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投訴街道辦事處要找什麼部門
街道辦事處屬於一級政府,可以到民心網、他的上一級政府投訴。
另外看要投訴他什麼問題,根據問題所涉及的范圍,再向街道上級主管部門投訴,也可以去他上級的信訪辦投訴,總之去街道街道的上級都可以投訴的。
一、首先要了解我國行政區劃的知識。
1行政區劃是國家為便於行政管理而分級劃分的區域。目前我國的行政區劃,主要以省(自治區、直轄市)、市(自治州、區)、縣(自治縣、街道)等編制單位來劃分。
2街道辦事處是基本城市化的行政區劃,下轄若干社區居民委員會,或有極少數的行政村。街道辦事處是市轄區人民政府或功能區管委會(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派出機關,受市轄區人民政府或功能區管委會領導,行使區人民政府或功能區管委會賦予的職權。
二、了解明確我國行政管理而分級劃分的區域後,就能知曉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指導機關是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街道辦事處)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也規定了,我國街道辦事處履行的基本職能:
「(二)指導、搞好轄區內居委會的工作,支持、幫助居民委員會加強思想、組織、制度建設,向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及時反映居民的意見、建議和要求。
(八)負責在轄區開展普法教育工作,做好民事調解,開展法律咨詢、服務等工作,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搞好轄區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四、根據行政管理而分級劃分區域的了解,也知曉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指導機關是轄區的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
根據以上法規,所以要投訴街道辦事處
1應該找的直接部門就是去你轄區的人民政府投訴,請上級政府來協調你們與居民委員會的矛盾
2也可以打你們本地有關媒體的電話,請求媒體的相關幫助。
3以上途徑都不能解決,你們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街道辦事處屬於什麼單位
一、街道辦事處是市轄區人民政府或功能區管委會(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派出機關,受市轄區人民政府或功能區管委會領導,行使區人民政府或功能區管委會賦予的職權。
二、街道辦事處是市轄區人民政府或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受市轄區人民政府或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領導,行使市轄區或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賦予的職權。基本職能是: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市、區關於街道工作方面的指示,制訂具體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
(二)指導、搞好轄區內居委會的工作,支持、幫助居民委員會加強思想、組織、制度建設,向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及時反映居民的意見、建議和要求。
(三)抓好社區文化建設,開展文明街道、文明單位,文明小區建設活動,組織居民開展經常性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
(四)負責街道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工作,加強對違法青少年的幫教轉化,保護老人、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五)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轄區擁軍優屬、優撫安置、社會救濟、殯葬改革、殘疾人就業等工作;積極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和社區教育工作。
(六)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常住和流動人口的管理及計劃生育工作,完成區下達的各項計劃生育指標任務。
(七)協助武裝部門做好轄區民兵訓練和公民服兵役工作。
(八)負責在轄區開展普法教育工作,做好民事調解,開展法律咨詢、服務等工作,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搞好轄區內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
(九)負責本轄區的城市管理工作,發動群眾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綠化、美化、凈化城市環境,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工作。
(十)負責本轄區的綜合執法工作,維護轄區的良好秩序。
(十一)負責研究轄區經濟發展的規劃,協助有關部門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十二)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的三防、搶險救災、安全生產檢查、居民遷移等工作。
(十三)承辦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網路-街道辦事處
❷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中心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中心設置3個內設機構。
(一)綜合處
負責黨務、紀檢監察、人事、財務、外事、後勤、工會等工作,協調中心日常行政事務;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日常運轉工作;承擔綜合性文稿的起草、政務公開、應急管理、資產管理、印章管理、保密、外事、安全保衛、外部聯絡等工作;負責信件登記和分送工作;承擔投訴舉報信息的匯總、上報、通報以及重大投訴舉報案件辦理工作的綜合協調和處理結果的反饋、回訪工作;承擔中心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受理處
統一受理來信、走訪等渠道涉及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和餐飲服務環節食品等有關方面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承擔投訴舉報信息的初審、掃描和錄入,提出分級分類處理的擬辦意見;負責轉辦、交辦、轉送投訴舉報案件,並跟蹤了解、組織協調、督促審查案件辦理情況;承擔中心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信息處
統一受理互聯網、電話等渠道涉及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和餐飲服務環節食品等有關方面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對互聯網及電話渠道接收的投訴舉報信息進行初審、登記並提出擬辦意見;負責投訴舉報信息的統計、分析及案件辦理結果反饋;擬訂全國投訴舉報信息系統建設規劃,組織實施規劃並承擔系統運行管理工作;承擔中心交辦的其他工作。
❸ 投訴和舉報有什麼區別
投訴和舉報的區別
1、概念不同
投訴是指消費者購物或接受服務,與企業發生爭議後,通過電話、書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自己權益遭受侵害的事實,請求協助解決爭議的行為。
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違法行為。舉報既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
2、提出者不同
投訴人是認為自身權益遭受侵害的消費者;而舉報人是發現違法行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這種違法行為未必對其自身權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處理依據不同
投訴的處理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等;舉報的處理依據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
4、處理方式不同
投訴的處理方式是「調解」。工商部門在收到投訴後,審核該投訴是否符合受理規定。對於受理的消費爭議投訴,工商部門採用調解方式來處理。在工商部門指導下,企業與顧客平等協商,就修理、更換、退貨、賠償等事項進行充分溝通,並就達成共識內容製作調解書;如果無法達成一致,工商部門將終止調解,並建議顧客與企業通過請求消協等社會組織調解、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方式解決爭議。
舉報的處理方式是「查處」。工商機關在收到舉報材料後,根據核查結果決定是否立案。通過法定調查程序,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最終作出給予行政處罰、不予處罰、移送、銷案等處理結果。
5、投訴「和解」可以撤回
舉報「私了」不能撤回
投訴可以撤回。如消費者與企業「和解」後不想投訴了,或對企業就修理、更換、退貨、賠償等事項提出的解決方案表示滿意了,都可以撤回投訴。
舉報不能撤回。舉報人舉報後,以來信、來電或其他形式要求「撤回」舉報的,並不具有法律效力。行政部門仍然會對舉報人所反映的案件線索進行調查核實。如果查實企業存在違法行為,即使企業與消費者自行和解,甚至給予高於法律規定額度的補償,也不能免除企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機關仍然會依法依規對企業做出相應處罰。
6、強制執行力不同
投訴處理中,最終是否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取決於企業與顧客的自身意願,且調解結果不具有強制執行力。
舉報處理中,查處工作則具有強制力,是工商部門作為市場監管者,履行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法定職責,查處結果具有強制執行力。
❹ 怎麼投訴街道辦
向上級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投訴。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六十八條規定,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時候,經國務院批准,可以設立若干派出機關。縣、自治縣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時候,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設立若干區公所,作為它的派出機關。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並報告工作。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都是國務院統一領導下的國家行政機關,都服從國務院。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必須依法行使行政職權。
(4)投訴舉報處擴展閱讀
街道辦的工作職能: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市、區關於街道工作方面的指示,制訂具體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
2、指導、搞好轄區內居委會的工作,支持、幫助居民委員會加強思想、組織、制度建設,向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及時反映居民的意見、建議和要求。
3、抓好社區文化建設,開展文明街道、文明單位,文明小區建設活動,組織居民開展經常性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
4、負責街道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工作,加強對違法青少年的幫教轉化,保護老人、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5、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轄區擁軍優屬、優撫安置、社會救濟、殯葬改革、殘疾人就業等工作;積極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和社區教育工作。
6、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常住和流動人口的管理及計劃生育工作,完成區下達的各項計劃生育指標任務。
7、協助武裝部門做好轄區民兵訓練和公民服兵役工作。
8、負責在轄區開展普法教育工作,做好民事調解,開展法律咨詢、服務等工作,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搞好轄區內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
9、負責本轄區的城市管理工作,發動群眾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綠化、美化、凈化城市環境,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工作。
10、負責本轄區的綜合執法工作,維護轄區的良好秩序。
11、負責研究轄區經濟發展的規劃,協助有關部門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12、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的三防、搶險救災、安全生產檢查、居民遷移等工作。
13、承辦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❺ 舉報投訴電話有哪些
不同政府機關都有不同的舉報電話,例如:
1、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舉報電話:12388
2、中共中央組織部,舉報電話:12380
3、最高人民檢察院,舉報電話:010-12309
4、重大建設項目違規網上舉報及聯系電話:010-68501111,價格監督舉報電話:12358
5、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電話:010-12300,傳真:010-12300- 2
6、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舉報熱線:12377
7、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法律援助工作司,聯系電話:86-10-65205114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舉報電話12336、法律咨詢熱線010-16829999
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農業安全生產事故和緊急事件- 舉報電話: (010)59192316
中國消協農機產品質量投訴站- 投訴電話: (010)67347472
農業部種子案件-舉報電話: (010)59192079 (010)59194511
農業部農葯案件-舉報電話: (010)59192810、(010)59194066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電話:59881193、59881208 傳真:59881193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走私舉報:010-65222882,廉政舉報:010-65124083
❻ 國家公安部舉報投訴中心電話簡介
國家公安部舉報投訴中心電話:12389
❼ 舉報和投訴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
投訴是指消費者購物或接受服務,與企業發生爭議後,通過電話、書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自己權益遭受侵害的事實,請求協助解決爭議的行為。
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違法行為。舉報既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
2、提出者不同:
投訴人是認為自身權益遭受侵害的消費者;而舉報人是發現違法行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這種違法行為未必對其自身權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處理依據不同:
投訴的處理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等;舉報的處理依據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
廣大勞動者舉報投訴應注意以下事項:
1、明確區分舉報和投訴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了勞動保障監察的舉報制度和投訴制度。勞動者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可以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如果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了自身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
2、通過快速有效方式進行舉報
勞動者舉報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時,可以通過快速有效的方式,如可以撥打本市勞動保障政策咨詢和舉報電話「12333」或者登錄上海勞動保障服務網http://s.yingle.com等便捷的方式進行舉報。
3、舉報時應盡量提供詳實信息
勞動者在舉報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時,應明確提供被舉報單位的名稱、地址及違法具體行為。為更有效地對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勞動者在舉報時可以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同時也可以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便於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與舉報人聯系。
4、勞動者應及時維權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因此,為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勞動者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投訴,以防超過維權時效。
5、勞動者應注意收集證據材料
勞動者在工作時應注意保存好用人單位的招工招聘記錄,考勤記錄,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用人單位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相關工作憑證,以便舉報投訴時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提供,或在申請仲裁時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供。
❽ 運管局的投訴電話
運管局的投訴電話:12328是全國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撥打後可以向工作人員查詢各省的轉接電話。
《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12328電話,是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的交通運輸行業社會公益性服務監督電話,用於受理公路、水路、道路運輸(含城市客運)、海上搜救、海事、救助打撈等業務領域的投訴舉報、信息咨詢、意見建議。
運管局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關於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本市地方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和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擬定交通發展戰略,對交通行業改革與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並提出對策建議。
2、組織編制本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運輸行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參與研究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中有關交通專項規劃;負責大型城建項目交通影響評價方案的審核;負責市管道路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中交通內容的審查;
參與市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初步設計的審查;組織編制市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建議計劃和年度建設建議計劃;組織編制交通基礎設施維修養護和交通運輸行業的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3、負責本市交通基礎設施的行政管理和交通運輸的行業管理;承擔公路建設市場和道路、水路運輸市場監管責任,協調推進交通產業發展;負責交通行業的行政許可工作;參與編制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提出有關政策和標准;指導交通行業節能減排工作。
4、承擔本市交通行業安全生產的監管責任;負責交通安全應急方面的組織協調,協助有關部門調查處理交通行業重大安全事故,承擔北京市交通安全應急指揮部的具體工作;負責重大突發事件中的運輸組織和交通設施保障;負責鐵路監護道口安全的管理工作。
5、負責編制本市交通專項資金的年度使用計劃,並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參與交通發展建設投融資政策的研究和實施;負責城市軌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特許經營項目的具體實施和監督管理工作;提出交通行業的收費政策及標準的建議。
6、制定本市交通科技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和政策;組織指導交通信息化建設,推動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組織指導重大交通科技項目立項、研究、開發和成果推廣、應用工作。
7、協調解決本市交通方面的綜合性問題,負責行政區域內鐵路、民航和郵政等綜合運輸的協調工作,擬定交通組織方案並監督實施。
8、負責本市交通行業的宣傳教育工作,組織開展交通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9、負責本市交通行業對外交流與合作。
10、指導、協調和監督區縣交通運輸和道路建設養護以及停車管理等工作。
11、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8)投訴舉報處擴展閱讀:
處理運管局投訴舉報的有效舉措:
一、要換位思考,尊重群眾的訴求。
一要牢固樹立群眾觀念,正確認識和對待群眾的合理訴求。二要換位思考,善於站在不同的角度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三要注重情、理、法的結合,深懷愛民之心。對待群眾的訴求,要多一點熱心、誠心和細心。
二、要完善流程,確保投訴處理快捷高效。
在處理投訴舉報時,我們要進一步完善處理流程,在第一時間做好訴求受理、轉辦交辦、調查處理、回復回訪等環節,保證訴求辦理的時效性。
投訴舉報往往是針對某一時間點或時間段的行為,而事件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如果我們不及時調查處理,就會給調查取證工作帶來困難,就難以對投訴舉報的內容開展調查,甚至無法確定投訴舉報內容是否屬實,有無違規行為。
三、要加大督辦考核力度,促進職責到位。
信息反饋是投訴處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檢驗我們工作效能的重要依據。我們要牢牢把握信息反饋環節,對轉交給各職能科室隊的投訴舉報件,要建立檢查督辦考核制度,進行跟蹤問效,件件抓落實。
四、要建立回訪機制,提高處置質量。
投訴舉報回復上報局辦後,我處的投訴舉報處理流程也隨之結束,為提高工作質量和群眾的滿意度,我們要結合督查工作開展對相關當事人的回訪,既要對投訴人進行回訪,又要對被投訴人進行回訪。
(五)要創新理念,變事後監管為行業自律。
針對運輸行業居高不下的投訴舉報,我們要創新理念,尋找新途徑。由職能科室每月上報投訴舉報分析報告,處辦每個季度進行定性定量分析,並適時進行專項調查,形成書面報告。對企業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實等問題,以業內通報的形式進行警示督導。
參考資料來源:興化市運輸管理處—淺析如何做好運管投訴舉報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