社會性。它的特點可歸納為:
1、時間分布性
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強度隨時間而變化。例如,工廠排放污染物的種類和濃度往往隨時間而變化。由於河流的潮汛和豐水期、枯水期的交替,都會使污染物濃度隨時間而變化。隨著氣象條件的改變會造成同一污染物在同一地點的污染濃度相差高達數十倍。交通雜訊的強度隨不同的時間內車流量的變化而變化。
2、空間分布性
污染物和污染因素進入環境後,隨著水和空氣的流動而被稀釋擴散。不同污染物的穩定性和擴散速度與污染性質有關,因此,不同空間位置上污染物的濃度和強度分布是不同的。
由上可見,為了正確的表述一個地區的環境質量,單靠某一點的監測結果是無法說明的。必須根據污染物的時間、空間分布特點,科學地制定監測計劃(包括網、點設置、監測項目、采樣頻率等),然後對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才能得到較全面而客觀的評述。
3、環境污染與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強度)的關系
有害物質引起毒害的量與其無害的自然本底值之間存在一界限(放射性和雜訊的強度也有同樣情況)。所以,污染因素對環境的危害有一閾值。對閾值的研究,是判斷環境污染及污染強度的重要依據,也是制定環境標準的科學依據。
4、污染因素的綜合效應
環境是一個復雜體系,必須考慮各種因素的綜合效應。從傳統毒理學觀點來看,多種污染物同時存在對人或生物體的影響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單獨作用,即當機體中某些器官只是由於混合物中某一組分發生危害,沒有因污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稱為污染物的單獨作用。
②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當這種作用等於各污染物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污染的相加作用。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氣溶膠之間、氯和氯化氫之間,當它們在低濃度時,其聯合毒害作用即為相加作用,而在高濃度時則不具備相加作用。
③相乘作用,當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毒害作用超過個別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相乘作用。如二氧化硫和顆粒物之間、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之間,就存在相乘作用。
④拮抗作用,當兩種或兩種以上污染物對機體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時,稱為拮抗作用。如動物試驗表明,當食物中含有30ppm甲基汞,同時又存在12.5ppm硒時,就可能抑制甲基汞的毒性。
5、環境污染還會不同程度的改變某些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環境污染的防治
每一個環境污染的實例,可以說都是大自然對人類敲響的一聲警鍾。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為了維護人類自身和子孫後代的健康,必須積極防治環境污染。 如果不保護環境,人類將面臨著滅亡.
我國防治環境污染的對策
為了防治環境污染,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83年,我國政府宣布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戰略方針。1994年,我國政府制定了今後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通過高消耗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要求,而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滿足後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了做好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們每一個公民必須努力增強環境意識:一方面要清醒地認識到人類在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往往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另一方面要把這種認識轉變為自己的實際行動,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態度積極參加各項環境保護活動,自覺培養保護環境的道德風尚。防治環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與生物科學密切相關的有利用生物凈化來消除環境污染和發展綠色食品等。
生物凈化
生物凈化是指生物體通過吸收、分解和轉化作用,使生態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的過程。在生物凈化中,綠色植物和微生物起著重要的作用。
綠色植物的凈化作用
綠色植物的凈化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綠色植物能夠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吸收大氣中的有害氣體。例如,1hm2(公頃)柳杉林每個月可以吸收60kg的二氧化硫。第二,綠色植物可以阻滯和吸附大氣中的粉塵和放射性 污染物。例如,1hm2山毛櫸林一年中阻滯和吸附的粉塵達68t;又如,在有放射性污染的廠礦周圍,種植一定寬度的林木,可以減輕放射性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污染。第三,許多綠色植物如懸鈴木、橙、圓柏等,能夠分泌抗生素,殺滅空氣中的病原菌。因此,森林和公園空氣中病原菌的數量比鬧市區明顯減少。總之,綠色植物具有多方面凈化大氣的作用,特別是森林,凈化作用更加明顯,是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屏障。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的國家,發展林業有著比較優越的條件,我國古代許多地方都覆蓋著茂密的森林。但是,長期以來,由於人們對森林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如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等,使我國的森林越來越少。近幾十年來,我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目前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仍然很低,按人均計算,我國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國家之一。因此,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從我做起,愛護周圍的一草一木,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努力提高我國的森林覆蓋率。
自1978年起,我國先後確立了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為主要目標的十大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工程。這十大林業工程是:三北(東北西部、華北北部、西北地區)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平原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太行山綠化工程;全國防沙治沙工程;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遼河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和黃河中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共規劃造林1.2億公頃。十大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工程的實施,使我國相當大一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開始逐步得到改善。
微生物的凈化作用
污染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土壤和水體中有大量的細菌和真菌,這些微生物能夠將許多有機污染物逐漸分解成無機物,從而起到生物凈化作用。
自然界中不同的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的情況不同:有些有機污染物比較容易分解,如人畜糞尿等;有些有機污染物比較難分解,如纖維素、農葯等;有些有機污染物則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如塑料、尼龍。
農葯的化學性質一般比較穩定,能夠在土壤中殘留較長的時間。農葯能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呢?對此,科學家們進行了實驗。他們選取幾種有代表性的土壤,將土壤混合均勻,並等量地分裝在一些相同的容器中。容器分成兩組:一組進行高壓滅菌;另一組作為對照不滅菌。接著,分別向兩組容器內的土壤上噴施等量的「敵草隆」①,然後把兩組容器放入溫箱中培養。六周以後,檢測兩組容器中「敵草隆」消失的情況,發現經滅菌處理過的土壤中「敵草隆」只被分解了10%,而對照組土壤中的「敵草隆」則被分解了近50%。科學家們通過多種實驗得出結論,土壤中農葯的消失,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利用微生物凈化污水 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處理時,一方面利用過濾、沉澱等方法,除去工業污水②和生活污水中個體比較大的固體污染物;另一方面利用污水中的多種需氧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以及含氮的和含磷的無機鹽等,使污水得到凈化(如圖)。污水經過凈化處理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就可以用於農田灌溉和工廠的冷卻用水。
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的生產方式生產,經過專門機構認定和許可後,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的營養食品。由於與環境保護有關的事物通常都冠有「綠色」二字,為了突出這類食品產自良好的生態環境,人們將這類食品叫做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的開發包括產地的選擇,以及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和儲運等一系列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標准和要求,以便防止和減少污染。例如,農田的大氣、土壤、水質都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標准;包裝時不能對食品造成污染,食品要密封。
綠色食品標志由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組成,象徵和諧的生態系統。整個標志為正圓形,寓意為保護,綠色食品分為A級和AA級兩類,這兩類的主要區別是: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有機化學合成物質;A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不允許使用任何有機化學合成物質。1999年,我國生產出七百多種綠色食品,有些已經進入國際市場,並且使一百多萬公頃的農田受到了良好的保護。
總之,開發綠色食品,是我國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產物,是我國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產物,也是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觀念改變的產物。綠色食品的開發,不僅有利於提高我國人民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
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
1、馬斯河谷煙霧事件 1930年
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在這個狹窄的河谷里有煉油廠、金屬廠、玻璃廠等許多工廠。12月1日到5日的幾天里,河谷上空出現了很強的逆溫層,致使13個大煙囪排出的煙塵無法擴散,大量有害氣體積累在近地大氣層,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一周內有60多人喪生,其中心臟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許多牲畜死亡。這是本世紀最早記錄的公害事件。
2、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1943年 夏季
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市。該市250萬輛汽車每天燃燒掉1100噸汽油。汽油燃燒後產生的碳氫化合物等在太陽紫外光線照射下引起化學反應,形成淺藍色煙霧,使該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紅、頭疼病。後來人們稱這種污染為光化學煙霧。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後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3、多諾拉煙霧事件 1948年
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城有許多大型煉鐵廠、煉鋅廠和硫酸廠。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霧彌漫,受反氣旋和逆溫控制,工廠排出的有害氣體擴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嚨痛、頭痛胸悶、嘔吐、腹瀉。17人死亡。
4、倫敦煙霧事件 1952年
自1952年以來,倫敦發生過12次大的煙霧事件,禍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塵和二氧化硫。 煙霧逼迫所有飛機停飛,汽車白天開燈行駛,行人走路都困難,煙霧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內有4000多人死亡,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死去。
5、水俁病事件 1953 1956年
日本熊本縣水俁鎮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廢水中含有汞,這些廢水排入海灣後經過某些生物的轉化,形成甲基汞。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魚類中富集,又經過食物鏈使人中毒。 當時,最先發病的是愛吃魚的貓。中毒後的貓發瘋痙攣,紛紛跳海自殺。沒有幾年,水俁地區連貓的蹤影都不見了。1956年,出現了與貓的症狀相似的病人。因為開始病因不清,所以用當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環境廳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6、骨痛病事件 1955 1972年
鎘是人體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縣的一些鉛鋅礦在采礦和冶煉中排放廢水,廢水在河流中積累了重金屬「鎘」。人長期飲用這樣的河水,食用澆灌含鎘河水生產的稻穀,就會得「骨痛病」。病人骨骼嚴重畸形、劇痛,身長縮短,骨脆易折。
7、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先是幾十萬只雞吃了有毒飼料後死亡。人們沒深究毒的來源,繼而在北九州一帶有13000多人受害。這些雞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聯苯的米糠油而遭難的。病人開始眼皮發腫,手掌出汗,全身起紅疙瘩,接著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這次事件曾使整個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8、印度博帕爾事件 1984年
12月3日,美國聯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爾市的農葯廠因管理混亂,操作不當,致使地下儲罐內劇毒的甲基異氰酸脂因壓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噸毒氣形成一股濃密的煙霧,以每小時5000米的速度襲擊了博帕爾市區。死亡近兩萬人,受害20多萬人,5萬人失明,孕婦流產或產下死嬰,受害面積40平方公里,數千頭牲畜被毒死。
9、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 4月26日
位於烏克蘭基輔市郊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於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誤,4號反應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 西歐各國及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測到了核電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質。31人死亡,237人受到嚴重放射性傷害。而且在20年內,還將有3萬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基輔市和基輔州的中小學生全被疏散到海濱,核電站周圍的莊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萬噸糧食,距電站7公里內的樹木全部死亡,此後半個世紀內,10公里內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內不能生產牛奶…… 這次核污染飄塵給鄰國也帶來嚴重災難。這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核污染。
10、劇毒物污染萊茵河事件 1986年 11月1日
瑞士巴塞爾市桑多茲化工廠倉庫失火,近30噸劇毒的硫化物、磷化物與含有水銀的化工產品隨滅火劑和水流入萊茵河。順流而下150公里內,60多萬條魚被毒死,500公里以內河岸兩側的井水不能飲用,靠近河邊的自來水廠關閉,啤酒廠停產。有毒物沉積在河底,將使萊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可見,污染已經引起了很大的損害。

④ 中國環境污染的數據

全國環境污染數據(90年代中期損失1875億)

1875億元經濟損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一是大氣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
二是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
三是固體廢棄物和其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

。水污染
在這三部分中,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最為龐大。在計算中不考
慮因地球物理原因形成的水污染造成的損失,僅僅計算人類生產活動
中產生和排放的廢棄物進入自然界水體所造成的水體污染而帶來的經
濟損失,該數字達到了1428.9億元,占環境污染造成的全部經濟損失
值的76.2%。
其中,工業污染性缺水是各項損失中最嚴重的一項。1995年,全
國工業污染性缺水就造成直接工業經濟損失750億元,佔了水污染造
成的損失的一半以上。

。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已對我國經濟建設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總懸浮顆粒物
(TSP)、二氧化硫(SO2)等對我國人民的健康損害尤其嚴重,1995
年全國因為大氣TSP和SO2污染影響導致的人體健康損失估算達到
171億元。
酸雨也是一個「大殺手」。酸雨不僅對農作物和森林損害極大,而
且酸雨對於建築材料也有極大的腐蝕作用,從而對建築物造成危害。
據估算,1995年,我國因為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130億元。

以上數據摘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最新公開發表的「90年代中期中國
環境污染經濟損失估算」報告。撰寫該報告的專家指出,我國因為環
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還遠遠不止此數目,該數字只是部分可以計算
的環境損失。

要使農業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環境問題最為重要。
環境保持和環境治理將是中國在新世紀發展中最大的科研題目和
潛在市場!

⑤ 我國近十年來的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及環境糾紛事件 拜託!

歷數中國環境污染事件

1,2008年9月8日,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新塔礦業有限公司尾礦庫發生特別重大潰壩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蹤、3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9619萬元。

2,2010年7月3日下午,福建省紫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銅礦濕法廠發生銅酸水滲漏事故。9100立方米的污水順著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導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網箱養魚死亡。然而,紫金礦業將這一污染事故隱瞞了9天才公眾於世。
三大原因造成紫金礦業污染事故:
企業防滲膜破損直接造成污水滲漏
人為非法打通6號集滲觀察並排洪洞
檢測設備損壞致使事件未被及時發現

2010年9月21日,受台風「凡亞比」帶來的罕見特大暴雨影響,茂名市信宜紫金礦業有限公司(簡稱信宜紫金公司)銀岩錫礦高旗嶺尾礦庫發生潰壩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潰壩共造成22人死亡,房屋全倒戶523戶、受損戶815戶。受潰壩影響,下游流域范圍內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礎設施以及農田、農作物等嚴重損毀。

3,2009年8月29日5時和8月30日7時,漢陰縣黃龍金礦尾礦庫排洪涵洞尾部相繼發生兩處塌陷,導致約8000立方米左右尾砂泄漏。險情導致尾礦庫附近的青泥河水受到嚴重污染,並嚴重威脅與其通過涵洞相連的觀音河水庫水質,而後者是漢陰縣城老城區自來水的主要水源地。

4,2002年9月11日,貴州都勻壩固鎮多傑村上游一個鉛鋅礦尾渣大壩崩塌,上千立方米礦渣流入清水江,大量農田被毀,嚴重污染環境。記者立即趕到現場,看到公路旁的一座懸崖上,高達幾十米的尾礦大壩幾乎全部崩塌,從壩口到壩底四處是裸露的岩石和黃土,剩餘的鉛鋅尾礦渣從懸崖上直瀉而下,直接注入山腳的范家河,原丈許寬的小河被幾丈高的銀灰色礦渣沖擊成寬約30多米,礦渣覆蓋河道十餘里,兩岸被尾渣浸泡過的樹木枯死,沿岸良田被礦渣掩埋,粉末狀鉛鋅尾渣與河水混合成粘稠的泥漿,流過范家河,徑直排入清水江。
一位來自下游20多公里處的民工說,事發以後,整個清江水一片渾濁,下遊人畜根本不敢飲用江水,一時飲水困難。
多傑村群眾反映,十餘年來該礦場造成的污染,給沿岸群眾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嚴重威脅,每年有數十畝良田顆粒無收。雖然每年鉛鋅礦都對村民進行足額賠償,但污染依舊有增無減。更令人擔心的是,在村子與河的上游還有4個裝滿尾礦渣的大壩,一旦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5,2009年8月6日上午,湖南省瀏陽市鎮頭鎮雙橋村。以湘和化工廠為圓心向外500米延伸,周圍田野里的莊稼漸次呈現出深黃色、黃綠色、綠色三種不同顏色,曬在水泥地上的稻穀谷殼透著黃褐色。離工廠300米開外,就是著名的瀏陽河。
這是湖南瀏陽鎘污染事件表面所能看到的。
瀏陽鎘污染事件發生後,瀏陽市成立了鎘污染事件處置工作指揮部,長沙方面也已經成立了由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陳潤兒任組長的鎘污染事件處理小組,處理污染事件。
8月3日,檢察機關以涉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對長沙湘和化工廠法定代表人駱湘平、廠長黃和平、技術員唐文龍等5人批准逮捕;瀏陽市環保局局長陳文波、副局長張志亮因對長沙湘和化工廠監管不力被免職。此前,檢察機關以濫用職權罪、受賄罪和玩忽職守罪分別對瀏陽市鎮頭鎮原副鎮長熊贊輝、市環境保護局環境監察大隊原大隊長陳勇立案偵查。
專家指出,作為世界八大污染物之一,鎘污染在重金屬污染中排名第二,大面積的鎘污染源於一種稀有貴金屬——銦的提煉,這種貴金屬價格高昂,對環境的破壞性也很大。

6,2009年8月,湖南武岡縣文坪鎮、司馬沖鎮因工廠污染,導致上千兒童血鉛超標;陜西鳳翔兩個村莊六百五十一兒童血鉛超標,引發當地村民堵路砸車,沖擊廠區。由於城市及發達地區環保日趨嚴格,高污染企業向中西部轉移,政府對環境公害不作為,群眾被迫維權。
今天,在中國的湖南省武岡市,為了自己的子女不幸在污染的環境中鉛超標染病而向當局追討真相。事件是因為有村民的小孩大量脫發,家人帶他去就醫,醫生懷疑是住宅附近重金屬工廠污染所致,引起其它村民警覺,陸續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發現孩子體內的血鉛含量超標,有成年村民到醫院檢查,同樣有類似的血鉛超標情況。
想到三四年前投資興建的精煉錳加工廠,村民認為就是嚴重危害村民身體健康罪魁禍首。村民們投訴、上訪,均得不到重視,憤怒的橫江村村民於七月三十日在公路設障,才引起政府重視。政府對文坪鎮懷疑污染源的工廠附近一千九百五十八名村民進行體內鉛含量檢測,截至八月十八日,疑似超標人數達到一千三百五十四人。事件驚動中央,環保部、衛生部都派官員抵達武岡,對鉛超標事件展開調查。
差不多同一時期,陝西省鳳翔縣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鳳翔縣長青鎮東嶺集團冶煉公司環評范圍內兩個村莊的七百三十一名兒童接受權威血鉛檢測後,確認六百五十一人血鉛超標,其中一百六十六人屬於中度、重度鉛中毒,需要住院進行排鉛治療。事件也引發村民堵路砸車,沖擊廠區,要求當地政府徹查十四歲以上者以及成人的血鉛情況,並要求關閉東嶺集團冶煉公司的工廠。
接二連三的鉛中毒事件均發生在相對落後的中西部地區,敲響中國中西部污染的警鍾。鳳凰衛視評論員朱文暉表示,中國工業污染對公眾造成傷害的事件時有發生,顯示伴隨經濟迅速發展而存在的嚴重問題。

7,2007年5月29日,一場突如其來的飲用水危機降臨到江蘇省無錫市,其罪魁禍首就是太湖藍藻。這個讓無錫市民年年都要受到侵擾的「常客」,今年來得更早,更凶。小小藍藻在一夜之間打亂了數百萬群眾的正常生活。
隨後,滇池、巢湖藍藻也相繼暴發,沭陽等城市的自來水源也受到污染,高增長的中國進入「水污染密集暴發階段」,觸動了中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敏感神經。國家環保總局開始制訂實行更嚴格的環保標准和措施進行污染控制及治理。
點評:除了幾大湖爆發藍藻外,今年多個城市的飲用水源受到突發污染而緊急停止供水。綜觀全國江河湖之污染的普遍性,下一個遭遇水危機的,會是我們這個城市么?

8,2008年6月以來,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陽宗海水體中的砷濃度超出飲用水安全標准,導致嚴重污染,直接危及2萬人的飲水安全。從7月8日起,沿湖周邊人民群眾及相關企業全面停止從中取水作為生活飲用水。目前,衛生部門未發現人畜砷中毒現象。
9月12日,雲南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陽宗海水污染情況,決定立即實施「三禁」,即禁止飲用陽宗海的水、禁止在陽宗海內游泳、禁止捕撈陽宗海的水生產品;立即採取堅決果斷措施,查處污染企業,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切實截斷污染源;立即全面啟動陽宗海砷污染綜合治理措施,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將陽宗海水質恢復到砷濃度值≤0.05毫克/升。
與此同時,雲南省對26名涉及陽宗海砷污染事件的政府相關人員實施了行政問責,其中12人被給予免職處分。
為強化環境執法,昆明市公安局環境保護分局成立,這一機構的設置在全國尚屬首次。

9,2009年,2月20日,江蘇省鹽城市由於城西水廠原水受酚類化合物污染,鹽都區、亭湖區、新區、開發區等部分地區發生斷水,中斷60多個小時,該市市區五分之二人口、二十萬市民生活及工業生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調查,污染來自一家化工廠為減少處理成本,居然趁大雨天偷排化工廢水,流到了鹽城市的水源地,最終導致了鹽城歷史上罕見的水污染事件。在調查中同時發現了對污染監測和監管的缺失。

10, 2010年7月16日晚18時50分許,大連新港一艘賴比瑞亞籍30萬噸級的油輪在卸油附加添加劑時引起了陸地輸油管線發生爆炸引發大火和原油泄漏。大連新港輸油管線爆炸起火事故,至少已造成附近海域50平方公里的海面污染,海上清污工作17日全面展開。
原油泄漏危害影響
危險:對周邊儲油罐安全有潛在威脅
生態:原油泄漏 至少50平方公裏海域受污染
身體:有害物質引起頭疼、惡心、頭暈
糾紛:嚴重環境污染易於產生國際糾紛

11, 2010年7月28日,由於受特大洪水影響,吉林省永吉縣兩家化工企業——新亞強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和吉林眾鑫集團7138隻原料桶被沖入溫德河,隨後進入松花江。桶裝原料主要為三甲基一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等。七千多隻化工桶被沖入松花江,上萬人攔截,城市供水管道被切斷,這幾乎是5年前吉林石化爆炸的翻版。污染帶長5公里。

12,上世紀一批化工企業的興建在帶來紅火利潤的同時,也留下了600多萬噸廢料鉻渣,成堆存放在20多個城市的周邊。鉻渣中含有致癌物鉻酸鈣和劇毒物六價鉻,這些鉻渣堆大多沒有防雨、防滲措施,經過幾十年的雨水沖淋、滲透,正一天天地成為持久損害地下水和農田的污染擴散源。而 這種被稱為「城市毒瘤」的巨大鉻渣堆,在河南省就有6處,總計50餘萬噸。

13,一封來自河北省霸州市的群眾舉報信稱:在位於霸州市的河北梅花味精生產基地(下稱梅花味精)周邊,煙塵污染嚴重,十餘個村莊的居民飲用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我們不敢喝地下水已經很多年了。」

名為植樹實為排污,千畝農田至今荒廢。
多年以來,污染一直是梅花味精亟待解決的難題。發生在2009年5月的污染事件,至今令周邊居民千畝農田荒蕪。當地農民多次找到企業和政府討說法無果。

14,2009年12月30日下午17時23分,陝西省渭南市環保局投訴舉報中心接到舉報,中石油輸油管道渭南支線華縣赤水段於當日凌晨發現有柴油泄漏。發出報告方是中石油蘭(州)鄭(州)長(沙)成品油輸油管道(以稱「蘭鄭長管線」)項目部。
接到舉報一個小時後,當日18時29分,渭南市華縣環保局應急小組趕赴事發現場。
經初步調查得知,蘭鄭長渭南支線12月29日19時50分開始投產,不到6小時,次日凌晨2時15分發現管線壓力異常。排查得知,柴油管線渭南分輸站出站2.747公里處發生泄漏。
緊急調查後,渭南市環保局立即向市政府上報,稱泄漏點位於華縣赤水鎮赤水村赤水河邊,距河岸約40米,地面下6米。泄漏區域內約20平方米的麥田受到柴油污染。
事發後,蘭鄭長線項目部立即停止輸油,泄漏發生11個小時後,12月30日13時15分漏點成功封堵。事後記者發現,渭南市環保部門接到報告之時,該泄漏事故已發生了15個小時。
蘭鄭長管線西起甘肅省蘭州市,途經甘肅、陝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個縣市,由1條干線管道、16條支線管道組成,干線全長2000多公里,年輸量達1500萬噸,這是「西油東送」的重要工程,該管道也是目前國內最長的成品油管道。

15,2005年12月21日,貴(陽)新(寨)高速公路19公里路段上一輛裝有18噸液態氨的氣罐車追尾撞翻一輛小貨車後,沖下20多米的高坎,氣罐撞壞導致液態氨泄露。2人當場死亡,當地村民緊急疏散,交通暫時中斷。
事故造成貴陽至龍里方向交通中斷,上百輛途經該路段的汽車繞道而行。

ok?

⑥ 近幾年來中國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

近幾年中國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有哪些?

近年來中國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有以下五件:

1、太湖水污染事件

2007年5月, 江蘇省無錫市城區的大批市民家中自來水水質突然發生變化,並伴有難聞的氣味,無法正常飲用。無錫市民飲用水水源來自太湖。因此,無錫市民紛紛搶購超市內的純凈水,街頭零售的桶裝純凈水也出現了較大的價格波動。

此次事件,市政府稱是持續高熱造成的,國家環保總局認為既是天災也是人禍。民間普遍認為是政府為了經濟業績大量興建排污嚴重的化工廠,卻對太湖污染治理不力造成了今天的惡性事件,而政府的弄虛作假,使得太湖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有研究顯示,無錫水污染事件主要是由於水源地附近藍藻大量堆積,厭氧分解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NH3、硫醇、硫醚以及硫化氫等異味物質。

⑦ 過去幾十年環境污染有關數據

2007年,我國查明的各類源頭廢水排放總量2092.8億噸,廢氣排放總量637203.7億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化學需氧量3028.9萬噸,氨氮172.9萬噸,石油類78.2萬噸,重金屬(鎘、鉻、砷、汞、鉛,下同)0.09萬噸,總磷42.3萬噸,總氮472.9萬噸;二氧化硫 2320萬噸,煙塵1166.6萬噸,氮氧化物1797.7萬噸。其中,浙江、廣東、江蘇、山東和河北省工業污染源數量居前5位,分別佔全國工業源總數的 19.9%、17.1%、11.8%、6.1%和 5.1%。在產生嚴重工業污染的行業中,全國有非金屬礦物製品18.4家、通用設備製造污染源14萬家、金屬製品12.3萬家、紡織業10.7萬家、塑料製品業8.8萬家、農副食品加工業8.3萬家、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8.2萬家。
工業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化學需氧量3145.35萬噸,氨氮 201.67萬噸,石油類 54.15萬噸,揮發酚 12.38萬噸,重金屬2.43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38.5億噸,綜合利用量18億噸(其中綜合利用往年貯存量2124.44萬噸),處置量 4.41億噸(其中處置往年貯存量1964萬噸),2007年貯存量15.99億噸(其中符合環保要求貯存量12.11億噸),傾倒丟棄量4914.87萬噸。
農業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學需氧量1324.09萬噸,總氮 270.46萬噸,總磷28.47萬噸,銅 2452.09噸,鋅4862.58噸。種植業總氮流失量159.78萬噸,其中:地表徑流流失量 32.01萬噸,地下淋溶流失量20.74萬噸,基礎流失量107萬噸;總磷流失量10.87萬噸。種植業地膜殘留量12.1萬噸。
上述數據節錄自2010年2月6日新版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這個報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聯合公布,可謂權威之數據。然而,從這些枯燥的數據中,我們依然不能了解我國生態環境的「廬山真面目」。因為,畢竟統計數據有不全的地方,甚至一些數據,還會有失真的地方。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標准時點為2007年12月31日,時期為2007年度,普查對象是我國境內排放污染物的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內容包括各類污染源的基本情況、主要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數量、污染治理情況等。從上述普查的部分結果我們隱約地讀出:從工廠煙筒、排污口、礦山、城市消費場所、養殖場、果園乃至農田排出來的各類污染物,已經使得重現當年我們的「碧水藍天」成為奢望了。

⑧ 北京市環境糾紛案件統計數據

北京最近幾年沒有您要求的統計數據

⑨ 歷數中國環境污染事件,6條以上,300字以上

1,2008年9月8日,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新塔礦業有限公司尾礦庫發生特別重大潰壩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蹤、3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9619萬元。

2,2010年7月3日下午,福建省紫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銅礦濕法廠發生銅酸水滲漏事故。9100立方米的污水順著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導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網箱養魚死亡。然而,紫金礦業將這一污染事故隱瞞了9天才公眾於世。
三大原因造成紫金礦業污染事故:
企業防滲膜破損直接造成污水滲漏
人為非法打通6號集滲觀察並排洪洞
檢測設備損壞致使事件未被及時發現

2010年9月21日,受台風「凡亞比」帶來的罕見特大暴雨影響,茂名市信宜紫金礦業有限公司(簡稱信宜紫金公司)銀岩錫礦高旗嶺尾礦庫發生潰壩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潰壩共造成22人死亡,房屋全倒戶523戶、受損戶815戶。受潰壩影響,下游流域范圍內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礎設施以及農田、農作物等嚴重損毀。

3,2009年8月29日5時和8月30日7時,漢陰縣黃龍金礦尾礦庫排洪涵洞尾部相繼發生兩處塌陷,導致約8000立方米左右尾砂泄漏。險情導致尾礦庫附近的青泥河水受到嚴重污染,並嚴重威脅與其通過涵洞相連的觀音河水庫水質,而後者是漢陰縣城老城區自來水的主要水源地。

4,2002年9月11日,貴州都勻壩固鎮多傑村上游一個鉛鋅礦尾渣大壩崩塌,上千立方米礦渣流入清水江,大量農田被毀,嚴重污染環境。記者立即趕到現場,看到公路旁的一座懸崖上,高達幾十米的尾礦大壩幾乎全部崩塌,從壩口到壩底四處是裸露的岩石和黃土,剩餘的鉛鋅尾礦渣從懸崖上直瀉而下,直接注入山腳的范家河,原丈許寬的小河被幾丈高的銀灰色礦渣沖擊成寬約30多米,礦渣覆蓋河道十餘里,兩岸被尾渣浸泡過的樹木枯死,沿岸良田被礦渣掩埋,粉末狀鉛鋅尾渣與河水混合成粘稠的泥漿,流過范家河,徑直排入清水江。
一位來自下游20多公里處的民工說,事發以後,整個清江水一片渾濁,下遊人畜根本不敢飲用江水,一時飲水困難。
多傑村群眾反映,十餘年來該礦場造成的污染,給沿岸群眾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嚴重威脅,每年有數十畝良田顆粒無收。雖然每年鉛鋅礦都對村民進行足額賠償,但污染依舊有增無減。更令人擔心的是,在村子與河的上游還有4個裝滿尾礦渣的大壩,一旦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5,2009年8月6日上午,湖南省瀏陽市鎮頭鎮雙橋村。以湘和化工廠為圓心向外500米延伸,周圍田野里的莊稼漸次呈現出深黃色、黃綠色、綠色三種不同顏色,曬在水泥地上的稻穀谷殼透著黃褐色。離工廠300米開外,就是著名的瀏陽河。
這是湖南瀏陽鎘污染事件表面所能看到的。
瀏陽鎘污染事件發生後,瀏陽市成立了鎘污染事件處置工作指揮部,長沙方面也已經成立了由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陳潤兒任組長的鎘污染事件處理小組,處理污染事件。
8月3日,檢察機關以涉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對長沙湘和化工廠法定代表人駱湘平、廠長黃和平、技術員唐文龍等5人批准逮捕;瀏陽市環保局局長陳文波、副局長張志亮因對長沙湘和化工廠監管不力被免職。此前,檢察機關以濫用職權罪、受賄罪和玩忽職守罪分別對瀏陽市鎮頭鎮原副鎮長熊贊輝、市環境保護局環境監察大隊原大隊長陳勇立案偵查。
專家指出,作為世界八大污染物之一,鎘污染在重金屬污染中排名第二,大面積的鎘污染源於一種稀有貴金屬——銦的提煉,這種貴金屬價格高昂,對環境的破壞性也很大。

6,2009年8月,湖南武岡縣文坪鎮、司馬沖鎮因工廠污染,導致上千兒童血鉛超標;陜西鳳翔兩個村莊六百五十一兒童血鉛超標,引發當地村民堵路砸車,沖擊廠區。由於城市及發達地區環保日趨嚴格,高污染企業向中西部轉移,政府對環境公害不作為,群眾被迫維權。
今天,在中國的湖南省武岡市,為了自己的子女不幸在污染的環境中鉛超標染病而向當局追討真相。事件是因為有村民的小孩大量脫發,家人帶他去就醫,醫生懷疑是住宅附近重金屬工廠污染所致,引起其它村民警覺,陸續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發現孩子體內的血鉛含量超標,有成年村民到醫院檢查,同樣有類似的血鉛超標情況。
想到三四年前投資興建的精煉錳加工廠,村民認為就是嚴重危害村民身體健康罪魁禍首。村民們投訴、上訪,均得不到重視,憤怒的橫江村村民於七月三十日在公路設障,才引起政府重視。政府對文坪鎮懷疑污染源的工廠附近一千九百五十八名村民進行體內鉛含量檢測,截至八月十八日,疑似超標人數達到一千三百五十四人。事件驚動中央,環保部、衛生部都派官員抵達武岡,對鉛超標事件展開調查。
差不多同一時期,陝西省鳳翔縣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鳳翔縣長青鎮東嶺集團冶煉公司環評范圍內兩個村莊的七百三十一名兒童接受權威血鉛檢測後,確認六百五十一人血鉛超標,其中一百六十六人屬於中度、重度鉛中毒,需要住院進行排鉛治療。事件也引發村民堵路砸車,沖擊廠區,要求當地政府徹查十四歲以上者以及成人的血鉛情況,並要求關閉東嶺集團冶煉公司的工廠。
接二連三的鉛中毒事件均發生在相對落後的中西部地區,敲響中國中西部污染的警鍾。鳳凰衛視評論員朱文暉表示,中國工業污染對公眾造成傷害的事件時有發生,顯示伴隨經濟迅速發展而存在的嚴重問題。

7,2007年5月29日,一場突如其來的飲用水危機降臨到江蘇省無錫市,其罪魁禍首就是太湖藍藻。這個讓無錫市民年年都要受到侵擾的「常客」,今年來得更早,更凶。小小藍藻在一夜之間打亂了數百萬群眾的正常生活。
隨後,滇池、巢湖藍藻也相繼暴發,沭陽等城市的自來水源也受到污染,高增長的中國進入「水污染密集暴發階段」,觸動了中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敏感神經。國家環保總局開始制訂實行更嚴格的環保標准和措施進行污染控制及治理。
點評:除了幾大湖爆發藍藻外,今年多個城市的飲用水源受到突發污染而緊急停止供水。綜觀全國江河湖之污染的普遍性,下一個遭遇水危機的,會是我們這個城市么?

8,2008年6月以來,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陽宗海水體中的砷濃度超出飲用水安全標准,導致嚴重污染,直接危及2萬人的飲水安全。從7月8日起,沿湖周邊人民群眾及相關企業全面停止從中取水作為生活飲用水。目前,衛生部門未發現人畜砷中毒現象。
9月12日,雲南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陽宗海水污染情況,決定立即實施「三禁」,即禁止飲用陽宗海的水、禁止在陽宗海內游泳、禁止捕撈陽宗海的水生產品;立即採取堅決果斷措施,查處污染企業,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切實截斷污染源;立即全面啟動陽宗海砷污染綜合治理措施,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將陽宗海水質恢復到砷濃度值≤0.05毫克/升。
與此同時,雲南省對26名涉及陽宗海砷污染事件的政府相關人員實施了行政問責,其中12人被給予免職處分。
為強化環境執法,昆明市公安局環境保護分局成立,這一機構的設置在全國尚屬首次。

9,2009年,2月20日,江蘇省鹽城市由於城西水廠原水受酚類化合物污染,鹽都區、亭湖區、新區、開發區等部分地區發生斷水,中斷60多個小時,該市市區五分之二人口、二十萬市民生活及工業生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調查,污染來自一家化工廠為減少處理成本,居然趁大雨天偷排化工廢水,流到了鹽城市的水源地,最終導致了鹽城歷史上罕見的水污染事件。在調查中同時發現了對污染監測和監管的缺失。

10, 2010年7月16日晚18時50分許,大連新港一艘賴比瑞亞籍30萬噸級的油輪在卸油附加添加劑時引起了陸地輸油管線發生爆炸引發大火和原油泄漏。大連新港輸油管線爆炸起火事故,至少已造成附近海域50平方公里的海面污染,海上清污工作17日全面展開。
原油泄漏危害影響
危險:對周邊儲油罐安全有潛在威脅
生態:原油泄漏 至少50平方公裏海域受污染
身體:有害物質引起頭疼、惡心、頭暈
糾紛:嚴重環境污染易於產生國際糾紛

11, 2010年7月28日,由於受特大洪水影響,吉林省永吉縣兩家化工企業——新亞強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和吉林眾鑫集團7138隻原料桶被沖入溫德河,隨後進入松花江。桶裝原料主要為三甲基一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等。七千多隻化工桶被沖入松花江,上萬人攔截,城市供水管道被切斷,這幾乎是5年前吉林石化爆炸的翻版。污染帶長5公里。

12,上世紀一批化工企業的興建在帶來紅火利潤的同時,也留下了600多萬噸廢料鉻渣,成堆存放在20多個城市的周邊。鉻渣中含有致癌物鉻酸鈣和劇毒物六價鉻,這些鉻渣堆大多沒有防雨、防滲措施,經過幾十年的雨水沖淋、滲透,正一天天地成為持久損害地下水和農田的污染擴散源。而 這種被稱為「城市毒瘤」的巨大鉻渣堆,在河南省就有6處,總計50餘萬噸。

13,一封來自河北省霸州市的群眾舉報信稱:在位於霸州市的河北梅花味精生產基地(下稱梅花味精)周邊,煙塵污染嚴重,十餘個村莊的居民飲用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我們不敢喝地下水已經很多年了。」

名為植樹實為排污,千畝農田至今荒廢。
多年以來,污染一直是梅花味精亟待解決的難題。發生在2009年5月的污染事件,至今令周邊居民千畝農田荒蕪。當地農民多次找到企業和政府討說法無果。

14,2009年12月30日下午17時23分,陝西省渭南市環保局投訴舉報中心接到舉報,中石油輸油管道渭南支線華縣赤水段於當日凌晨發現有柴油泄漏。發出報告方是中石油蘭(州)鄭(州)長(沙)成品油輸油管道(以稱「蘭鄭長管線」)項目部。
接到舉報一個小時後,當日18時29分,渭南市華縣環保局應急小組趕赴事發現場。
經初步調查得知,蘭鄭長渭南支線12月29日19時50分開始投產,不到6小時,次日凌晨2時15分發現管線壓力異常。排查得知,柴油管線渭南分輸站出站2.747公里處發生泄漏。
緊急調查後,渭南市環保局立即向市政府上報,稱泄漏點位於華縣赤水鎮赤水村赤水河邊,距河岸約40米,地面下6米。泄漏區域內約20平方米的麥田受到柴油污染。
事發後,蘭鄭長線項目部立即停止輸油,泄漏發生11個小時後,12月30日13時15分漏點成功封堵。事後記者發現,渭南市環保部門接到報告之時,該泄漏事故已發生了15個小時。
蘭鄭長管線西起甘肅省蘭州市,途經甘肅、陝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個縣市,由1條干線管道、16條支線管道組成,干線全長2000多公里,年輸量達1500萬噸,這是「西油東送」的重要工程,該管道也是目前國內最長的成品油管道。

15,2005年12月21日,貴(陽)新(寨)高速公路19公里路段上一輛裝有18噸液態氨的氣罐車追尾撞翻一輛小貨車後,沖下20多米的高坎,氣罐撞壞導致液態氨泄露。2人當場死亡,當地村民緊急疏散,交通暫時中斷。
事故造成貴陽至龍里方向交通中斷,上百輛途經該路段的汽車繞道而行。
。。。。。。

⑩ 最新的中國環境污染數據。謝謝

中國環境污染到什麼程度了呢?讓我們來看看下面一組數據。

2007年,我國查明的各類源頭廢水排放總量2092.8億噸,廢氣排放總量637203.7億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化學需氧量3028.9萬噸,氨氮172.9萬噸,石油類78.2萬噸,重金屬(鎘、鉻、砷、汞、鉛,下同)0.09萬噸,總磷42.3萬噸,總氮472.9萬噸;二氧化硫 2320萬噸,煙塵1166.6萬噸,氮氧化物1797.7萬噸。其中,浙江、廣東、江蘇、山東和河北省工業污染源數量居前5位,分別佔全國工業源總數的 19.9%、17.1%、11.8%、6.1%和 5.1%。在產生嚴重工業污染的行業中,全國有非金屬礦物製品18.4家、通用設備製造污染源14萬家、金屬製品12.3萬家、紡織業10.7萬家、塑料製品業8.8萬家、農副食品加工業8.3萬家、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8.2萬家。

工業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化學需氧量3145.35萬噸,氨氮 201.67萬噸,石油類 54.15萬噸,揮發酚 12.38萬噸,重金屬2.43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38.5億噸,綜合利用量18億噸(其中綜合利用往年貯存量2124.44萬噸),處置量 4.41億噸(其中處置往年貯存量1964萬噸),2007年貯存量15.99億噸(其中符合環保要求貯存量12.11億噸),傾倒丟棄量4914.87萬噸。

農業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學需氧量1324.09萬噸,總氮 270.46萬噸,總磷28.47萬噸,銅 2452.09噸,鋅4862.58噸。種植業總氮流失量159.78萬噸,其中:地表徑流流失量 32.01萬噸,地下淋溶流失量20.74萬噸,基礎流失量107萬噸;總磷流失量10.87萬噸。種植業地膜殘留量12.1萬噸。

上述數據節錄自2010年2月6日新版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這個報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聯合公布,可謂權威之數據。然而,從這些枯燥的數據中,我們依然不能了解我國生態環境的「廬山真面目」。因為,畢竟統計數據有不全的地方,甚至一些數據,還會有失真的地方。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標准時點為2007年12月31日,時期為2007年度,普查對象是我國境內排放污染物的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內容包括各類污染源的基本情況、主要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數量、污染治理情況等。從上述普查的部分結果我們隱約地讀出:從工廠煙筒、排污口、礦山、城市消費場所、養殖場、果園乃至農田排出來的各類污染物,已經使得重現當年我們的「碧水藍天」成為奢望了。

閱讀全文

與2013年環境糾紛數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