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房產中介糾紛案例

房產中介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1-08-08 22:57:21

A. 房產中介成交案例

所謂的成功買賣就是帶看,洽談,簽合同,貸款,交稅,過戶等環節,一點問題都沒出,很順利。這就算成功了。

B. 房屋案例糾紛案例分析

(1)趙某不屬於單方將房屋出賣,而是以欺詐的方式出賣共同共有的夫妻財產專,是違法行為。
(屬2)房屋應該歸李某所有。因為李某是以合法的途徑獲得該房屋所有權,屬善意的第三人,法律不能對善意的第三人。
(3)趙某的妻子黃某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李某返還房屋,法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趙某的妻子黃某損失應由趙某、趙某找別來代替自己的妻子的女子、公證處賠償,屬另一法律關系,告知另行起訴。

C. 房產中介詐騙的案件有哪些

1、採用欺騙手段截留客戶資金,將其非法佔有或用於投資、轉貸等風險項目。房屋中介公司要求買房者將購房保證金、首付款、購房款等存入中介公司指定賬戶,由他們「代為保管」,利用辦理購房手續的時間差,從事投資、轉貸等風險項目,獲取中短期收益。
2、中介公司指使公司員工及他人假扮購房人,與賣房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支付少量定金或部分房款後,將房屋過戶至虛假購房人名下,最後將騙取的房屋轉賣或抵押從中非法獲利。
3、利用為購房人代辦銀行貸款之機將房產抵押給銀行,然後冒用購房人的身份證件,將銀行發放的貸款占為己有。
4、公布虛假房屋租賃、銷售信息,與客戶簽訂租房、購房合同,騙取客戶中介費及定金。

D. 關於房地產中介詐騙的案例

購房簽約要注意哪些問題?
五類合同陷阱需多加註意
商品房是大額消費品,而一些開發商在合同中預設了一些條款,使購房人掉進陷阱。

第一類,訂購金陷阱。有些購房人在沒有考慮充分的情況下,就聽從售樓員的話交了定金,到後來不想買了,想把定金要回來卻難上加難。如在消費者購買商品房的時候,開發商沒有說明這個房子的情況,在與購房人制定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就向購房人提出新要求,而簽訂認購書中明確寫明認購金在簽約不成時不予退還。

第二類,約定房屋貸款辦不下來,不給退還定金。有些房產項目開發商不具備銷售的資格,不能辦理公積金貸款,就在合同中做這樣的約定,使購房人利益受到損失。

第三類是合同違約責任規定含糊,開發商承諾不兌現時,購房人權益受損。如延期交房,按合同規定可以退房的,甚至有擅自改變設計,商用房的游泳池變成了停車場,該建的不建,或者根本不建,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對一些關鍵的問題,開發商與消費者簽定合同時或者不約定,或者在約定中設下陷阱。出現糾紛後千方百計地推卸責任。

第四類是在面積的漲水和縮水違反規定放寬對開發商的限制。根據規定,如果房屋面積絕對值誤差比超過3%的,購房人就有權退房,但實際情況由於一些開發商在合同中做出不利於購房人的約定,購房人很難索賠。由於面積縮水的數額很大,計算的依據透明度也差,同時造成了面積爭議引起的投訴也逐年在遞增。

第五類是合同中關於產權證辦理條款的陷阱,因為開發商不具備銷售的資格,或者以舊城改造的名義,把房屋改頭換面,偷偷地或者是明目張膽地以商品房交易,拿不到政府的一些手續和證件,就以各種借口拒絕或者拖延辦理產權證。

■補充條款應對陷阱

一般情況下,以下五方面內容最好在補充協議中體現:

一、房屋面積:開發商應以套內面積簽訂購房合同,對套內面積和訂房階段的建築面積之間的換算方法必須進行明示,並以套內面積為單位公布每平方米單價和房屋總價;開發商應承諾交房時使用面積應和簽合同時的套內面積相等。對於交房之後實際套內面積和合同簽署面積的差值,正負偏差不得超過3%,如果超出該范圍,多出部分業主可按照合同單價進行購買,不足部分開發商必須以合同單價退還買受人。

二、關於裝修標准:開發商承諾的裝修標准必須以書面的形式進行,對於裝修時所使用的所有材質(指包括公共部分裝修時使用的工程材料)和型號(指裝修時使用的廚房用具、衛生間用具等),必須進行明示;請開發商註明精裝修的保修年限是多久。

三、關於車位:地上車位是否有產權,業主如何購買及使用年限為多久;如果租用車位,費用如何,該收費標準的時限為多久?制定依據是什麼。

四、關於物業和綠地:物業收取的費用,服務的內容必須作為合同的必要組成要件以書面形式進行,入住後一年內,所有業主有權對物業公司進行評估,如果認為物業公司不能勝任小區的物業工作,有權進行解聘和新物業公司的聘用。

五、關於入住條件和房產證的辦理:入住條件必須達到八通,即通水、通電、通天然氣、通暖、通郵,通電話、通有線電視、通寬頻。

■開發商拒簽補充協議怎麼辦

建議購房人在交納定金前,要求開發商出示商品房買賣合同文本,並與開發商協商修改條款或補充條款的事宜,在商品房買賣合同條款及其補充協議達成一致意見後再交定金,或者在交納定金時在認購書中與開發商作出約定。

什麼叫二手房?
二手房私房上市交易通稱二手房。也就是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權(全部產權),可以進入住房二級市場(即房地產三級市場)交易的房產。如取得所有權的商品房、自建房、准予上市交易的房改房、經濟適用房等。

「二手房」買賣法律問題攻略

共有二手房出售需全體共有人同意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共有財產進行處分須經全體共有人同意,否則處分無效。因此,在二手房買賣中,買賣雙方應對房屋權利是否存在共有情況予以特別注意。由於房地產所有權採用記名登記制度,因此交易時房屋的所有權利人,均應在《房地產買賣合同》上簽字,買家應注意這些簽字的真實性。除未成年的簽字可以由父母代簽外,其他代簽行為代簽人必須有合法的書面授權書,該授權還應經過公證機關的公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當作夫妻共有財產的房屋子產權僅登記了一方的名字時,買家需要確認夫妻雙方出售房屋的意願是一致的。

在實踐中,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屬於共有財產的房屋子未經全部共有人同意而被個別人出售後,其他共有權利人提起拆訟要求確認買賣行為無效時,如果買家是善意購房,即不知道賣家未經全體共有人同意且房屋已經過戶,法院一般不會判決二手房交易無效。這是從穩定房地產交易秩序並便於司法操作角度考慮的。其他共有人只能向擅自出售房屋的個別權利人追究責任。

三方需明確各自的權責利

賣方在委託中介時,應與中介簽訂書面的委託協議。協議中要明確房屋的出售價格,賣家應注意區分「凈到手價」「出售價」及「合同價」,明確房屋的權屬和使用現狀, 以及委託許可權等。這份委託協議賣家應有一份原件。需要注意的是。
買家通過中介找賣家時,應該要求中介出示其與賣家之間的房屋掛牌出售委託協議。協議中應當包括房屋基本狀況、房價、委託期限及委託中介公司向買方收取定金的規定。買家與中價簽訂的書面協議,應包括房價、保留期限及定金處理等條款,並蓋有中介公司的印章。買家應至少有一份合同原件。在與中介簽好協議後,實際交付定金前,買家還應確認中介是否經過上家授權可以代收定金。在交付定金時應要求中介出具收據。該收據有中介經辦人員的簽字,還應加蓋中介公司的印章。

買家須實地查看賣家房屋有無出租

如果二手房出售前已經有房客承租,那麼在租期內,有同等條件下,房客享有優先購買權。賣家應該在出售房屋三個月前告知房客房屋即將出售的情況,並告知房價等出售條件,房客最晚應在三個月內盡快決定是否行使優先購買權。如果房客放棄優先購買權,賣家有得到房客出具的書面表示後,可將房屋賣給其他人。如果賣家不告知房客房屋出售的情況,而擅自賣給其他人,則房客有權向法院主張買賣行為無效。對於買家而言,為避免出現此類問題,應該對房屋進行實地考察,確定是否有房客居住其內,以確保交易的安全性。

妥善解決簽約後的後續事項

買賣雙方簽好買賣合同後,除了收付房款、辦理過戶外,還有一些後續問題如戶口遷移、維修資金過戶等。對此,買家賣家也要妥善處理,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糾紛。在簽訂《房地產買賣合同》時,買家賣家應將買家付款方式與賣家交房情況結合,以保證各自的權益。比如,雙方可約定合同簽訂後付房款30%,交房時付房款30%,產權過戶時付房款35%。在上述兩者掛鉤的同時,雙方還要明確違約責任,如約定逾期交房或逾期付款,每日付總房價一定比例的違約金;超過多少天時,一方有權選擇違約金,超過多少天時,一方有權選擇解除合同並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等。總之,買賣合同的內容越詳細,履行起來的可操作性就越強,也越能促成買賣的順利進行。

「兩個定金」大不同

定金糾紛是二手房買賣中非常普遍的問題,主要原因是買賣雙方沒能充分理解「定金」的法律意義。二手房買賣如果是在中介的主持下簽訂買賣合同的,在交易過程中一般有兩個定金。第一個定金出現在買賣雙方對中介進行委託的過程中,用來擔保買家賣家在約定的時間內,按照約定的條件,到某確定地點簽訂《房地產買賣合同》。如屆時買家反悔不來與賣家簽訂買賣合同,要承擔定金被賣家沒收的風險,如賣家反悔不簽《房地產買賣合同》,要承擔雙倍反還定金的責任。

第二個定金出現在《房地產買賣合同》中,用來保證買賣合同簽訂後,買賣雙方能夠按照合同的約定切實履行各自的義務。如果出現違約的情況,違約方要承擔相應責任。

當然,買賣雙方也可以不通過中介直接簽訂《房地產買賣合同》,在合同中也可以約定定金條款,用來保證簽訂的合同後,雙方能夠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

三類二手房權利受限制,交易前必須嚴加審查

常見權利受限制的二手房大致有以下幾類:一是沒有抵押,如通過按揭貸款購買的房屋。買賣設有抵押的二手房需徵得抵押權人的方面同意,如果抵押權人不同意,只能在解除抵押關系後方可進行交易過戶,二是被法院等機關查封。一般需要產權人向法院提供另外的財產將被查封房屋換出來,或通過其他方式依法解除查封後,方可進行二手房買賣。三是房屋當初分配給承租人時,對今後的轉讓就設有一定的限制條件,該條件一般會在房屋權屬登記機關備案。這種情況多數出現在房屋的產權人原在某個單位,之後單位將房屋作為實物分配給予職工。職工盡管是「小產證」上的產權人,但要符合一定條件時,才能將房屋上市轉讓買賣這樣的二手房,一般需要設定轉讓條件的原分配單位出具同意轉讓的書面證明。

E. 有沒有什麼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的案例啊

本文系二手房律師靳雙權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安全,本文當事人姓名均使用化名。

案件介紹:
2014年1月22日,石茵以王利雪代理人身份與高萊德簽訂《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約定:高萊德將位於北京市豐台區的訴爭房屋出賣給王利雪,房屋價格為160萬元,房屋裝飾裝修及配套設施設備等作價為79萬元,買受人可以在簽訂本合同的同時支付定金20萬元。買受人未按照補充協議約定的時間付款的,按照下列方式處理:逾期超過15日後,出賣人有權解除合同。出賣人解除合同的,買受人應當自解除合同通知送達之日起15日內按照累計的逾期應付款的2%向出賣人支付違約金,並由出賣人退還買受人全部已付款。
2014年1月22日,石茵、高萊德及中介公司三方又簽訂《補充協議》,約定:第一條:甲乙雙方同意,交易房屋價款及傢具家電、裝飾裝修和配套設施作價總計為人民幣239萬元整,此價格為甲方凈得價,不含稅。第二條:1、乙方於2014年3月5日向甲方支付定金人民幣20萬元整;2、甲方應於2014年3月28日前向該房屋的原貸款機構提交一次性還清剩餘貸款的申請,且甲方最遲應於2014年3月28日前辦理完畢解除抵押登記手續。3、乙方應在2014年3月28日前,將扣除定金外的剩餘房款一次性全額以資金監管的方式支付甲方。第四條:3、乙方若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構成根本違約,且甲方有權以書面通知的方式解除房屋買賣合同。……(3)逾期履行本補充協議第二條約定的義務超過十五日的。乙方出現上述根本違約情形之一的,乙方應在違約行為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以相當於該房屋總價款的20%向甲方支付違約金;乙方向甲方已支付的全部款項沖抵違約金,多退少補;丙方收取乙方的費用不予退還。第五條:如本協議與《買賣合同》、《居間服務合同》、《過戶、按揭代理合同》約定不一致的,均以本協議為准。
2014年2月20日,高萊德(甲方)、米紅(丁方)、王利雪及其代理人石茵(乙方)三方簽訂《變更協議書》,約定:就訴爭房屋所簽訂的《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以及《補充協議》項下的乙方的權利義務全部轉讓於丁方。
上述協議簽訂後,高萊德於2014年3月9日向收到定金20萬元。高萊德於2014年4月2日還清房屋貸款,解除房屋抵押。
2014年5月11日,原告高萊德因米紅未按約履行支付房款的義務,通過鏈家地產公司向米紅轉送達《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通知書》,要求解除合同。後訴至法院,要求解除與王利雪簽訂的《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解除與王利雪、米紅簽訂的《變更協議書》。判令米紅向高萊德支付違約金47800元。

審判結果:
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後判決:
一、解除高萊德與王利雪簽訂的《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
二、解除原被告三方簽訂的《補充協議》;
三、解除原被告三方簽訂的《變更協議書》;
四、被告米紅於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高萊德支付違約金二十七萬八千元。

房地產律師靳雙權案件點評:
本案中,由於被告米紅、石茵經法院傳喚未到庭,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視為放棄了答辯和質證的權利。根據原告提供的委託書,及被告中介公司提供的戶口本、結婚證等物,法院經查驗後認定石茵對王利雪具有代理權,因而對其代簽的合同效力予以確認。本案中原被告三方簽訂了一份《變更協議書》,其內容符合法律規定,轉讓行為有效,因此米紅應當依照合同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現原告履行了自己的合同義務,但米紅並未履行支付房款的義務,且已經超過了15天的合同約定,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因此米紅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因此法院判決米紅支付違約金是爭取的。
本案中由於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接觸通知書已經送達被告米紅,因此法院在審理後認定解除合同的條件已經成就,因此判決解除雙方所簽訂的合同,亦於法有據,因此,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綜上,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F. 房產糾紛,房子已過戶,賣方反悔案例大全

屬於司法信息公開范圍,進入人民法院官網申請即可知道。

房子完成過戶意味著所有權發生轉移一般情況下標志著交易的結束,當然無變化的可能如果賣方反悔需提出合同無效或者可撤消的證據,否則就沒有什麼權利可以主張了。

G. 房產中介有哪些欺詐行為

房產中介有以下幾點欺詐行為:

一、簽合同不給正本。

對策:如果與中介簽訂合同後中介不肯給正本,一定要拒絕簽訂。中介稱要將合同帶到上家處讓上家簽了再給下家,那至少要多長一個心眼,讓中介將合同復印一份,再叫中介蓋個章,並寫明「此復印件與原件一致」,這樣就不擔心中介私自修改合同了。

二、強制規定獨家委託。

在居間合同中約定買方看房後不得私下房東成效,這是中介為了避免客戶「跳中介」而經常採用的做法,這樣做本無可厚非,如果買方通過中介認識房東後再私下與房東成交,中介公司就收不到傭金,這對中介公司當然也不公平。

三、欺上瞞下吃差價。

對策:中介吃差價的方式主要有:

1、辦理委託手續,對雙方隱瞞交易價格,吃全部差價。

2、在上家報價的基礎上,約定成交價超過報價的部分與上家分成。最好在與上家或下家見面時再口頭確認一下交易價格。

(7)房產中介糾紛案例擴展閱讀:

形成原因

商業欺詐產生的原因是多元的,有經濟、政治、文化、教育、道德、法律等社會內在的原因,也有違法者貪利的個體原因,還有執法資源的缺乏與執法能力的不足、社會大眾匱乏對商業欺詐防範商業知識與辨別能力,以及抵制商業欺詐的自覺性等原因。

市場經濟體制

一是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在任何市場經濟中,都存在商業欺詐。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致使一些惟利是圖的不法分子必然會利用經濟體制的漏洞,實施商業欺詐。

這是商業欺詐產生的經濟原因。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經濟體制的漏洞會逐漸得到彌補與修復,商業欺詐滋生的空間必然會大大縮小,大部分商業欺詐者必然無計可施。

法律體制

二是法律體制不健全。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舊的法律已經不能勝任懲治商業欺詐行為,急需對這些涉及商業欺詐的規定予以修改甚至廢除,制定新的規范;商業欺詐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是處於變化當中的。

法律的僵化性與滯後性導致了對一些花樣不斷翻新的商業欺詐無法規范;法律規范的模糊性導致適用上的模糊,也必然導致對商業欺詐難以規范;法律規范的沖突性導致了適用上的扯皮或無所適從。

懲罰的強度不夠,不能從根本上遏止住那些精於計算的不法分子的貪利慾望,因為他們堅信從違法當中所得到的利益要比受到懲罰所招致的損失要劃算;等等。這些法律體制的自身原因也是商業欺詐產生的重要原因。

H. 近兩年,蘇州有哪些二手房交易糾紛案例

案例一:

2015年7月12日,范某將父母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以106萬元出售給汪某。後范某以未經父母同意、父母拒絕出售為由拒不履行出賣的義務。2016年10月17日,汪某告上法院,要求范某及父母繼續履行合同,配合辦理過戶手續。經調解,范某支付違約賠償金15萬元。

案例二:

2016年8月6日,李某與王某簽訂了買賣合同。李某花76.8萬元,向王某購買王某名下一套96平方米房屋。後來王某以家人不同意出售為由,未繼續履行合同。李某告上法院,要求王某按照合同支付違約金7.68萬元,中介費2萬元,並且退還定金2萬元。王某隻同意雙倍返還定金4萬元。法院依法判決支持李某全部的訴訟請求。

案例分析:

通常,代理人無權處分主要因為沒有房屋所有權人書面明確授權,合同不能繼續履行。不過代理人之間多是父子、夫妻等親屬關系。而對方是懷著誠意,基於對出面賣房者的信任來簽訂合同的。賣房的人卻推說自己無權代理,房子不賣了。但合同仍對簽署合同的代理人具有法律約束力,該代理人仍要承擔合同不能履行的違約責任。像在范某賣房案中,范某就只得支付了違約金。

房價上漲高,雙倍返還定金不足以彌補房屋差價損失,相對買房人損失以房屋差價酌情認定。無錫二手房買賣中介提供的合同都是二手房買賣合同。房屋買賣合同違約責任的約定是:雙倍返還定金,或約定支付一定比例的違約金,或載明如不足以彌補損失的,違約方仍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法律支招:

房地產作為老百姓家裡最重要的資產,在購置或出售二手房時一定要慎重。在購置或出售資產時要詳細了解相關政策、交易流程、合同術語等,如對支付時間有要求的,不能僅口頭約定,要在合同中明確載明。

建議選擇較為正規的房屋中介機構,必要時可至產監處查閱房產抵押、查封等信息,重要的權利義務應在合同中明確載明,並留存好相關證據資料。

對於法律合同條款有誤解,與其引起訴訟,不如事先多方咨詢,多接觸了解相關信息。不少當事人起訴到法院了,連相關法律規定、合同約定都不知道。一旦進入訴訟,雙方當事人都負有舉證責任,不能光口頭約定,要留下文書證據。

閱讀全文

與房產中介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