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民工討薪涉及什麼法律。求農民工討薪案例及解決方案。最好能詳細點
一、農民工被拖欠工資涉及的是勞動法及其相關的法律法規;
二、在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情況下,勞動者要先和用人單位協商,如果協商無法解決,則可以通過以下法律途徑來解決:
(1)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舉報;
(2)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3)通過訴訟途徑解決。這又分三種情況:一是針對勞動糾紛案件,經勞動仲裁後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二是經仲裁後都服從,勞動仲裁裁決生效後,用人單位不執行的,勞動者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三是屬於勞務欠款類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三、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碰到拖欠工資等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時,千萬不能採取爬樓、堵路等過激行為和暴力等手段,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否則,一時沖動不但於事無補,還有可能因觸犯刑律被追究責任。
② 農民工討薪案例
你可以直接向公司要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規定了發包人在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只要發包人沒有講工程價款清償,不管發包人講工程如何轉包和分包,發包人依法應當在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向實際施工人清償債務。
根據此司法解釋的規定,你可以跳過包工頭,直接向公司要工資。如果公司不履行,你可以到當地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你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法院會支持你的請求的。
③ 農民工索要勞動報酬的案件屬於勞動爭議案件嗎
屬於勞動爭議,如果包工頭沒有資質的話,可以找發包單位的。
④ 農民工工傷經典案例
超齡農民工受傷能否算工傷?
【提示】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農民應聘於用人單位,由於其不具備主體資格,與用人單位不能構成《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關系,工作中受傷亦不能適用《工傷保險條例》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只能按照僱傭關系直接向用人單位主張賠償責任。
【案情】原告季明花生於1957年2月21日。2007年4月9日,原告在第三人漣水某棉紡織廠工作時受傷,原告右手截肢。2007年5月下旬,原告向漣水縣勞保局申請工傷認定。勞保局以原告的工傷認定申請不符合受理條件為由,決定不予受理。原告申請復議。漣水縣人民政府作出維持被告漣水勞保局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原告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審判】漣水法院審理認為:原告在發生事故受傷時,已超過50周歲。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原告已不符合勞動者就業的法定年齡,其受傷不應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等勞動法律規范來調整。
一審宣判後,季明花不服,向淮安中院提起上訴。淮安中院經審理認為:勞動關系基於勞動合同所產生,在雙方未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其主要實體符合法律規定的勞動關系即可確認為事實勞動關系。《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規定女工人的退休年齡為50周歲。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蘇勞社醫[2005]6號)第七條規定:離、退休仍在工作的人員,不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范圍。案中,上訴人季明花已超過50周歲,屬於應退休人員,不符合建立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其受傷不適用《工傷保險條例》調整,其在務工中遭受的傷害,可依照其他法律規定予以處理。
⑤ 勞動仲裁案例
您好,您這種情況建議雙方溝通協商解決,具體需要證據以及流程如下供您參考:
一.工資方面全不合法,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的要求是:1、你的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2、你的工作時間是不是按勞動法規定的8小時,每周5天工作制;3、如果你超出標准工作時間,是否按日常工作加班1.5倍,休息日加班2倍,法定節假日加班3倍的標准發放加班工資;4、你的加班工資是否體現在你的工資中。至於您的工資和其他崗位或其他地區不一樣,這個要看公司薪酬制度是怎麼規定的,薪酬制度是否經民主程序審核,制度是否有公布或培訓或通知學習等等,如果這些都做了,那就是合法的。還有就是需要看您和公司簽訂合同中工資是否和實發工資吻合。因為《勞動法》對「同工同酬」有明確規定,但對「不同工同酬」沒有硬性規定,畢竟是公司內部協調安排的事情。
二.如果是正式職工,一般是定級的問題,可以找本單位人事或領導提出異議。如果是臨時工,建議找領導反映,但希望不大。畢竟這種單位對於身份看的很重,單位會說臨時工和正式工本就不同工。尤其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解決起來會很困難。
三.以上協商解決方案都不能解決問題的話,建議您搜集證據到當地勞動局尋求幫助,申請勞動仲裁。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⑥ 法院為什麼不受理農民工工資案例
無故拖欠工人工資,可以向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具體操作流程可以參照如下: 1、最簡單的方法是中國投訴到當地勞動執法監察大隊,他們會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依法對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並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 2、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3、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不用律師),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如果勞動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還可以在15天內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直接通過法院判決執行。 5、按上述途徑索取工資的同時,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要求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你加付賠償金。 本回答由法律法規分類達人 韓飛推薦
⑦ 農民工討薪案件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移交勞動仲裁解決
農民工討薪案件在提出書面申請情況下可以移交勞動仲裁。
勞動仲裁的定義:是勞動仲裁解決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從定義可知: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也就是說農民工討薪案件在提出書面申請情況下可以移交勞動仲裁。
相關拓展
討薪最怕的是老闆太窮了,無薪可討,要命一條,要錢沒有。就算依法討薪,贏了官司,錢不但仍然要不到(法院不可能把自己的錢拿來替老賴付你薪酬),還得倒貼黃瓜二條(倒貼伙食車船費誤工費等)。
找錢要賣力,吃飯要拚命。
農民工的本錢唯一的就是命,為了討薪的勝利成功,農民工視死如歸、死不旋踵,由此產生了不少討薪英雄,有「跳樓討薪的」、有「爬塔吊討薪」的,有「割腕討薪」的,有「殺包工頭討薪」的,「自殺討薪」的「喝農葯討薪」的多不勝數。
為什麼我說他們是英雄,理由是盡管他們的討薪之路走得很悲愴,但他們做人所未敢做。為人所未敢為,他們在用鮮血與生命逐步推動法律的健全和社會的發展,享受英雄稱號當之無愧。
當前,有的政府要求農民工不要惡意討薪,要善意討薪。
善意討薪是指什麼?就是不能到工地去找老闆要錢,不能到家裡去找老闆要錢,也不能在馬路上找老闆要錢,還不能集體去找老闆要錢,那麼到哪裡才能去找老闆要錢呢?有關部門對此做出了專門規定,就是只能去勞動仲裁部門和法院打官司要錢,而且還要帶齊各種證據,如用工合同,工作證,工資條,考勤本等等,少一樣都不行。
重慶市清欠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政府有關部門支持通過正當渠道解決工程款和工資糾紛問題,堅決打擊通過非法渠道和過激手段「惡意討薪」。
這名負責人告訴記者,五種行為應認定為建設領域「惡意討薪」行為:一是違反社會治安管理規定,採取拉橫幅、堵塞道路、阻礙交通、封鎖出入口等方式,造成嚴重影響的;二是採取爬樓、爬塔吊、切斷水電、沖擊施工現場等方式,妨礙正常施工現場管理、辦公秩序,造成嚴重損失的;三是採取敲詐、勒索、脅迫索取建設領域工程款、材料款、勞務款或農民工工資等方式,涉嫌欺詐或以合同糾紛為由蓄意鬧事的;四是組織農民工或非施工現場人員參加聚集或鬧事的,如圍堵國家機關,沖擊辦公區域等;五是不服從政府部門管理,威脅相關政府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等嚴重影響政府有關部門調處的。
這位負責人稱,對於建設領域「惡意討薪」行為,公安部門將依法嚴格處置,特別是對因惡意追討行為引發的突發社會治安事件,堅決予以打擊,絕不手軟。同時,建設、勞動等部門根據建築市場從業人員信用評價制度,通報批評惡意追討人員,依法限制或禁止其參與重慶市建築市場的勞務隊伍。
刑法修正案(八)規定:
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構成惡意欠薪罪,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回答者評論:該規定對還有一定資金的老闆有威懾力,對一屁股兩肋骨債務的窮老闆作用不大,他們死豬不怕漲水燙,要判刑就判,要錢沒得。
推薦黑白道討薪方案:
一、欠工資白道的解決方案如下:
1、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撥打熱線12333。
2、去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申請勞動仲裁。
3、去當地人民法院打官司,申請支付令。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二、黑道的解決方案如下:
找幾個同志者設法弄到其人,問其要支付工資還是留下手腳,或者留下兩個耳朵做紀念。如果你有唐雎的勇氣,一個人也可以討薪,唐雎曰:「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侵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魚死網破)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要工資給你就是了」。
回答者評論:黑白解決方法各有其優缺點。白的解決方法優點是安全,缺點是見效慢,麻煩,是否能夠三兩月解決還是未知數。
黑的解決方法是見效特快,最多一天就可以完全解決,缺點是搞不好自己會有麻煩事。
其他的「跳樓」討薪方案,這方案討薪之路實在走的太悲慘,不推薦。
以上是最佳方案,沒有更好的了,如都不管用,那隻有自認倒霉了。
時至今日,「討薪難、難討薪」依舊尚未從根本上得到緩解。如果從法律健全與完善角度看,在解決欠薪問題上已是「無障礙」,但殘酷的現實是,惡意欠薪是普遍的,惡意欠薪入罪是「個例的」。據悉,自「惡意欠薪入罪」以來,兩年時間里,全國范圍內有80餘名企業主被依法入刑追責。法律「很豐滿」,執法「很骨感」;欠薪「很豐滿」,討薪「很骨感」。
法律的威懾力不是無限大,尤其是遭遇維權成本高、維權難度大以及「執行難」等之後,法律的正義力量就會削減,惡意欠薪反而又會猖獗起來。正如相關專家曾建議的,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增強政府的責任意識,變農民工維權為政府維權。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獲取足額的勞動報酬是「民生的最大」,從改善民生角度上講,政府有責任保障農民工利益,尤其是勞動監察部門不能坐等欠薪成為事實,必須事先介入監管,消滅於萌芽狀態,才可能「事半功倍」的解決欠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